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

房價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現在政府強烈政策、資金救市後,全國好多地方,已出現一片樓市回暖現象。在這次救市中政府也撥出9000億資金用來保障房建設,今後3年,全國將新建200萬套廉租房和400萬套經濟適用房,同時完成約220萬戶林業、農墾和礦區的棚戶區改造。總投資將超過9000億元,平均每年3000億元。
  這是因爲民生地產的健康運行是我們國家房地產發展的方向,也是政府爲了保護中低收入人羣所做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實事,民生地產已成爲上上下下關注的焦點話題,老百姓對於高企房價的無奈的嘆息,政府宏觀調控的鞭長莫及,都給以往的的樓市留下了遺憾。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它的獨特規律的,一味的強調、一味的誇大,違背市場規律做事,到頭來要成爲經濟規律的枷鎖。所以只有大力發展保障住房才是解決目前住房建設的實際問題,才能確確實實緩解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真正實現人們的“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
房價房價

  一個國家的住房價格房價收入比,確實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线上,房價的上升要有理性。現在樓市中許多的購房者都在盼望着房價的下跌,而且是最好越低越好。他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爲這是消費者的自然心理狀態,也是他們的美好愿望。但是如果房價真的大跌,對於整個國家經濟會帶來什么樣嚴重後果呢?我們來看假設吧。
  後果一:銀行紛紛倒閉,經濟急劇衰退
  如果房價急跌,銀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根據權威數據判斷,房價下降30%銀行將增加1萬億元的壞帳,可以肯定,房價急挫的結果將是金融機構的噩夢,與此帶動資本市場的估價,房價下跌就是下挫30%以上,銀行就會受巨創,一旦銀行倒閉,國家金融崩潰,國家經濟急劇衰退,中國經濟將要重建。
  長期來我國房地產开發資金過多依賴於銀行貸款,大約70%的房地產开發資金來自銀行貸款的支持,商業銀行基本參與了房地產开發的全過程。實際上,我們知道,商業性的銀行現在基本上都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了。改造後的銀行,首先要盈利,而且要保證本金安全,如果房價大跌的話,銀行首當其衝受到衝擊,壞账增多,銀行經營就會成批拖入死地,整個金融體系就會陷入絕境,引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從而從根本上危害我們日益高漲的經濟發展勢頭。
  房地產業與銀行業互相綁在了一起,的確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事情;我們覺得這兩個行業爲了避免這種一損俱損的風險,就要分散風險融資多樣化:除了房地產公司銀行貸款上市融資和發行企業債券外,房地產企業還可以通過房地產投資基金(比如上市私募的)、夾層融資以及抵押貸款證券化等多種方式融資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召开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要創新融資方式,通過並購貸款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股權投資基金和規範發展民間融資等多種形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這樣的話就能分散風險,不至於一個倒下了,就倒了一大片。有些關鍵的局部,決定着整個全局,我們明顯的看到:房地產行業銀行是一損俱損的關系,如果這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經濟的血管就崩裂了。
  後果二:國民經濟通脹急劇轉爲通縮,經濟硬着陸
  房價的急劇下跌,除了打擊开發商本身外,將嚴重打擊投資者對地產投資的信心,消費者的信心也會受到挫傷。鑑於地產在中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經濟會從嚴重通貨膨脹急劇轉爲通貨緊縮,導致經濟的硬着陸,中國經濟將進入蕭條期。
  房地產再次被政府肯定爲國民經濟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但一些唱衰者認爲只要房價下跌了,老百姓就可以底價买房子了。這種觀念要不得,而且不現實。假如出現這種情形的話,老百姓的收入也會隨之大降的,還是一樣买不起。這裏的問題關鍵是:一些貧困的老百姓就沒有能力從商品房去實現居住目標,而是國家保障住房這一塊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房價的漲跌,對他們來說,實際上影響不大。

  後果三:房產投資資產縮水,引發社會大動蕩 如果房價急劇下跌,房產投資者的資產將會大幅縮水,大部分人是以貸養房,房價下跌幅度深,房產又不能快速套現,跳樓的人將不在少數,而這部分人在社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將引發社會的大動蕩。
  我們先看看一些房地產企業吧:由於整個資金鏈斷了,就相當於軍隊斷了糧草,除了幾個大型开發商之外,沒有房地產企業能夠抵御大環境變壞的風暴。大批房地產企業破產,導致了上下遊產業連環蕭條員工要錢、建築工人要工資供應商要材料錢,建材行業大量貨物囤積,裝飾業工人無事可做,運輸業司機空守待命。於是,大規模的事情就會出現。比如,拍賣公司資產,有的哄搶企業物品,有的圍攻公司,有的公共場合集會,更有甚者會出現毆打相關人員或嚴重幹擾社會的事件,這些不是危言聳聽。
  試想一下,我們國家好不容易培養了一個的市場體系,好不容易培養了一批房地產企業,如果這個根本破壞了,只好從頭再來,簡單重復。
  後果四:住房保障體系無法正常實施
  房價急劇下跌,必然導致土地價格下跌。目前政府將爲低收入者實施的建設保障住房與限價房,主要財政支出由地方政府統籌,支出本來就十分困難。而地價的下跌,斷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財政來源,住房保障體系將難以爲繼,保障住房的建設將又進入僵局。這也形成了一種怪局,就是財政收入與地價有着密切的關系。如果地價這么高,還讓房價大降,這就是:還想讓馬兒跑,還想讓馬兒不喫草,怎么可能呢。
  如果一旦房價急劇下跌,引發中國經濟的大衰退,首先受到衝擊的是那些收入較低的百姓,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會進入失業的大軍中。應爲房地產行業正常運行可以起到帶動相關產業鏈運行,如金融業、制造業建築業,建材業、裝飾業、家具業、運輸業咨詢業服務業等等,通過房地產爲龍頭,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一旦經濟萎縮,人們收入也會相應地減少,到那時,再低的房價對低收入人羣仍然覺得高不可攀。

樓盤價格定位原則


  項目均價確定辦法
  第一條 目的
  確保項目營銷目標的順利達成,並爭取實現項目收益最大化。
  第二條 適用範圍
  適用於集團所有項目及集團代管項目,通過可比樓盤的調查,從競爭的角度出發,從入市時的供求關系出發,以市場比較確定上限,成本估算確定下限來制定項目整體實收均價
  第三條 前提條件及依據
  根據當前市場形勢對可比項目的樓盤進行價值實現要素的對比分析,判斷項目均價
  第四條 完成時間
  五個工作日
  第五條 工作程序
  (一)從競爭和可比的角度確定比較樓盤;
  (二)根據物業的類型、位置、工程形象進度、銷售價格等制定物業調查表,並調查填寫;
  (三)根據影響價格的因素,包括:區域因素、樓盤的本體素質、入市時機、特殊優勢及品牌等對價格產生影響的因素,設立不同的權重。
  (四)依照項目的比較原則,根據各因素權重比較表進行比較,得出比較系數並推算其比較實收均價
  (五)綜合以上四項,用加權平均法得出項目的實收均價
  

項目自身價值要素分析

  1、舒適要素
  戶型 針對目標客戶羣“量身定做”,周到細致的考慮使用者對實際功能的需求,並滿足心理認同感,戶型設計側重住家的舒適性。
  配套 會所、娛樂購物、休闲、餐飲場所設施齊全,遊泳池、健身房、棋牌室、文化娛樂等設施配備恰當。
  環境規劃 由綠藝、建築小品、硬地廣場、道路組成社區環境,成爲居民獲得心理、情感休闲的空間,環境規劃以人爲本。
  2、便利要素
  出行與停車方便 距交通幹道距離合適,有數條公交路线經過項目,有充足的停車位。
  生活方便 購物、醫療、餐飲滿足日常需求而且方便。
  子女教育方便 幼兒園、小學、中學距離適中,教育質量較好。
  3、健康衛生要素
  A、無有害氣體、煙塵、噪音污染;
  B、有完善的供水、供電、煤氣系統;
  C、日照充足、通風良好。
  4、品牌要素
  开發商建築商、設計院、物業管理公司的實力及品牌。
  5、物業管理要素
  安全 防火、防盜、交通安全,各項措施周密 。
  服務 日常服務、家政服務、酒店式服務
  文化氛圍 特色社區活動,溫馨、健康的社區氛圍。
  

周邊因素

  根據市場調研分析周邊樓盤,既選擇若幹與本項目在物業類型和檔次相類似的樓盤,進行價值實現要素的對比分析,再根據地區整個樓盤的走勢即供求關系的分析,確定合理的價格
  

其他因素

  包括政策、經濟等各種其他因素。

國際上公認的房價上的“合理的價格水平”


  國際上公認的房價上的“合理的價格水平”,應該是相當於每戶居民3-6年的平均收入。這裏應該指出的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公民用3-6年家庭收入所买到的住房,首先是在人均面積的擁有上要比我們人均30平方米的小康水平要大得多。就拿美國來說,前幾年它的家庭新建成房屋平均面積就達到2,114平方英尺,一般人家戶均也在220平方米左右,相當於人均擁有住房70平方米左右。而且他們所計算的“面積”,都是實實在在的“使用面積”,走廊、閣樓和涼臺等都不在計算之列。
  2006年初,韓國的國土研究院經過對上萬的家庭調查研究,並和英美等國進行了比較,顯示韓國國民全部收入攢六年才能买房。首都首爾地區稍高,需要將總收入存7.7年才能購买住宅,地方大城市爲3.8年,中小城市爲2.6年。而在美國和英國,要購买住宅,則分別只需要2.7年和4.1年全部收入
  另據日本官方的數據,在東京新建的專有面積75——80平米(相當於我們90——100平米的建築面積)、精裝修的3室1廳1廚1衛單元公寓,送20平米的陽臺和好幾個平米的走廊以及包括液晶電視等基本電器,加停車位售價也才3000萬日元左右。而當地普通工薪階層家庭平均月收入爲56萬日元。在這個號稱世界上物價水平最高、人口密度也最大、房價同樣也是最高的城市,工薪族的房價收入比也計算在4.5-5左右。按照國際慣例,當一個地方房價收入比超過5的時候,就被認爲該城市房屋購买力“極低”;超過6的時候,就會被公認爲屬於房地產泡沫區;當房價收入比超過7以後,就會被世界上公認爲“國際房價最難承受地區”。
  我們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爲依據,按照三口之家90平方米的小康住房爲標準,得出的結論就是:买一套90平方米“合理價格”的國民住宅,全國的均價應該爲248148元,每平方米爲2757.2元(按此要求,开發商利潤也超過了10%)。而這樣的價格,比現在全國城鎮平均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價格水平,低了三分之一左右。按照目前中國的消費水平,讓居民一生爲一套房子打拼是一件困難的事,而政府爲拉動內需只會導致房價下降,因爲房價太高會直接影響居民對其他用品的消費。如果一個社會80%的人买不起房,就不可能拉動內需,而是應該考慮增加軍隊和警察了。
  這表明,全國城鎮的房價要回歸到“合理價格”水平,至少要比現在的房價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否則,讓老百姓买得起房、激活普通居民的住房消費就成爲一句空話。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各地情況的不同,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的房價下降的幅度應該更大,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價要下降二分之一左右才能談得上是“合理價格”;而西部等地區房價水平本來就不是很高的地方,下降的空間可能稍小一些。但核心只有一個,就是每個城市和地區的房價收入比,最多不能超過15倍。目前一线城市房價下降的絕對值高於二、三线城市,這就導致一线城市家居零售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大於二、三线城市,這就能解釋一线城市家居賣場打折率遠高於二、三线城市。
  在經濟危機中也是百姓與房地產商的博弈,從現在的結果看來,政府出臺了有利於房地產發展的政策,表明消費者在博弈中取得了勝利,從而助長了消費者的博弈心態。消費者在低利率和物價上漲的同時,期待的是房價能夠下跌,更多中下階層的消費者盼望的是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政策的出臺,因此持幣觀望是2009年房地產行業的一大主要特徵。由於房地產業家居行業的上遊行業,對於房地產產生的影響傳到到家居行業會有6-8個月的時間,這就意味着家居行業會比去年更加冷清,預計到2010年5月份會觸底。

房價泡沫


  以來進入本世紀,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改革在新的一波房地產投資熱潮的推動下迅速升溫。2001年房地產投資6245億元,佔全社會總投資36898億元的16.9%,到2004年房地產投資升高到14480.75億元,佔社會總投資58620.28億元的24.7%(2005年上半年房地產業投資6193億元,總投資32895億元,佔比18。8%)。與此同時,政府也出臺多項優惠政策,以期望房地產業成爲新興的支柱產業。使用的方法包括,退還個人所得稅,降低交易契稅,放寬銀行貸款條件,加大房地產業扶持力度等等。在這種背景下,房價开始迅速竄升。這波房價波動中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
  2000年的上海的房屋每平方米均價爲3326元,到2004年時均價已上升至6385元,漲幅達到92%。2001年,上海只有4%的住宅售價超過8000元/平方米,2003年這一數字達到16%。到2005年第一季度,有40%的住宅成交價格超過8000元/平方米, 而市中心的房價更大多已經突破16000元每平方。
  而中國大陸其他城市的房價也幾乎以同樣的增速不斷向上:杭州的房價早於上海开始其向上突進的趨勢,但也比上海更早遭遇到市場的反擊;北京的房價漲幅也相當驚人,其中國大陸最高房價城市的地位至2003年初才被上海超出。房價的漲幅不但集中於中心城市,同時也蔓延到了一些二級城市。
  國家研究機構的學者和大多數經濟學者都認爲此次中國大陸房地產泡沫堪比1991年以前的日本房地產於1997年之前的香港房地產。但是少數學者和大多數的房地產商人則堅持認爲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是不存在泡沫的,這只是長期計劃體制以後的正常的上漲。但是在2003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所謂121號文件以加強房地產投資管理牽制過猛的房地產升勢。但是一個月以後,國務院發布的8號令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前述文件的效力。房價在政府的自相矛盾中繼續前進,直到2005年年初達到頂峯。
  

2005年

  以來中央政府採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期達到平抑房價平息民衆不滿情緒的目的。特別是七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該意見規定,“對2年內未开工的住房項目,要再次進行規劃審查”,“對持有不足2年的房地產轉手交易時以交易全額徵收營業稅”,“加強經濟適用房建設”等等。此政策對中國大陸房地產泡沫的衝擊非常明顯,大量消費者持幣待購,對市場有很強的下降期望。截至條目編制時,上海的房價已經回穩,上漲趨勢不再明顯,成交亦开始萎縮。
  

2010年

  天價房地產已經成爲多數國人的惡夢,絕大多數淪爲“房奴”階層,拋开外面精彩的世界,只有在互聯網虛擬的社區中尋找精神的寄托,而房地產已成爲必談的話題。
  就溫州集資建房個案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數據對比與分析,但找不到天價房地產應該從哪裏下手把他降下來。很多人從法律的角度尋求解決之道,什么徵收暴利稅之類的,但天價房地產鏈條中,一個個被分散的產業環節和市場主體,就沒有哪一家構成暴利的要件:利潤率超過100%。實際上,圍繞市場主體尋找答案,任志強都一一地告訴了社會:房價沒有暴利企業家不是慈善家,還得還上漲。
  去年底以來,國家爲了控制房地產價格的飆漲,曾經提到了一個責任政府的字眼,即省一級政府要對控制本省房地產價格負總責。中央的指定的責任主體難道不是有的放矢嗎?應該不會。但是,卻沒有用。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今天看到這一則新聞,卻使我茅塞頓开。一番判讀之後,想讓房價降下來,我覺得很難。
  據2010.4月6日《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由財政部牽頭制定的關於“地方融資平臺相關監管意見”(下稱“意見”),將延後發布甚至不排除“夭折”的可能。該消息人士稱,該意見的部分條款受到了來自地方政府方面的抵制,“地方政府對於意見當中出現的一些強硬措辭表示出了‘不滿’。”
  報道稱,記者從監管層得到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在有統計數字的31個省、市、自治區中,只有黑龍江、內蒙古、新疆、西藏、山西、河南、貴州、寧夏的平臺貸款債務率(平臺債務合計/本省GDP)低於60%,有10個省市甚至超過了100%。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依托政府融資平臺等方式過度舉債已接近極限,債務率已高達150%以上,個別縣市債務率已經超過400%。這些錢大量投向了政績和‘面子工程’的項目,諸如城市美化、亮化工程。
  從這則新聞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已經背負了大量的低效益回報的融資債務,除了述及的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八個省以外,其它省市都超過了當地GDP的60%;保守估計,全國地方政府融資債務超過20萬億。在“城市經營”模式下,拿什么來填充這個窟窿,答案不言自明。如果僅僅使用土地出讓金來填補的話,按照去年最“瘋狂”的1.5萬億土地出讓金收益計算,大概只能夠付個利息。也就是說,每年從房奴身上搜刮去的巨額財富,都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資本控制集團的腰包,更別去說嗜血的开發商炒房客。
  在各地推出政府背景的平臺融資方案時,一定會考慮土地出讓金的提高,也一定會考慮到GDP的快速增長,否則突破GDP 20%的安全融資幅度,怎么拿的出手?爲了把政績堅持到底,房價能降嗎?
  在巨額存量融資債務的情況下,歸還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地方政府並沒有打算減少或停止繼續融資。湖北省的12萬億投資計劃,雖然有點天方夜潭的味道,但看到有的地方融資債務率達到當地GDP的四倍這個數據時,你不得不信了。再看,中央出手調控,地方政府卻不幹了,個個身負重債,還要續借新債,你還指望房價能降下來嗎?
  如此一來,指望房地產價格有多大幅度的下降,只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蝸居》中有二組對話:一句是宋思明深諳其道地對海藻說的話,大意是繁華的背後,就是用平民的幸福堆砌起來的。另一句則是海萍的話,大意是我們只能犧牲一代人的幸福,讓下一代不再蝸居。前者說出了現實,後者道出了辛酸與無奈。至此,讀者也大致會理解其中的含意。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從1月份的9.5%到2月份的10.7%再到3月份的11.7%,走出一條清晰的上升曲线。而在一些熱點區域,房價一個月上漲超過10%、一年上漲超過100%的情況屢見不鮮。  房價的上漲不僅表現在新建商品住宅上,二手房價格也呈上漲趨勢。數據顯示,3月份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5%,上漲的城市數量達69個。
  國務院4月17日下發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各種名目的炒房投機性購房。即對貸款購买第二套住房的購房者,採取貸款首付比例不得低於50%,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1.1倍的操作標準。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與此同時,部分銀行已經暫停了對“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放貸業務。

亞洲租金最貴城市榜(按兩房計)

  中新網2009年12月2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財經雜志《福布斯》最新發布了亞洲租金最貴城市排行榜,東京、香港和北京分列前三位,上海居第五。
  1.東京 平均租金:約3.67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26.45萬港元
  2.香港 平均租金:約3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34萬港元
  3.北京 平均租金:約2.84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4.65萬港元
  4.孟买 平均租金:約2.73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2.25萬港元
  5.上海 平均租金:約2.27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4.65萬港元
  6.首爾 平均租金:約2.19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21.48萬港元
  7.新加坡 平均租金:約1.72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40.02萬港元
  8.悉尼 平均租金:約1.62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29.63萬港元
  9. 雅加達 平均租金:約1.55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3.03萬港元
  10.胡志明市 平均租金:約1.4萬港元 人均年收入:約2.17萬港元
  注:人均年收入購买力平價計算。

看其他國家如何穩定房價


  近年來,除了中國房價在不斷上升,其他國家也出現了樓價的急劇增長。我們不妨分析他國房價急 升的原因,借鑑他們穩定房價的有效措施。 韓國:房價5年漲了2.8倍 現象:韓國房價飛漲起自亞洲金融危機後,當時韓國房價下跌近一半。爲扶植建築業,1997年韓國政府放寬了公寓轉讓限制,此舉雖然成功搞活了韓國房地產市場,卻助長了房地產投機,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韓國國稅廳對首爾等9個房價暴漲地區的調查顯示,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的5年半時間內,公寓的平均售價上漲了2.8倍,同期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僅增長4%—5%。 原因:韓國人與中國人一樣熱衷購买不動產。最近一項問卷調查顯示,90%的受訪韓國人表示,如果有剩余資金他們愿意投資房地產。此外,韓國人口過分集中,韓國房價最高區域在集中了人口近半的首都首爾。目前,在首爾部分地區,房價上漲率最多達到通貨膨脹率的7倍。 穩定房價措施:韓國房價的急漲使三名高官—韓國建設部長和兩位總統助理請辭。韓國更計劃除了此前宣布的2007到2010年期間每年在首爾興建30.3萬套住宅外,再額外建造2.5萬套住宅,增加住房供應。另外,更將加強對購房貸款的監管,並降低銀行金融機構發放住房貸款的最高額度俄羅斯房價一年內漲了64%
  現象:俄羅斯官方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莫斯科房地產價格8月份再創新高,每平方米售價達到3770美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俄羅斯去年的人均收入(3600美元)。此外,莫斯科的公寓價格從今年年初以來上漲了64%。如今,莫斯科許多地方都能見到吊車和施工景象,街頭巷尾常有人談論一些新开發的房地產項目和郊外別墅如何高檔、舒適,排長隊买房的現象也多了起來。 原因:首先,人們感到“俄羅斯富了,俄羅斯人有錢了”,外來資金湧入“炒房”。其二,富人“扎堆兒”,需求大於供給。住宅70%的購买者並非是莫斯科居民。莫斯科不僅集中了俄所有的億萬富豪,還有不計其數的千萬富翁和很多本國和外國大企業公司的老板幾乎都選擇莫斯科。莫10大樓盤中,位居榜首的公寓每平方米稅前均價爲2.2萬美元,最便宜的一套住房也要660萬美元。今年莫斯科計劃开發住宅470萬平方米,實際需求是這個數字的1倍。 穩定房價措施: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提出了“讓民衆买得起房”的計劃。另外,檢察官們認爲房價“明顯過高”,懷疑开發商聯手操控市場價格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尤裏·柴卡已委托聯邦反壟斷局對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大城市的高房價展开調查。 英國:房價十年漲了近三倍 現象:英國哈利法克斯銀行10月發表報告稱,英國房價近年增長迅速,目前的平均房價比十年前漲了近三倍,從當年的6.2萬英鎊增至今天的17.9萬英鎊。英國的平均房價1996年2月份以來增長了187%,而大倫敦地區的平均房價則增長了240%。英國西南部康沃爾郡的增長率則達到274%,顯示該地區發展迅速。 原因:統計報告指出,十年以來英國經濟持續發展,失業率不斷下降,通貨膨脹和利率都維持在較低水平,因此房價才有機會攀高。但中國人的平均工資只增長了54%。 穩定房價措施:英國央行提高基準利率;對第二套房屋購买者徵收“影響稅”;而且銀行還對房貸進行嚴格控制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