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場所,是多種期交易關系的總和。它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則,在現貨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度組織化和高度規範化的市場形式。既是現貨市場的延伸,又是市場的又一個高級發展階段。從組織結構上看,廣義上的期貨市場包括期貨交易所、結算所或結算公司經紀公司期貨交易員;狹義上的期貨市場僅指期貨交易所。
什么是期貨市場
  期貨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個部分組成。即   (1)期貨交易所;   (2)期貨結算所;   (3)期貨經紀公司;   (4)期貨交易者(包括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

  期貨交易所是爲期貨交易提供場所、設施、服務交易規則的非盈利機構。交易所一般採用會員制。交易所的入會條件是很嚴格的,各交易所都有具體規定。首先要向交易所提出入會申請,由交易所調查申請者的財務資信狀況,通過考核,符合條件的經理事會批準方可入會。交易所的會員席位一般可以轉讓交易所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會員大會下設董事會或理事會,一般由會員大會選舉產生,董事會聘任交易所總裁,負責交易所的日常行政和管理工作。   

(1)提供一個有組織有秩序的交易場所。保證期貨交易在"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則下順利運行。   

(2)提供公开的交易價格。   

(3)提供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標準,使交易有秩序進行。   

(4)提供良好的通訊信息服務。   

(5)提供交易擔保履約保證,使交易有保證作用。   交易所實行會員制,交易所經營運作等方面的重大決策由全體會員共同決定。   收入來源於會費。

期貨結算所
  當今各國期貨結算所的組成形式大體有三種:   第一種是結算所隸屬於交易所,交易所的會員也是結算會員;   第二種是結算所隸屬於交易所,但交易所的會員只有一部分財力雄厚者才成爲結算會員;   第三種是結算所獨立於交易所之外,成爲完全獨立的結算所。   期貨結算所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   (1)負責期貨合約买賣的結算;   (2)承擔期貨交易擔保;   (3)監督實物交割;   (4)公布市場信息。   期貨結算所大部分實行會員制。結算會員須交納全額保證金存放在結算所,以保證結算所對期貨市場風險控制期貨結算所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董事會(理事會)。日常工作由總裁負責。
  期貨經紀公司(或稱經紀所)是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並提供有關期貨交易服務企業法人。在代理客戶期貨交易時,收取一定的傭金。作爲期貨交易活動的中介組織,在期貨市場構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交易所與衆多交易者之間的橋梁,拓寬和完善交易所的服務功能;   另一方面,它爲交易者從事交易活動向交易所提供財力保證。期貨經紀公司內部機構設置一般有結算部、按金部、信貸部、落盤部、信息部、現貨交收部、研究部等。一個規範化的經紀公司應具備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遵守國家法規和政策,服從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恪守職業道德,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嚴格區分自營和代理業務,嚴格客戶管理經紀人員素質高等條件。
  根據參與期貨交易的目的劃分。基本上分爲兩種人:即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   這種人從事期貨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貨市場進行保值交易,以減少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確保生產和經營正常利潤。做這種套期保值的人一般是生產經營者、貿易者、實用戶等。   投機者參加期貨交易的目的與套期保值者相反,它們是愿意承擔價格波動風險。其目的是希望以少量的資金來博取較多的利潤期貨交易所的投機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其做法遠比套期保值復雜的多。在期貨市場上,如果沒有投機者參與,其回避風險和發現價格兩大功能就不能實現。投機者參加交易可增加市場流動性,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期貨市場的產生

  隨着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爲復雜,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場供求預期變化的遠期合約交易價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回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使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順利地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期貨交易就產生了。   最初的期貨交易源於16世紀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場得到了發展。直到19世紀,仍是日本獨有,後來漸漸被全世界效仿。1848年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成立,標志着期貨交易的正式开始。期貨交易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發展的基礎上,基於廣大商品生產者、貿易商和加工商的廣泛商業實踐而產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爲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個中心,南北战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爲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爲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买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對面討價還價進行交易。這樣,價格波動異常劇烈,在收獲季節農場主都運糧到芝加哥,市場供過於求導致價格暴跌,使農場主常常連運費都收不回來,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匱乏,加工商和消費者難以买到谷物,價格飛漲。實踐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市場機制以防止價格的暴漲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儲運設施。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谷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溼度達到規定標準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谷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當地經銷商貿易實踐中存在着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买谷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着巨大的谷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买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系,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爲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同樣也面臨着當地經銷商所面臨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肯按比他們估計的交割時的遠期價格還要低的價格支付給當地經銷商,以避免交割期的價格下跌的風險。由於芝加哥貿易商和加工商的买價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談遠期合約的當地經銷商爲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尋找更廣泛的买家,爲他們的谷物討個好價。一些非谷物商認爲有利可圖,就先买進遠期合約,到交割期臨近再賣出,從中盈利。這樣,購买遠期合約的漸漸增加,改善了當地經銷商收入,當地經銷商支付給農場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個近代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之初,還不是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還只是一個集中進行現貨交易現貨遠期合約轉讓的場所。   在期貨交易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兩次堪稱革命的變革,一是合約的標準化,二是結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合約標準化,推出了第一批標準期貨合約合約標準化包括合約中品質、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以及付款條件等的標準化。標準化的期貨合約反映了最普遍的商業慣例,使得市場參與者能夠非常方便地轉讓期貨合約,同時,使生產經營者能夠通過對衝平倉來解除自己的履約責任,也使市場制造者能夠方便地參與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貨交易市場流動性。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合約標準化的同時,還規定了按合約價值的10%繳納交易保證金。   隨着期貨交易的發展,結算出現了較大的困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起初採用的結算方法是環形結算法,但這種結算方法既繁瑣又困難。1891年,明尼亞波裏谷物交易所第一個成立了結算所,隨後,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結算所。直到現代結算所的成立,真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才算產生,期貨市場才算完整地建立起來。因此,現代期貨交易的產生和現代期貨市場的誕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的內在要求。   

1、期貨市場宏觀經濟中的作用   

(1)調節市場供求,減緩價格波動;   

(2)爲政府宏觀調控提供參考依據;   

(3)促進本國經濟國際化發展;   

(4)有助於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2、期貨市場在微觀經濟中的作用   

(1)形成公正價格;   

(2)對交易提供基準價格;   

(3)提供經濟的先行指標;   

(4)回避價格波動而帶來的商業風險;   

(5)降低流通費用,穩定產銷關系;   

(6)吸引投機資本;   

(7)資源合理配置機能;   

(8)達到鎖定生產成本、穩定生產經營利潤的目的。

風險管理控制交易所的首要任務
縱觀國際期貨市場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風險管理是期市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可回避的問題,期市不同發展階段都面臨着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的艱巨任務。震驚國際金融界和期貨界的英國巴林銀行破產案、日本大和銀行國債案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1)風險管理的成因與表現   風險管理是包括交易所、經紀公司等社會方方面面極爲關注的一個話題。風險來自於市場的不確定性。總的來講,可分爲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指同期貨市場正常運作過程中一般情況相聯系的那些風險,其集中表現爲價格波動風險價格波動市場經濟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種風險。從期貨市場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來看,又可分爲管理風險、操作風險代理風險技術風險和政策風險。   

(2)風險控制系統的設計   風險控制系統的設計應堅持一般原則與具體情況相結合這裏所說的一般原則是指國際期貨行業長期實踐中已經摸索出來的一些穩定成型的東西,比如保證金制度、逐日盯市漲跌停板制度和頭寸限制制度等。在我國期貨市場交易所的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具體情況是採用計算機集中動競價交易

1、資金風險管理   從目前交易所實行的結算制度來看,鄭交所會員資金進入市場後分成兩塊,一塊是必須存放在交通銀行鄭商所支行作爲會員的自有帳戶;另一塊劃入交易所在交通銀行鄭商所支行結算準備金帳戶,這部分資金決定了會員當日交易开倉的數量,是交易所給予會員頭寸的依據。交易所對會員保證金帳戶資金進行控制,同時對會員自有帳戶上的資金變動進行及時的了解和掌握。   

2、漲跌停板制   

3、強制平倉制   當會員單位因不能如期追加保證金持倉量超過最高允許持倉數或發生其他違反交易所規定的行爲,對市場安全運行構成威脅,交易所將以市場價格強制平倉

結算系統的風險管理

1、保證金制度   所謂保證金制度,就是按期貨交易所規定,期貨交易的參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時必須存入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是用來作爲確保买賣雙方履約的一種財力擔保,其額度通常爲合約總值的5-10%。保證金水平隨市場交易風險大小而調整,在價格波動較大要求較高的保證金水平,而在價格波動較小時要求的保證金水平較低。   

2、每日結算制度   所謂每日結算制度,亦即每日無負債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是指在每個交易日結束之後,交易所結算部門先計算出當日各期貨合約結算價格,核算出每個會員每筆交易的盈虧數額,借以調整會員保證金帳戶,將盈利作記入帳戶貸方,將虧損記入帳戶的借方。若出現保證金帳戶貸方金額低於維護保證金水平,交易所就通知該會員在限期內繳納追加保證金。以達到初始保證金水平,否則,就不能參加下一交易日的交易。這種結算方式又稱爲"逐日盯市"。

根據國外的經驗,期貨市場管理應由政府監管,行業協會自律管理期貨市場內部管理三個層次共同構成完整的的管理體系。   

1、政府監管。   

2、期貨業協會。   

3、期貨市場內部自律管理。   

交易所內部的管理制度   

(1)會員制。   

(2)保證金制度。   

(3)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4)漲跌停板額制度。   

(5)交易頭寸限制制度。   

(6)定點交割制度。   

(7)大戶申報制度。   

(8)仲裁處罰制度。   

期貨結算所的規章制度   

(1)登記結算制度。   

(2)風險處理制度。   

(3)开倉押金制度。   

期貨經紀公司管理制度   

(1)登記注冊制度。   

(2)財務制度。   

(3)防止欺詐制度。

1.保證金制度在期貨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須按照其所买賣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通常爲5-10%)繳納資金,作爲其履行期貨合約財力擔保,然後才能參與期貨合約的买賣,並視價格變動情況確定是否追加資金。這種制度就是保證金制度,所交的資金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制度既體現了期貨交易特有的“槓杆效應”,同時也成爲交易控制期貨交易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   

2.每日結算制期貨交易的結算是由交易所統一組織進行的。期貨交易所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又稱“逐日盯市”,是指每日交易結束後,交易所按2638.html">當日結算價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手續費稅金費用,對應收應付的款項同時劃轉,相應增加或減少會員結算準備金期貨交易的結算實行分級結算,即交易所對其會員進行結算,期貨經紀公司對其客戶進行結算。   

3.漲跌停板制度漲跌停板制度又稱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交易價格波動不得高於或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爲無效,不能成交。   

4.持倉限額制度持倉限額制度是指期貨交易所爲了防範操縱市場價格行爲和防止期貨市場風險過度集中於少數投資者,對會員客戶持倉數量進行限制的制度。超過限額,交易所可按規定強行平倉或提高保證金比例。   

5.大戶報告制度大戶報告制度是指當會員客戶某品種持倉合約投機頭寸達到交易所對其規定的頭寸持倉限量80%以上(含本數)時,會員客戶應向交易所報告其資金情況、頭寸情況等,客戶須通過經紀會員報告。大戶報告制度是與持倉限額制度緊密相關的又一個防範大戶操縱市場價格控制市場風險的制度。   

6.實物交割制度實物交割制度是指交易所制定的、當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將期貨合約所載商品所有權按規定進行轉移,了結平倉合約的制度。

7.強行平倉制度強行平倉制度,是指當會員客戶交易保證金不足並未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足,或者當會員客戶持倉量超出規定的限額時,或者當會員客戶違規時,交易所爲了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實行強行平倉的制度。簡單地說就是交易所對違規者的有關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