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由來
經濟活動" alt="(圖)經濟活動" src="uploads/hdpic/a0_63_58_01300000333999123383587484934_s.jpg">經濟活動
經濟這一詞來源於希臘語,其意思爲“管理一個家庭的人”。唯物主義代表色諾芬在他的《經濟法》中將“家庭”及“管理”兩詞的結合理解爲經濟。嚴復曾將經濟一詞翻爲生計。日本人將其正式翻爲經濟,後由孫中山先生從日將這一說法引入中國。
詞源
(一)古代漢語中的“經濟”
公元4世紀初東晉時代已正式使用“經濟”一詞。“經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本來意思都是“經世濟民”、“經國濟物”,也就是治國平天下之意。
(二)中文“經濟”的語源是日譯西文
西方經濟學19世紀晚期傳入中國,最初,“economics”被直接譯爲“富國策”、“生計”、“理財學”等詞。首先用漢字“經濟學”翻譯“economics”的是日本人,後來中國人把這個西文日譯的詞“譯”回了中國,成爲了現代漢語中的“經濟”一詞的另一來源。
(三)英文“economy”的詞源
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臘語οικονομ?α(家政術)。οικο?爲家庭的意思,νομο?是方法或者習慣的意思。因此,其本來含義是指治理家庭財物的方法,到了近代擴大爲治理國家的範圍,爲了區別於之前的用法也被稱爲“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這個名稱後來被馬歇爾改回經濟學(Economics)。到了現代,如果單稱經濟學的話,是在政治經濟學或者更廣的層面來考慮經濟,因此一般在指經濟學的時候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同義的。
(四)“經濟”一詞來歷
“經濟”一詞最初在《周易》一書中出現。“經”解釋爲“徑”,即指阡陌(縱橫的田地)。“濟”字從水旁,解釋爲“渡”,即指渡水。“經濟”兩字的連用,最早見於隋代王通的《中說》(又名《文中子》)“禮樂”篇裏的“經濟之道”,原意是指經邦濟世或經國濟民,即治理國家的意思。古時有副對聯:“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是誇獎司馬遷的文章寫得好,贊賞諸葛亮具有治理天下的卓越才能。以此可見古人所講的“經濟”一詞,意在治國平天下。這與我們現在所理解的財政經濟完全是兩回事。那么,古時人們對衣食住行、國家財國政等方面的內容,是用什么詞來表達呢?最初是用“食貨”來表示。《漢書·食貨志》對食貨作了解釋:“食”指農業生產;“貨”指農家副業布帛的生產以及貨幣。此外,還出現了理財、富民、貨殖等詞。
19世紀下半葉开始,一些日本學者在譯英語Economy時,借用了古漢語“經濟”一詞,從而使它的含義發生根本變化,變成了專指社會物質生產活動的用詞。
辛亥革命後,在孫中山先生的建議下,逐漸統一沿用日本學者的譯法,從而使“經濟”一詞以新詞的面貌在中國流傳至今。
詞義
經濟活動的載體" alt="(圖)經濟活動的載體" src="uploads/hdpic/a3_33_60_01300000333999123383606515116_s.jpg">經濟活動的載體
(一)《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的解釋
“economics”的第一種意思是(金錢、力氣、時間、資源等的)節省、節約;第二種意思是理解;第三種意思是(國家的)經濟管理經濟制度
(二)廣義經濟學者提出的概念
“經濟”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是如何在各種可能的選擇中,即在各種主觀與客觀、自然與人際條件的制約下,選取代價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種選擇。
(三)課本的理解
主要從生產力生產關系的意義上運用“經濟”概念,但是也不排斥其他的經濟因素。
經濟或稱經濟狀況,指的是整個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經濟活動”即社會物質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的統稱。
辭典解釋
交易場所" alt="(圖)經濟交易場所" src="uploads/hdpic/a4_14_59_01300000333999123383592539613_s.jpg">經濟交易場所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物品(見[古希臘]亞裏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傳統政治經濟學著作的解釋
政治經濟學" alt="傳統政治經濟學" src="uploads/hdpic/a1_76_13_01300000680940127875136459682_s.jpg">傳統政治經濟學
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經濟學家的定義
政治經濟學原理" alt="政治經濟學原理" src="uploads/hdpic/a1_03_14_01300000680940127875140603738_s.jpg">政治經濟學原理
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爲對象,爲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爲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的解釋
(圖)經濟pic/a2_31_56_01300000333999123383567287058_s.jpg">經濟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爲經濟學研究 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爲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經濟是指財富
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1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1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爲金融市場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1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1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1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1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經濟規律
1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1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分類
市場經濟" alt="市場經濟" src="uploads/hdpic/a0_71_14_01300000680940127875145032526_s.jpg">市場經濟
資源配置方式分爲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是指用政府計劃指令等方式配置資源經濟運行方式。
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
按社會發展階段,分爲自然經濟商品經濟。
自然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交換不是生產的目的。
商品經濟是以交換爲目的的、包含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經濟形式


部門分類
經濟根據所在不同部門的表現,可以分爲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交通經濟,科技經濟等部門,從中可以更好了解部門經濟的各種特點和不同的運行機制.

農業經濟" alt="農業經濟" src="uploads/hdpic/a4_65_20_01300000312288123142205149053_s.jpg">農業經濟
研究農業中生產關系生產力運動規律的科學。又叫勞動經濟,即經濟發展主要取決於勞動力資源佔有和配置。
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人類开發自然資源的能力很低。對於大多數資源來說,短缺問題並不突出。例如,直至19世界人們還認爲森林是砍伐不盡的。因此,在這一時期,勞動力是主要的爭奪對象。有了勞動力就能开發資源,發展經濟,獲得財富。古代許多战爭的目的就是掠奪勞動力——人口,而西方販賣奴隸的活動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從政治制度來看,集中的管理體制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央集權的中國和法國曾分別是亞、歐大陸上勞動力經濟作爲發達的國家。農業經濟一直持續了幾千年。在這一經濟階段中,人們採用的是原始技術,使用的是犁、鋤、刀、斧等手工生產工具和馬車、木船等交通運輸工具,主要從事第一生產——農業,輔以手工業。在這幾千年中,盡管科學技術有所發展 ,生產工具不斷改進,但在工業革命之前,這種生產格局沒有改變。這時的勞動生產率主要取決於勞動者的體力。因爲從總體來看,人的智力方面的差別不太大。據統計,在低機械程度條件下,勞動者的體力支出和智力支出之比是9:1。同樣,土地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它也成爲爭奪的對象。從最初來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成爲經濟發達的地方,所以就有了經濟發達之後的諸多文明之地:如印度河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底格裏斯河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黃河流域等。就整個世界而言,生產的分配主要是按勞動力資源佔有或通過體地佔有的勞動力資源來進行的。在農業經濟階段 ,廣大人民的生活十分貧苦,缺衣少食比較普遍,不能抵御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危機。教育很不普及,文盲佔大多數,人才難以流動和發揮作用。[1]
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 alt="工業經濟" src="uploads/hdpic/a3_34_22_01300000680940127875222423665_s.jpg">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又叫資源經濟,即經濟發展主要取決於自然資源佔有和配置。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的不斷積累,人類开發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使得大多數可認識資源都成爲短缺資源。19世紀以來的世界战爭,其目的主要是掠奪或保衛自然資源。最近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战爭,針對的主要是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在國家獨立自主的條件下,有了資源,就能發展經濟。自19世紀以來,世界發達國家陸續完成了工業革命,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發展,拖拉機、機牀等代替了手工生產工具,汽車、貨車、輪船和飛機代替了落後的交通工具,生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這一時期,知識對於經濟的作用尚未起到決定性作用。鐵礦石、煤、石油等發展機器生產的主要資源很快成爲短缺資源,並开始制約經濟發展,因此,這一階段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於自然資源佔有。 在工業經濟階段,生產的分配主要按自然資源( 包括通過勞動形成的生產資料)的佔有來進行。所以,雖然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了,物質財富大大增加了,但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此不成正比。西方主要國家大約花了100年時間解決溫飽問題,又用了約50年時間變成小康,以後才逐步开始富裕。在這期間,它們基本普及了中等教育,开始了人才的自由流動,比較成功地开發了智力資源[2]

旅遊經濟
旅遊經濟pic/a4_01_28_01300000680940127875284048936_s.jpg">旅遊經濟
是以旅遊活動爲前提,以商品經濟爲基礎,依托現代科學技術,反映旅遊活動過程中,遊者和旅遊經營者之間,按照各種利益而發生經濟交往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的總和。發展旅遊經濟的優勢是:
1.增加國家外匯收入,平衡收支 隨着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作爲國家支付手段外匯,其作用日益顯著。作爲外匯收入的旅遊業在國家創匯,平衡國際收支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已經爲各國實踐所證明,爲人們所認識。人口3900萬,面積50平方公裏的西班牙,是世界第一個旅遊大國,被稱爲“旅遊王國”。它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陽光、海水、沙灘的優勢以及一流的服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1972年至1977年,該國旅遊收入平均佔全部出口收入的26%,其中1975年,西班牙進出口貿易逆差達78億美元,而旅遊收入31億美元,補償了40%貿易逆差。旅遊業發達的瑞士也如此。
2、回籠貨幣,積累資金     旅遊收入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國內旅遊收入。國內旅遊收入對於國家回籠貨幣,積累資金起着積極的作用。據統計,我國在羣衆手裏的節余資金超過2萬億人民幣,而且每年以30%左右幅度增長。如何引導消費,更有效地回籠貨幣,渠道很多,而旅遊就是一個新的渠道。隨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闲假時間的增多,人們對精神的需求消費日益迫切。
3、帶動相關行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據法國旅遊業協會主席菲利普·邦貝爾熱分析:“43%的旅館、咖啡店和飯店的收益,同旅遊直接有關;航空運輸收益的42%同旅遊有關,鐵路運輸收益的23%、汽車的12%、農業的8%、建築業的6%同旅遊業有關。”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喫、住、行、遊、購、娛是旅遊的六大要素。要有喫、有住、進得來,出得去,有物可購,有處去樂。因此,旅遊的發展,必然不斷帶動與這要素直接相關的飲食、建築、交通、郵電通訊、園林、商業、輕紡、保險行業的發展。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旅遊業涉及29個經濟部門中的108個行業。僅以建築業爲例,十多年前,住店難在我國許多城市是普遍現象,那時人們在外有個地方住就算不錯,有的甚至在車站過夜。但短短十幾年,到1998年底我國已有各類旅店21萬家,涉外飯店約4000家,星級飯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級45家,四星級117家,三星級近1000多家,二星級和一星級1000多家。遊客住的地方數量多,檔次全,再已不是原來的情景了。期間建築業獲得的發展可以想象。美國夏威夷的瓦胡島,开發前是一片荒涼的海灘,五十年代爲旅遊區後,建成的旅遊、商業街,密布小島。目前,該島已成爲年接待世界旅遊者約400萬人次的世界著名旅遊區。建築業的發展,又帶動與之相配套的水、電、煤氣、曖氣、通訊等行業,飯店內的裝飾、家俱、餐飲、衛生用品等等,工業及所需的農產品的生產自然也相應地發展起來,其連鎖效應是巨大的。 遊客每到一地總要买些紀念品、土特產等帶回去。即旅遊要素中的“購”,旅遊對商品需求帶動了工藝品、紀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產品的生產與开發。據測算一位旅客在異國旅行購物所花費用一般約全部旅費的1/2。旅遊業的發展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一業興百業旺”。
4、增加就業機會
由於旅遊業促進了許多行業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就業機會增多。旅遊業是一種綜合性的行業,它不但能直接向社會提供就業機會,而且能間接地爲社會提供就業機會。按國際的習慣測算,旅遊業直接就業與間接就業的人員比例大約爲1:5。每增加旅遊業的一間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業機會,並間接地爲2.5人在有關部門(飯店、商業、交通業)提供就業機會。目前,我市直接從事旅遊業工作的人數已達3萬之多,間接的達20萬,佔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5、旅遊經濟的扶貧功能
旅遊業是見效快、永久性的扶貧开發項目。從國際國內旅遊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旅遊業發展的速度,遠遠快於各種產業發展的速度。旅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才成爲一個產業的,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就迅速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產業。這種發展速度,是任何一個產業都難以比擬的。鄰近我們國家的新加坡和泰國,經過不到20年的苦心經營,就發展成爲亞洲的旅遊強國,成爲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旅遊點,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熱起來的。如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貴州的龍宮,從开發、宣傳到變成熱點,都只有幾年的時間。廣西的北海更快,僅兩、三年就熱起來了,1992年遊客已達150萬人。較小的旅遊點如龍勝的一個溫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貝江,开發一、兩年就分別引來了十余萬遊客。由於人們旅遊欲望的強烈,信息傳遞的現代化和交通工具的發達,所开發的旅遊區只要有獨特的景觀和豐富的內容,能滿足人們要求,並把宣傳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萬戶,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見成效,並且變成永久性的財源。因此,旅遊業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貧开發項目[3]
經濟學" alt="經濟學" src="uploads/hdpic/a4_87_14_01300000680940127875149443463_s.jpg">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爲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經濟學的英語Economics是由希臘文οἶκος [oikos]而來,意思是家庭、家族、財產權(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νόμος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組成,從逐字上來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或是政府的管理
經濟學分類
金融經濟學" alt="金融經濟學" src="uploads/hdpic/a4_08_15_01300000680940127875155322723_s.jpg">金融經濟學
JEL分類系統
JEL分類系統,是美國經濟學會《經濟文獻雜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創立的對經濟學文獻的主題分類系統,並被現代西方經濟學界廣泛採用。該分類方法主要採用开頭的一個英文字母與隨後的兩位阿拉伯數字一起對經濟學各部類進行“辭書式”編碼分類。
例如,C71爲“C:數理和數量方法”類中,“C7博弈論與討價還價理論”中的有關“C71:合作博弈”的內容。
A: 經濟學總論和教學 (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 經濟學思想流派和方法論 (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 數理和數量方法 (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D: 微觀經濟學 (Microeconomics)
E: 宏觀經濟學和貨幣經濟學 (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 國際經濟學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 金融經濟學 (Financial Economics)
H: 公共經濟學 (Public Economics)
I: 衛生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福利經濟學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J: 勞動經濟學和人口經濟學 (Labour and Demographic Economics)
K: 法律和經濟學 (Law and Economics)
L: 產業組織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 企業管理商務經濟學市場營銷學;會計學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 Accounting)
N: 經濟史(Economic History)
O: 經濟發展技術變遷和增長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P: 經濟系統 (Economic Systems)
Q: 農業經濟學和自然資源經濟學 (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R: 城市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Z: 其他專題 (Other Special Topics)
西方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總體經濟學
計量經濟學
經濟學方法
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資本主義部分
世界經濟
社會主義部分

經濟研究對象


  由於經濟思想和學說受社會、歷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經濟學研究對象也必然隨着歷史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在西方經濟學史上,其研究對象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8種。

  1 財富說。

  財富說是一種年代最早、歷史最長,持有人數最多的經濟學對象理論。^A古希臘羅馬學者的經濟思想.到古典經濟學以前的多數經濟學家都有這種對象理論。古希臘羅馬的思想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財富及其增長問胚。重商主義者對研究財富的熱情,超過了他們的先輩。他們以財富爲中心研究財富的形式(金銀)、產生(流通領域)和增長途徑(开採金銀和對外貿易)等問題。

  古典經濟學家們的研究對象也多爲財富說。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國家稅收,如何增加國家財富作爲研究對象,在他的(賦稅論)中提出了“土地爲財富之母,而勞動則爲財富之父”的著名論斷。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是研究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以及財富增長之道的。大衛-李嘉圖遵循斯密的財富對象理論,但特別重視財富分配問題,他把財富分配作爲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也指出,政治經擠學是“闡明財富怎樣生產、分配消費”的科學。據此,他把政治經濟學分成生產、分配消費三大部分加以論述,創立了三分法。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綱要)中,繼承和發揮了薩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對象論,即將經濟學研究對象歸結爲研究財富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一般原理。

  2、歷史或制度說。

  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學派作爲古典經濟學的主要反對者,在經濟研究中始終將歷史放到極端重要的地位,並且堅持以民族國家爲中心來建立經嶄學。十九世紀初亞當·穆勒認爲,政治經濟學有兩重目的:既求個人利益的極大滿足,又使整個民族大家庭得以加強,並且後者是主要的。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李斯特提出了國家經濟學與世界主義經濟學相對立。他認爲國家經濟學是代表經濟落後國家利益經濟學,其研究對象是落後國家的富強之道。世界主義經濟學是代表經濟上先進國家的利益的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世界經濟。歷史學派創始人羅雪爾指出,國民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是一門論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諸規律的科學,經濟學應與法律、國家、宗教等學科密切相關,並以他們爲基礎。希爾德布蘭德聲稱,經濟學應該產生一種文化史的經濟史,並與歷史的其他分支和統計學密切相關。新歷史學派代表施穆勒進一步區分了國民經濟學和國家經濟學,認爲國民經濟研究的對象是國民經濟,國家經濟學研究對象是國家的組織結構及其經濟職能美國制度學派把制度當作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動力,並以注重制度研究爲根本特徵。美國制度學者凡勃侖認爲,經濟學應該研究制度的起源、演變對相應社會經濟關系的作用。康芒斯則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爲(制度經濟學),認爲制度經濟學是一種關於集體行動(風俗、家庭、公司、國家等)在控制個人行動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論。

  3、人的欲望及其滿足說。

  西斯蒙第和羅雪爾都曾提到過經濟學研究的是“人”。但他們所講的人的概念比較含糊。

  主觀經濟學派的先驅者馬斯夏在(經濟和諧)中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人”,並解釋說,“欲望、努力、滿足,這就是經濟觀點中的人”。奧地利的門格爾則明確把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規定爲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他把經濟學分爲應用經濟學、歷史統計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他在(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指出,理論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爲滿足其欲望而展开其預籌活動的條件。龐巴維克和維塞爾依然都把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作爲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傑文斯也指出,經濟學爲人快樂與痛苦的微積分學。

  4、人與財富綜合說。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在經濟學財富科學的說法遭到異議,研究人的定義難以自圓其說的情況下,綜合了各種關於經濟學研究對象。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指出,經濟學一方面是一種研究財富的科學,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人的學科的一部分。

  5、人類選擇行爲說。

  1932年,羅賓斯總結許多經濟學家關於經濟學概念的共同實質,在<論經濟科學的性質與意義>中,提出了一個經典性的經濟學定義:“經濟學是 門研究目的與具有可供選擇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間關系的人類行爲科學”。這就說明了,經濟學的產生就在於人類無盡的欲望與物品稀少性的矛盾。希克斯的<價值資本>中,也更爲明確地顯示出政治經濟學研究人類行爲選擇的科學。美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中也寫道,經濟學研究人和社會如何作出最終抉擇的科學。

  6、宏觀經濟行爲說。

  宏觀經濟行爲說以英國著名經濟學凱恩斯爲代表。凱恩斯革命以前的經濟學多是分析微觀經濟行爲.如研究單個消費品、個別市場或個別企業、個別行業的經濟行爲,多屬微觀經濟學的內容。而凱恩斯經濟學研究對象上,從微觀經濟行爲分析轉向宏觀經濟行爲分析凱恩斯強調的是國民收入、總就業、總需求、總供給總量研究,着重強調的“是整個經濟體系,如何使該體系中之全部資源達到最適度就業”。1936年凱恩斯(就業利息貨幣通論)的出版標志着宏觀經濟學的產生。

  7、微觀經濟行爲與宏觀研究合流說。

  爲彌補凱恩斯經濟學只着重宏觀經濟分析,忽視微觀經濟分析的缺陷,當代一些經濟學家,把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與新古典微觀經濟理論結臺起來。他們以稀缺法則爲起點.把經濟學分爲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兩部。微觀經濟學資源配置爲研究對象,因爲資源是稀缺的.要對稀缺的資源配置;宏觀經濟學以資源利用爲研究對象,因爲在資源配置中會有資源的不臺理利用,出現資源闲置或浪費問題,對稀缺資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國家幹預。而資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模式和方式,這就涉及到經濟體制問題。當代不少經濟學者主張建立混合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中既有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自由市場經濟,又有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幹預和宏觀控制的經濟。綜上所述,經濟學的定義應該是研究在一定經濟體制下,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學 該定義涉及四個問題:一是稀缺資源,這是經濟學產生的基礎和研究的出發點;二是資源配置,屬於微觀經濟學研究對象;三是資源利用,屬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四是經濟體制,因爲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都涉及到經濟體制問題。

  8、廣義對象說。

  廣義對象論有兩種觀點:(1)橫向分析法。該觀點認爲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的科學。它把經濟學研究對象規定爲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三個方面。(2)縱橫分析法。該觀點認爲,經濟學研究對象包括六個方面,即淵源、流派、理論、方法、問題、政策。


相關網址
世界銀行數據庫" alt="世界銀行數據庫" src="uploads/hdpic/a4_50_16_01300000680940127875162093873_s.jpg">世界銀行數據庫
密歇根調查研究中心http://www.isr.umich.edu/src/research.html
經濟學和老齡人口中心(加州大學:伯克利)http://arrow.qal.berkeley.edu/
老齡研究(政策研究中心:美國)http://www-cpr.maxwell.syr.edu/aging.htm
外國勞動統計http://stats.bls.gov/flshome.htm
金融百科 http:taobiz.com
計量經濟學》雜志數據庫http://qed.econ.queensu.ca/jae/
世界銀行數據庫http://www.worldbank.org/data/
貨幣匯率數據http://www.wiso.gwdg.de/ifbg/currency.html
歐盟http://europa.eu.int/index.htm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http://www.oecd.org/
世界銀行http://www.worldbank.org/
經濟期刊
《蘭德經濟學》雜志。http://www.rje.org/
政治經濟學》雜志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JPE/home.html
金融》雜志http://www.afajof.org/jofihome.shtml
金融經濟學》雜志http://jfe.rochester.edu/
金融數量分析》雜志http://depts.washington.edu/jfqa/
金融中介》雜志 http://www.apnet.com/www/journal/jf.htm
商務和經濟統計》雜志http://www.amstat.org/publications/jbes/index.html
《應用計量經濟學》雜志http://jae.wiley.com/jae/
《經濟研究評論》 http://www.exeter.ac.uk/restuds/Home.html
金融和推測學》http://www.finasto.uni-bonn.de/journal/index.html
農業經濟學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 ... 0/3/2/9/6/index.htt
美國經濟協會http://www.vanderbilt.edu/AE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和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雜志的出版單位
美國金融學會http://www.afajof.org/ 是《金融》雜志的出版單位
西方金融協會http://www.gsm.cornell.edu/wfa/index.html
美國會計協會http://www.rutgers.edu/Accounting/raw/aaa/ 著名的《美國會計協會季刊》的出版單位
金融研究學會http://www.sfs.org/ 爲金融從業人員和學術研究人員提供關於學術理論,研究金融實際
國際金融管理協會http://www.fma.org/index.htm
歐洲金融管理協會http://www.odu.edu/~efma/
商業和經濟新聞
經濟pic/a2_60_68_01300000254155125914680379686_140.jpg">經濟
bloomberghttp://www.bloomberg.com/
商業周刊》http://www.businessweek.com/
CBS市場觀察http://cbs.marketwatch.com/news/newsroom.htx
CNBChttp://www.cnbc.com/
經濟學家》http://www.economist.com/
CNNfn金融市場價格http://www.cnnfn.com/markets/index.html
YAHOO金融市場價格http://quote.yahoo.com/
金融時報》http://www.ft.com/index.htm
福布斯》http://www.forbes.com/
財富》http://pathfinder.com/fortune/
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
華爾街日報》http://www.wsj.com/
CBS市場觀察http://cbs.marketwatch.com/news/newsroom.htx
YAHOO金融http://quote.yahoo.com/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http://www.ny.frb.org/pihome/mktrates/
投資指南http://www.investmove.com/
證券專家http://www.stockmaster.com/
CNN金融市場http://www.cnnfn.com/markets/index.html
著名經濟學家個人網站
Paul Krugmanhttp://web.mit.edu/krugman 國際經濟學
Nouriel Roubinihttp://www.stern.nyu.edu/~nroubini/asia/AsiaHomepage.html 亞洲金融危機專題網站
Brad DeLonghttp://econ161.berkeley.edu/ 經濟史
Nicholas Economideshttp://www.stern.nyu.edu/networks/site.html 網絡
Samuel Brittanhttp://www.samuelbrittan.co.uk/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Steve Suranovichttp://internationalecon.com/ 國際經濟學(供學生學習用)
Ed. Yardenihttp://www.yardeni.com/welcome.asp 經濟和金融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