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個季度虧損,怪獸充電到底有多難?

2022-06-27 09:00:11

怪獸充電,等待業績翻盤。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自智能手機普及以來,電量續航問題一直是人們的焦慮。有需求就有產品,充電寶便應運而生。充電寶在市場推出之後廣受歡迎,但是後來大家逐漸發現,日常攜帶充電寶仍有諸多不便,所以又催生了相關公司推出共享充電寶項目。

在經歷了資本追逐、數輪行業洗牌之後,目前共享充電行業已進入理性發展階段。以怪獸充電爲首的頭部玩家在用戶規模、設備鋪設密度、規模體量等方面的綜合指標領先行業其他玩家。據歐睿國際發布的行業報告,從2021年GMV規模來看,怪獸充電以40.1%的GMV佔比保持行業第一。

因爲怪獸充電的行業地位,所以業績表現也成了外界判定共享充電寶行業的“風向標”。6月15日,怪獸充電(NASDAQ:EM)公布了2022年一季報。財報顯示,第一季度怪獸充電營收7.371億元(約1.163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8.469億元下降13.0%,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8.362億元下降11.9%,淨虧損爲9640萬元。

股價方面,在上市後一年多的時間裏,怪獸充電大部分時間處於破發狀態,截至2022年6月21日,1.21美元的收盤價較發行價跌去了近九成。

《每日財報》梳理此前業績也可以發現,怪獸充電股價“腳踝斬”背後伴隨的是業績轉折。那么眼下,其市佔率不斷增長的同時,到底又遇到了哪些“瓶頸”問題導致業績掉頭呢?

疫情下,怪獸“兇”不起來

一季度財報顯示,怪獸充電收入爲7.37億元,同比下降1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移動設備充電業務收入減少;淨虧損爲9640萬元,而去年同期的淨收入爲151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3月31日,該公司的服務可用POI(點位)爲86.1 萬個,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爲84.5萬個;大約38.9%的POI通過網絡合作夥伴模式運營,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這一比例爲38%。

業內廣爲人知,共享充電現階段本質是一個流量生意,誰覆蓋的場景規模廣、誰擁有的點位多,誰就能在行業中確保領先的優勢。在移動電源和用戶數量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怪獸充電提供的移動電源數量爲570萬個;截至2022年3月31日,怪獸充電累計注冊用戶數量爲2.989億,意味着第一季度新增1200萬注冊用戶。

可現實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點位和注冊用戶的增加並不能帶來利潤收入。眼下,怪獸充電的營收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降,連續三個季度環比下降,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據《每日財報》了解,共享充電寶企業多採用直營模式,爲了拿下更多商戶,就需要給商場、商戶高額入場費以及高分成。

2022年一季度,怪獸充電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爲6.59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617億元減少0.3%,較上一季度的7.043億元減少6.3%。雖然相較去年少了,但其佔當季營收的比例卻高達89%,足見“开源”不強,“節流”又微不足道。

對於上述費用,主要用於點位的擴張和對合作夥伴的激勵。此前還有數據顯示,由於優質點位稀缺,商家掌握了較強的自主定價權,目前充電寶企業和商戶之間的分成費用率,已由最初的50%~60%變成60%~70%,甚至有高於70%的情況出現。因此,如果說怪獸充電是在爲商戶做嫁衣,似乎也不爲過。

展不开的“第二曲线”

公开信息顯示,怪獸充電於2021年4月1日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8.5美元/股,低於其此前擬定的發行價格區間爲每股10.50~12.50美元。

從怪獸充電的營收構成來看,主要源於:移動設備充電業務、移動電源銷售和其他(廣告等)三部分。其中,移動設備充電業務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貢獻的營收佔比在95%以上。

制圖:每日財報

其實透過怪獸充電也能清晰看到共享充電寶行業的詬病,即盈利模式過於單一。怪獸充電作爲上市公司,也在努力嘗試新業務來开拓第二增長曲线。

2021年年初,怪獸充電推出白酒“开歡”,天貓平臺定價118元起,同時也是希望利用直營的地推資源推廣新產品。

可實際上,想切一刀白酒行業的蛋糕並不容易,雖然白酒行業利潤率高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巨大的利潤率的背後也存在着難以逾越的品牌壁壘。畢竟,白酒行業發展多年,各家品牌的地位、範圍早已扎根。

圖源:淘寶

近期开歡天貓旗艦店顯示,其出售的六款產品總月銷不到1000。由此也可見,所謂的第二曲线並沒能展开。顯然,對於怪獸充電來說,租充電寶依然遠比賣白酒更有錢賺。

憧憬下的思考

順境加速,需要的是運氣和勇氣;逆勢上揚,才真正考驗一個公司的“內力”。

其實單就市場而言,共享充電寶的前景依然廣闊。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共享充電寶服務的市場規模在2016年至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爲151.1%,並有望在2020年至2028年以36.9%的復合年增長率進一步增長,且於2028年達到1061億元。

而共享充電寶本身,一度是受到爭議的服務之一。一方面,它和共享出行一樣,打過價格战,有過整肅期,經過幾年野蠻生長才形成了怪獸充電、小電、竹芒科技的格局。另一方面,由於手機電池很難有硬件方面的突破,共享充電寶將在很長時間內保持一定剛需的定位,所以引發了大衆對它的態度褒貶不一。

於公司的立場,養產品易,養品牌難,如同共享出行領域長期無人撼動滴滴的地位,共享住宿領域Airbnb始終是行業龍頭。這都需要長期的打磨,讓需求洞察不止停留在表面。

或許對共享充電寶企業未來而言,更多需要考慮產品範圍之外的內容,因爲物質和功能只能決定產品,但把人當作战略的“目的”,才能塑造超越物質需求的品牌,進而才能在飽和的市場裏,實現對主流聲量持續的奪取,更能在疫情等“逆”環境下做到對剛性成本的把控。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