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海底撈宣布年底前閉店約300家但並不裁員,市值較高點已蒸發超3500億港元

2021-11-05 23:24:0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我作爲海底撈最大的股東,(對於海底撈未來增長)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今年6月,一份有關海底撈(06862.HK)的交流會紀要在網上流傳,創始人張勇如是說。

一語成讖。

11月5日,在扛不住經營壓力之後,海底撈宣布閉店措施,其將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對較低及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开,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在2020年餐飲業遭遇疫情重創之後,海底撈即便經過了一年的調整,似乎還是沒有從頹勢中走出來。今年以來,不僅業績恢復不及預期,股價在二級市場也是一路下行。

與此同時,海底撈的負面輿情不斷,從“牛肉粒沒了”到“包廂攝像頭”,海底撈多次登上新聞熱搜。有“火鍋茅”之稱的海底撈,似乎進入了停滯期。

與危機相呼應的是公司的股價,2021年2月,海底撈股價達到歷史新高的80多港元/股,總市值曾一度接近4700億港元。公司最新股價收於21.05港元每股,已較高點蒸發超過3500億港元。

閉店約300家

根據公告,海底撈將在今年年底之前關停300家門店。

關停300家門店對海底撈來說,是個不小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海底撈門店已經達到了1298家,不包括今年上半年新开門店數量,這個關停規模達到了23%以上。

要知道,在今年上半年底,海底撈還在維持擴張策略。根據中金公司此前的預測,受限於各種因素影響,海底撈的开店速度受到限制,但仍然預估上半年新开店約300家。

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策略轉向。

在公告中,海底撈坦言是2019年制定的快速擴張策略導致了這些門店的經營未達預期,並羅列了四項原因:

一是部分門店選址出現失誤;二是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於奔命的組織結構變革;三是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四是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

在承認策略出現錯誤的同時,海底撈也給出了調整方案。

爲改善上述經營表現,海底撈董事會決定开展由執行董事、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負責領導的“啄木鳥計劃”。

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的門店,包括海外門店,並相應採取果斷措施;重建並強化部分職能部門,並恢復大區管理體系;在科學考核各部門的前提下,持續向員工傳達企業文化及“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並大力倡導愛和信任爲核心的奉獻精神;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若海底撈門店的平均翻臺率低於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开設新的海底撈門店。

同時,海底撈表示,此次關停門店不裁員,公司將在集團內妥善安頓相關門店之員工及管理層。

成長性見頂?

今年以來,海底撈的成長性就一直遭受市場質疑。

上半年,海底撈實現收入約爲200億元,同比增長約106%,實現淨利潤約爲人民幣9452.9萬元,同比增長109.8%。

相比2020年同期,這份成績單已經有了明顯好轉。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收入約爲98億元,淨虧損約9.65億元。

但如果與疫情之前的表現相比,海底撈的增長可謂大大不及預期。2019年上半年,其實現收入約117億元,當年中期淨利潤爲9.11億元。也就是說,相比正常經營下,海底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仍有8億之差。

市場一直認爲,這主要由於翻臺率恢復低於預期、新店爬坡期拉長及產生开辦費用、國內疫情反復、員工成本短期上漲等因素造成。

尤其是翻臺率數據的變化,一度讓海底撈遭遇諸多非議。

2016-2019年,海底撈翻臺率每天分別爲4.5、5.0、5.0、4.8次,2020年海底撈翻臺率下跌至3.5次/天,到了2021年上半年,整體翻臺率已經下滑至3次/天。

但海底撈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慢开店的步伐。截至2020年底,海底撈門店達到了1298家,2017年-2020年,海底撈每年新增門店分別爲99、193、302、530家,以60%-70%左右的增速擴張。

以此來看,要恢復到平均翻臺率4次/天,海底撈仍然有不短的路要走。

海底撈對自身情況亦有清醒認識,此前公司在接受投資機調研時坦言,整體門店速度擴張過快,導致加密型門店翻臺率下降以及新店爬坡期拉長。

而對於海底撈是否“增收不增利”的疑問,張勇曾表示,“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我常常講,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我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因爲這是我的使命。穩定了我就衝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衝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爲止。”

從當前情況來看,尋求海底撈的“穩定”大於一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曾報道,火鍋行業被普遍認爲是餐飲的最優賽道,其供應鏈標準化程度在餐飲賽道中最高,且在人員成本上還存在一定優化空間。不過,火鍋品牌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同質化嚴重,各種火鍋品牌層出不窮,明星投身餐飲也首選火鍋,使得火鍋品牌持續生存、做大有難度。

業內專家在受訪時指出,火鍋品牌增長中出現的問題,比如門店翻臺率、業績下降,其實是對比過去的高速增長,但這其實是創新紅利帶來的,是一種超額收益,現在(下降)只是逐步回歸正常。如果保持合理、穩定的單店業績,以此作爲基礎去復制,是連鎖企業發展正常的路徑。 

相關閱讀: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真話”對還是不對?專家指出火鍋行業超額收益期或已過

海底撈業績恢復不及預期,上半年預盈1億股價大跌16%,翻臺率下降及新店爬坡期拉長成主因

(作者:張賽男 編輯:張玉潔)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