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敗退,生鮮電商九死一生,一文讀懂行業洗牌始末|鈦度圖聞

2022-08-24 20:01:15

鈦度圖聞第五十四期

策劃制作|鈦媒體視覺中心,編輯|劉美蘭,作圖|初彥墨

近日,每日優鮮App和小程序顯示,“30分钟極速達”的業務已關閉,隨即還流傳出一份每日優鮮“就地解散”內部會議錄音,在互聯網上引起熱議。8月23日,有消息稱,每日優鮮便利購業務被收購,作價3000萬,但每日優鮮方目前暫未回復。

曾作爲“生鮮電商第一股”,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首創者的每日優鮮,如今卻被員工討薪、供應商討欠款、用戶退款,不過幾年時間,每日優鮮就從“藍海”走向“死海”。每日優鮮的大敗退,是否爲生鮮電商的“前置倉模式”蒙上陰影?生鮮電商行業路在何方?鈦媒體鈦度圖聞最新一期帶你梳理生鮮電商行業的洗牌始末。

生鮮電商變遷史:從風光到暗淡

生鮮電商曾一度是創業圈的頂流,他們改變了傳統“人、貨、場”的流通零售模式,影響了億萬人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生鮮電商的發展史可以說是從風光到暗淡。2005年,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網”創立,生鮮電商賽道進入萌芽期,並以垂直電商爲主。2012年,資本與互聯網巨頭湧入生鮮電商賽道,在之後的5年裏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每日優鮮、天貓生鮮、盒馬鮮生、順豐優選等頭部平臺紛紛成立。2019年起,生鮮電商行業出現新風口,社區團購模式興起,美團买菜、 每日優鮮、叮咚买菜等开始打起“價格战”,競爭激烈,此時互聯網流量紅利已逐漸喫緊。2021年之後,生鮮電商增速放緩,流量紅利消耗殆盡,生鮮電商們紛紛裁員、關停門店、收縮战线。

在這個百家爭鳴的龐大賽道中,每日優鮮的撤退並不是個例。2019年,生鮮電商進入了洗牌期,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關停。據鈦媒體鈦度圖聞不完全統計,關停的企業中存活時間最長的是易果生鮮,長達13年8個月,而最短的吉及鮮僅存活1年零3個月。很多中小平臺企業在入局後,雖推出花樣“玩法”,但仍難以擺脫消亡的命運。

生鮮電商行業危機四伏,賺錢到底有多難?

一批批生鮮電商企業倒下,但中國的生鮮電商市場還在持續擴張。

2020年,疫情給生鮮電商賽道又一次“喘息”的機會,消費者线上購物需求增強,生鮮電商成爲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行業持續擴容,交易額持續增長。據統計,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交易額超4幹億元,是2013年的35倍,賽道競爭依舊激烈。

生鮮電商行業規模在不斷擴大,但賽道的融資行爲正在減少。在2010-2021年間,中國生鮮電商賽道共產生融資事件287起,披露融資總額達到463.4億元。

從10年間的融資頻數趨勢來看,2015年,生鮮電商行業進入爆發期,當年融資事件達到近年來最高峯,爲76起,融資總額爲21.82億元,每日優鮮、多點等頭部項目均在這一年完成早期融資;隨後行業進入流量紅利期,2017、2018兩個年度的融資總額均突破100億元;2019年,資本趨於理性,全年僅產生融資事件17起;2020年,融資事件回升到28起,其中多點在10月完成28億元C輪融資,每日優鮮在7月獲得4.95億美元战略融資,叮咚买菜在5月完成3億美元C輪融資,將全年賽道總融資額推高至88.68億元;2021年以來,全賽道共發生融資事件8起。其中,叮咚买菜完成的7億美元D輪融資,是十年來單筆數額最高的一筆融資。

巨頭扎堆、創業者瘋狂湧入,生鮮電商行業競爭激烈。據統計,在國內生鮮電商領域中,88%的生鮮電商企業虧損,僅有4%的企業營收持平,只有1%的企業實現盈利。生鮮電商行業成本高,損耗高、但客單價及利潤低,所以一直處於虧損燒錢階段,哪怕是行業頭部企業也在虧損。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淨虧損額達4.77億元;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優鮮的虧損達30.65億元。

作爲剛需,生鮮電商行業爲什么賺錢這么難?

相比傳統生鮮農產品復雜的供應鏈流程,生鮮電商能夠直接連通農產品原產地和終端消費者,減少復雜的傳統經銷渠道。但生鮮電商建立的供應鏈體系,從採購,到運輸,再到配送,每一環成本都不低。比如,一筆100元的生鮮類產品訂單,物流成本高達25%—40%;而服裝、電子類的物流成本只佔總成本的5%左右。生鮮產品本身毛利低,但高昂的物流成本卻十分高昂,這些都是生鮮電商行業難以實現盈利的原因。

前置倉模式前路不通,何爲生鮮電商最優解?

從2005年易果生鮮的成立开始,生鮮電商已經發展了十余年。由於涉及到人、店、倉、地四個節點之間的連接,爲滿足大家买菜的需求,生鮮電商已經演化出了各種玩法。根據經營模式的不同,具體可分爲前置倉電商、社區團購、店倉一體三種主要模式。

以盒馬鮮生這類電商爲代表的店倉一體模式,門店既可以供客人當場選購新鮮蔬菜,同時又是倉庫,承擔起儲物配貨的功能,在客人需要時送貨上門。由於线下店成本升高,到店到家模式生鮮電商的商品價格也是最高的;而社區團購主打次日達與线下自提,採用預售自提方式,這種模式主要依賴拼團團長,依賴社區內熟人社交,用戶的流動性較高。

那么,以每日優鮮等爲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是如何運作的?前置倉一般設置在覆蓋消費者社區半徑3公裏內,生鮮產品銷售方利用冷鏈物流提前將產品配送至前置倉存儲待售,消費者下單後,通過即時配送業務將預定的商品從前置倉配送到指定地點,可以做到門店3公裏範圍內30分钟送至消費者。無論是訂單響應速度還是配送成本,前置倉模式相比直接配送都具有很大優勢。

因前置倉模式縮短了產品到消費者的配送時間,降低了生鮮產品的損耗等優點,前置倉經歷了高速增長。2016-2020年間,中國前置倉市場規模從16億元增加至337億元,5年間增長了21倍。雖然前置倉模式的盈利方式飽受質疑,但整體來看,前置倉模式的布局規模還在逐年變大。

生鮮電商未來該向何處去?

市場漸趨冷靜,生鮮電商未來該向何處去?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共有1.7萬家生鮮電商相關企業。2010年以來,生鮮電商企業注冊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10年僅有注冊企業45家,2015年注冊量突破1000家,同比增長117.1%,到了2020年,生鮮電商企業注冊量共4776家,同比增長34.8%。即便每日優鮮倒下了,國內的生鮮電商競爭依舊激烈。

生鮮電商企業量增長的同時,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仍保持較低的狀態,2021年滲透率僅有7.91%。隨着人們網上生鮮購物習慣逐漸養成,未來滲透率預計將持續增長,生鮮電商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生鮮電商絕不是模式之爭,因其高投入、低毛利等特點,企業要從供應鏈到配送全鏈條進行精細化運營,着力點在於如何降本增效、優化供應鏈、保證復購率,才能真正使企業形成自身優勢。

數據來源:鈦媒體科股寶、《2022年中國生鮮電商運行大數據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據不完全統計,網經社、mob研究院、企查查、2022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洞察報告、艾瑞咨詢、華商情報網、公开資料整理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