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


什么是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研究資源分配。廣義的“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統稱。

  社會科學起源於西元1930年出版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內容包含了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刑罰學、政治學、犯罪學、哲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倫理學、藝術、社會工作學及法律學等等與社會科學概論相關的一門學科。


社會科學的歷史


  社會科學是一門這幾十年才逐漸發展出來的學科,然而隨着時間的進展社會科學也被正確的確立了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包含了哪些學科,在1968年臺灣出版的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更確定了以下十二門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其中包括了有:社會學、統計學、政治學、國際關系、經濟學、法律學、行政學、教育學、人類學、地理學、歷史學。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特點及其對評價的影響


  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具有認知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引領時代前進的特殊重要功能。如何結合社會科學的特點,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來對成果進行評價,成爲了公共科研機構實際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社會科學是一門以人的社會行動和社會現象爲研究對象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揭示各種人類社會現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廣義的社會科學,即指。哲學社會科學”或“人文社會科學”,主要包括哲學、文學、藝術、語言、倫理學等學科,側重於研究人的思想、意識和精神世界以及作爲人的主體意識和內在世界之授射和積澱的文化傳統。狹義的社會科學側重於對社會組織與結構等社會現象及其發展、運作的規律的研究,主要包括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就是指人們在研究和探索各種人類社會現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實踐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精神產品,是社會科學工作者聰明才智的結晶。

  與自然科學成果相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第一,社科成果表現的無形性。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絕大多數是以文字、圖表、圖片等形式出現,其轉化和應用也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思想、策略等被成果使用者所應用或者是對人的思想、觀念等產生影響,從而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管理手段等,以減少失誤,提高效率。第二,社科威果效益的潛在性。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往往具有前贍性、超前性,其價值往往並不是當時就表現出來,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發揮效用,對於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來說,具有潛在性、間接性和難測性。第三,社科成果作用的公用性。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具有經濟學上的。公用產品”的性質,它所提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策略等一旦公布於衆,就會被不同的個人、單位,不同的地區甚至不同的國家所共同使用。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就是指主體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採取一定的評價方法,對待評成果具有的價值大小所進行的評判或判斷的行爲過程。它由評價主體、評價客體及評價方法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其本質是一種價值判斷。這種價值的確立不是依據個人需要,而是依據羣體需要,因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價值是針對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意義與貢獻而言的。它滿足的不是個人的需要。而是羣體的需要。但是,評價過程和評價方式則會受到評價對象,即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本身屬性和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種屬性和特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科學學科門類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致使成果評價極爲復雜。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廣泛而復雜的人類社會現象,而這些研究對象具有易變性和非穩定性。各學科都有自身鮮明的特色,如哲學的研究成果和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文學的研究成果和管理學的研究成署是不可通約的、,徭難具有盲接的可比性。這種結構上的層次嵌套式意味着社會科學是一個能在不同層面湧現新質的復雜系統。因此,社會科學研究很難獲得像自然科學研究中所必須的條件控制,進而也決定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缺乏自然科學的明確規則,規則的缺乏是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真理性難以檢驗的關鍵原因。因此,面對學科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要實現科學、客觀、準確地評價社會科學成果,任何單一、僵硬和機械的評價指標體系都是無法勝任的。

  (2)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標準的多元與衝突大大增加了成果評價的難度。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面臨各種標準的衝突:學術標準與非學術標準、直接標準與間接標準、定性標準與定量標準、基礎理論研究標準與實踐應用研究標準等等。這些標準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在成果評價過程中,評價者或多或少都會面臨標準選擇的困惑與衝突。尤其是當前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人們的功利主義傾向比較嚴重,因此成果評價時受物質利益驅動的情況時有發生,學術標準與非學術標準韻衝突較爲激烈。甚至有可能出現非學術標準佔據上風。成果評價導向受到扭曲的局面。

  (3)社會科學內部及其與自然科學之間呈現出的愈來愈強的跨學科和綜合化的趨勢使成果評價陷人兩難境地。這種新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社會科學整體性研究態勢增強、應用性研究成果比重加大、東西方文化研究互補日趨活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盟更加緊密等。一方面,就學科的多樣性和差異性而言,要求成果評價要反映出各學科的個性,但另一方面,學科界限的模糊化則客觀上要求在對成果進行評價時要打破舊的評價模式。這種“二難式”困境顯然要求對現有的固定格式化的評價模式進行革新。同時,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價值具有隱性和滯後的特點,其驗證通常需要較長時間,它的價值很難像自然科學那樣可以當下完全評價,由此也帶來了成果評價的復雜性和難度。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社會科學研究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定性評價法在其成果評價中佔據重要地位。但隨着科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隨着新興交叉學科的不斷產生,社會科學研究範圍日益擴大,影響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因素愈來愈復雜。因此,單純的、傳統的定性評價法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要求。爲了最大限度地彌補定性評價法的不足,人們希望像對待自然科學成果一樣,採用定量的、精確的描述,以更加科學、客觀、公正地對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因此,要使成果評價結果具有更多的科學性、公正性與合理性,必須構建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採用多指標綜臺評價方法,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开展對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評價。構建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

  按研究性質的不同。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可分爲三類,即基礎研究成果、應用开發研究成果和資料編譯研究成果。成果類型不同,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指標設置及權重確定也應有差別。因此,在構建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是,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普遍性或通用性的評價指標,即設計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模型能適用於同類型或相關部門的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對不同的成果類型進行評價時,不能採用。一刀切”和整體劃一的指標體系,應在指標選擇、權重賦值等方面須做出不同程度的修正和調整。總之,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廣泛性及其研究成果的復雜性決定了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遵循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

  2.間接接指標與直接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成果的價值可以從內外特徵兩方面得到體現。我們把從外在特徵體現成果價值指標叫間接指標或外在指標,如發表級別、成果表現等;把從內在特徵體現成果價值指標叫直接指標或內在指標,如科學性、創新性、效益性等。任何一種形式的社會科學成果,都包含以上兩大指標內容,都可以將上述指標作相應分解、細化,從而構建一個評價指標體系來對成果進行評價。當然,一般來說,成果的價值水平。主要體現在直接指標上,這是社會科學成果的內在價值所在。然而,間接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果的價值水平,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佐證作用。因此,—個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其指標設置理應是直接指標與問接指標、內在指標與外在指標的有機統一,在構建指標體系時,不能顧此失彼。

  3.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能夠準確地反映成果的價值。一方面,社會科學成果的價值具有潛在性、模糊性,如採用單純的定性評價,就會增強評價結果的模糊性。另一方面,成果評價是一種主觀評價,評價者多從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出發對成果的價值做出判斷。如果這一判斷不是建立在定量的基礎上,即沒有可比的分項指標量,投有詳細的定量標準,而單憑感性直觀進行定性評價,就很容易導致評價標準自由度過大,給評價者人爲地拔高或貶低成果價值提供便利,從而降低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與合理性。因此,在評價成果時,必須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實現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的有機結合,實現兩種評價方法的優勢互補,增強成果評價的公正性。任何單純的定性或定量評價都會使評價結果失之公允。

  4.系統性、完備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

  一般來說,評價指標數量與評價結果成正相關,因此,指標體系數量越多和層次越多,評價結果就越科學和全面。但是,指標設置過多,體系過於龐雜,必然加大指標數據可獲取性的難度。增加資料收集的困難,致使資料收集不全甚至錯誤,給操作工作帶來繁瑣,從而降低指標體系的可行性。爲此,指標內涵要明確、數量設置要適當。在滿足指標項目獨立性和完備性的前提下,須求其數量的最少化,使指標體系簡單易行,從而實現指標體系質量的最優。總之,指標體系的構建既要追求理論上的完美性,也要考慮實際的可操作性,實現理論性與可操作性的有機統一。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