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爲何每年變陣?
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 | 吳瑞馨
一到年底,多家一线互聯網公司开始復盤調整的動作。前段時間,馬化騰和劉強東先後在公司內部“放出狠話”:馬化騰直接放話要砍掉該砍的業務,還點出內部觸目驚心的貪腐問題;劉強東也痛批公司中高層“拿PPT和假大空詞匯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騙子”。各個言辭犀利,痛陳積弊。
而在今年的最後幾天,阿裏也終於亮出了大招,宣布了一系列組織調整。阿裏話不多說,直接开幹,直接從組織架構的頂層動作,並且調整迅速落地。
12月29日,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布發布內部郵件,宣布了最新的組織變化:張建鋒不再擔任阿裏雲智能總裁,將由張勇親自掛帥,兼任阿裏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繼續擔任達摩院院長,全力帶領達摩院進行科技創新突破與前沿科技研究;周靖人將擔任阿裏雲智能CTO,並同時繼續兼任達摩院副院長。
阿裏巴巴同時任命了阿裏巴巴新首席人力官(CPO)和新首席技術官(CTO)吳澤明,這是阿裏巴巴首位80後CTO,程立則不再擔任阿裏巴巴CTO;明年4月1日起,童文紅不再擔任阿裏巴巴CPO,由蔣芳接任。
阿裏巴巴迅速完成了一年以來最大的組織調整,也成爲新年前首個進行大規模調整的互聯網公司。
雖然調整幅度相當大,但阿裏今年進行組織調整,也完全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在雙十一之後,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的組織調整、战略業務調整,已經阿裏多年以來的傳統了。
對阿裏如此龐大體量的公司來說,組織調整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爲什么阿裏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組織變陣,並且還能快速落地呢?
1
“變則通”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世間萬物處於運動變化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企業的經營也是如此。
在阿裏創立之初,馬雲曾提出一個口號——做一家102年的公司。這一口號在張勇成爲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後進化成了“阿裏要成爲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
但經濟大環境時刻都在發生變化,阿裏要想實現這個口號,就必須要根據市場趨勢和環境的變化,對战略和業務做出調整,才能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張勇深諳這一道理。作爲一個資深球迷,張勇喜歡把自己當做教練,把員工當成隊員,用足球來比喻組織上的排兵布陣,也喜歡因地制宜變換陣型。
足球沒有萬能的陣容和战術,企業經營也一樣。在張勇看來,“企業管理、組織設計道理一樣。畫一張理想的組織結構圖,我認爲不成立。我們永遠面臨特定的歷史階段,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沒有合適的人是常態,完全合適非常難。永遠要根據手裏有幾張牌,有幾個王,你有幾個K,就怎么打,怎么布局。”
組織是爲战略服務的。張勇相信生產關系能夠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也習慣通過調整組織來驅動業務變化。自2015年張勇接任阿裏巴巴集團CEO之後,每年雙十一後,張勇都會進行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2015年,阿裏开始推行“大中臺、小前臺”战略;2017年,阿裏對淘寶提出建立產品、數據技術和運營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組織運營方式;2018年,阿裏將阿裏雲升級爲阿裏雲智能,天貓升級爲“大天貓”,形成天貓事業羣、天貓超市事業羣、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
2021年底更是大刀闊斧,將2015年的“中臺战略”升級爲“多元化治理”,並把國內與海外業務分別整合,設立“中國數字商業板塊”和“海外數字商業板塊”,在自己之下分設戴珊、張建鋒、俞永福和蔣凡四位總裁,分別負責中國數字商業、雲與科技、生活服務和海外數字商業四大板塊。
每一次組織調整,都順應當時市場和環境的變化,推動了業務的不斷前進。
2
“敏捷組織”是內核
企業就像一個魔方、一個機械。越龐大的公司,運動時內部牽扯到的零件就越多,也就越復雜,要想完美完成每一次轉向,這對機械內部結構的靈活性,有極高的要求。
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阿裏最早明確組織爲战略和業務服務,歷來以組織效率高、陣型調整靈活著稱。
梳理張勇歷次組織調整,“敏捷組織”的理念始終是其關鍵內核,中臺战略”、“多元化治理”等均是這一理念的產物。
2015年,張勇接任CEO後,推行“大中臺、小前臺”战略的目的,就是希望用統一的中臺,服務所有的前臺業務,讓業務可以“敏捷”反映客戶和市場的變化。
在去年7月發布的一封內部信中,張勇又直接以“讓組織更敏捷,讓文化更簡單”爲題提到:“面對快速變化和高度競爭的市場,我們的組織必須變得更敏捷。敏捷組織的建設必須從集團頂層开始做起”。
去年底,張勇宣布升級多元化治理體系。在內部信中,張勇也提到“在各個業務領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藍圖、更敏捷的組織面向未來,真正創造長期價值”。
沒有張勇對敏捷組織理念的倡導貫徹,以及多年來阿裏所保持的高效組織效率,阿裏這樣體量的公司,很難做到這樣靈活的變陣調整。
3
2023,阿裏積極求“進”
“用組織的創新去驅動業務的創新。”張勇向來倡導組織先行,推動战略與業務前進,此次組織調整的核心目的也在於爲2023年的新規劃打基礎。可以預見,阿裏更多重大战略和業務調整,還在路上。
張勇親自掛帥阿裏雲,意味着阿裏雲或將擔任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宣布組織調整後,張勇很快又以阿裏雲總裁的身份發布第二封內部信,張勇格外強調,“對雲計算而言,穩定和安全是對客戶最基本的責任。”“一旦信任缺失,客戶隨時可以離开我們。”由此可見張勇對於雲業務的重視程度。
阿裏雲對集團的重要性正在加強。當前中國面臨着一個空前的機會,制造業中,表現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數實融合”正是阿裏下一階段想乘上的東風。
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阿裏雲在中國公有雲市場的份額仍保持第一。而在過去三年,阿裏雲在海外市場營收增長超過10倍。Gartner數據顯示,阿裏雲在全球市場份額第三;在亞太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超過亞馬遜和微軟。
而集團層面的一系列人事更迭,背景是國家對平臺經濟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的新階段。在這樣的新階段,阿裏也對2023年做出了新的判斷。在內部信中,張勇對2023年的關鍵詞,從2022年初全年展望時的“定”改成了“進”:
我們更加確信,唯有發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決今天碰到的很多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阿裏發展的核心是做「好」自己,做「好」企業。
關鍵詞的變化,意味着战略的變化,意味着阿裏將以新的進取姿態,面對2023年即將到來的機會和挑战。而一系列大動作,也極有可能將在組織調整後到來。
組織變陣、從“定”與“進”的轉化,既是互聯網行業發展大環境變化的寫照,也反應了阿裏長期战略的選擇。不忘初心,活到102年。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