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管理

什么是信貸管理
  信貸管理是指按照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和政策根據貸款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三原則對貸款進行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帶後檢查的過程。因此,信貸管理是實現貸款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三大基本原則的根本保障。同時對貸款對象和條件、貸款人和借款人的權利義務、禁止貸款的對象以及其他特別規定作出明確要求,是從事信貸工作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方法和規範。
信貸管理的局限性
  信貸管理方式是一種被動的、適應性的策略。這些信貸管理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
  (1)關於貸款的決策行爲是事前判斷,貸款存續期借款人因素變化和宏觀經濟因素衝擊都是不可預知的。由於信用分析存在信息有限性和有效性問題,銀行貸款營銷貸款審核貸款審批人員的經驗法則和定性分析對於貸款風險借款信用的主觀判斷存在預測的準確度問題,經濟低靡時期抵押品和擔保品的實際抵補能力等,決定了信用風險管理工作在第一層面存在難以克服的外部制約因素。
  (2)銀行業經營必然存在地域上、客戶關系上、專業領域上的相對優勢,由此形成銀行放貸業務相對集中於若幹特定類型和風險特徵的信貸資產。由於銀行貸款的發放通常是在維系原有客戶關系和維持原有業務品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實施貸款組合充分分散化的策略存在許多現實障礙。比如:拓展新類型貸款客戶營銷成本問題,經營地域的基礎經濟環境,信貸業務營銷隊伍和管理專業人員的經驗、素質等。
  (3)銀行信貸管理的目標是實現貸款經營收益的最大化,應當體現爲資本收益率水平的有效增長。由於發放貸款後,銀行沒有積極管理信貸資產的途徑或工具,資產負債表內信貸資產不能產生預期收益,甚至形成呆账、壞账。差的情形是,銀行不能獲得經營信貸業務的增值收益;最壞的情形是,持有風險資產信用狀況持續惡化,卻沒有行之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和止損安排,導致信用損失消蝕了貸款損失準備金、風險儲備金和銀行資本金。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