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交易市場

在電腦化之前,爲了得到一個貨幣報價投資者必須直接聯絡經紀商交易商。1973年,這種情況出現了變化。隨着貨幣自由浮動體系的出現,路透推出了Reuters Monitor(路透屏幕),這也成爲第一個電子化的外匯市場,使得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可以實時地看到匯率的變化。透明度的提高令外匯市場規模和交易量急劇膨脹,因不斷有新的參與者加入進來。在20世紀80年代前,絕大多數的交易是通過電話或電傳來完成的。1981年,路透推出Monitor交易系統,該系統允許交易商之間進行電子聯絡並完成交易。這進一步增加了市場的活力。電腦化的貨幣體系支付亦令交易的結算更加便捷。在各國放松監管以及科學技術交易更方便的背景下,分散在不同時區的外匯交易中心得以开始聯合,打破時空界限,形成了一個全天24小時的交易體系。市場投機活動亦由此更加興盛。

外匯市場沒有官方的开市或收市時間,然而卻存在一些行業慣例。例如,在紐約市場,非正式的標準交易時間爲美東時間上午8:30到下午3:00。在這段時間之外,銀行沒有必須做市的義務,盡管其通常都會對外報價,尤其是在電子系統中。然而在下午4:30之後,交易商將很難在紐約市場得到報價,因爲惠靈頓在美東時間下午3:00-4:00間已开市交易。加利福尼亞曾試圖填補中間短暫的時間間隙,但因該州銀行數量有限而最終未能成功。

按照北京時間計算,每天第一個开市的是新西蘭市場,大約在凌晨4:00左右,之後兩個小時悉尼外匯市場开市,此後東京、香港、新加坡等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相繼开市。到下午3:30左右(歐美實行夏時制時爲2:30左右),東京市場將接力棒轉交給蘇黎世、法蘭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米蘭等歐洲大陸市場。隨後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倫敦粉墨登場,到晚上9:00左右,紐約、芝加哥、多倫多等北美市場加入進來,之後幾個小時稱爲全天外匯交易活動最爲密集的時段。北美市場大約在凌晨5:00左右結束。周一至周五,各個市場周而復始,共同爲投資者營造了一個可以全天候進行交易的環境。

通訊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模糊了各市場之間的界限。從交易商的角度來看,各市場的主要區別在於流動性,更多的參與者會進行更多的交易。除此之外,各市場並不多大實際的區別,因爲交易商只不過使用不同的代碼參與罷了。然而,本地客戶以及貨幣市場的存在仍地區外匯市場較爲分離。

目前,倫敦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而東京市場則因前幾年日本央行頻繁的市場幹預行爲等因素,份額一度下降。根據BIS的調查,以下爲各個交易中心在整個市場活動中所佔的份額:

英國 - 31%
美國 - 19%
日本 - 8%
新加坡 - 5%
德國 - 5%
香港 - 4%
澳大利亞 - 3%
法國 - 3%
瑞士 - 3%
其他 - 19%
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外匯交易委員會的數字,2006年10月紐約市場外匯交易日均交易額爲5,340億美元。而英國央行外匯聯合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06年10月倫敦市場外匯日均交易額爲9,670億美元

在經歷了一年的準備之後,由路透集團和芝加哥商業期貨交易所(CME)各自出資50%建立的FXMarketSpace終於在2007年3月推出交易平臺,此舉可望爲飛速成長的全球外匯市場注入新的活力。FXMarketSpace現提供集中清算的全球外匯交易平臺,允許進行匿名交易,平臺使用CME的撮合服務以及路透的桌面終端。平臺將提供更大的價格透明度,因在任何時候指令簿都向所有參與者开放,同時實現完全的匿名。這對不斷出入市場短线投資者尤其具有吸引力,諸如對衝基金。雖然該平臺預計到2008年才能達到盈虧平衡,但料將對外匯市場長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本章第三節將有詳述)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