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市場

什么是農村市場
  農村市場是以廣大農村爲流通範圍所形成的銷售市場。農村市場是國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潛在購买力最大的市場。在國內市場中,農村市場居於重要地位,這是因爲農村市場既是農產品的產地市場,又是農用生產資料的銷地市場和日用工業品的重要銷售市場。就農產品的出售而言,除了一部分由生產者直接運到銷地市場出售以外,大部分是在農村直接出售給流通部門或直接出售給收購原材料工業企業。就農用生產資料銷售來說,包括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化學肥料、農藥和藥械、農用電力設備、農用燃料、農用交通工具、農村建築材料等,都要在農村找到銷路。日用工業品雖然是城鄉都需要,但它還是以農村爲主要市場
我國農村市場的發展特點
  (1)農村市場經濟環境良好。
  當前,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接近世界水平,已可自給,棉花自給有余。我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解決了22%人口的溫飽問題。過去較長時間存在的農業與工業比例不協調的狀況得到扭轉,解決了農業基礎不牢的問題,使農輕重的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當中各佔1/3。農村內部在實行傳統農業向現代化大農業的轉化過程中,農業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從事各種養殖業、加工業、種植業等商品生產的農戶日漸增加,一部分勞力和資金向林、牧、漁、工等各業流動,農業生產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的程度逐步提高,各種行業(運輸、儲存建築技術等)服務性的專業戶應運而生。黨的十六大把解決“三農”問題擺在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十六大報告中關於農業、農民、農村問題的重要論述,對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方針和行動綱領。這標志着農村社會生產力將得到進一步發展,農業發展的這種好形勢爲農村市場的开拓提供了適宜的經濟社會環境。
  (2)農村市場的規模日趨擴大。
  農村市場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一方面表現爲農產品商品量、商品率的遞增;另一方面表現爲農村居民購买力的提高。在社會商品零售額中,農村的比重逐漸提升,整個農村購銷兩旺,流通規模在迅速擴大。
  (3)農村市場商品結構急劇變化。
  農村市場商品結構既包括農產品商品結構,又包括工業消費結構和生產資料結構。就農產品來看,種植業產品的比重呈下降趨勢,而畜牧、漁業等養殖業的產品呈上升趨勢;就種植業這個層次來看,糧食的比重呈下降趨勢經濟作物產品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農村市場工業消費品隨着農村消費需求的日趨城市化而日漸增大,尤其對食品、化纖、服裝、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家庭用具等工業品的需求特別突出。農村生產資料市場也隨着農業政策的穩定和農村經濟聯合體的發展而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對中小型農業機械、化肥、低毒農藥等商品需求在質量上有更高的要求。
  (4)農村市場內部的橫向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
  隨着農村商品生產專業化的發展,農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民不僅對工業消費品的需求增長了,而且對不同種類的農副土特產品需求也與日俱增,這就使得農村市場內部各地區之間的橫向購銷聯系廣爲增強。同時,由於農村市場橫向聯系的加強,作爲農村市場的主要依托的小城鎮由昔日冷落、萎縮的景況,轉而逐步趨向復蘇、興旺,遍布全國農村的小城鎮大多數已成爲農村市場和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活動中心。他們在提供信息、商品买賣成交、進行農產品加工以及提供貯運、修理等各種服務方面都發揮着重要作用。小城鎮的發展在消化農業富余勞動力,加速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進程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5)農村市場在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城市市場形成了一種向心力,城鄉市場相互开放,有利於擴大城鄉物資交流。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因而形成了許多各具特點的產銷區域。在衆多的產銷區域中,一方面形成了中心城市對農村市場的輻射力,另一方面農村市場也對中心城市增強了向心力。這是先進的城市與發展的農村兩種經濟力量相互作用的要求,也是兩種經濟力量相互交融的結果。這對促進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溝通城鄉物資交流都有積極作用。同時,由於以供銷合作社爲基礎的農村橫向經濟聯合的發展,城鄉之間出現了農商聯營、農工商聯營、商商聯營和商業與外貿聯營的多種經營方式,這使得全社會的各類商品都不受城鄉、地區的限制而能夠自由流通,這正是社會主義統一市場所要求的。
相關條目城市市場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