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聯盟

什么是貨幣聯盟
  貨幣聯盟是指一國使用與其鄰國相同的貨幣,包括統一貨幣(如歐元)和美元化兩種形式。美元化使一國放棄了鑄幣稅收入。喪失了貨幣政策的主權,是固定匯率制度中的一種極端形式。
貨幣聯盟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在其貨幣理論中關於貨幣產生過程和貨幣本質問題的論證

  馬克思的貨幣理論是從商品價值理論發展而來的。貨幣是在商品內在矛盾向外在矛盾轉化中自發地產生的。隨商品關系內在矛盾的發展,商品價值形式經歷了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三次本質上的變化,最終取得了貨幣形式。貨幣本質上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紙幣是一種不具有價值實體的貨幣符號。它之所以能代替貴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僅僅因爲單純交換手段的物質貨幣本身是象徵性的。當商品流通越出國界而產生世界貿易時,貨幣就執行世界貨幣職能。只有在世界市場上。“貨幣的存在方式與貨幣的概念相適合了”。貨幣正是由於是普遍的商品,才成爲普遍的貨幣,才能在所有的地方一律通用,所以世界貨幣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馬克思指出: “貨幣發展爲世界貨幣商品所有者也就發展爲世界主義者。人們彼此間的世界主義的關系最初不過是他們作爲商品所有者的關系,商品就其本身來說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語言的限制的。它們的共同語言是價格,它們的共性是貨幣……整個世界都融化在其中的那個崇高的觀念,就是一個市場的觀念,世界市場的觀念。” 由此可見,商品價值形式取得貨幣形式以後仍會向世界範圍單一貨幣方向演進。而貨幣聯盟是貨幣在多個國家間的單一化,它正是這種演進道路上的一個階段。

  (二)最優貨幣區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初由蒙代爾最早提出了“最優貨幣區”的概念和加入其中經濟條件——區內國家之間生產要素高度的流動。其他許多經濟學家就最優貨幣區所需的經濟條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例如:經濟的高度开放性(羅伯特·麥金農Robert MacKinnon,1963)、 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出口高度多樣化並且產業結構相似(彼得·凱南,1969)、金融市場的高度一體化(G·哈伯勒和G·M·弗萊明,1970)、經濟政策的一體化(愛德華·托樂,1970)。

  總之,具備以下條件的國家(地區)有可能組成貨幣聯盟;國家(地區)之間商品、勞動力、資本流動比較自由;經濟發展水平和通貨膨脹較爲接近;經濟政策較爲協調。加入最優貨幣區既有成本也有收益。因爲權數難以確定,所以加入最優貨幣區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定性分析爲主。其成本主要在於獨立貨幣政策的喪失、財政政策上受到限制和區內不平衡加劇等,這些成本可以依靠“結構調整基金”、“地區發展基金”和各國的財政協調等措施加以控制。其收益主要在於消除成員國之間貨幣兌換管理成本、節約外匯儲備、促進經濟一體化和加強政治力量等。R·克魯德曼(1994)用其成本收益曲线分析了包括貨幣一體化的經濟一體化的成本收益問題。他認爲收益經濟一體化(包括貨幣一體化)程度成正比,而成本與之成反比。以經濟一體化爲橫軸,收益的正比曲线與成本的反比曲线的交點爲均衡點,是所應選擇的經濟一體化(貨幣一體化)的程度。

  1990年以來,最優貨幣區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由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同時上升,使人們意識到兩者間並不存在長期的替代關系,即菲利普斯曲线長期內趨於垂直。因此,新的理論觀點認爲:加入貨幣區付出的代價並不像原來想象的那么高昂,高通貨膨脹率的國家與經濟相似的低通貨膨脹率的國家組成貨幣聯盟後,可在實行穩定通貨政策的同時仍保持較低的失業率,因而不會損失太多,從長期來看還能獲得較大的發展。
貨幣聯盟在防範貨幣危機中的作用
  貨幣聯盟在防範貨幣危機中的作用——以歐洲貨幣體系(EMS)爲例

  正是20世紀90年代的貨幣危機激發了人們對於建立防範貨幣危機爆發和傳染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從而使得貨幣聯盟有機會作爲一種有利於防範貨幣危機的制度進入人們的視野。貨幣聯盟在防範貨幣危機中的作用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但總體而言前者明顯大於後者。

  首先,積極作用有:

  1)貨幣聯盟一般建立於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基礎之上, 並能促進經濟一體化向更高層次發展;有利於區內各國經濟上的趨同和區內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經濟基礎的穩固是防範貨幣危機的根本。

  1957年3月歐洲六國籤訂“羅馬條約”,決定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在“羅馬條約”中並沒有要建立歐洲貨幣聯盟的內容,但是共同體成立後歐洲經濟一體化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爲了進一步推動勞動力和資本流動的自由化,貨幣一體化成爲了必然選擇。1991年12月通過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詳細規定了如何實現歐洲經濟貨幣聯盟,並規定了加入經濟貨幣聯盟的5項經濟趨同標準,進一步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的趨同。

  2)貨幣聯盟一般會建立貨幣共同基金來平抑各國國際收支。它是防範貨幣危機的有力武器。

  1979年3月這後EMS協議正式實施。兩年後,建成總計約500億歐洲貨幣單位(ECU)的歐洲貨幣合作基金(EMCF)。這筆基金在穩定市場匯率,平衡各國國際收支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3)貨幣聯盟的匯率聯合幹預機制有利於反貨幣危機調節。EMS規定當市場匯率超過差異界限時,有關雙方的貨幣當局都應進行幹預,弱幣國若感到力量不足,可以向EMCF借入強幣。如果形勢嚴重,市場幹預效果不明顯,那么就得考慮收縮國內貨幣供應、提高利率等措施,強幣國也要適當考慮低利率放松銀根等措施。這種聯盟內的聯合幹預比IMF下的調節措施可更有效。

  4)存在一種抑制貨幣危機的正傳導效應:Buiter(1997)等建立了N+1貨幣體系內的貨幣危機傳導機制模型,即在這個貨幣體系內,N個國家的匯率都一起釘住剩下的一個中心國家的貨幣或某一共同貨幣單位,當中心國家受到負面衝擊而提高利率時,會使其他N個國家難以承受。他們中承受能力最弱的國家就會退出這個貨幣體系。這會使中心國家重新考慮自己的貨幣政策,爲了維持該體系的存在轉而採取擴張性的姿態,緩解仍留在體系內的其他國家的壓力,而不至於出現貨幣危機。1982—1993年意大利裏拉和英國英鎊相繼退出了EMS,保全了其他的成員國。

  5)如果世界範圍內存在幾個貨幣聯盟,把大多數國家包括進來,那么世界上的貨幣只有幾種,它們的利率匯率變化信息很透明,利差和匯差基本上不大,投機性的套利套匯很難進行。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機構投資者都一定程度上遵循馬柯維茨的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理論,且有調查發現美國相當多的基金都採取了按照地理區域投資分散方式進行管理。在存在幾個貨幣聯盟的條件下,世界上異質區域個數減少,那么機構投資者採取的區域管理方式的多樣性減少,遊資對不同地區的衝擊性也減少。

  其次,消極作用有:

  1)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喪失了獨立的貨幣政策,防範因國內經濟危機而引起的貨幣危機主要依靠財政政策,但是爲了達到經濟的趨同,政府的總債務有嚴格的限制,財政政策也被束縛住了手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超國家層次的財政協調或者某種財政聯邦主義的轉移支付制度。

  2)在存在某種貨幣安排的國家間有一種同信息有關的貨幣傳導負效應。設想這樣一種情況:某些市場上的參與者已經預期到了會發生貨幣危機,只是對其發生的時間並不確定。如果他們過早地採取行動的話就會有較高的成本。他們可能不知道別人是否也同樣這樣想,於是他們在市場上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最終發生貨幣危機的預期在區內傳播,一旦出現了某種貨幣危機的信號,市場就會崩潰。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