營收利潤繼續創紀錄,聯想如何才能成爲真正的高科技企業?

2022-02-24 21:01:15

2月23日港股盤中,聯想公布2021/2022財年三季度財報(截止2021年12月31日),營收、淨利潤、債務率等多項數據都有不錯表現。而且除主營PC業務之外,ISG基礎設施業務集團和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都取得了一定進步。

過去一年,先後遭遇衝刺科創板失敗,與司馬南的口水仗等一系列爭議事件,聯想實在太需要一份優秀的財報來爲自己正名了。

然而,市場對這份成績單似乎並不是十分滿意。行情顯示,在周三公布財報後,聯想股價盤末跳水,跌幅一度擴大至逾4%,最終收跌2.66%。周四开盤後情況也不容樂觀,低开低走最終收跌逾1%,股價下破8.7港元。

當然,聯想集團股價走低和大盤低迷脫不开關系。受俄烏局勢影響,恐慌情緒迅速蔓延,今日全球主要股市都大幅下挫。盤面上,恆指周四最多跌超860點,自一月初以來再度失守兩萬三關口,恆生科技指數重挫5%刷新歷史新低。

但熟悉市場規律的投資者都應該清楚,大盤永遠不會是左右股價的唯一因素。在連跌兩日的股價背後,市場對聯想的未來究竟有怎樣的擔憂,很值得我們細細思索。

(圖片來自UNsplash)

營收利潤雙线飄紅,還是帶不動聯想的股價


從數據上看,聯想三季度財報表現不乏亮點,除了營收利潤雙雙創紀錄之外,非PC業務的增長速度也令人驚喜。


數據顯示,聯想三季度營業額爲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7%,歷史上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此外,當季淨利潤同比增長62%,漲幅連續6個季度超過50%,淨利潤率爲3.2%,也實現連續7個季度增長。

至於此前一直困擾聯想負債率問題,雖沒有徹底得到解決,但也有所緩解。其中,淨現金流實現近5個財年來首次轉正,錄得8100萬美元,貸款權益比率從去年同期的1.11降至0.78,短期貸款也從去年三季度的5800萬美元縮減至5300萬美元,短期財務狀況變得更加健康。

(圖片來自聯想財報)

但美中不足的是,聯想集團的總負債余額從去年同期的343.8億美元上升至如今的408.5億美元,整體債務規模依舊龐大。在價值研究所看來,債務膨脹主要歸因於業務擴張帶來的成本上升,尤其是銷售及分銷費用。


銷售成本高企一直是聯想的煩惱,這背後還得牽扯到聯想產品溢價空間低、需要靠營銷拉動銷量增長等核心問題。數據顯示,三季度聯想銷售及分銷費用錄得10.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63億美元有明顯上漲。

環比此前兩個季度,聯想的營銷及銷售成本也一直在增長。根據財報,當前財年第一、二季度,聯想銷售及分銷成本分別爲8.47億和9.24億美元,一季度更是錄得34%的同比增幅。

不過對於聯想來說,這些錢也不算花得冤枉——畢竟除了以PC爲主導的智能設備業務之外,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ISG)和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都取得了不小進步。被聯想寄予厚望的“3C”轉型策略,目前似乎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

其中,ISG實現了收購IBM X86服務器業務後的首次盈利,總收入錄得19.29億美元,同比增長19%。至於成立時間更短、起步更晚的SSG集團,三季度營業額也錄得25%的同比增長,達到14.98億美元,運營利潤更是同比增長44%,取得大幅進步。

從發展前景來看,ISG和SSG兩大業務集團不相伯仲,目標市場都潛力巨大,且過去一個財年增長速度也都相當可觀。數據顯示,本財年前兩個季度,ISG業務營收分別爲18.4億和19.7億美元,SSG則分別爲11.8億和13.6億美元,營收佔比正在穩步提升中。

兩者相比,ISG當前體量比SSG更大,短期營收也更值得期待。


在去年4月份進行改組之後,從DCG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更名重組而成的ISG集團就瞄準新IT、新基建業務,全力進軍數字化、雲計算市場。這次架構重組最大的改變,就是從基礎設施+雲技術的發展之路,轉變爲以算力爲核心的新模式。

而聯想在CPU、GPU以及超算能技術領域積累,也能夠爲ISG業務提供支援。比如近段時間大火的東數西算工程,就是聯想ISG業務重點發力對象。

然而,以PC爲首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現階段仍是聯想最主要的營收支柱。


數據顯示,三季度收入17.61億美元,經營溢利率達到創紀錄的7.7%,年度利潤同比增長21%,各項指標全面飄紅。從當前的營收結構看,雖然聯想一直希望借助“3S”战略完成轉型擺脫對PC硬件業務的依賴,但距離達到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這個形勢,聯想也很清楚,所以在努力推動解決方案業務發展的同時也不忘加固智能設備業務的護城河。尤其是在折戟科創板繼而遭遇硬科技成色不足、缺乏核心技術等質疑之後,提升硬核科技實力就成爲聯想的重點工作——自研芯片則是重中之重,肩負着爲聯想正名的重任。


不過,被部分媒體和網友揶揄“遲到30年”的造芯大計,現在還來得及嗎?

發力造芯,能實現聯想的硬科技之夢嗎?


自去年开始,自研芯片的战略地位就不斷上升,成爲聯想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聯想和自研芯片的“愛恨糾纏”,其實早已存在。

上世紀90年代,聯想內部在智能硬件業務的發展模式上,就爆發了“技工貿”和“貿工技”孰優孰劣的爭論。

前者以聯想首任總工程師、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倪光南爲首,主張攻克核心技術生產自研芯片,目標是做“中國版英特爾”。後者則以聯想創始人兼時任董事長柳傳志爲代表,傾向於採購外部核心技術進行加工整合,借助資本優勢快速佔領市場,完成原始財富積累後再去搗鼓技術。

這兩大派別之間的爭論結果,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已經很清楚。現在回過頭來談論當年聯想走技術路线死磕自研芯片能不能成沒有意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過去這些年早已積累了大量資本和市場份額的聯想一直沒有重拾技術路线,及早开啓自研芯片計劃,給其業務帶來了肉眼可見的消極影響。

其中最令聯想煩惱的就是,系統依賴微軟、芯片長期被英特爾和AMD卡脖子,嚴重制約了其PC硬件產品的溢價空間。


正如前文所說,智能硬件設備業務是聯想如今最重要的營收來源,在市佔率已經達到頂峯的情況下,增量不增價只會攤薄利潤,繼而導致集團整體毛利增長停滯。數據顯示,聯想三季度毛利率錄得16.7%,同比上一財年同期微增0.5%,但環比此前三個季度並無進明顯步,甚至有所下滑。

(圖片來自聯想官網)

面對這樣的局面,死磕自研芯片在聯想眼裏是爲數不多的突圍機會。而在過去一年,聯想的確也是下了一番苦功。

一方面,是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研發團隊的持續擴充。


數據顯示,過去三個季度聯想研發投入分別爲4.66億、4.82億和5.49億美元,三季度同比增長近40%,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中。根據Wind統計的數據,聯想2020年研發投入基本上相當於整個科創板企業總投入的四分之一左右,聯想CEO楊元慶也樂於抓住這些亮點數據回擊外界的質疑:

“我們理解外界對聯想有更高的要求,雖然大家挑剔我們研發費用率低,但過去幾年我們研發投入一直都在100億(人民幣)以上,這在中國企業裏面已經算是高的了。”

至於研發團隊的擴招,根據楊元慶此前的規劃,其目標是未來3年內在全球範圍內招募12000名硬核科技人才。其中,芯片研發相關人才必然是聯想重點追求的對象。

另一方面,聯想還通過投資初創公司和成立子公司等方式,迅速在芯片研發的賽道上跑馬圈地。


天眼查數據顯示,過去兩個月,聯想先後向深圳憶芯、東莞記憶儲存科技有限公司、寒武紀行歌等8家企業拋去橄欖枝,聯想旗下的投資機構聯想之星還斥資8億參與了AI視覺芯片研發商愛芯元智的融資。今年1月份,由聯想(上海)全資控股的鼎道智芯半導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來或將成爲聯想造芯攻堅战的橋頭堡。

事實上,聯想造芯的野心一點都不小。星礦數據的統計顯示,聯想目前投資的芯片企業主攻領域囊括AI芯片、CMOS芯片、IoT芯片、5G射頻芯片、光學芯片、半導體激光芯片和單光子傳感器芯片等,勢力版圖可謂遍布芯片研發的各條細分賽道。

但在這一系列努力背後,我們還是得回到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遲到多年的聯想,還能抓住造芯的黃金期嗎?

在價值研究所看來,其實已經非常困難了。聯想如今最大的麻煩在於,自研芯片的技術壁壘太高,想短期內達到頂尖水平難如登天,且市場不會再給聯想留太多時間。

(圖片來自UNsplash)

衆所周知,如今市面上的PC硬件設備芯片基本上都無法繞過英特爾的X86架構,這就是英特爾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更何況,PC市場觸及天花板是業內共識,聯想想必很清楚,智能硬件設備業務不足以單獨撐起一個光明未來,它們不能傾注所有精力、資源和時間,吊死在同一顆樹上。

有鑑於此,我們或許需要把目光放回前面提到的ISG、SSG解決方案業務之中——要論硬核科技成色,雲計算、智能解決方案同樣毫不遜色。

想成爲真正的高科技企業,聯想要打好兩張牌


楊元慶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聯想內部已經構築了十分完善的“三級火箭”研發體系:針對未來1-2年產品研發和創新的工作,有產品事業部負責,聯想研究院負責未來3-5年的前瞻性研究,聯想創投集團則將通過內部孵化和風投等方式持續把控未來5-10年的科技產業發展風向。

短期研發的重點,如同前文所講必然要聚焦在聯想的營收支柱智能硬件設備上,而後兩個方案,針對的更多就是ISG和SSG兩大業務集團。

在價值研究所看來,聯想的規劃中,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IoT相關技術和產業的地位必然會逐步提升。而ISG和SSG兩大業務集團,則要承擔不同的使命。

ISG這邊,目前瞄準的客戶羣主要是正在經歷數字化轉型的制造業企業,這和其前身DCG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一脈相承。

衆所周知,如今A股“新股王”的熱門人選寧德時代背後有聯想的投資背景,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是,寧德時代生產线的數字化轉型背後也少不了聯想的身影。

價值研究所查閱的資料顯示,早在寧德時代業務擴張初期,聯想就爲其提供了“新IT”架構和SAP HANA系統等服務,如今也成爲前者的IT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寧德時代只是其中一個代表,聯想想要的是更多同等量級的客戶。在未來,聯想如果想進一步擴大其客戶羣,提高雲技術、算力水平將是重要手段。


目前,聯想ISG的技術研發遍布IaaS、PaaS、和SaaS等各個環節,且通過整合服務器、數據中心和管理外包服務的方式,試圖爲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其中,探索私有雲、公有雲的結合,以及爲客戶提供定制化基礎架構,就是其發力方向。

此外,充分利用聯想在智能硬件上的優勢,促進雲計算和硬件的融合也是聯想當前的探索方向。


數據顯示,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智造”系列產品目前銷量已超過5萬臺,聯想ISG中國區產品銷售總監周韜在去年表示會將相關定制產品的數量增加到30款。這當中,聯想高性能服務器以及和微軟、Nutanix、VMware聯合开發的ThinkAgile超融合一體機將爲ISG的雲業務提供支援。

(圖片來自UNsplash)

至於SSG,則更專注於垂直行業和領域提供運維、專案解決等服務,聯想的終極目標或許對制造業、教育業、零售業和智慧城市基建等行業進行全方位覆蓋。


DCCI互聯網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由於互聯網安全性能的提升以及對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運維成本未來將顯著提升。對於聯想來說,這筆生意比單純的硬件銷售利潤前景要高得多。摩根士丹利統計的數據就指出,疫情期間全球企業的IT服務支出比例從28%提升至32%,並預計在未來將進一步提升。

從上述數據來看,新IT市場潛力巨大,聯想SSG自然會是受益的一方。在過去幾個季度,聯想SSG中運維服務收入增速最高,其次是解決方案業務,支持服務增速暫時落後。在表現最突出的第一季度,運維服務收入增速高達64%。

去年7月份,聯想上海未來中心正式揭幕。在這座佔地近3000平米的展示中心裏,聯想秀出了自己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教育、智慧農業和智能辦公五個應用場景的新IT核心技術,也展現了自己的雄心,以及ISG、SSG兩大重點業務的實力。

如果說IDG代表着聯想當前的輝煌,那么ISG、SSG無疑就寄托着聯想對未來的希冀。只希望執着於提高硬科技實力的聯想,這次不會再錯過發展的黃金期。

寫在最後


去年10月份,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和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智造業年會暨半導體產業峯會上,聯想入圍了大會評選的“大國創新100強”企業名單,排名第九。而在硬核科技指數這一細分數據上,聯想僅次於華爲、京東方,位居三甲。

對於過去一年竭力提升自己硬科技實力的聯想來說,這份榜單的肯定雖不會帶來什么實質性幫助,但必然會爲其注入一劑強心針。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和开闢新賽道,我們也可以看到聯想正有意識地補強短板,夯實基礎。

在去年11月進行的財報會上,楊元慶曾表示,未來三年是聯想提升科技實力的關鍵時期,“研發投入將翻倍,研發人員數量也將翻一番”。

楊元慶的三年計劃最終成效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至少聯想已經在努力。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也應該對其未來報以更多期待。

相關證券:
  • 聯想集團(00992)
  • 英特爾(INTC)
  • 小米集團-W(01810)
  • 英偉達(NVDA)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