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資本


基本概念
  改革开放以來,中國以市場經濟爲取向的改革,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集聚了大量的民間資本,但民間

pic-info">2008民間資本項目融資大會

金融沒有得到政府的認可,以非法的形式存在,民間資本沒有獲得它應有的增值能力。與此同時,民營經濟的發展得不到所需的資金供給,造成了資金供求的嚴重失衡。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必須重視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實現民間金融正規化、合法化,加速發展民營金融,加強對民營金融的規範和監管以使民間資本發揮出應有作用。
  所謂民間資本就是掌握在民營企業以及股份企業中屬於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資本的統稱,就叫做民間資本即民間資金
  民間資本,主要是指私營企業和個人的資金.個人投資,包括全體公民的個人投資.重視、啓動民間資本,就是要認識到私營企業個人投資經濟、社會效果,鼓勵私營企業和個人對西藏开發進行投資,實行對投資者給予優惠的政策。分布狀況
  小河湧大河流:中國民間資本的現狀及其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貢獻不爭姓資姓社:個體私營經濟的成

pic-info">中國民間資本市場投資論壇

長,儲蓄仍是大頭:居民的主要金融資產。居者有其屋乎:居民的房屋資產。農民的命根子:農地產權改革及農民土地權益的保護。財富分配失衡:居民總體趨富背後的結構性矛盾。
  創富於民:民間投資的現狀、問題與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國退民進幾何:民間投資的現狀。施政新綱破局:十六大激發了民間資本的創富熱情。海闊任鷗翱翔:民間資本參與國企重組改造的障礙與機遇。均予國民待遇:激活民間資本利用外資並舉。跨出國門比武:民間資本拓展海外市場的現狀與對策。從草根到叢林:中小民營企業的集羣化發展及其融資環境的改善。
  民富國強:民間資本是推動中國走向強盛的生力軍。
  幾代人的夢想:民間資本與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富國必先富農:充分利用民間資本解決三農問題。誰來整合知本:民間資本與科技興邦。追求共同富裕:中產階層的成長與經濟金融穩健發展。拉平地區差距:促進民間資本參與西部大开發。共續老兵新傳:民間資本與老工業基地改造。
  活化資本:促進民間資本合理流動。
  怎一愁字了得:如何解決民營企業貸款難問題。自發門當戶對:民間資本需要場外交易市場。催生本工天使:民間資本與非正式風險投資。高管股東一體:MBO的是非曲直。用好養命之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及養老基金市場化運作。熱錢的堵與疏:從妙房團現象談如何有效引導民間遊資。
  我國民間資本十分豐富。截至2003年底,我國城鄉居民儲蓄余額突破11萬億元。這說明,利用民間資本,可以大大加快建設步伐。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將逐步形成國內企業外資企業的平等競爭地位,這爲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體制性障礙仍然不少。一些人特別是部分管理部門和管理者,在這個問題上思想還不夠解放。要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就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正確看待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放寬市場準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爲多種所有制經濟創造公平、平等的市場環境。
  可喜的是,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地區、部門正在深化對民間資本的認識,民間資本投資領域逐步拓寬。去年,南京、成都等地運用信托投資的形式,籌集民間資本作爲市政建設資金,既彌補了資金缺口,又滿足了老百姓的投資需求,效果很好。我們相信,隨着各項政策的到位和人們觀念的轉變,民營資本的“舞臺”必將越來越大,作用也會更加突出。發展現狀
  中國經濟改革前20年成就最顯著的表現就是“藏富於民”。從改革开放之初“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效應,到小平南巡以後產權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從中共“十五”大明確肯定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到隨後陸續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加快“國退民進”的政策,扶植了一批又一批個體和民營企業逐步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同時,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城鄉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不斷提高,截止2002年5月底,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超過8萬億人民幣。民間資本(包括居民儲蓄存款)已超過12億元人民幣。然而巨大的民間資本的運用效率(或創富能力)從總體上看還比較低,持續發展的後勁堪憂。主要表現
  首先,在本質上已經轉化爲投資的居民儲蓄的創富能力低下。在8萬億的居民儲蓄中,不排除有一部分

pic-info">引進民間資本修建醴潭高速公路

是公款私存和帶有灰色成分的存款,但大部分屬於個人的貨幣積蓄。值得注意的是再也不能象改革开放初期那樣,把這種貨幣積蓄簡單地看作是即期消費的剩余,因爲它們大多已具有謀取更大收益的特徵,已從本質上轉變爲了投資。這些資本化了的居民儲蓄存款在近年連續8次大幅降息中,其創富能力大大減弱。對於國有銀行來說,也因種種原因"惜貸"而未能將巨額居民儲蓄存款充分貸放以獲取應有的息差收益,故其對社會的間接創富能力也呈下降趨勢。 其次,由於實業投資方面的市場準入障礙(或說是所有制歧視因素),民間投資轉化爲實業投資的比重較小,其創富能力也難以樂觀。據調查,在2001年底前,即便在發達地區,允許民間投資的領域只有41個(而允許外資投資的領域卻有62個),大多數容易獲取高額利潤行業仍被國有企業壟斷。加上民間實業投資缺乏後續金融支持,私人財產受法律保護的力度還非常有限。民間實業投資持續增長受阻。據統計:"九五"以來,非國有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放慢,年均增長11.2%,平均增幅比"八五"降低31.7個百分點。其中私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由1996年的25.4%回落到1999年的7.9%。與此相應,非國有經濟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在"九五"期間也呈下降或徘徊的趨勢,1996――1999年,非國有經濟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爲47.6%、47.5%、45.9%和46.6%。
  最後,民間資本投資證券市場的創值能力令人失望(在證券投資中大部分是投向上市公司股票,以下主要是以股票投資來分析)。由於產權制度改革不徹底以及市場監管、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制度缺陷,在中國現有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相當一部分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加上中國股市开張伊始就未按國際慣例辦事,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公衆流通股並存,且同股不能同權同利,所有權約束機制大大弱化。在政策取向上,政府前期的政策明顯具有把上市作爲幫助國有企業脫貧解困之重要手段的傾向,民營企業很難分得一杯羹。盡管有少數民營企業通過並購借殼上市,但截至2002年6月末,以滬、深1254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2001年年報和2002年部分中報爲依據,可發現中國境內A股市場共有139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民營企業,民營上市公司佔同期中國境內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1.08%;其中,直接在主板上市民營企業爲59家(佔4.7%),通過买殼上市民營企業爲80家(佔6.38%)。另外,從股本來看,上市民營企業股本只佔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股本的6.76%。而在國內資本市場上,民營企業的業績卻優於國有上市公司,從2002年中報來看,民營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爲0.103元,高於滬、深兩市全部上市公司0.082元的平均水平。在莊家控盤和內幕交易泛濫的過度投機氛圍中,由於信息獲取的極度不對稱,弱小的民間資本股票二級市場的平均收益率很低。現有的金融市場難以充分激活民間資本。主要原因
  中國的民間資本有2/3左右表現爲銀行儲蓄存款,這些存款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爲民間資本對商業

pic-info">民間資本高端交流

銀行投資。然而,從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發放小額貸款的固定成本與大額貸款差不多,經營金額小、筆數多的小額貸款業務得不償失。而且,由於大多數民營企業規模和實力相對弱小,缺少現行信貸制度規定的擔保抵押條件,信用狀況很難把握,貸款風險不易控制。加上國內專門爲中小民營企業服務信用機構和擔保機構奇缺,作爲民間資本主要創造者的民營企業卻很難從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股份商業銀行貸到款。因此,民間資本(包括民營企業)對商業銀行的貢獻(主要表現爲存款)與其所享受的服務(主要表現爲貸款)極不對稱,通過現有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依然比較困難。 從直接融資渠道來看,中國現有的資本市場基本上是一個單一層次的證券交易市場,即只有滬、深證券交易所(通常把它們稱爲"主板市場")爲合法的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缺乏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那種從功能、服務對象,到上市規則、監管制度都各不相同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雖然近年來,管理層摒棄了限制民營企業主板上市的做法,但畢竟主板擴容壓力很大且進入門檻較高,只有少數擴張較快的民營企業集團使出渾身解數才能直接或間接地擠進"主板市場",廣大中小民營企業幾乎不可能通過這種渠道直接融資資本市場結構的單一化,同時也影響到民間投資的進入。現有的主板市場對於廣大居民和中小民營企業來說是神祕莫測的,政府可以通過降低存款利率的"擠出效應"誘導民間資本入市,但中國現行的主板市場股價與其說隨市場供求關系企業自身發展而變化,倒不如說更多地是受莊家的操縱和跟隨管理層各種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由於監管制度的缺陷和信息獲取的嚴重不對稱、由於中國基金業還不完善、由於相當一部分造假上市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的上市公司缺乏真正的投資價值、由於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缺陷等因素,民間資本入市炒股往往心有余悸。在結構單一的中國資本市場中,創富效應還較弱,還遠沒有將民間資本投資熱情充分激發出來。統計資料
  權威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具有很強的活力。如新生代的乳業巨子蒙牛公司,其創建時間僅僅四年,增長速度卻高達1947.3%,從1998年行業排名第1000多位迅速衝入行業第4位。最近選出的全國百強民營企業,平均增長速度爲210.14%,淨資產報酬率爲18.49%。民營企業贏利能力雖令世人矚目,但民間資本的投融資渠道卻並不通暢,投資潛力還遠被未充分挖掘。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曾指出,中國所存在的就業壓力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的化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民營企業的开放不夠,是民營企業發展受到壓抑所造成的。董輔礽先生所說的"壓抑"自然包括對建立主要服務民營企業的中小民營銀行的限制,也包括對與民間資本"門當戶對"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金融創新的限制。解決方法
  中國的民間資本已經超過了12萬億元,而財政部公布的國有資產總規模才剛剛達到11萬億元。由此可見,民間資本已成爲中國經濟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資源,在加入WTO後,這部分資源的配置結構是否合理,運用效率能否進一步提高,關乎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增長。從中共"十六大"報告及隨後的改革舉措來看,決策層正在逐步制定更加开明的政策和建立健全保護私人財產不受侵犯的法律體系,並努力改善投資的外部環境(特別是建立通暢的投融資渠道),在這種改革勢頭下,充分激發民間特別是20%的富人(其中很大一部分爲民營企業家)的投資熱情,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從當前的宏觀經濟結構調整來看,進一步激發民間資本投資熱情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爲積極財政政策在實施多年之後,其正面效應呈遞減趨勢,指望長期依賴政府擴大公共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並不現實。而且如果財政赤字控制失度(特別是在許多隱性的內債外債尚未得到有效監控的情況下),還可能帶來影響經濟穩健發展的負面效應。因此從長遠來看,積極財政政策應該逐步淡出,經濟持續增長"還看民間"。 中國加入WTO後,解決民間資本融資渠道狹窄的問題應該說是有了一個很好的轉機。中國政府在擴大對外开放的同時也實行了對內开放,逐步放开對民間資本民營企業的限制。已有不少民營企業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民間資本還被允許進入金融、航空、鐵路等原有的壟斷行業(如民生證券公司中民間資本佔到股本的60%),中共"十六大"之後,民間資本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準入空間。开辦民營銀行
  一個更令民間資本振奮的跡象是,中國人民銀行已在开辦民營銀行的問題上有所松動。2002年,時任央行行長戴相龍在"中國:資本之年"論壇上表示政府正在考慮"吸收民間和外國資本發展中小銀行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談到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時提出,國有商業銀行的縣級以下分支機構可以成立獨立的商業銀行,在這種重組後新成立的商業銀行中,國有資產可以完全退出。浙江省8家中小城市商業銀行發起宣言,要求改變地方商業銀行由國資(地方財政)控股的股權結構,允許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進入。浙江省政府明確表態,同意調整城市商業行的股權結構,使分散的民間資本合計達到股本的51%。央行某司負責人則更加明確地表示,希望民間資本充分進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並允許在沒有商業銀行的地方,興辦資本金在1億元以上的由民間投資爲主的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和各級政府的肯定態度,使民營銀行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前景逐漸明朗起來。被海內外譽爲"中國民營銀行積極倡導者"的著名經濟學家徐滇慶透露,"首批民營銀行極有可能在2003年出現。中國十家籌備試點的民營銀行开業申請報告先後七次報批,現在已進入最後衝刺期"。如果一批民營商業銀行得以建立和發展,鑑於它們同民間資本民營企業的天然聯系,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將可以得到部分緩解。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僅僅放开民間資本銀行的限制仍然不足以充分激發民間資本投資熱情。還要進一步從政府的政策導向、法律體系的建設、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的完善、產權制度的改革、投資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等方面進行配套的改革。就直接融資渠道而言,當前最迫切的金融創新是建立規範的場外交易市場(國內俗稱"三板市場")。相關資料
  在現今的中國資本市場上,由於主板市場"一花獨放",公开且合法的直接投融資渠道異常狹窄,一方面是大批民營企業融資難,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間資本闲置或低效率運轉,這種資本配置錯位的矛盾刺激了地下金融(包括地下錢莊、不規範的私募基金、灰色的一級半市場等)的快速滋長。據調查,中國地下錢莊控制資金保守估計有近萬億元(在浙江省8300個億的民間資本當中,如果有20%通過地下錢莊融資,則該省地下錢莊控制資金量就高達1600多億元),私募基金總額則已超過8000億元,一級半市場上也有上千家所謂的"擬上創業企業"和數十家原櫃臺市場"歷史遺留問題企業"的股票以變相公募的方式進行私募轉讓。另外,近十年來有數以千億計的民間資本通過地下渠道非法逃往境外。地下金融暗潮的湧動說明,過分的金融抑制反而會誘致交易成本較高的非公开的資本流動。因此,引導民間投融資皈依正道亟待金融創新。就中國金融市場的現實需求而言,應該是盡快推出規範的場外交易市場三板市場),並使與之相適應的金融工具--私募基金的運作公开化和規範化,爲中小民營企業直接融資和民間資本投資建立"門當戶對"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經濟轉軌時期形成的產權交易市場證券櫃臺市場,是中國場外交易市場三板市場)的雛形,對於這類不甚規範的場外交易市場,應該採取辯正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揚棄觀去批判與繼承,應該在清理某些缺乏實質性產業基礎的"空殼"櫃臺上市公司和虛假股權交易的基礎上,充分整合一切可用的產權交易平臺和改制企業資源,同時理順管理體制和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以減少重構規範場外交易市場社會成本。結語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中,資本總是朝能夠獲得更高利潤的領域、向具有更高效率經營者流動。盡快打造規範的場外交易市場,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結構,不僅有利於巨額的民間資本在更大的範圍內選擇創富能力較強的投資工具,而且也有利於廣大中小民營企業直接融資;不僅有利於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人自我創業,緩解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而且也有利於減輕政府財政支出的壓力,有助於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談到中國經濟的民主化趨勢時說,中國經濟將由政府主導轉向由民衆主導,這是一個大趨勢,也將爲中國經濟未來持久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中國經濟的發展還離不开政府投資的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的資源、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民衆擁有的金融資產已經超過了國有資產市場將發揮更多的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可以預計,隨着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民間資本將會以更高的積極性投身於各個經濟領域,中國經濟成長的基礎將更加堅實和完善。民間資本的投融資渠道正在拓寬,民間資本復興中國的歷史使命重任在肩。國民待遇
  2010年 5月7日,國務院以國發〔2010〕13號文件的形式,進一步爲民間資本的出路拓寬道路,再次明確給予民間資本以“國民待遇”,要求“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不得單對民間資本設置附加條件”。 而對於電信業來說,國36條再次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建設,支持民間資本开展增值電信業務”,不啻爲一道重大利好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或許從此將會迎來新的春天。這是因爲在國36條中,在通篇的“法未禁止,當可行”的指導思想下,束縛移動互聯網創新和發展的一道道繩索可能會被陸續解开。

第一

  民營資本市場準入上將獲得更公平的環境。我們知道在互聯網的視頻、支付等很多領域,民間資本在進入上遇到了並不對等的待遇,國36條明確提出,要“清理和修改不利於民間投資發展的法規政策規定”,在制定法律和法規時,要聽取民營企業的意見。相信只要政令暢通,有關主管部門和地區將會重新審視阻礙民營資本進入的有關牌照發放、投資準入等政策。

第二

  民營資本在移動互聯網業務創新上將獲得更多的扶持和鼓勵。國36條中要求在財稅政策上對民營資本要加強扶持和鼓勵,同時更要求在創新的應用上,要求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積極推動信息服務外包”,那么,可以預期,有關行業和地方政府將在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業務應用上,出臺更多的示範應用鼓勵政策,例如在公共基礎數據庫的开放以及更多的政府採購信息外包服務等形式。

第三

  也是至關重要的是,受到約束的政府行政行爲以及投資行爲,將爲民營資本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創造更寬松的政策和資本環境。這是因爲,移動互聯產業的發展,必然是以互聯網、移動通信技術與各種傳統行業的信息化需求相融合的背景下,以螺旋創新的方式取得繁榮。在融合中,必然因爲產業的交叉而出現各種各樣的新業務、新模式,從而對現有的法律法規和行業管理提出挑战。
  與以往管理思維不同,國36條明確提出民間資本可以進入法律未明確禁止準入的行業和領域,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就要“聽取有關商會和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也要“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的作用”,而非完全由行業管理部門九龍治水,採取單邊行動。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