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文革後的中國已經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經濟上,至1978年爲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並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窮、技術比較落後,並且經過文革後,中共出現一定程度的執政危機和信任危機。鄧小平第三度上臺,嘗試對當時國內的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試圖將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鄧小平的復出及其改革嘗試得到了民衆的熱烈擁護。

計劃經濟曾一度被認爲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經濟標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來中國的計劃經濟雖然曾一度爲中國早期的經濟恢復和初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着時間的推進其弊端日漸明顯:

  1. 對國內經濟控制達到驚人的程度,政府企業職責不分,無視價值規律與市場調節的作用;一切以計劃爲綱,無法適應消費羣體的需要,制約商品經濟的發展,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
  2. 生產商品的數量都在計劃之中,購买商品還需要相應的商品票(如購买糧食就需要有相應的糧票),造成消費者即使有錢也難以买到需要的商品
  3. 工農業生產與商品經營均爲強制性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個人不得持有私有財產,一切勞動成就都會被均分,這導致生產者沒有興趣擴大生產,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勞動積極性。只知道依靠“大鍋飯”過生活,喪失了發展經濟的動力。

?????? 爲盡快提升經濟發展速度,鄧小平與黨內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並試圖改變人民心目中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根深蒂固的形象,這場改革運動的目的是以維持社會主義制度爲前提,改變生產中不適應生產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政策,並建立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這場改革的經濟方面在農村取得了率先突破,並隨之迅速在全國各經濟領域內推行改革。

??????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舉行。全會批判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爲綱”的路线,做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开放的決策;同時,全會還制定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審查了中共歷史上的一批重大冤假錯案,重新評價了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鄧小平在這次會議召开前發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總結講話中提出:“解放思想是當前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處理遺留問題爲的是向前看。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這是一個大政策。”

???????1978年末召开的這次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着中國改革开放的开端。

??????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

???????1980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召集幹部會議。鄧小平作《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指出,80年代我們要做三件大事:一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二是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三是要加緊經濟健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這三件事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

?????? 1981年1月25日,特別法庭开庭宣判,對江青等10名“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主犯作出了判決。

??????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在確立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確定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同時,也檢討了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毛澤東“歷史功過七三开”的定位即來自於該決議。該決議“宜粗不宜細”的總結了中共建國前三十年中共執政的經驗和錯誤,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並確立了“團結起來,爲健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的中國未來發展路线。該決議是中國改革开放的綱領性文件之一。

??????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紀要》指出,目前農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包幹到戶、到組,等等。此決議後,農村改革开始如火如荼的行進,承包生產責任制在農村得到普遍推廣,農業生產大幅提高,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擾中國多年的糧食問題得到大幅度解決。

???????1982年2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實行和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大力提倡晚婚晚育。計劃生育政策开始全面實施。

?????? 198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 中國從此开始建立退休制度。

?????? 1982年9月1日—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鄧小平致开幕詞提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輪”。大會確定在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

?????? 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會議通過了修改後的《憲法》。新憲法規定: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恢復設立國家主席;國家設立中央軍委;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加強地方政權建設,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設立常委會;改變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體制,設立鄉政府;國家領導人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會議批準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六五”計劃,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會議紀要,決定進一步开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 1984年6月22日、23日鄧小平會見香港工商界訪京團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談話時指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 在1984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的閱兵式上,鄧小平站在天安門城樓面對全國人民和外國使節發表重要宣言:中國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要翻兩翻,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要翻兩番,達到800美元,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實現小康社會。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在北京正式籤訂。聲明決定香港將於1997年7月1日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長江、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座談會紀要》,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廈漳泉三角地區开闢沿海經濟开放區。

?????? 1985年5月23日—6月6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召开,鄧小平在會上講話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員額減少100萬。他說,我們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和對外政策有兩個重要的轉變。第一個轉變,是對战爭與和平問題的認識,改變了原來認爲战爭的危險很迫近的看法。第二個轉變,是對外政策,改變了針對蘇聯霸權主義的威脅實行的“一條线”战略。由此確立了改革开放初期,軍隊建設要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的路线,軍隊和軍人在中國社會的地位有所降低。

?????? 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會議批準了國務院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七五”計劃。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 198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又稱“八六三”計劃。《綱要》確定了7個領域中的15個主題項目,作爲今後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2月2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

?????? 1987年3月26日中葡兩國政府草籤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趙紫陽做《沿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 進》的報告。報告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中共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战略,並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

?????? 1988年3月18日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擴大沿海經濟开放區範圍的通知》,決定新劃入沿海开放區140個市、縣,包括杭州、南京、沈陽3個省會城市。

?????? 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存在和發展,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私營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等規定載入憲法。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通過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通過了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關於建立海南島經濟特區的決議。

?????? 1989年6月9日鄧小平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級以上幹部時指出:“這場風波遲早要來,這是國際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了的。他們要顛覆我們的國家,顛覆我們的黨,這是問題的實質。他們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次事件促使我們很冷靜地考慮一下過去,也考慮一下未來。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針、政策,要認真總結經驗,對的要繼續堅持,失誤的要糾證,不足的要加點勁。”

?????? 1989年6月23日—24日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關於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中所犯錯誤的報告》,決定撤銷趙紫陽黨內一切領導職務。全會選舉江澤民爲中央委員會總書記,24日,江澤民在會上講話提出,在對待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线和基本政策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上,要明確兩句話:一句是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一句是全面執行,一以貫之。

?????? 1989年11月10日—12日中央軍委擴大會議舉行。12日,鄧小平發表即席講話指出,確定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是我們全黨做出的正確的選擇。江澤民同志是合格的軍委主席,因爲他是合格的黨的總書記。 大會並強調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 1990年12月25日—30日中共十三屆七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

?????? 199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开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江澤民作《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攜手前進》的講話,提出了90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

??????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廣州、上海並發表重要的“南巡講話”(後官方改稱“視察南方談話”),講話提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开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削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改革开放膽子要大一些,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兩個文明建設都搞上去,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在共產黨內部。對這個問題要清醒,要注意培養人,要按照“四化”標準,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真正關系到大局的是這個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线寫進黨章。

?????? 1992年後,改革开放的路线基本確定,中國進入了一個周邊國際環境基本和平,國內社會穩定,經濟長期快速增長的階段,“八五”計劃、“九五”計劃、“十五”計劃均得到了全面實施和基本完成。


?

  改革开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开、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开放,主要指對外开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线的基本點之一,是我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

?????? 農村地區6年多的改革令中國的領導人看到了改革帶來的巨大動力,轉而着手對中國城市經濟進行改革。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發表《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標志著城市改革的开始,並在1985年全面展开。早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後,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營經濟)佔據了9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而且企業的生產經營脫離市場,一切產品生產由政府下達訂單;而掌握企業主導權的並不是工廠廠長,而是國家委派的幹部——公方代表或上級黨委委派的黨支部書記。無論是國營企業還是極少部分的私營企業,工人一律不得被辭退,也沒有相應的破產措施,部分虧損嚴重的企業只得由國家背負這些不良資產。缺乏競爭、不負盈虧的企業主觀上沒有研發新科技、擴大再生產的動機,結果在同期世界上大部分資本主義國家都抓住了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導致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 鄧小平在1977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便提出以科學技術帶動社會生產力。1985年的改革更進一步打破了原有的計劃經濟理念:政府一方面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遣返私營企業中的公方代表,引入市場經濟中的許多觀念,發展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認可了私營企業中國經濟的貢獻和所處地位,並鼓勵公有制經濟成分進一步發展以帶動中國經濟,打破了中國經濟公有制成分一枝獨秀的局面;抽回公方代表,逐步放寬私營企業經營自主權。將企業納入宏觀經濟的管轄範圍內,與市場調節作用相結合;對於生產盈利不再堅持一刀切的均分政策,轉而以按勞分配爲主要的分配方式,以不再堅持共同富裕爲代價換來了企業的生產活力。對國有經濟成分進行改組,由政府絕對控制經營轉爲政府擁有企業的絕對決策權,將一半經濟活動權下放給企業,支持並鼓勵負債企業兼並或破產——這極大地動搖了工人心目中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形象,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政治地位極高的工人羣體被改革开放引入的政策所衝擊,伴隨着各地國營企業的關閉,全國約有數百萬工人失業。中國政府引入下崗再就業政策,安排紅帽子工程大量減少失業人口,緩解了工人的不滿。

?????? 城市的改革取得的進展並沒有預期的成效,反而在原有計劃經濟理論遭到拋棄的情況下引發了國內民衆的思想混亂。加之1985年以來政府不斷放寬思想言論控制,原先身爲“封資修大毒草”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开始被部分知識分子所接受,對西方民主的向往與追求成爲日後兩次大規模民衆運動興起的原因之一。1989年後,政府再度放緩城市改革步伐,轉而开始控制國內混亂的思想、經濟。1992年過後,政府再度對城市的體制進行改革,並不斷將各種政治決策公开化,並設立聽證會以便於民衆參與政治決策。

?????? 中國大陸農村地區自1958年北戴河會議後建立了全國範圍的人民公社,將農民手中的一切個人財產生產資料劃歸公有,生產生活的指導權過於集中,並且在產品分配上採取了絕對平均主義來分配,造成“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局面,雖然這種體制在產品相對充裕時可以有效地減少自然災害爲個人帶來的損失,但更多的是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籤訂的大包幹“契約”】

?????? 1978年,中國安徽省面臨旱災,當地鳳陽縣小井莊、小崗村等地的農民決定實行包產到戶,均分小隊下轄的土地與勞動工具,展开自負盈虧的農業生產——這在人民公社下是屬於私分共有財產的重罪。然而這兩個村在當年的農業收入中就創造了驚人的成績,這件事情不久就被上報至中共中央,雖然中共中央在1979年的《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中依然規定不得私分田地,但這種行爲早在1978年安徽、四川兩省便已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並取得了在災年農業生產超過往年的成績。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的講話中公开支持了這項措施。不久,在中國所有的農村都开始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爲主要形式的的體制轉變,這種決定在堅持土地最終所有權爲國家的情況下,許可農民自行生產、自負盈虧,只繳納部分農業產品。並鼓勵農村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業副業,向專業化、商品化的方向繼續發展,並廢除了不適合農村生產力發展的人民公社體制。

中國農村的改革取得的成效使得佔全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逐步擺脫了貧困,並促使部分農民先於其他地區富裕起來。同時農業的改革雖然在初期頗有成效,但隨着中國全方位對外开放的逐漸深入,農村的發展开始低於城市地區的發展速度甚至至今兩者之間已經有了巨大的差距,這導致中國出現了令世界關注的貧富分化現象——這在強調以共同富裕爲最終目標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是難以想象的。由於步入20世紀,90年代來中國政府並沒有對農村地區貧富分化抱以足夠的關注,事態逐步成爲中國迅速發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實現全面復興的最大障礙——三農問題。

?????? 自2002年以來,中國最高行政文件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強調三農問題對中國建設的影響,中國政府也开始從新調整農業地區的政策。

???????鄧小平以及他的理念的繼承者及其他改革派人士頂住了來自國內保守派的進攻,成功地將改革开放定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基石之一,並不可逆轉地將中國帶入世界經濟中,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在一起。從1978年至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一個尚有2億人生活在貧困线下,與世隔絕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經濟繁榮,有着活躍市場的強大經濟體,並減少了當時世界近1/5的貧困人口。中國也在邁向工業化的道路上飛速前進,成爲新的世界工廠。中國成功實現了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轉型,民營經濟產值在總量上已經超越了國有經濟,成爲了中國經濟增重的重要拉動力量。引進外資同樣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中國爲全世界吸引外資金額最多的國家(港、澳、臺資金的引入亦被算作外資)。

?????? 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也开始出現變化,人民觀點逐漸多元化,“網絡民意”的現象大量出現,絕大部分中國人民更偏愛於和平穩定快速的經濟發展,而不愿意對意識形態,政黨政治做太多評論。在言論自由方面,除了涉及到煽動推翻國家政權,破壞社會穩定,泄露國家機密,挑撥民族矛盾,傳播分裂國家,宣傳邪教、封建迷信等言論仍然遭到禁止以外,其他均已开放。江澤民和胡錦濤兩代領導人,繼承了鄧小平改革开放的路线。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和胡錦濤提出的“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詮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過也有批評家認爲,中國共產黨已經摒棄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中共已經轉化爲一個資本主義政黨,中國已經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專家認爲中國現狀更像是一個國家幹涉主義的國家;不過,“中國是一個實用主義的政府”也常被外國專家和領導人提及;北朝鮮則一度批評中國是走了修正主義的錯誤路线;以越南爲代表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則是積極學習中國改革开放的發展經驗。另外,改革开放導致了中共內部左右兩派的分歧擴大,有人認爲,中國要實行多黨政治,只需將中共一分爲二。對於中國未來的政治發展,有些人認爲應該維護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有些人認爲應將中國轉變爲社會民主主義國家。雖然各路專家、官員對中國現在的政治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莫衷一是,但無論如何,以美國歐盟爲主的西方發達國家出於本國的經濟利益,至今並不承認中國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體。

?????? 經過30年的改革开放,中國國家力量大幅增強,國際地位和軍事實力顯著提高。2009年,中國GDP總值爲全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平價購买力則遠遠領先於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同時中國成爲美國國債(除美國自己外)的第一大債權國。在國際事務中,蘇聯解體以來美國單極領導世界的世界格局正在被逐漸打破,中國已經成爲國際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中國崛起無疑是20世紀下半葉以及21世紀人類發展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 但在人均方面,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30年改革开放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中國社會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政府腐敗,失業增多,重復建設,環境污染,人民難以承受“醫療、教育、买房”的巨大經濟負擔等問題。現在的中國的發展階段,正處於社會問題的多發期,中國政府對於社會穩定亦極爲敏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9年以前對外貿易值只佔經濟比重很小的一部分,這一情況源自於毛澤東“內無內債、外無外債”的政策。但一些海外華僑的主要集散地廣東、福建經常有一些華僑在自己的祖籍所在地开辦工廠。1979年,中國政府決定放寬對對外貿易的限制,給予廣東、福建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的特殊正策。1年後在鄧小平的大力支持下,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及福建省廈門四個地區宣不改制爲對外經濟特區。參考亞洲四小龍的發展經驗,將加工裝配、合資經營作爲主要的外貿形式,並許可了少量外商獨資企業存在,意圖從中學習領先的科學技術和優秀的經營方式。改革开放的四個試點城市的發展模式在1980年鄧小平南下巡試時被給予充分肯定。在1984年進一步开放了廣州,上海等14個作爲“沿海开放城市”,並將環渤海地區、長江、珠江、廈漳泉三角州地區闢爲經濟开放區。

?????? 對外开放的4個試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驚人的進步,深圳從一個泥灣村落發展爲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不相上下的繁榮都試。其余三地也成爲80年代初中國經濟的巨大亮點。隨後开放的14個城市也取得年均10%以上的經濟增長。1988年,感受到對外貿易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後,中國政府將海南島單獨設省後全省對外开放,成爲中國最大的對外开放區。同時對外开放的地點也隨着沿海向內陸地區發展。而現在各省各市均有權規劃土地,並在國務院批準後設立對外开放區。這成爲刺激中國經濟起飛的一大因素。

?

??????? 鄧小平(1904━1997),原名鄧先聖,於1922年參與組建了中國旅歐少年共產黨,192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初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年底回國。1927年任中共中央祕書長。1929年底代表中央在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等起義,創建了紅七軍、紅八軍,开闢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1934年參加長徵,任中共中央祕書長。1935年參加遵義會議。抗日战爭時期,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政委,政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祕書長,中央組織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科學技術。”於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國實行改革开放,並爲中國的改革开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爲中國社會主義改革开放和現代化的總設計師!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