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瀕臨退市:累計虧損過百億 高履約成本難題待解

2022-06-17 18:00:0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實習生陸爽 上海報道

在上海居家封控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生鮮電商可謂舉足輕重。每日優鮮、叮咚买菜、美團买菜等平臺也逐漸家喻戶曉。然而,生鮮電商一邊積極自救,保障供應鏈不斷供,守護居民的“菜籃子”;一邊則面臨着長期無法盈利、持續虧損的窘境。

最早入局、曾被資本熱捧的每日優鮮,便在這個夏日迎來了多事之秋。6月初,每日優鮮因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納斯達克上市合規標準的1美元,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示。而在半月以前,每日優鮮因未提交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門就向其發出警示函,表明其不符合納斯達克的上市要求,並要求其在60天內提交2021年報或合規計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因拖欠供應商16億元,每日優鮮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532萬元。除了拖欠供應商款項,不少消費者也指出每日優鮮貨品種類少、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每日優鮮方面,但針對上述問題並未給予解釋和答復。

股價跌入谷底

2021年6月25日,“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之前,每日優鮮可以說是資本的寵兒,八年之內,共獲得11輪融資,融資規模超百億元。但上市當日就讓人大跌眼鏡,盤中一度暴跌36%。從那時起,每日優鮮的股價便呈一路下跌趨勢。

6月2日,每日優鮮因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納斯達克上市合規標準的1美元,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示。據悉,每日優鮮享有180天寬限期,即需要在2022年11月29日前重新達到合規要求。在寬限期內,如果每日優鮮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不低於1美元,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將書面確認重新合規。這也意味着,每日優鮮若在寬限期內,仍然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自救,以改變其股價,將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

截止6月15日,每日優鮮報收0.25美元/股,與13美元的發行價相比,縮水超98%.發行時每日優鮮IPO募資約3億美元,市值32億美元,如今卻只剩5830萬美元。

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鮮的淨營收分別爲35.5億元、60億元、61.3億元,營收規模逐年增長。但與此同時,該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同期淨虧損分別爲22.32億元、29.1億元、16.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近68億元。

目前,每日優鮮2021年財報遲遲沒有公布,但根據最新披露的2021年三季報顯示,每日優鮮Q3營收達21.219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4.412億元,同比增長47.2%,然而虧損規模也亦步亦趨,同期每日優鮮淨虧損達9.737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淨虧損6.16億元,同比擴大58.07%。

每日優鮮在財報中還透露,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淨虧損爲7.2-7.5億元,2021年淨虧損預計爲37.37 億-37.67億元。由此可見,每日優鮮最近四年累計虧損至少105億元。

履約成本居高不下

一致以來,每日優鮮深耕於DMW(前置倉)市場,並在招股說明書表示,計劃將此次發行淨收益的50%用於發展DMW零售業務。

然而,近日每日生鮮所面臨的退市壓力卻表明,前置倉模式是一把“雙刃劍”。對此,每日優鮮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因在供應鏈、倉儲方面投入較大導致了運營的重資產模式,但此類自營模式更能關注細分領域,通過對供應鏈、倉配履約環節的改革升級,可以靈活的供應鏈控制能力、高效的履約流程、協同能力與數據獲取能力上的優勢獲得市場青睞。

然而,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前置倉模式的缺陷也同樣明顯。高額的履約費用,是造成每日優鮮長期持續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曾有券商指出,前置倉模式盈利難在於其毛利難以覆蓋履約費用。履約費用包括與產品交付和倉庫運營有關的費用、前置倉和質量控制中心的租金和折舊費用等。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2020年,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分別爲12.39億元、18.33億元、15.77億元,佔總淨收入的比重分別爲34.94%、30.54%、25.72%,淨虧損分別爲22.32億元、29.09億元和16.49億元。

2021年第一季度履約費用爲4.40億元,佔總淨收入的比重爲28.77%,同比增長4.2%。高額的履約費用,使得每日優鮮的盈利能力承壓。盡管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優鮮的營收破勢而增,達到21.22億元,同比增長47%。不過,高額的履約費用導致最終公司淨虧損9.74億元,同比增長201.66%。

在行業人士看來,農產品屬於非標產品,同時屬於低毛利、高風險行業。運營風險在於生鮮農產品在流通中的損耗量是很高的。農產品單個、單價的利潤並不高,因此需要多SKU,滿足消費者去農貿市場能买到所有東西的體驗。其中的痛點是,一旦SKU少了,用戶黏度就沒有了;一旦SKU多了,供應鏈的運營風險會成倍增加。

即使是同一站點,與叮咚买菜、盒馬鮮生相比,每日優鮮不僅產品品類減少,還出現配送時長爲2小時等運力不足的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不少同品牌同規格的商品,每日優鮮售價高於其他平臺,還有很多商品爲雲超特賣,最快次日才能送達。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來,每日優鮮因拖欠貨款,被供應商斷貨、訴訟至法庭的新聞接連不斷。據其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每日優鮮尚未支付的供應商欠款淨額爲16.52億元,同比增加34%。

行業洗牌加劇

每日優鮮的困境並非生鮮電商的特例。行業龍頭如此,更不用說生鮮電商的後來者。去年8月,在長沙成立3年後的十薈團,开始撤出上海、青島、福州等數十座城市,退守湖南、湖北和江西等主市場,但去年底,大本營湖南也面臨失守。與此同時,十薈團的裁員行動也一直在進行當中,有員工表示,公司高峯期上萬人規模的團隊,目前已縮減至不足1000人。

同期,开業不足一年的寶能生鮮在西安地區關閉25家門店、南充地區關閉8家門店;對應地區的小程序也已經無法下單。有多位寶能生鮮員工爆料稱,全國數萬名員工被寶能集團無故多次拖欠工資。

去年10月,傳美菜網部分城市服務已經關停,大區开始合並,裁員前兩周就已經开啓。呆蘿卜App也發布停止運營公告。曾經被資本圍繞的生鮮電商,此時此刻仍然摘不掉“燒錢、虧損、高成本”的標籤,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錢燒完了,無米下鍋。

雖然生鮮市場規模大,但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曾統計,國內生鮮電商領域,大約有4000多家參與者,其中僅有4%營收持平,88%陷入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盈利。資深電商行業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認爲,2022年生鮮電商“卡位战”進一步升級。加上生鮮電商格局還未完全穩定,未來生鮮市場會呈現菜市場、超市和社區生鮮等多種業態共存的局面。總體而言,對於平臺而言,未來仍然需要高資金量的投入。

(作者:鄭植文 編輯:陶力)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