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


詞語注音
  【拼音】:kǒu àn
  【注音】:ㄎㄡˇ ㄢˋ詞語解釋
  ◎ 口岸 kǒu àn
  (1) [port]∶對外通商的港口,也泛指兩國邊境設立的過境或貿易的地點
  通商口岸
  (2) [embankment]∶堤岸
  鄰省水漲,洪澤湖倒灌,上段口岸衝決,我可有什么法子呢?——《兒女英雄傳》詞語解釋

釋義一

  (1).堤岸。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鄰省水漲, 洪澤湖 倒灌,上段口岸衝決,我可有什么法子呢?”

釋義二

  (2).港口。
  【出處】: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 臺灣 口岸故巨,其西則 淡水 ,山石林立,不可泊舟,惟東南有水瀠折而下,可通舟楫。”
  【示例】:梁啓超 《<史記·貨殖列傳>今義》:“於是提倡爲鎖港閉關之說,以通商爲大變,以开口岸爲大蠹。”《人民文學》1982年第10期:“ 香港 ,這個國際化的口岸,若論它的經濟繁榮,其實也是近一二十年當中發展起來的。”口岸分類
  口岸的分類
  口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類,常用的分類方法有:
  1、按批準开放的權限劃分。按照批準可將口岸分爲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
  一類口岸是指國務院批準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
  二類口岸是指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开放並管理的口岸。
  2、按出入境的的交通運輸方式劃分。按照出入境的國境的交通方式劃分,可將口岸分爲港口口岸、陸地口岸和航空口岸。
  港口口岸是國家在江河湖海沿岸开設的供貨物和人員進出國境及船舶往來掛靠的通道。
  陸地口岸是國家在陸地上开設的供貨物和人員進出國境及陸上交通工具停站的通道。
  航空口岸是國家在开闢有國際航线的機場上开設的供貨物和人員進出國境及航空器起降的通道。產生與發展
  現代意義上的口岸雖然仍延續古代邊境“關卡”的職能,但主要作用是發展國際貿易和國際交往,促進世界和平。世界上早期的國際貿易主要依靠海上運輸。隨着早期海運的發展,地中海沿岸率先出現了一些對外貿易港口。約於公元前2700年,腓尼基人就在地中海東岸興建了西頓港和提爾港(在今黎巴嫩)。此後,在非洲北岸建有著名的迦太基港(在今突尼斯)。古希臘時代在摩尼契亞半島西側興建了比雷克斯港。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在埃及北岸興建了亞歷山大港。羅馬時代在臺伯河口興建了奧斯蒂亞港(在今意大利)。
  中國在漢代建立了廣州港,同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各國通商。後來相繼建立了杭州港、溫州港、泉州港和登州港等對外貿易港口。到唐代,興建了明州港(今寧波港)和揚州港。由明州港可直通日本;揚州港處於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點,爲當時水陸交通樞紐。宋元時期,又建立了福州港、廈門港和上海港等對外貿易港口。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各國的口岸史上,海港口岸都是先於航空口岸和陸路口岸之前產生的。隨着英國的第一條鐵路於1825年建成並正式通車和1918年6月8日倫敦—巴黎航空定期國際郵政運輸的开通,世界各國陸續在國際航空、國際陸路聯運、邊境貿易地設置空運口岸和陸運口岸。目前,世界上有港口水運口岸2000多個,空運和陸運口岸1500多個。這些口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各國客貨運輸和世界經濟大循環的發展。性質
  口岸是一個主權國家根據自己的政策需要和具體的地理條件而設置的,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門戶。在和平時期,口岸是國內外人員交往、對外貿易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境的場所,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渠道。每個主權國家在口岸上都設置有檢查檢驗機關。這些檢查檢驗機關既要爲外貿貨物和交通工具的出入和國內外人員的交往提供服務、提供方便,又要爲國家嚴格把關,維持口岸的正常工作秩序,制止非法出入境,緝毒緝私,防止傳染病傳入傳出,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的安全。在爆發國際战爭的非法時期,有的口岸將奉命關閉,轉爲保衛祖國的前沿陣地。霍爾果斯口岸
  霍爾果斯口岸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境內、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的伊犁河谷西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與哈薩克斯坦接壤,是我國西部歷史悠久、輻射中亞市場區位最優、自然條件最好、綜合運量最大、基礎設施完善的國家一類公路口岸。它地處歐亞板塊的中心位置,國道312线(上海—霍爾果斯口岸)的最西端,隴海—蘭新鐵路國際新通道的西端。距烏魯木齊670公裏,伊寧市90公裏,距哈薩克斯坦經濟中心城市阿拉木圖市378公裏,雅爾肯特市35公裏。是新疆自然條件最佳、基礎設施建設最完善、輻射中亞市場地理位置最優越、客貨綜合運量最大的國家一類公路口岸,也是我國西部最大的陸路公路口岸,年通關能力可達300萬噸,是我國與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开展經濟、文化交流的國際大通道和橋頭堡,在促進中國與中亞各國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及文化交流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精—伊—霍鐵路全线貫通,霍爾果斯口岸將成爲中國西部又一個集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爲一體的綜合性國際聯運樞紐。
  口岸平均海拔750-840米之間,地勢由北向南傾斜,較平坦,地質好。由於受北天山和南天山的阻攔,氣候具有溫暖溼潤的特點,年平均氣溫8攝氏度,無霜期179天,爲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裏水源豐富,霍爾果斯河、卡拉蘇河和東風幹渠流經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周邊境內元代都城阿勒瑪力遺址、成吉思汗七世孫墓、惠遠古城、拱寰古城、可克達拉草原、果子溝、賽裏木湖等都是理想的旅遊、考古、休闲勝地。
  霍爾果斯口岸黨委、管委會以招商業引資爲主线,以機制創新服務創新爲動力,努力營造優良環境,提高通關速度,提高服務水平,把霍爾果斯口岸建成我國向西开放的橋頭堡和投資興業的首選寶地。霍爾果斯口岸經過近幾年的全面規劃與建設,已進入全方位發展階段,基礎設施與投資軟環境日趨完善,一個以對外貿易、進出口加工、旅遊三大功能爲主的多功能立體口岸城市已具雛形,正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美好的未來。
  隨着2005年7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阿斯塔納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於建立和發展战略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世界上第一個跨國邊境合作項目——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進入了實施和建設階段。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沿界河橫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全封閉管理,總面積13.16平方公裏,分支撐區和輔助區。支撐區爲霍爾果斯自由貿易城,面積4.63平方公裏,其中中方面積3.43平方公裏,哈方面積1.2平方公裏。輔助區爲出口加工區,面積9.73平方公裏,全部在中方境內。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將充分發揮地跨中哈兩國的區位優勢及中哈兩國賦予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商品展示、商品銷售金融服務倉儲運輸和旅遊休闲,成爲中國面向中亞乃至西亞、南亞、東歐地區,集區域加工制造、區域中轉、區域採購、金融服務和旅遊休闲等功能爲一體的綜合性國際貿易中心,成爲中哈邊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中亞商貿城、旅遊觀光城,促進中哈雙邊貿易發展和友好交流,加快邊境地區經濟發展。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