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成長股圖鑑:天馬行空高風險!如何尋找 “隱形” 機遇?

2022-10-10 17:01:10
找到 “隱形” 成長股,就是找到被市場忽略的投資機會!關注美股成長股四大投資邏輯::針對醫藥板塊的需求和產品邏輯;對現有的市場和產品進行技術迭代;深挖小衆人羣的特殊需求;以及集中資源發展單一領域!

識別成長股有多重要?找到 “隱形” 成長股,就是找到被市場忽略的投資機會!

根據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學恆、張熙的總結,若單看美股,成長股就是天馬行空的高風險投資!

具體來看,美股成長股一方面體現出美國消費驅動型經濟的結構,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美國知識型經濟、虛擬經濟的特徵。美股成長股前三大板塊是醫藥、科技、消費。在這些成長股中,不乏一些創意天馬行空,但風險較高的投資。

首先,這些成長股受益於美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醫療市場首當其衝;第二,這些成長股積極地尋求技術迭代,以求顛覆一些現存市場;第三,它們將目光鎖定在某個細分領域或者小衆人羣之上, 深度挖掘尚未被开發的商業機會。美股的成長股以專和精取勝,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得當的投資者將在最大程度上受益。

按板塊看

美股的成長股主要由醫療保健板塊組成,在 545 個樣本中佔比過半。除了醫藥板塊外,美股的成長股中的信息技術板塊和消費板塊(包括可選消費和日常消費)下也有多支個股。

醫療保健

美股成長股中,醫療保健板塊是特色比較鮮明的。醫藥股佔了美股成長股樣本的一半以上。 進一步拆分來看,醫藥板塊成長股中佔比最高的是生物科技和制藥公司,它們主要的候選產品爲創新藥/生物藥。此外,還有許多醫療服務公司(如提供創新的診斷技術和基因編輯等)和醫療器械/醫療耗材公司。

美股醫藥公司的目標受衆分布比較廣泛和分散。產品/候選產品針對癌症的公司相對較多,其次是中樞神經疾病(如抑鬱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傳染病。除此之外,美股醫藥板塊有許多針對各種罕見病研發產品的公司。

美股成長股中的醫藥公司具備較高的潛在增速,主要原因是許多公司處於臨牀階段,產品尚未商業化所致。由於這些臨牀階段的醫藥公司當前沒有穩定收入,未來營收增速被基數效應放大。投資這些臨牀階段醫藥股對投資者專業性和風險承受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

另外,美股醫藥板塊的成長股中,有一些不斷剝離成熟項目,收購並發展新項目的醫藥公司,它們的營收不時從高點歸零,重新進入高增長階段。這類公司也屬於成長股的範疇。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美股成長股中的第二大板塊。其中,軟件與服務行業佔比過半,隨後是硬件與設備行業和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行業。

軟件業是美股信息技術板塊下最重要的成長股行業。軟件業中,一方面是包含服務各個垂直領域(如餐飲、招聘、智能駕駛等)的軟件公司;另一方面是受衆面較廣的通用軟件公司,它們的產品包括網絡安全、雲數據服務等。除了比較傳統的軟件和 SaaS 服務外,美股軟件業還有一些專注於前沿科技或商業領域的公司,如通過雲端提供提供量子計算機服務的公司,或者從事數字資產管理或數字貨幣挖礦相關業務的公司。

在硬件與設備中,美股成長股多聚焦於新能源賽道。在新能源賽道上,除了涵蓋主流分支(如光伏、儲能、動力電池等),也不乏一些差異化的技術路徑(如氫燃料電池和用於光伏的日光追蹤器)。此外,硬件與設備行業涵蓋了其他當下比較熱門的高端科技產品,如激光雷達、3D 打印等。

半導體行業在美股成長股中佔比較小,分支下主要包含針新興技術路徑(如碳化硅、氮化鎵)和新興應用場景(如智能駕駛、能源管理、醫療診斷等)的公司。

消費

消費板塊包含日常消費和可選消費。其中,可選消費是美股成長股的第三大板塊。

日常消費主要是食品、飲料和煙草,這些公司的產品均在細分行業內有一定的差異化。舉例說明,食品類主要是新型農業技術公司(如水培農產品,無農藥、非轉基因的農作物的供應商);飲料類如運動功能飲料和高級咖啡供應商;煙草類如低尼古丁煙草、電子煙生產商。

可選消費板塊下,最大的細分行業是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主要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展开。除了消費者耳熟能詳的新能源車龍頭和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之外,美國的汽車行業還有許多處於研發階段的新能源車企,它們的產品覆蓋了越野電動車、單座車、跑車、重型商用車、太陽能汽車、氫燃料汽車、電動滑板車等各個領域。這些研發階段的公司類似臨牀階段的醫藥企業,尚未推出創收的產品,所以擁有以十倍/百倍計的潛在營收增速。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成長股則主要聚焦在激光雷達和自動駕駛領域。

零售業,主要包含新興垂直領域的實體/在线銷售商,如寵物用品銷售平臺、上門加油公司等。 在消費者服務行業,排除一些以困境反轉、業績修復爲增長邏輯的公司,留下了具有趨勢性高增速的公司。這些成長股多是具備差異化概念的公司,如專供健康食品的餐廳和專門提供寵物照看/護理服務的平臺。

工業

美國成長股第四大板塊是工業板塊,主要是資本品行業下的電氣設備、機械、航空航天與國防。

電氣設備包含了新能源賽道的企業,如新能源車充電站運營、儲能設施等。機械行業的成長股主要來自三個領域:工業機器人、激光雷達、3D 打印。航空航天與國防分類下主要是商業性民用衛星服務公司,屬於美股的特色領域之一。

運輸領域主要是一些小衆的航空服務公司;商業服務主要是新能源賽道的鋰電池回收公司。 工業板塊業不乏一些產品或商業模式具有特色和差異化的公司,比如專業的水下機器人生產商,衛星 “拼車” 發射服務商,提供直升機接送或者噴氣式飛機人體器官運送的定制航空服務商。

除了上述四個板塊外,美股的成長股還分布在多個行業。如金融,主要是帶有數字資產、金融科技、新興市場金融服務概念的企業。能源,包含了從事新能源和能源相關服務的企業。公共事業,主要是提供各類清潔能源(如氫氣、太陽能)的公司。材料,主要是與環保和新型塑料相關的公司。電信服務,主要是從事各種新興通信服務(如航天通信、航空網絡)的公司。

按國別看

美股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成長股公司。除了佔據主導地位的本土企業外,美股市場的成長股主要來自加拿大、以色列、中國、歐洲各國。

在美股成長股樣本中,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主要是互聯網公司、醫藥公司和新能源汽車廠商。加拿大赴美上市成長股的前三大板塊是醫藥、科技、消費;以色列企業則更加偏重科技,其次是醫藥。各歐洲發達國家赴美上市的公司則高度聚焦於醫藥領域。

美股成長股的核心成長邏輯

1. 亟待滿足的醫療需求

美股成長股中,醫藥企業佔比過半。這主要是因爲美國的醫療保健行業擁有較大的市場和增長空間。根據世界經合組織(OECD),美國作爲一個人口大國,在 2021 年估測的購买力平價下的人均醫療支出爲 12318 美元,較位於第二位的德國高出 67%。據此估計,美國的醫療行業是一個 4 萬億美元的市場。同時,隨着嬰兒潮一代逐步步入老年,近幾年來美國的人均醫療支出保持增長趨勢。

盡管如此,美國人對健康的訴求仍未得到良好滿足。根據聯合國 2021 年的數據,美國人的壽命期望值爲 77 歲,全球排名第 70 位,在 G7 成員國中處於末位,在 G20 成員國中也排在一衆發達國家和中國之後。具體到疾病,據 “世界人口評估”,美國經年齡結構調整的癌症發病率爲每 10 萬人 362 人,居全球第四;據美國心髒協會,2019 年美國有 87 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心髒病是美國人的第一大死因。

此外,醫療保健行業的需求來自於各種各樣未能根治的病症,仍有大量可定位卻未被滿足的需求。在閱讀美股醫藥板塊成長股披露文件的過程中,該行注意到一個高頻關鍵詞——“未被滿足的需求”(Unmet demand)。這也說明了美股醫療行業成長股的發展空間來自於已經存在但遠未飽和的各種細分醫療市場。

微觀層面上,對於大多數處於初創階段的小型醫藥公司來說,市場分析並非重點。這些小型藥企能否快速增長並取得成功,主要取決於產品的研發是否成功。所以對投資者來說,對團隊科研實力的評估和對臨牀數據的追蹤和判斷是第一要務。

2. 技術迭代

以更先進的技術替代現有的某種成熟產品,是美股的一個普遍的成長模式。

例如,开發量子計算機,替代的目標是基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計算機,但差異在於量子計算機的潛在算力將遠遠高於現有計算機;寬帶隙半導體(碳化硅、氮化鎵)相較於 IGBT 擁有更強的性能,如頻率、功率、體積、重量、穩定性等;相比石化能源,新能源(如太陽能、核能)一方面儲量幾乎沒有窮盡,另一方面不排放碳和硫,可以避免環境污染。

除了上述投資者耳熟能詳的行業,技術迭代發生在各種各樣的領域。比如人工智能安檢系統的替代對象是傳統的 X 光透視和金屬探測器,在提升公共空間安全性的同時改善被安檢人的體驗和隱私保護;從生育控制角度抑制蟲害的技術,相比殺蟲劑來說對環境更爲友好,減少化學污染;使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跟蹤身體尺寸,可以替代皮尺,實現便捷的身體狀態高頻監控,用於電子商務、健康管理等目的。

通過技術迭代增長,主要的優勢在於:一方面,技術迭代邏輯往往服務一個已經存在的市場,市場空間可以和舊技術的受衆做類比,比較容易評估;另一方面,相比舊技術,新技術不僅能形成差異化,也往往具有質與量的優勢,因此有一定的自主定價空間,可以避免陷入價格战。缺點在於新技術的上下遊產業鏈可能不如現有技術完備,因此,新技術未必能快速實現規模經濟,可能在發展過程中被高成本拖垮。

3. 深挖細分需求

美股成長股中不乏聚焦於小衆需求或特定細分領域的公司。

醫藥板塊成長股是專注細分領域的典型案例。許多美股醫藥公司針對罕見健康問題或者某個細分領域研發治療方案,如兒童聽障、遺傳性肥胖症、藥物成癮、成人嗜睡症等等。大量醫藥公司在他們的業務總述中提到了 “罕見病”。

除醫藥板塊外,消費和科技板塊也有諸多深耕小衆人羣需求的案例,比如提供寵物寄養、遛狗服務、寵物用品的在线服務平臺。

大衆化的需求中也有許多較爲小衆的細分門類可供企業挖掘。比如提供上門加油服務的公司;使用噴氣式飛機提供人體器官專送的企業;從事商業化航天服務的公司;專門投資於數字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提供航班上互聯網連接的公司。

小衆和細分領域的需求千差萬別,擁有較強洞察力和想象力的公司將能找到這各個領域中的無人區。公司更容易在這些細分市場形成壟斷,並創造超額利潤。但是缺點在於市場容量有限,不容易形成成體系的產業鏈結構,因此成本壓降空間有限。

4. 專注單一領域

總體上,美股的成長股公司大多專注於一項業務,採取單引擎驅動的成長方式。這一方面體現在它們的業務成分較爲單純,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它們大多遵循公司成立之初設定好的業務範圍和發展軌跡,不輕易跨界。

一個比較易於量化的案例是美股的醫藥板塊成長股:它們的候選產品管线數量往往在 10 個以內,甚至低至 5 個左右,針對性比較強。

該行認爲,美股成長股多聚焦於某一種或一類業務,總體有利於公司和投資者。對投資者來說,業務單一的標的或要求更扎實的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但預留給投資者的靈活性和可操作空間也更大,更受專業投資者的青睞。對於公司來說,在資源和資質相同的情況下,相比多线經營的公司,單线經營的公司更能集中資源,加強專業化,這有助於提升後者的競爭力。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