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至暗時刻”,真正的“牛人”會怎樣操作?復盤巴菲特08年次貸危機操作紀錄

2022-03-14 06:00:16

作者 | 基文

編輯 | 袁暢

本文首發於“華爾街見聞”,即時見證歷史。              

2008年9月25日,美國次貸危機中最爲警報頻傳的時候,也是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的十天後,巴菲特宣布購入高盛集團股份。

老巴當時動用了50億美元購入高盛集團的永久優先股,利息爲10%。

該筆买入同時附加一份價值50億美元的認股權證,讓巴菲特有機會在5年內以115美元每股的價格將優先股轉成高盛集團普通股。

其時高盛集團的成交價在110~112美元之間。

 

01

被評價“晚節不保”

此後兩個月,金融危機繼續在歐美蔓延,高盛最低股價跌至 38.89元,相比巴菲特認購股權時又跌了66%。

以至於國內的不少觀點也認爲,股神要“晚節不保”了。

 

02

大賺65億

但實際結果呢?

高盛股票在6個月後漲回了115美元。11個月後漲到了150美元。

兩年半後,高盛在已付出5億美元利息的基礎上,宣布以55億美元贖回巴菲特的優先股。

以此計算,巴菲特在兩年多大賺十億美元(約65億人民幣)。

03

再次賺錢、再次被嘲笑

巴菲特清倉優先股時,保留了一項重要權利——價值50億美元的高盛認股權證。

後者保證他在2年半內,有無條件以115美元买入高盛普通股的“資格”。

2013年3月,認股權證到期半年前,巴菲特“行權”买入高盛50億美元。

其時高盛股價147美元(巴菲特成本115美元)。

以买入時計算,巴菲特浮盈約14億美元(合人民幣百億元)。

但此前後,投資的考驗其實紛至沓來。

高盛集團在2012~2020年間,大幅震蕩,期間隨着美股起伏幾度下探74~124美元一线的低位,同時亦有觸及250美元以上高位的時候。

 

伴隨着每次下跌,市場內都泛起“巴菲特是否過時”的質疑和討論。

 

04

最終中高位清倉

但巴菲特對待高盛的股份始終比較一致,就是長期持有。

大多數時候,他不會因爲股價的大幅躥升而再度买入,也未因爲大跌而氣餒拋出。

他自有節奏,而任其他人評論成爲了耳邊的“噪音”。

巴菲特最終是在2019年~2020年的相對中高位區間大幅減持高盛倉位的。

 

這個賣出價位,在後續的美股泡沫中,顯得只能是中高區間,但其實已經獲利豐厚。

從背景看,這期間,美股的高估值已經成爲普遍現象,也引起了不少價值投資者的擔心。

而且,同期巴菲特啓動了回購伯克希爾公司股票、乃至加倉其他先行調整金融股的步伐。

並且此後,巴菲特持續加倉蘋果公司,並大獲其利,這些都需要資本的支持。

但僅就次貸危機時开倉的“高盛集團”這個案例而言,投資上已足夠成功。十二年間,本金投入50億美元,實際獲利預計在35億美元甚至更多(合約230億人民幣)。

而若復盤這場投資本身最最關鍵的,或許就是整場投資的开頭:

在“至暗時刻”开倉。

本期責任編輯 倪靜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