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帽子

簡介

搶帽子是股市上進行股票短期买賣的投機技巧之一。它指的是在同一天先低價买進預計價格要上漲的股票,待股價上漲到一定幅度時,就迅速將剛买進之股票全部拋出;或者是先高價賣出預計價格將要下跌的股票,待股價果然下跌到某一價位時,就在當天买進先前拋出的相同種類和相同數量的股票

由於搶帽子是以賺取股票的當天價差收益爲目的,因此,一般把股市處於大幅震蕩階段,一天內股價上下波幅較大時,作爲進行搶帽子的最佳時機。投資者進行搶帽子操作時,需要對股市行情有深入的研判,並能在行情變化時作出十分敏捷的反應。

搶帽子屬於一種高風險股票操作行爲,除非經驗豐富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搶帽子與买空賣空的區別

搶帽子與买空賣空都是以預測股價走勢爲前提的投機交易行爲,但兩者也存在明顯區別。

搶帽子屬於現貨交易,它是對一天內股價走勢的預測,且一买一賣的兩筆交易須在當天完成;而买空賣空則是一種期貨交易,它是對今後一段時期股價走勢的預測,且买賣的兩筆交易既能以2~3天爲間隔,也可能需3~5個月。

相關信息
“搶帽子”是拍賣場上的行話,說的是买家在拍賣場上採取的“高溢價收購策略,用最高的報價爭奪最珍貴的拍品。上世紀90年代曾經有過一個因 “搶帽子”而聞名的买家,那就是香港著名藏家張宗憲,在圈內以 “羅伯特張”著稱;近兩年,中國內地也出了一個因 “搶帽子”而聞名的买家,那就是劉益謙,在圈內以“毛毛”的小名著稱。

在藝術品拍賣場上 “搶帽子”,是張宗憲給內地买家首先上課,90年代初藝術品拍賣剛剛恢復時,他是各個拍賣會現場的風雲人物,從南方的朵雲軒到北方的嘉德,他都是买第一號手牌,出最高的報價,搶最珍貴的拍品。劉益謙雖然入行晚一些,但是在和張宗憲老師同場競價後,很快就理解了“搶帽子”的價值,並在1997年與張宗憲第一次成爲“搶帽子”的對手,目標是海派名家吳湖帆的一個冊頁,最終當時的 “新手”劉益謙以200多萬元的高價 “橫刀奪愛”。從此,他也加入到“搶帽子”的买家的行列。

在許多熟悉市場行情的圈內人看來,除了證明买家特有錢,“搶帽子”只能說明买家是“瘋了”,劉益謙就在拍賣會結束後聽到許多朋友的忠告:“200多萬元买吳湖帆,20年都不能翻身!”他卻不信這個邪。因爲他有一個最基本的常識,那就是許多對藝術市場一無所知的人都懂得的大道理:“藝術品是無價的。”在劉益謙的眼裏,這是藝術品作爲商品的特殊性,既然你花了錢真金白銀买東西,就要买最好的,至少也要买讓人家能記住的東西,而不是便宜的東西。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如果吳湖帆的那個冊頁按照今天的行情上拍,至少要在原價後面再加一個零,翻10倍,而這過程還不到15年。

“藝術品是無價的”這句大道理,道出了藝術品作爲特種資產的特殊屬性:只要是能經得起考驗的頂級藝術品,就只有頂級富豪的出價才能擁有它。因此,藝術品未來的價值,是由那時候的財富集中度所決定的。而在通貨膨脹的時代,藝術品更具有一般的資產無可匹敵的保值增值的功能。因爲隨着通貨膨脹的過程,財富將重新分配,藝術品不僅不會貶值,還會因財富的重新分配所帶來的財富進一步集中而身價倍增。

其實,“搶帽子”的難度,已經不僅僅是資金實力的問題。就像劉益謙买進《寫生珍禽圖》時,從4100萬元到5510萬元的叫價過程中雙方叫價的價格階梯只有5萬元。當時,劉益謙提出要到拍賣大廳外的走廊裏抽煙。他事後對記者說,對方“每次加價5萬元,就是在玩心理战,想通過這種拖延時間的方法消磨我的意志。我出去抽煙前,告訴拍賣師他加一次,幫我跟着加一次。我是想告訴他,在現場的我不會放棄。”直到落槌後,他還站起來說:“啊?敲給我啦?我還沒做好思想準備呢!”原來在劉益謙看來,現場的叫價遠沒有到他的心理價位,“我原本打算用一個億購买。”這只能說明,在打這場心理战之前,他提前給自己設定了很高的底线,有足夠的心理承受力接受對方的挑战。

劉益謙作爲第三代买家的代表,與第一代买家張宗憲還是有許多共同點。對此,北京匡時國際拍賣公司經理董國強認爲,他們最重要的共同點就是都很善於學習。如張宗憲,雖然在參與內地拍賣市場前就是一個开古董行的行家,但他擅長的是瓷器古玩,參與內地拍賣市場後又涉足中國書畫,由於其善於學習,他的書畫收藏如今一直受到市場的追捧。

兩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張宗憲之所以有 “搶帽子”的資金優勢,是作爲先富起來的香港人比較當時內地买家的先行一步的優勢,只適合藝術市場的早期階段,一旦內地买家成爲主力,他們就會逐漸淡出市場。同時,張宗憲不完全是自己收藏,還兼帶着槍手的職能;而劉益謙卻只是個人收藏,所購藏的藝術品從來沒有轉手過。更重要的是,隨着內地拍賣市場的成長,劉益謙的資金也日漸雄厚,2009年一年就用了12億元。他在拍賣場上“搶帽子”,有他的資本

“搶帽子”好比刀口舔血,其最大的難度自然是如何控制風險。比如《寫生珍禽圖》,上次上拍是2002年在中國嘉德,雖然當時徐邦達與謝稚柳這一南一北兩位鑑定大師都一致看好,但拍賣時卻有一大片質疑聲。對此,劉益謙卻自有其主見。他在一次公开講演中表示了他的基本態度:“每一件古代書畫作品都有關於真僞的爭論,因此我只憑常識來判斷專家的不同意見。”他在接受筆者採訪時私下透露,他看到專家提供的張大千的一個長跋,證實了徐邦達、謝稚柳等人關於《寫生珍禽圖》與《四禽圖》是對卷的猜測。因此他會有決心用一個億來購买。可見,劉益謙“搶帽子”不僅有觀念、有資金實力,也有他的專家團隊與個人智慧。與張宗憲相比,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