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爲何深陷芯片泥潭?

2022-06-23 00:00:13

作者 | 牧之
編輯 | 小沐
出品 | 智哪兒 zhinaer.cn

SoC,即SystemonChip,是移動端設備芯片的一種封裝形式,是集成了CPU、GPU、NPU、內存等一系列芯片元器件的計算單元。在移動端,CPU、GPU兩大核心芯片各大廠商採用的主要是ARM公司的產品,下遊廠商需要在ARM的指令集和芯片架構的基礎上做二次开發,已適配自家的軟件系統,並做出差異化功能,同時集成更多自研或第三方芯片。

全世界範圍內,能自研SoC芯片的手機廠商寥寥無幾。蘋果、華爲、三星、小米,是屈指可數的推出自研芯片的四家手機廠商。

而其中,小米在自研SoC的道路上,可以說是磕磕絆絆、步履蹣跚。在初期,雷軍與相應的芯片業務負責人,可能嚴重低估了自研SoC的難度。

2017年的澎湃S1給國人帶來了驚喜,率先搭載於小米5C機型。但其性能與高通、聯發科等大廠的產品差距太大,無法進軍高端機型。而澎湃S1據說先後投入了80億人民幣的研發費用。投入與產出的嚴重不匹配,導致小米自研SoC之路一度中斷。

後來,萬衆矚目的澎湃S2五次流片均告失敗,小米自研SoC暫時畫上了句號。而在幾年後,小米重整旗鼓,主要精力放在了ISP芯片和電源管理芯片上,至少取得了不錯的宣傳效果。其實,不光是小米,包括OV在內的很多手機廠商,在自研SoC道路上都面臨很大阻礙,後來無奈都轉向了ISP、NPU等門檻相對較低的芯片上的。

而對於SoC芯片,國內手機廠商中,除了華爲,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家拿得出手像樣的產品。知難而退,也是一種智慧。當年華爲的K3問世時,與澎湃S1一樣出師不利,但後來華爲並非放棄,而是加大了產研力度,最終拿出了麒麟系列處理器這樣的作品。

對於蘋果、三星、華爲三個品牌,自研SoC的主要價值是爲了不讓核心部件掌握在第三方手中。在手機SoC領域,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上遊廠商佔據了絕對的主導權。爲了提高毛利,同時讓底層硬件與上層軟件更加匹配、改善用戶體驗,各大廠商均开始探索自研SoC。

蘋果擁有A系列處理器,已經發展到A15。A系列不僅鞏奠定了iPhone的市場地位,也爲後來的桌面端M系列處理器打下了基礎。而三星本身就是半導體廠商,其在芯片領域的技術儲備是所有手機廠商中最豐富的。

包括蘋果在內,以及國內的OPPO、VIVO等多家手機廠商,最早自研SoC也都是與三星建立了研發合作。

對於小米來說,自研SoC的意義更加深刻。曾經的小米手機以性價比橫掃市場,但隨着銷量攀升,小米發現其毛利空間被極度壓縮。在銷量突破5000萬臺時,小米手機毛利僅爲1.8%,而同時期靠廣告打天下的OV,可以做到10%甚至更高。

因此,小米要盡可能降低成本。而佔據採購大頭的SoC,則是小米最早關注的一個方向。與小米與聯芯科技成立了松果電子。說實話,當年的澎湃S1,其實就是基於聯芯的LC1860平臺开發而來的產品。這對於小米來說是一個捷徑。但捷徑的弊端就在於,產品的性能和品質得不到保障。

研發SoC就如同建一座摩天大樓。有的人在一個10層的地基上要蓋33層大樓,結果就是搖搖欲墜;有的人打好了33層的地基,但中間爛尾了,因爲確實低估了難度之大。而那些真正能建起33層大樓的,除了有必要的資金注入,本身在蓋樓方面的經驗和資源整合,已經磨合了很長時間。

澎湃S1雖然喚起了米粉的驕傲,但其性能表現的平淡與存在的諸多問題,讓其折戟沙場。而後來的澎湃S2多次流片失敗,燒掉了巨額資金,也讓小米無奈放棄。痛定思痛,小米終於認識到SoC的挑战性,轉而开始研發ISP芯片,即圖像信號處理芯片。

澎湃C1問世。ISP可以理解爲是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大腦,對於CMOS捕獲的畫面進行數字處理,以改善對焦性能、畫質表現等。小米出此下策的原因,一方面是SoC之路暫時不通;另一方面是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拍攝性能依然是核心賣點,所以小米幹脆做了一個獨立於SoC之外的ISP芯片,來最大程度優化拍照體驗。

其後,小米又發布了澎湃P1,一款充電芯片,可以加快充電速度,改善充電體驗。這也是針對目前手機領域的快充革命提出了產品改進思路。近期,媒體又曝出小米將發布新的電池管理芯片,以進一步優化續航表現。

其實,小米繞开SoC主攻這些獨立芯片的大背景是,小米近年來在瘋狂布局半導體產業。僅在2021年,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就投資了12家以上的半導體企業,涉及AI芯片、通信芯片、車規芯片、手機SoC、FPGA、MEMS、MLCC、數模轉換芯片、功率器件、分立器件等多個領域。

澎湃C1、P1等芯片,跟小米在半導體領域所做的布局不無關系。比如有媒體透露,澎湃P1是小米與南芯共同研發的成果。

而如今,原來松果電子,也分拆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團隊繼續开發澎湃系列芯片的研發,其中也包括SoC;而另一部分則獨立成爲大魚半導體,主要研發AIoT芯片。這與雷軍的手機+AIoT雙线战略相呼應。

這一布局釋放的信號是,在手機業務中,小米可能战略性放棄了SoC的研發,而是從獨立芯片入手,強化個別用戶體驗;待時機成熟後再次進軍SoC。另一方面,以智能家居爲代表的AIoT板塊已經成爲小米的另一個現金奶牛,布局物聯網底層技術也是小米的必修課。

爲什么小米如此癡迷芯片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根源在於小米的品牌定位問題。長期起來,小米手機一直未能突破高端產品的結界,產品毛利一直處於較低水平。雖然小米手機銷量巨大,但毛利遲遲未能改善,以及高端市場的空白,讓資本市場對小米模式逐步提出質疑。

這導致小米的中高端機型與競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定價策略被束手束腳,無法破局。而國內的手機市場,也已經從原來大談特談手機操作系統的差異化,轉向了軟硬融合的競爭階段。

因此,小米必須突破芯片這一關。只有底層芯片掌握在自己手裏,小米手機才能更進一步打出差異化的賣點,與友商拉开明顯的差距。這一點,OV同樣也在探索。有消息稱,OPPO最快將在2024年左右推出自研的SoC。

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小米是所有手機品牌中,AIoT布局最廣、羣衆基礎最大的一個品牌。換句話說,智能家居,是小米手中除了手機以外之外的另一張王牌。相比手機,智能家居對於芯片的需求量是在另一個量級。

2022年Q1財報顯示,小米AIoT平臺設備數達4.78億臺,同時擁有5件及以上設備的用戶數達950萬人。而隨着小米AIoT生態的持續建設,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擺在了面前:面對智能家居等物聯網場景,小米還未探索出一條可行的、更具差異化的商業模式。

而賺取硬件毛利,依然是小米AIoT的不二法門。至此,小米爲何加大半導體布局就顯而易見了。如果小米能掌握AIoT芯片的產研,那么智能家居等以億計算出貨量的板塊將成爲巨大的利潤來源。在當前國內外的嚴峻形勢下,芯片的制約不僅影響了一衆智能家電品牌,對於小米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換句話說,多重事件的影響下,更加堅定了小米布局半導體的決心。半導體產業對於小米來說,不僅是自身筋骨的修煉,同時也是長遠的战略投資。一系列事件說明,掌握半導體技術,對於一個消費電子品牌來說至關重要。

最後,聯想到雷軍宣稱對標蘋果這件事,也能看出一點:只有掌握硬科技,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