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學


營銷學發展

起源

  理性營銷始於1823年美國人A.C.尼爾遜創建的專業市場調查公司,自此,市場研究建立營銷信息系統並成爲營銷活動的重要部分。C.E.克拉克指出市場信息是“對事實或近乎事實的收集與解釋,或對事實的估計與推測。”廣告媒體的廣泛應用把簡單的回歸分析、抽樣技術和定性研究引入市場研究
  營銷從傳統的經濟學轉入管理研究,標志營銷管理時代的开始。“經濟學是營銷學之父,行爲科學是營銷學之母,數學是營銷學之祖父,哲學乃營銷學之祖母。”經濟學側重於效用資源分配、生產研究,核心是短缺,而營銷公司管理的重要部分,核心是交換
  50年代營銷環境和市場研究成爲熱點。營銷管理必須置於而且適應其不斷變化的環境,消費行爲消費者定性與定量研究的重點,有助於制造商更好地理解其生活方式與態度。特別是當商品不再短缺時,消費者的差異逐漸擴大,於是“市場細分”的概念浮出水面,市場細分根據消費者的社會經濟特徵去判斷消費者的行爲模型。60年代,威廉、萊澤提出了比市場細分更理想的方法,即消費者的價值觀念與人生態度比其所處的社會、階層更準確地解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自此,市場研究強化消費者態度與使用的研究,從態度與習慣判斷生活方式。1960年傑羅姆·麥卡錫提出著名的4PS理論。
  70年代末,隨着服務業的興起,服務營銷服務業提供了思想和工具,也推進了制造業开拓了新的競爭領域。

發展

  80年代,顧客滿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开始流行。滿意是一種感覺狀態的水平,源於對產品績效產出與人們的期望所進行的比較。顧客的期望源於自己和別人的經驗、公司承諾,而績效源於整體顧客價值產品價值 服務價值 人員價值 形象價值)與整體顧客成本貨幣成本 時間成本 體力成本 精神成本)之差異。它與顧客對品牌或公司的忠誠度密切相關。80年代另一流行概念是品牌資產(Brand Equity)大衛?A艾克(Aker)提出構築品牌資產的5大元素爲品牌忠誠、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質、品牌聯想,其他獨有資產。作爲公司無形資產品牌資產往往又構成公司最有價值資產
  伴隨全球一體化進程,西奧多?萊維特提出“全球營銷”(Global Marketing)的思想,強調產品與手段的一致性,認爲過於強調各地方適應性會導致規模經濟損失。然而,他忽略了地域文化差異的影響,受文化影響的產品更多強調各方市場適應性,百不受文化影響的產品可以更多的標準化。
  舒爾茲(Don SchultZ)提出整合營銷(Integrated Marketing),包括營銷战略與活動的整合,信息與服務的整合,傳播渠道的整合,產品服務的整合。
  巴巴拉?本德?傑克遜強調關系營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的重要性,它有別於傳統的交易營銷,爲客戶增加經濟的、社會的、技術支持等附加值,更好地把握了營銷概念的精神,強調了營銷的人文性。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一對一溝通”顧客成爲可能,出現了數據庫營銷,它更好地了解了顧客,加強了與顧客的忠誠關系。

現今

  90年代,企業營銷理念發生變化,企業开始反思傳統的營銷活動,意識到營銷不僅要考慮消費者的需要,更要考慮消費者和社會的長遠利益,如環境保護與人身健康。公司實行組織目標不應爲利潤最大化或消費者的選擇和滿意度最大化,而應是兼顧消費者的滿意與長期福利。於是,4CS开始向傳統的4PS挑战。

展望

  盡管世界著名營銷學者對營銷未來發展的看法顯得多元化,但網絡營銷無疑是21世紀營銷的焦點。營銷環境和消費行爲的變化是網絡營銷發展的動力,20世紀工業時代創造的營銷4PS要素與互聯網技術重新整合。
  網絡營銷的最大特點在於消費者爲導向,消費者的個性特點使得企業重新思考其營銷战略。網絡環境使得雙向互動或爲現實,使得企業營銷決策有的放矢,從根本上提高了消費者滿意度。網絡社會的競爭優勢將來自於吸引和保持顧客的能力和極顯著減少交易成本
  網絡營銷在三個方面對營銷理論體系將產生重大的突破
  (1)強調消費者已逐漸取得交易主權;
  (2)消費需求差異日趨擴大;
  (3)營銷策略重在吸引消費者,培養消費者對公司公司產品的忠誠。
  工業革命以來,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衝擊。無疑,傳統的營銷理論也將發生重大變革。市場細分的標準將更加細化;市場調查方法將更加創新,顯現多元化營銷策略的研究更加注重互動的、整合的網絡營銷
  买方市場的完全轉移和因特網使生產商的產品定位、廠商自身的定位更加細分,商品的文化特徵、民族特徵、藝術特徵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商品將不再僅是大衆的商品,而开始真正表達極小羣體的生活方式。顧客成爲一切的开始,爲顧客找產品,不再是爲產品找顧客,重要的不再是將盡量多的產品賣給盡量多的顧客,而是培養一個已有顧客更多地或只是某一公司產品的顧客。“一對一營銷”、“直效營銷”、“直復式營銷”將成爲全面滿足消費者個性要求的營銷方式。
  網絡調研由於獲取信息的及時性、共享性和低成本的優勢而將逐漸取代傳統調研方法,這種基於顧客和潛在顧客的市場調研結果更爲客觀、真實,反映了消費心態和市場發展趨勢。中國營銷學可劃分爲四個階段

(1)引進階段

  (1978—1982)年。主要通過翻譯、考察及邀請專家的形式,系統介紹和引進了國外的市場營銷理論。這是營銷中國化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但由於當時社會條件的限制,參與研究者少,研究比較局限,對西方營銷理論的認識也相對膚淺。

(2)傳播階段

  (1983—1985年)。1984年1月,全國高等綜合大學、財貿院校的“市場學教學研究會”成立,大大促進了營銷理論的全面範圍內的傳播,營銷學开始得以到高校教學的重視,有關營銷學的著作、教材和論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3)應用階段

  (1985—1992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場環境的改善爲企業應用現代營銷原理指導自身經營創造了條件,但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較大的不均衡:不同地區、行業機制中的企業在應用營銷原理的自覺性和水平上表現出較大的差距,同時應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4)擴展階段

  (1988—1992年)。在此期間,無論是市場營銷研究隊伍,還是市場教學、研究和應用的內容,都有了大極大的發展。研究重點也從過去的單純教演出了研究,改變爲結合企業營銷實踐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國營銷學評價與觀點

評價

  市場營銷理論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重新引入中國大陸,經過近20年代的風風雨雨已從單純的理論學習階段步入需要全面創新和拓展的時代。
  然而,由於缺乏對西方營銷理論應用於中國實踐的充分探索,缺乏中國營銷理論創新的嘗試,營銷學依然沒有實現和中國國情的有效整合,營銷學最權威的指南仍然是“科特勒”、“麥卡錫”和“斯坦頓”。大多數人只不過是在介紹他們的理論與觀念。實踐中的營銷更多的是廣告、促銷,甚至不顧道德的束縛,操縱消費者的欲望,背離了時代的特徵。
  2000年以來,現代營銷理論和應用原則上又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如:對質量、價值和顧客滿意的強調,對關系建立和顧客保持的強調;對商業過程和整合商業職能的強調;對全球性思考和區域性規劃的強調;對战略聯合和網絡建立的強調;對直接(復)和在线營銷的強調;對服務營銷的強調;對高科技產業的強調;對符合倫理的營銷行爲的強調。這些新的觀點經過系統化後,也正是今天所看到的關系營銷、整合營銷、網絡構建、战略聯合、直復營銷、在线(網絡)營銷服務營銷營銷倫理等,它們構成了當今營銷時代的新特徵。

觀點

  營銷是對需要滿足的促進,需要無處不在,營銷也無處不在。實用的營銷不在於優雅的形式,而在於被誰,在什么地方,以何種程度得到充分和有效的應用。營銷應成爲一門實用管理技術,解決實際管理問題,應該向企業提供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技術。從寶潔的品牌營銷,可口可樂的特許經營,斯沃琪的差異化影響,馬獅的關系營銷到戴爾大規模开始定制化營銷,可以看出這些營銷創新成就了一個品牌,一個企業,豐富了營銷理論體系。
  因此,中國營銷學面對21世紀,應結合西方營銷理論、技術趨勢和中國文化、市場企業的實際狀況,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創新:創建中國市場環境下,尤其是網絡環境下道德的營銷理念和體系;創建結合實踐的微觀營銷實務技術;創建整個組織範圍的營銷思路和方法。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