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宣布漲價!很多人都在用

2022-08-09 14:01:20

來源:北京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北京商報、錢江晚報、新聞晨報、上觀新聞

圖 / 21世紀經濟報道(梁遠浩 攝)

共享單車行業在今年出現漲價趨勢!

“共享單車價格比公交車甚至打車還貴”引發了廣泛討論。

有用戶認爲,漲價是企業依據單車管理成本對價格做出的反應,長期低價難以負擔單車在日常運營中的維護與投放成本,不利於共享單車行業的良性發展。也有一些用戶認爲平臺通過前期的低價與補貼吸引關注,並逐步提高其用戶粘性,隨後再漲價以提高其利潤。

有網友稱:

“再漲就只坐得起公交車了”

“幾個共享單車App的月卡加起來都夠买輛自行車了。”

“連共享單車自由都不能眨眨眼隨意實現了。”

“小電驢的快樂誰知道?充電半小時,能跑100多公裏。看了鄰居家的小電驢,準備最近买一輛。”

據北京商報,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自行車上遊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超10%,原材料上漲的壓力正在從自行車制造企業向下遊傳導。

多家共享單車宣布漲價!

近日,美團單車宣布,由於硬件和運維成本的增加,2022年8月10日23時起,美團單車騎行暢騎卡無折扣價將進行如下調整:

7天卡無折扣價調整爲15元;

30天卡無折扣價調整爲35元;

90天卡無折扣價調整爲90元。

據悉,這三檔騎行卡目前價格分別爲10元、25元、60元。

據了解,此次美團上調的是暢騎卡無折扣價。無論美團、滴滴青桔還是哈囉,用戶目前在這些平臺實際購买月卡、周卡的價格,都是在原價基礎上打折後的優惠價。

以北京地區爲例,哈囉的30天月卡原價價格目前爲35元,支付寶購买實際支付價格爲15.33元,哈囉App購买價10.33;美團30天暢騎卡目前原價25元,實際支付價格爲16.8元,此次上調後,30天月卡原價與哈囉持平;滴滴青桔單車30天暢騎卡目前原價仍爲25元,實際支付價格爲12.5元。

當然,無折扣價並非是最終優惠價格,實際購买價格可能因使用優惠券而發生變化。

雖然目前暫不清楚美團此次調整無折扣價格後消費者的實際購买如何,但平臺上調原價,無疑讓人們嗅到了共享單車漲價的氣息。

“最近幾個月都是自動續費月卡,去超市300米路程我也騎車,騎了就是賺到。”

日常對公共出行情有獨钟的市民潘先生表示,自己仍將繼續使用共享單車。

有部分網友爲,漲價是企業依據單車管理成本對價格作出的反應,長期低價難以負擔單車在日常運營中的維護與投放成本,不利於共享單車行業的良性發展。“經常深夜還看到共享單車工作人員在擺放車輛,車好、有車騎更重要。”市民王先生對此次調價表示理解。

也有部分網友表達了不滿,認爲平臺通過前期的低價與補貼吸引關注,並逐步提高其用戶粘性,隨後再漲價以提高其利潤。

記者從行業人士獲悉,原材料、運維成本上漲,確實是共享單車行業目前面臨的一個趨勢。如何在早年燒錢、低價攬客帶來的消費慣性之下,平衡合理運營價格與市場反饋,或將成爲未來一段時間的難題。

美團單車並不是這兩年來首個宣布漲價的共享單車平臺。

據北京日報,今年1月起,哈囉將騎行套餐7天卡漲至15元,30天卡漲至35元。哈囉單車在當時發布的公告中表示,漲價系因硬件和運維成本增加。有多地網友稱,哈囉單車起步價已從每半小時1.5元提升至半小時2元,目前沈陽、長沙、佛山、綿陽、珠海等多個城市單次騎行漲價已生效。

經歷了共享單車“大战”,如今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之後,共享單車的價格一直在上漲。

這一年以來,也有不少用戶反映共享單車優惠越來越少,騎行價格一直在攀升。

對於本次漲價原因,美團單車在漲價公告中提到爲“硬件和運維成本增加”,而此前哈囉單車的漲價原因則爲“運維人力投入和產品折舊成本增長”。

這也就意味着,經過早期的燒錢搶市場階段後,共享單車如今進入理性競爭階段,而隨着上遊成本和運維成本的提高,漲價成爲整個行業的普遍現象。

2015年起,中國共享經濟風起雲湧,共享單車數百家企業展开燒錢大战,直至2019年前後,神話破滅,國內共享單車昔日兩大巨頭,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ofo則遭遇資金危機,共享單車市場慘烈洗牌。

從共享單車的漲價史來看:

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繼進入市場時,共享單車最初價格爲0.5元/半小時,隨着後續其他車型的推出,共享單車的價格調整爲1元/小時。

如今,公开信息顯示,目前,中國共享單車的市場均價爲30分钟內起步價1.5元,後續平均1元/10分钟。

今年,許多平臺都調整了價格,提高至30分钟1.5元、2元不等。

低價策略已過時

北京商報報道,共享單車解決了出行的“最後一公裏”難題,將便利送到城市居民腳下,但如今這一腳越來越貴了。

短短數年,幾度風雨。共享單車是個有故事的“同學”,經歷過大風大浪,也目睹了你來我往。

共享單車最火爆的時候,兩大巨頭摩拜和ofo小黃車瓜分市場。不過後來,ofo小黃車倒下,摩拜也賣身給美團,兩者都留下一地雞毛。

倒在春天裏的ofo,成了名副其實的前車之鑑。ofo偶爾還會出現在媒體的視野中,但大衆記憶裏只剩下退不了的押金了。

流量獲客,不計成本,共享單車是細分業態裏的一面鏡子。互聯網巨頭進入,开啓燒錢推廣模式,一種應用或者一種服務才能真正進入普通大衆視野。

單車是隨處可見的影子。中國的不少公司,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未上市的初創公司,經常試圖超越對手,爲追求市場主導和產業領導地位,犧牲短期利潤以獲得用戶流量。

成也燒錢,敗也燒錢,已經敗退的前車打不起消耗战,更意味着單車經濟這塊蛋糕,即便是擁有較大體量的互聯網巨頭,也無法僅憑砸下巨資而奠定勝局。

以無止境的低價策略甚至補貼倒找佔領市場並擠掉其他競爭者的打法也過時了。一再的虧損,大幅裁員、管理層劇變、資金鏈緊張,往往是危險的前兆。背後的經營之困,始終是繞不开的牽絆。

復工後的共享單車曾迎來了短暫的“第二春”,共享單車成爲人們必要的出行依賴。

而隨着共享單車對於线下紅利的發掘已趨於穩定,資本的扶持力量弱化,增強自我造血能力,無論背靠大樹,還是獨自乘風,這道題早晚要答。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