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

簡介
國債tp://a1.att.hudong.com/45/64/01300000206900124710648497930_s.jpg">國債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爲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爲战爭籌措資金。由於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爲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風險小,流動性強,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

中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國債、實物式國債、記帳式國債三種。

特點

國債是債的一種特殊形式,同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從法律關系主體來看,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2)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3)從法律關系實現來看,國債屬信用等級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債權債務關系。

目的
債券" alt="國債券" src="http://a2.att.hudong.com/28/41/01300000206900124710417954164_s.jpg">債券

發行國債大致有以下幾種目的:

1、在战爭時期爲籌措軍費而發行战爭國債。在战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战爭國債集資金。發行战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战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爲平衡國家財政收文、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赤字國債。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爲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爲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闲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3、國家爲籌集建設資金而發行建設國債。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爲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爲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爲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借換國債。在償債的高峯期,爲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準,國債可作如下分類:

1.按舉借債務方式不同,國債可分爲國家債券和國家借款

國家債券,是通過發行債券形成國債法律關系。國家債券是國家內債的主要形式,我國發行的國家債券主要有國庫券、國家經濟建設債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等。

國家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貸雙方共同協商,籤訂協議或合同,形成國債法律關系。國家借款國家外債的主要形式,包括外國政府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國際商業組織貸款等。

2.按償還期限不同,國債可分類定期國債和不定期國債

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嚴格規定有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定期國債按還債期長短又可分爲短期國債、中期國債長期國債。短期國債通常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中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國債;長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

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不規定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這類國債的持有人可按期獲得利息,但沒有要求清償債務權利。如英國曾發行的永久性國債即屬此類。

3.按發行地域不同,國債可分爲國家內債國家外債

國家內債:是指在國內發行的國債,其債權人多爲本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還本付息均以本國貨幣支付。

國家外債:是指國家在國外舉借的債,包括在國際市場上發行的國債和向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其他非政府性組織借款等。國家外債可經雙方約定,以債權國、債務國或第三國貨幣籌集並還本付息。

4.按發行性質不同,國債可分爲自由國債和強制國債

自由國債,又稱任意國債,是指由國家發行的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自愿認購的國債。它是當代各國發行國債普遍採用的形式,易於爲購买者接受

強制國債,是國家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規定的標準,強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購买的國債。這類國債一般是在战爭時期或財政經濟出現異常困難或爲推行特定的政策、實現特定目標時採用。

5.按使用用途不同,國債可分爲赤字國債、建設國債特種國債

赤字國債,是指用於彌補財政赤字的國債。在實行復式預算制度的國家,納入經常預算的國債屬赤字國債。
建設國債,是指用於增加國家對經濟領域投資的國債。在實行復式預算制度的國家,納入資本投資預算的國債屬建設國債

特種國債,是指爲實施某種特殊政策在特定範圍內或爲特定用途而發行的國債。

6.按是否可以流通,國債可分爲上市國債和不上市國債

上市國債,也稱可出售國債,是指可在證券交易場所自由买賣的國債。

上市國債,也稱不可出售國債,是指不能自由买賣的國債。這類國債一般期限較長,利率較高,多採取記名方式發行。

中國的國債分類

 從債券形式來看,我國發行的國債可分爲憑證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記账式國債三種。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买之日起計息。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 情況需要提取現金,可以到購买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事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不等,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發行期內,投資者可直接在銷售國債機構的 櫃臺購买。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账戶投資者,可委托證券公司通過交易系統申購。發行期結束後,實物券持有者可在櫃臺賣出,也可將實物券交證券交易所托管,再 通過交易系統賣出。
記账式國債以記账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账式證券买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账戶。由於記账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功能
1.彌補財政赤字
國債tp://a3.att.hudong.com/70/47/01300000038901119864478149322_s.jpg">國債

彌補財政赤字是國債的最基本功能。

就一般情況而言,造成政府財政赤字的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兩點:一是經濟衰退,二是自然災害。
政府財政赤字一旦發生,就必須想辦法予以彌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其彌補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措施:即增加稅收增發貨幣和舉借國債。

第一種方式不僅不能 迅速籌集大量資金,而且重稅會影響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進而會使國民經濟趨於收縮,稅基減少,赤字有可能會更大。

第二種方式則會大幅增加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因而會導致無度的通貨膨脹並打亂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秩序。
第三種方式則是最可行的辦法,因爲發行國債籌資僅是社會資金使用權的暫時轉移,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招致無度的通貨膨脹,同時還可迅速、靈活和有效地彌補財政赤字,所以舉借國債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作爲彌補財政赤字的一種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2.對財政預算進行季節性資金余缺的調劑

利用國債,政府還可以靈活調劑財政收支過程中所發生的季節性資金余缺。政府財政收入在1年中往往不是以均衡的速率流入國庫的,而財政支出則往往以較爲均 衡的速率進行。這就意味着即使從全年來說政府財政預算是平衡的,在個別月份也會發生相當的赤字。爲保證政府職能的履行,許多國家都會把發行期限在1年之內 (一般幾個月,最長不超過52周)的短期國債,作爲一種季節性的資金調劑手段,以求解決暫時的資金不平衡。

3.對國民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

一國的經濟運行不可能都永遠處在穩定和不斷增長的狀態之下。相反,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如宏觀政策的失誤、國際經濟的影響等,經濟運行常常會偏離人們期望 的理想軌道,從而出現經濟過度膨脹(通貨膨脹嚴重)和經濟萎縮(通貨緊縮)現象,這時候,政府必須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進行經濟幹預,以使經濟運行重新回到較理想或預期的軌道。自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建立以來,運用經濟政策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調控已成爲普遍現象,其中國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也使得國債的宏觀調控功能逐漸成爲國債主要的功能。

性質
國債tp://a0.att.hudong.com/84/46/01300000206900124710465295518_s.jpg">國債
財政發行國債不同於銀行吸收儲蓄,中國的國債發行一开始就帶有強烈的行政色彩,並且廣而告之的是其政治意義,而不是經濟方面的作用與效益。同時,在發行宣傳中,將國債與銀行儲蓄相提並論,使人搞不清楚國債與銀行儲蓄的區別。事實上,國債也一直是類同於銀行儲蓄發行的,發行方面並不想區別於銀行儲蓄。因此,多年來,人們所知道的國債與銀行儲蓄的不同,僅是指承擔者不同,即一個是銀行,另一個是財政;再就是國債的發行利率始終高於銀行儲蓄。也就是說,財政職能不同於銀行職能財政信用不同於銀行信用,所以,財政發行國債決不能等同於銀行吸收儲蓄

財政既不能像銀行那樣爲廣大民衆提供儲蓄服務,也不能同銀行爭奪有限的社會儲蓄金。如果說,在國債剛剛產生的年代,即在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之中,財政信用銀行信用混同的情況是不允許存在的,即財政發行國債的機理及意義決不能與銀行吸收儲蓄沒有原則上的區別。從理論上界定國債與銀行儲蓄的性質不同,是規範國債發行的認識基礎,是完善國債市場及充分發揮這一市場作用的必要的前提條件。

1、發行國債可起到彌補國民經濟運行中投資小於儲蓄缺口的特殊作用,而銀行儲蓄僅僅是爲了吸收社會民衆手中暫時不用的資金

銀行儲蓄可起到將儲蓄資金轉換投資基金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轉移實現的消費能力的作用,將一部分人延期消費資金轉給另一些人用作現實的消費。這是銀行信用所起到的作用。相比之下,財政信用是不應同銀行信用起同一作用的,財政發行國債實質上應避免與銀行儲蓄雷同,因爲只要將國債的發行等同於銀行儲蓄,那么財政發行國債就不如直接去銀行透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要求是,生產等於消費投資等於儲蓄,即如果消費量小於生產量,社會再生產就會萎縮,如果投資量小於儲蓄量,社會的消費量就會小於生產量,造成社會資金及生產成果的一部分闲置。

因而,財政發行國債與銀行吸收儲蓄不同,其機理就在於國債可以起到平衡投資儲蓄的作用,可彌補投資缺口。這是由於在現行的金融體制下,銀行吸收儲蓄之後,除了轉移現實的消費能力之外,不能將全部的儲蓄資金轉移成投資基金,必須將其中的一部分留作準備金,而實際上這部分準備金的存在就形成了一種社會資金投資儲蓄之間不平衡的缺口。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財政發行國債主要是針對這一缺口的,即是針對銀行準備金發行的。由於國債具有最好的信譽和可以最靈便地變現,所以是能夠起到這一特殊作用的。財政銀行一樣通過發行國債去吸收儲蓄,不僅是對本身的特殊作用的丟失,而且也侵害了銀行信用應有社會融資功能。

2、發行國債是行使國家的經濟管理職能,而銀行儲蓄只表現爲一種金融信用關系的存在。

國債tp://a4.att.hudong.com/24/46/01300000206900124710467927681_s.jpg">國債

國家從事的經濟建設不同於一般的市場經濟活動。在傳統體制下,中國實行大 一統的集權控制,即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控制在國家,這是改革的對象。現在,建立並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負責的經濟建設僅限於基礎設施和其他非競爭性領域項 目,一般不涉及競爭性領域的內容,這是國家的經濟管理職能的運用。

發行國債就是爲了發揮國家的這一經濟管理職能的作用。國家通過國債投資,可以達到有效調節國民經濟運行的目的。相對而言,國債的功能是銀行儲蓄不可比擬的。過去,在中國,號召人民儲蓄,也是一種政治動員式的,並是經濟集權體制的具體表現,永遠強調的都是用儲蓄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現在,轉入新的經濟體制之後,傳統的觀念早已改變了,銀行儲蓄已經回落到一般的市場經濟行爲之上,只是體現個人與銀行之間的信用關系,並不具有直接投入國家經濟建設的意義。

3、國債利率應是資本市場基準利率,而銀行儲蓄是無法起到這種信用工具作用的。

國債是由中央財政發行的,是以國家信譽擔保的,所以有金邊債券之美稱,相對而言,這是一種具有高度安全性、融資規模可以巨大且變現靈便的信用工具,或者說,國債與國家發行的貨幣相比,是僅次於貨幣的一種信用憑證,幾乎能夠起到準貨幣的作用。由於國債的變現能力最強和最靈便,在所有的信用工具之中,國債的利率只能是最低的。因而,國債的利率客觀上要起到基準利率的的作用。在資本市場中,規範的市場運作應保持國債利率基準利率地位,凡不能使國債利率成爲基準利率市場信用關系,必定是不規範的。同樣,國債的這一信用功能也是銀行儲蓄所不具備的。在有國債存在的前提下,銀行儲蓄利率不應該也不允許成爲基準利率,除非金融市場信用關系是扭曲的。這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國債利率高於銀行儲蓄利率的情況,是不正常的,是國債的發行不符合現代資本市場基本運作模式要求的一種明顯表現。

中國國債的轉變
國債tp://a4.att.hudong.com/53/48/01300000206900124710481390770_s.jpg">國債

在國債的非市場化發行時期,每年國家發行國債,都要層層進行政治動員,甚至還要使用行政攤派的手段。在國債的發行完全市場化之後,人們看到的情況又是,每年的國債發行都引起銀行儲蓄大搬家,有相當多的人是拿着銀行儲蓄存單去买國債的。這種現象直接地表明了中國的國債發行是不規範的,是不符合國債性質的。因此,在準確地界定國債的信用功能的基礎上,今後中國的國債發行必須實現如下轉變。

1、由主要面向居民發行轉爲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發行。

國債的發行要起到彌補投資缺口的作用,就必須是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發行。長期以來,由於中國的國債是主要面向居民發行的,國債投資的特殊功能作用幾乎是被丟棄的,國債的發行基本上是類同於銀行吸收儲蓄,而且,爲了吸引居民購买國債,國債的利率又始終是高於銀行儲蓄利率的,相應也使國債的利率失去基準利率的地位。所以,規範國債市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須改變發行對象,由主要面向居民個人發行,改爲主要面向金融機構發行,特別是要向主要的商業銀行發行。這種改變意味着銀行不再是賣國債的機構,而是买國債的主要力量。就此而言,中止商業銀行向居民出售國債,應是中國國債市場走向規範的一個明顯的標志

2、由發行與銀行儲蓄樣品種的債券轉爲發行與銀行儲蓄品種不同的債券

現在的國債發行品種基本上是與銀行儲蓄沒有差異的,1年期國債、2年期國債、3年期國債、5年期國債,對應的就是銀行1年、2年、3年、5年期的定期儲蓄。而隨着發行對象的轉換,國債的發行品種也必須隨之轉變。根據开展中央銀行公开市場業務的需要,針對商業銀行準備金發行國債,應是1年期以內的短期國債,即應是4周、8周、3個月、6個月等期限的國債。如果發行對象轉變了,由向居民個人爲主轉爲了向金融機構爲主,而發行的品種不變,那發行的對象的轉變也是缺失意義的。或者說,發行品種的轉變與發行對象的轉變是相關聯的,是此變彼亦變的關系。就國債市場講,發行方式、發行對象、發行品種全都必須規範到位,缺一不可。發行品種的確定是根據發行對象的需要而設定的。具體說就是,商業銀行準備金購买的國債只能是短期國債。美國國債管理體制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國家,其面向金融機構發行的國債均爲短期國債。中國的國債市場走向並不是特立獨行的,而要遵守國際慣例,轉向發行短期債券爲主,應是市場規範的重要內容之一。

另外,國債並非只可向金融機構發行,在主要發行對象鎖定在金融機構之後,即由商業銀行來承擔購买國債的主要任務之時,並不排斥財政部門可直接向居民個人發行少量特殊品種的國債。這些特殊品種的國債期限一般是10年以上的,最長的期限可達30年。這是銀行儲蓄品種中沒有的,是國債發行有別於銀行儲蓄的品種。在一些國債發行已有較長歷史的國家,大多是面向居民個人發行這種長期債券的,而與銀行儲蓄期限相同的國債是回避的。這種國債可減免利息稅,居民個人主要是买來用作子女的教育費用或個人的資產儲備的,對於穩定居民生活是很有好處的。中國國債發行品種的改變,在取消與銀行儲蓄品種相同的債券的前提下,除了要增發面向金融機構的短期國債,還應當开發新的面向居民個人發行的長期國債。

3、由委托銀行向居民個人發行轉爲財政部門自設國債發行機構。

由於長期以來中國的國債主要是向居民個人發行的1年期至5年期債券財政部門不得不委托銀行系統代爲發行,同時支付高昂的代理發行費用。各大商業銀行也是衝着這筆巨額的代理費,而不惜搞儲蓄大搬家的。人們從銀行取錢买國債,是因爲國債利率高於銀行儲蓄利率,並且國債的利息收入不用納稅;銀行賣國債,是因爲有固定的發行費可入账;在买方賣方都是有利可圖的,只是就社會而言,是付出了不必要的籌資成本的,因爲這些用於买國債的錢原本就好好地呆在銀行,是社會可集中使用的資金,實在是沒有必要再空轉一圈,徒增利息和發行費用。因此,改變發行對象之後,國債並不主要面向居民個人發行,那種銀行儲蓄大搬家的情況就不會再出現,銀行發行國債的歷史就將結束了。在這種前提下,財政部門必須自己常設發行機構。這種國債發行機構既不同於行政攤派時期的國債管理部門,也不同於作爲代理行商銀行營業機構,而是直接隸屬政府財政部門的具體辦事機構,其本身不是經營機構,只是起到發行國債的作用。這一機構發行的短期債券面向的是金融機構,發行的長期債券面向的是居民個人,即並不是只面向金融機構,也不是只面向居民個人,但其主要是面向金融機構的,面向居民個人的國債還可委托發行。時至今日,中國的財政部門還只是設立了國債管理機構,並未設立專門的國債發行機構。而中國的國債市場要走向完善,要改變發行對象和發行品種,走世界上各個市場經濟國家發展國債市場的共同道路,就必須盡快設立財政部門的專門發行國債的機構,以此作爲規範國債發行的基本組織保障。試看中國國債市場的未來,國債的規範發行和國債發行機構的規範設立必將在其完善之中起到重要的基礎條件作用。

中國國債發展簡史
國債tp://a3.att.hudong.com/32/49/01300000038901119864495685813_s.jpg">國債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中國國債的發展可以分爲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1950-1958年)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成爲新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債。在此後的“一五”計劃期間,又於1954-1958年間每年發行了一期“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發行總額爲35.44億元,相當於同期國家預算經濟建設支出總額862.24億元的4.11%。

1958年後,由於歷史原因,國債的發行被終止。

第二個階段(1981年至今)

中國於1981年恢復了國債發行,時至今日國債市場的發展又可細分爲幾個具體的階段。

1981-1987年間,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爲59.5億元,且發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這一期間尚不存在國債的一、二級市場國債發行採取行政攤派形式,面向國營單位和個人,且存在利率差別,個人認購的國債年利率單位認購的國債年利率高四個百分點。券種比較單一,除1987年發行了54億元3年期重點建設債券外,均爲5~9年的中長期國債。

1988-1993年間國債年發行規模擴大到284億元,增設了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新品種。1988年國家分兩批在61個城市進行國債流通轉讓試點,初步形成了國債的場外交易市場。1990年後國債开始在交易交易,形成國債的場內交易市場,當年國債交易額佔證券交易總額120億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國开始試行國債發行的承購包銷;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國債期貨回購兩個創新品種。

1994年財政部首次發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國債;1995年國債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特別是期貨交易量屢創紀錄,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購債務鏈問題等違規事件頻頻出現,致使國債期貨交易於5月被迫暫停。

1996年國債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首先是財政部改革以往國債集中發行爲按月滾動發行,增加了國債發行的頻度;其次是國債品種多樣化,對短期國債首次實行了貼現發行,並新增了最短期限爲3個月的國債,還首次發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國債;第三是在承購包銷的基礎上,對可上市的8期國債採取了以價格(收益率)或劃款期爲標的的招標發行方式;第四是當年發行的國債以記账式國庫券爲主,逐步使國債走向無紙化。

1996年以後,國債市場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時,國債市場出現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銀行債券市場與非銀行債券市場相分離的變化,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即全國銀行債券交易市場、深滬證交所國債市場和場外國債市場。 

國債法的概念
國債tp://a2.att.hudong.com/65/51/01300000206900124710510495633_s.jpg">國債

國債法,是指由國家制定的調整國債在發行、流通轉讓、使用、償還和管理等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它主要規範國家(政府)、國債中介機構和國債投資者涉及國債時的行爲調整國債主體在國債行爲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國債關系。

與民法中的債法不同,國債法調整的是以國家爲一方主體所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這與財政法主體的一方始終是國家這一特徵是一致的,而且國債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重要途徑,其目的是滿足社會需要,實現國家職能。因此,國債法財政法的重要部門法。但是,國債法調整社會關系的核心是國債主體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即國家作爲債務人與其他債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國債法與民法特別是與民法中的債法有密切的聯系,民法中有關債的理論及其具體規定常常也可適用於國債法

國債法雖屬於財政法的重要部門法,但與稅法等其他財政法的部門法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如國債法主體的平等性即明顯區別於其他部門法,盡管國債法的一方主體必須是國家,但在國債法律關系中,國家是作爲債務人與其他權利主體發生權利義務關系的,其他權利主體是否與國家發生債權債務關系,一般都由自己的意志決定,在國債法律關系中,他們與國家處於平等的地位,但在其他財政法律關系中,主體間的隸屬性則明顯區別於國債法。另外,國家取得國債收入權利與其還本付息的義務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其他權利人要享有取得本息的權利,也必須履行支付購买國債資金的義務。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國債法是具有公法性質的私法。

國債的償還

1、國債償還的方式

分期逐步償還法。即對一種國債規定幾個還本期,直到國債到期時,本金全部償清。

抽籤輪次償還法。即通過定期按國債號碼抽籤對號以確定償還一定比例國債,直到償還期結束,全部國債皆中籤償清時爲止。

到期一次償還法。即實行在國債到期日按票面額一次全部償清。

市場購銷償還法。即從證券市場上买回國債,以至期滿時,該種國債已全部被政府所持有。

以新替舊償還法。即通過發行新國債來兌換到期的舊國債。

2、國債償還的資金來源

通過預算列支。政府將每年的國債償還數額作爲財政支出的一個項目列入當年支出預算,由正常的財政收入保證國債的償還。

動用財政盈余。在預算執行結果有盈余時,動用這種盈余來償付當年到期國債的本息。

設立償債基金政府預算設置專項基金用於償還國債,每年從財政收入中撥付專款設立基金,專門用於償還國債。

借新債還舊債。政府通過發行新債券,作爲還舊債的資金來源。實質是債務期限的延長。

國債立法概況

1.國外的國債立法國有:美國;法國;日本;韓國。

2.中國的國債立法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1954-1958年、1980年至今發行過國內公債。各期國債發行以前,由國務院制定國債條例,具體規定國債的發行、轉讓利率、還本付息及其他有關管理事項。國債條例是規範我國國債管理活動、調整國債主體之間關系的法律依據。1968年國家償付了全部內外債本息,1968-1981年,我國是一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國家。1981年1月,國務院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以下簡稱《國庫券條例》),決定發行國庫券來彌補財政赤字,以後又發行了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重點企業債券保值公債、特種公債等。到1992年止,每年都頒布一個國庫券條例,對發行對象與方式、發行數額及利率、還本付息的期限、國庫券及其他債券貼現抵押轉讓國債法律責任、國債管理機構等內容予以規定。1989-1991年每年還頒布了一個特種國債條例,對特種國債的發行對象、發行數額、發行期限、利率償還期等內容予以規定。現行的國債法是1992年3月18日由國務院頒布的《國庫券條例》,但是,該條例作爲國債法已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是它的適用範圍僅限於國庫券而不能對所有的國債各類予以規範;

二是它主要規定的是國庫券發行方面的有關事項,對國債流通、國債的使用等未作規定;

三是沒有規範有關發行的審批程序等。

因此,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起草《國債法》,以期對國債行爲和國債關系予以明確規範。

如何購买

根據國債發行公告,無記名國債記帳式國債均可通過交易交易系統進行公开發行國債發行期間,投資者可到其指定的證券商處辦理委托手續,通過交易交易系統直接認購投資者也可向認定的國債承銷商直接認購
上市國債發行認購辦法與股票有區別。以下是國債發行流程圖

國債tp://a0.att.hudong.com/60/40/01300000038901119864400064556_s.jpg">國債

ing="1" cellpadding="1" align="middle">
發行方式

國債採用掛牌分銷合同分銷兩種方式。
掛牌分銷承銷商在交易交易市場掛牌賣出,各會員單位自營或代理投資者通過交易席位申報認購
合同分銷承銷商同其他機構或個人投資者籤定分銷合同進行分銷認購

申購帳戶 深、滬證券帳戶基金帳戶
申購代碼 深市:1016**或1017**
滬市:751***
申購價格 掛牌認購價格爲100元
申購單位 以“手”爲單位(1手爲1000元面值),爲1手或其整數倍。
申購費用 無需繳納任何費用
操作要點

(1)投資認購深、滬證券交易上市發行的國債需經過證券商委托;

(2)投資認購深、滬證券交易上市發行的國債需通過深、滬證券帳戶基金帳戶進行;

(3)深市掛牌國債的申購代碼爲分銷券商的代碼,並不是證券上市代碼。例如,2001年記帳式(十五期)國債上網發行申購代碼101620指“長城證券掛牌分銷的國債,即投資者作爲买方認購的是“浙江證券”作爲國債賣方的當期國債。每次上網發行公布的申購代碼有許多個,投資者可以任選一個。認購成功後,在上市前此代碼自動轉換成正式的上市代碼,如101620轉爲100115。

(4)上網申購發行的國債申報數量以手爲單位(1手爲1000元面值)。

(5)採用掛牌分銷方式認購國債的委托、成交清算等手續均按交易所業務規則辦理。

(6)投資者辦理交易所上網發行國債的認購手續時不需繳納手續費用。

(7)投資者通過場內認購的國債,其債權交易所所屬的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直接記錄在其“證券帳戶”或“基金帳戶”內,待該國債發行期結束後即可上市流通交易投資者通過場外認購的國債,必須指定一個證券商辦理國債的托管手續,並待該國債發行期結束上市後,方可委托該證券商交易交易市場上進行國債現貨交易

優點
國債tp://a2.att.hudong.com/83/56/01300000206900124710565030033_s.jpg">國債

國債有其自身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流通性強

上市國債由於在交易上市,參與的投資者較多,因而具有很強的流通性。只要證券交易所开市,投資者隨時可以委托买賣。因此,投資者若不打算長期持有某一債券到期兌取本息,則以投資上市國債要好,以保證在賣出時能順利脫手。

2.买賣方便

目前證券營業部都开通自助委托,因此,投資上市國債可通過電話、電腦等直接委托买賣,不必象存款或購买非上市國債那樣必須親自到銀行或櫃臺去,既方便又省時。

 3.收益高且穩定

相對於銀行存款而言,各上市國債品種均具有高收益性。這種高收益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利率高。上市國債其發行與上市時的收益率都要高於當時的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二是在享受與活期存款同樣的隨時支取(賣出)的方便性的同時,其收益率卻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很多。

特別國債" alt="特別國債" src="http://a1.att.hudong.com/65/56/01300000206900124710568601972_s.jpg">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都有特定用途,是國債的一種。但它並不是對預算赤字融資,同時,與發行普通國債集資金的用途不同,一般是以提高收益爲主要目標。

根據有關規定,這種國債屬於特別國債特別國債要視具體發行情況,而定是否適合普通投資投資

國債是由政府發行的債券。與其它類型債券相比較,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具有極高的信用度,被譽爲“金邊債券”。

 爲了有效地發展中國的國民經濟,增強中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國政府除了有規律性地發行適度規模的普通型國債以外,還不定期地發行一定數量的特殊型國債。普通型國債主要可分爲憑證式國債記账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三種,特殊型國債主要有定向債券特種國債和專項國債等幾種。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可提前兌付,不能上市流通,從購买之日起記息。

記账式國債:以電腦記账形式記錄債權,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

定向債券:爲籌集國家建設資金,加強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採取主要向養老保險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簡稱:“兩金”)及其它社會保險基金定向募集債券,稱爲“特種定向債券”,簡稱“定向債券”。

特別國債: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批準,財政部於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於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

專項國債: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 過,財政部於1998年9月面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 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4家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了 1000億、年利率5.5%的10年期附息國債,專項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投入。

財政發行特別國債購买外匯的必要性:

有利於抑制貨幣流動性,緩解人民銀行對衝壓力;

有利於促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有利於降低外匯儲備規模,提高外匯經營收益水平;

有利於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

在港發行

2009年,按照中央政府統一部署,財政部在香港成功發行了60億元人民幣國債。

2010年11月22日,財政部將代表中央政府在香港發行8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50億元人民幣國債通過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面向機構投資招標發行,分別爲3年期20億元、5年期20億元和10年期10億元,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作爲發行及交存代理,負責協助辦理人民幣國債具體招標事宜。30億元2年期人民幣國債通過櫃臺零售方式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和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擔任聯席牽頭行及入账行。有關機構部分和個人部分的發行詳情隨後將陸續公布。

人民幣國債在香港發行,是中央政府促進香港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助於促進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推動人民幣市場的建設,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1]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