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幣


簡介
  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1935年11月4日,規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後增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爲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發行國家信用法定貨幣,取代銀本位的銀圓。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爲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买賣外匯,是一種匯兌本位制。抗日战爭爆發後,政府實行外匯統制政策,法幣成爲紙幣本位制貨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法幣初期與英鎊掛勾,可在指定銀行無限兌換。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爲法幣發行的外匯儲備,法幣改爲與英鎊美元掛鉤。 1948年8月19日被金圓券替代。背景
  二十世紀30年代,蔣記國民政府在對日綏靖政策換取的支持下基本壓服了中國各地軍閥,受國際金價及銀價波動的影響,白銀不斷外流,受國際銀價飈升刺激,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實行該貨幣政策,通過發行紙幣,強迫民衆兌換銀圓換取白銀,並在國際市場倒賣以牟取暴利。結局
  在抗日战爭和解放战爭期間,國民黨政府採取通貨膨脹政策,法幣急劇貶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千億元。到1947年4月,發行額又增至16萬億元以上。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战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
  1937年抗日战爭前,法幣的總發行量不超過14億元。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1年英美參战前,日本爲破壞中國後方經濟,在日佔區強行以日本發行之貨幣收兌法幣,再加上以走私物資套得法幣,送往上海兌取國民政府的外匯。國民政府分別從英國及美國得到超過一千萬英鎊及五千萬美元貸款,但仍不足支持法幣匯價。至1940年起,取消無限制外匯买賣。於是法幣的價值开始下跌。
  對日抗战期間,財政支出增加,法幣大量發行。到了战後已發行至5569億元,比战前增加約四百倍。1946年後,法幣的發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战勝利時的5569億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間增加超過一千倍,造成了民間的惡性通貨膨脹。當時曾經有造紙廠以低面額的法幣作爲造紙的原料而獲利。宋子文爲行政院長時,試圖以金融政策穩定法幣,拋售庫存黃金購回法幣。但因爲法幣發行量仍在增加而沒有得到成果。1948年5月後,由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長,王雲五被任爲財政部長,开始籌劃另一次貨幣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評價
  有人認爲:由國家銀行發行,以國家信用保證的法幣,使貨幣價格波動的貴重金屬脫鉤,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進步的金融制度改革;亦是現代國家金融體制下應有的特徵。法幣發行,統一了國內的貨幣,而通貨發行的控制權落在政府手中,國內白銀等硬貨幣,亦因此集中到政府手上。對於時維持抗战時中國的財政,法幣有不可少的功勞。但實施的實際效果是,官辦的銀行掠奪了民間的財富,使民衆的儲蓄化爲烏有。研究
  其一:
  有些人認爲中國人現在能用紙幣要歸功於國民黨在大陸實行的幣制改革,但我說中國本就是紙幣發明國,出現新式紙幣並使用的時間也早於國民黨進行幣制改革的時間,但國民黨是第一個掌握全國政權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幣制改革的政府,往屆政府要么沒心,要么沒掌握全國政權,推行不开。國民黨發行的紙幣貶值之快屢屢創下歷史紀錄,金元卷、銀元卷搜刮大陸人民之烈,大陸人民受苦之深我們可以問問當年的老人,且國民黨發行的紙幣並未在中國真正普及,在中國大多數地方直到解放,人們還是只認銀元,由於銀圓被政府倒賣掠奪,同時國民政府大量種植鴉片,在部分省份鴉片成爲了通貨,甚至軍餉和大宗貿易都以之結算。就是在大城市人們只要有可能就用金銀與美元,就是國民黨官員收取私錢也是只要金、銀、美元,許多共產黨人都是靠金條救命。中國人真正使用紙幣還是從中國共產黨發行人民幣开始,下面看看中國的法幣史。
  中國中國的紙幣產生於北宋時期,先是由四川地區的一些富商發起,(1023年),政策在益州設"交子務",並於第二年正式發行官交子,以取代私交子,這便是由政策發行的最早的紙幣。早期的紙幣,名目繁雜,制度也不規範,經過宋、金時期的實踐之後,到元朝(1279-1368年),紙幣成爲中國的主要通貨,這對西方也曾經有過很大的影響。到明朝(1368-1644年)紙幣名稱統一爲"大明通行寶鈔"。清朝曾一度禁行紙幣,到鹹豐三年,因財政拮據,才又重新發行"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對於這些古代的紙幣,錢幣界統稱之爲古鈔。中國的新式紙幣,出現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即由北洋鐵軌官路總局和臺灣先後發行的銀元票。光緒二十三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最早的銀行,從此中國才有了銀行發行的兌換券。194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且开始發行人民幣,中國的貨幣又重新統一發行。縱觀中國貨幣的歷史,在漫長的古代社會,它走過了一條獨立發展的道路,創造了一種極具個性特色的貨幣文化,還影響到東亞、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它和西方的貨幣文化相映生輝,成爲東方貨幣文化的代表。
  1934年,美國實行白銀政策,造成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這是幣制改革的最直接動因。始自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機。這次危機不僅涉及工業、農業、國際貿易領域,還擴展到貨幣信用領域,造成1931-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各國紛紛放棄金本位制,實行貨幣貶值政策以提高本國產品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達到傾銷國內剩余產品、轉嫁危機的目的。就美國方面而言,實施白銀政策是轉嫁信用危機的手段。所謂“白銀政策”是指美國貴金屬白銀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稱,包括提高銀價、收購白銀、禁止白銀出口、發行銀券、白銀收歸國有等具體政策。其目的是要增加白銀儲備,並通過提高銀價帶動國內物價回升進而刺激生產和投資,同時,通過收購白銀提高銀本位國家的購买力從而便於傾銷產品。而在中國方面,作爲一個最主要的銀本位大國,世界銀價的變動對中國的貨幣經濟都會產生影響。當國際市場銀價低落,白銀就會湧入中國;當國際市場銀價提高,白銀就會大量外流。白銀國際市場是一般商品,在中國則是通貨。所以白銀一旦大量外流,就會導致經濟上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而美國白銀政策”的實施就在中國造成了政府公然搶劫民衆倒賣白銀的曠古奇聞。
  此外,英美等西方主要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支持並推動了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使這一改革得以推行和實施。
  在如此的背景下,1935年11月3日,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實行法幣改革。其主要內容是:一、統一貨幣行權,以中國、中央、交通三銀行所發行的鈔票定位法幣。二、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均用法幣。三、廢除銀本位制,全部白銀歸國有以充法幣準備金。四、法幣與英鎊掛鉤,實行外匯本位。
  其二:
  從當時的效果看,法幣改革並沒有促進經濟發展。具體來說,首先,它沒有統一全國的貨幣,發行法幣的第二年,民國25年1月,財政部規定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以一萬元爲度與法幣同等行使;第二,由於大量白銀兌換後不是作爲國庫貴金屬而是被變賣牟利,法幣的發行成爲沒有實際財貨支撐空頭支票,爲後期的濫發和貶值鋪平了道路;第三,法幣發行之初規定銀元兌換法幣一元,但實際兌換時,卻是白銀60%可兌100%的法幣,這樣,紙幣流通量就增加了,但中間巨大的差價被各種官僚、巨富獲取,民衆卻要在槍口威逼下白白損失這差價
  近年來翻案風盛行,蔣記國民政府一系列賣國、害民的倒行逆施被粉飾爲“黃金十年”,法幣災害也被飾以抗日需要等等,須知法幣發行之時蔣記國民政府根本就是拒絕對日作战,鎮壓抗日人士的。究其深刻,孫中山的同盟會开始,到反袁反段發起軍閥混战,無不仰仗日本資金、武器,滿蒙國土也系孫文密約割讓,蔣兌現之,國民黨政權之出生即有賣國求榮禍國殃民之原罪使然。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