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管制

什么是利率管制
  利率管制是指國家將資金利率調整到高於或低於市場均衡水平的一種政策措施。因此,我國的這種管制利率既是法定利率,同時也是實際利率。它可以高於國際利率水平,也可以低於國際利率水平。所以,我國的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實際上是在管制利率的強制作用下實現平衡的。
利率管制的形式
  利率管制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單項管制,即僅對存款利率貸款利率進行管制;
  另一種是多項管制,即不僅對存款貸款利率同時管制,而且還對貼現率及手續費服務價格進行管制。
利率管制的弊端
  概括地說,利率管制有下述幾個弊端:
  1、導致利息負擔與收益的扭曲。
  政府對利率管制的顯著特徵是將管制利率控制市場利率以下。由於存款者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借款者所支付的利息成本相對偏低,造成利息負擔與收益的不均。利益的最大損失者是存款者。
  2、導致信貸配給制。
  所謂信貸配給,是指在固定利率條件下,面對超額的資金需求銀行因無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採取一些非利率貸款條件,使部分資金需求者退出銀行借款市場,以消除超額需求而達到平衡。非利率貸款條件可分爲三類:一是借款者的特性,如經營規模、財務結構、過去的信用記錄等;另一類是銀行借款者就借款活動所做的特別要求,如:回存要求、擔保抵押條件、貸款期限長短等;第三類屬於其他因素,如:企業銀行銀行個別職員的關系、借款者的身份、借貸員的個人好惡、回扣的有無和多少等。這些非利率貸款條件是利率管制環境下銀行解決超額資金需求的常用手段。在信用分配的標準中,一些標準有助於銀行減少信貸風險,如企業資產負債結構、規模、貸款期限等;但也有許多因素不但有悖於資源配置的原則,而且還會助長銀行這一壟斷行業的不正之風,例如補償余額,索要回扣,以借款者身份爲標準,裙帶之風等等。這些標準的存在,一方面變相提高了銀行的有效貸款利率,另一方面則爲銀行及其他部門的相關人員尋租、腐敗創造了條件。換言之,利率管制所導致的信貸配給的存在,除了會降低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外,還會產生敗壞銀行甚至整個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
  3、扭曲資源配置,降低資本產出比率
  根據經濟學原理,市場利率邊際生產率相等,低於均衡邊際生產率企業會因其支付不起利息負擔而退出借貸市暢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