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虛胖”:丁世忠的國際野心,撐出轉身艱難的龐然大物

2022-12-30 20:01:03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的目標,實現了一半。

安踏(02020.HK)憑借2700多億港元市值,已然成爲了第三大全球運動服飾企業,體量讓各家巨頭都無法輕視。但在衆多消費者眼中,安踏的品牌形象或許並沒有超過耐克,也並沒有成爲中國的耐克。

出現這種現象的背後,是近幾年來安踏的快速膨脹,而安踏的增長重要因素,與其在全球市場上的並購速度有着巨大的關聯,這也顯示出丁世忠的眼光。

2009年8月,安踏花費了3.32億元人民幣,從百麗國際手上拿到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但外界已經認爲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丁世忠在此前就已公开表示,將收購一家世界前15強的體育用品企業。

2007年,安踏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圖爲創始人丁世忠/圖源:安踏官網

盡管重塑FILA花費了安踏多年時間,但從目前的營收來看,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收購。2022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107.77億元,佔安踏總營收41.5%。

對於天花板難破的安踏而言,收購國際品牌,打开了丁世忠面前的一扇門,成爲了安踏壯大的力量源泉。

也許是不愿意再花多年時間去拉起一個沒落國際品牌,也許是希望能夠拿到承載未來的船票,安踏在賭桌上放下的籌碼越來越大。

2018年,國內運動品牌迎來體育大年,國潮風也順勢而來,安踏默默蓄力。2019年3月,安踏以360億元收購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在業內看來,這場收購案猶如“蛇吞象”,雙方體量、影響力實力懸殊,對於安踏,亞瑪芬就是“硬骨頭”。

如今,安踏已成“巨象”,但在數據狂奔背後,卻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安踏主品牌天花板蓋頂,主力FILA增長乏力,亞瑪芬仍在虧損。這家看起來很強的全球第三大運動服飾集團,顯得有些“虛胖”。

財報指標下滑

眼下,看似勢頭正猛的安踏,正褪去光鮮外衣,隱隱露出“虛胖”的輪廓。

這幾年,安踏一直在努力內外紓困。最顯著的舉動,是开啓DTC(直面消費者)轉型战略,從“批發型零售”向“直營型零售”轉型。

這背後,安踏主品牌呈現明顯的內虛,陷入增長瓶頸。自2018年起,安踏主品牌在整個集團中的收入佔比便逐年下降,從59.4%降到2021年的48.7%。即便2022年上半年份額有所反彈,但也難以回到巔峯。

2022年第二季度,主品牌安踏零售額同比下滑約5%。相比之下,2021年第二季度,安踏品牌產品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35%-40%。

2022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收益增長26.3%,至133.60億元人民幣,但相比所有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30%至35%,主品牌並不亮眼。

同時,安踏還在承受多元化战略下的重擔,這直接體現在近年財報中諸多指標有所下滑。

首當其衝的是,規模如滾雪球式的負債高攀。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2019—2021年期間,安踏的負債總值與總資產比均在50%左右,而在2018年之前,資產負債率多數處於30%之下。

早前,銀河國際證券曾發布分析預測,安踏對亞瑪芬的多元化收購後,財務狀況將會面臨融資成本上升、負債率上升以及盈利波動性增加等情況。

從安踏的經營數據看,上述多年前的預測正在對應現實。2022年上半年,安踏的資產負債率達45.85%,負債總額約爲295.01億元。相比之下,同期李寧的資產負債率爲28.68%,負債總額約爲88.88億元,財務狀況的對比差距十分懸殊。

與此同時,2022年上半年,安踏集團營業收入259.65億元,同比上升13.8%,去年同期增速爲55%;淨利潤錄得35.88億元,同比減少6.6%;整體毛利率62.0%,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安踏的發展無疑一部分與大環境息息相關。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宏觀大環境出現問題,安踏選擇以價換量的策略,會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大環境影響下,安踏還逃不掉行業產品過剩帶來的庫存危機。2022年上半年,庫存周轉天數再增28天至145天,是近年來最高水平。相比其它品牌,李寧同期的庫存周轉天數爲55天,耐克則爲109天。

現金奶牛現天花板

丁世忠或許已看到主品牌躍升的空間有限。數據上,如今體量龐大的安踏,半壁江山來自於收購的國際品牌,而安踏的“國際夢”,始於13年前的FILA。

2009年,安踏從百麗國際手中收購FILA在中國地區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這一舉動成爲安踏發展的轉折點。

圖源:安踏官網大事記

FILA一度十分亮眼,從順利擺脫虧損到蛻變爲安踏營收中舉足輕重的部分。2022年上半年,FILA實現營收107.77億元,佔總營收41.5%。

但實際上,自2009年接手運營,安踏用了4年時間才使得FILA實現收支平衡,到2014年逐步扭虧爲盈,繼而成爲安踏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

但如今常年扮演“現金奶牛”的FILA,在進入2022年後,似乎已觸碰到增長天花板。

到了2022年上半年,安踏集團F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額同比取得低單位數的負增長。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FILA營收107.77億元,同比下滑0.5%;毛利73.95億元,同比下滑22.8%。從近年來的表現來看,FILA的收入增速仍在不斷下滑,從2019年的74%下滑至2021年的25.1%。

“FILA單品牌,能覆蓋的消費者是有限的,出現增長瓶頸並不意外。”馬崗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每個品牌都有增長瓶頸,這是客觀規律。

而No Agency時尚行業獨立分析師唐小唐認爲,FILA作爲安踏中端市場的品牌,更容易面臨消費疲軟所帶來的困境。同時,FILA相比早期,品牌勢頭已經有所下滑,這個趨勢一旦形成很難尋回。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品牌管理專家伍岱麒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表示,終端門店越多,對企業而言產供銷的要求越高,尤其對服飾類而言,時尚與季節變化都極大考驗企業的運營能力。

“此外,體育服飾企業不可避免會受到大環境影響,其中經濟下行影響,疫情對正常門店經營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伍岱麒說道。

盡管整體增長有所瓶頸。但這么多年來,安踏依然沒有停下收並購的腳步,如今,安踏集團旗下已擁有安踏、FILA、迪桑特、斯潘迪以及可隆體育、小笑牛等衆多品牌,拖着龐大的身軀持續向前。

亞瑪芬能夠撐起安踏?

在多元化战略面前,被重金收購的亞瑪芬,可謂是安踏大舉國際化、步入高端路线的重要棋子。

直至今日,這場收購仍以360億元的高價,成爲國內體育用品行業史“最大的一筆收購”,但從收購至今,這枚棋子還尚未走上盈利的道路。外界有擔憂,後續,亞瑪芬很可能給安踏資金周轉帶來過重的負擔。

亞瑪芬近年來聲勢大漲,但數據上卻連年虧損。2019—2021年累計達超23億元。即便2022年上半年亞瑪芬整體有所起色,實現首次利潤貢獻超1億元,但未能帶來實際效果。

在馬崗看來,亞瑪芬和FILA的路徑不一樣,FILA是以時尚潮流運動佔領中國高端市場。“亞瑪芬則不光是佔中國高端戶外市場,還要肩負海外擴張的使命,這是最重要的區別。”

成立於1950年的亞瑪芬,擁有衆多國際知名品牌,包括戶外品牌中的“愛馬仕”始祖鳥Arc'teryx、運動設備商威爾遜Wilson、薩洛蒙Salomon等。但結合旗下一衆品牌來看,始祖鳥憑借“運動奢侈品”概念,無疑是知名度最高與最具競爭力的品牌,更被安踏當作未來增長點。

圖源:始祖鳥京東旗艦店

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亞瑪芬母公司AS Holding的營收達96.7億元,同比增長 21%,但仍虧損。到2022年三季度,在安踏品牌矩陣當中,始祖鳥所在的“其他品牌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0%~45%,超過FILA。

唐小唐在接受時代周邊記者採訪表示,目前,消費環境還沒有完全恢復,但對於安踏來說,負責高端戶外市場的亞瑪芬,即便消費受衆比較小衆,還可以有比較高速增長。

“但是長遠來看,戶外運動市場在國內發展還未到成熟時機,安踏後續需要思考如何進行市場教育的同時,還需警惕小衆賽道的激烈競爭。”唐小唐進一步分析稱。

事實上,這幾年來,安踏數次“動刀”,剝離了亞瑪芬體育的非核心資產。其相繼出售了亞瑪芬旗下的互動健身品牌“Precor(必確)”、潛水電腦及工具及運動表品牌“Suunto(頌拓)”。同時,旗下的始祖鳥、威爾勝、壁克峯等品牌也先後开始了中國布局。

一個最新的消息是,2022年年末,有市場消息稱,安踏考慮旗下亞瑪芬分拆上市,預計募集資金至少約10億美元。對此,安踏方面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關於亞瑪芬,安踏方面不對市場傳聞和猜測做評論”。

“安踏所在的賽道高度依賴資金,目前整個賽道處於行業的衰退階段,企業對資金更加渴望。”獨立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王赤坤向時代周報表示,安踏選擇快速拆分亞瑪芬上市,是進一步建立战略防线的同時,希望通過資本市場解決經營市場战略升級問題。

無論如何,安踏最大的榮光來自它的體量,但最大的難題也來自於此。

遙想豪賭收購亞瑪芬的前夕,作爲收購推動者,丁世忠曾向全體安踏員工發的一封內部信中談到:“做決定的那段時間,自己連續幾天都徹夜未眠,一直在思考這件事,對於公司和對於社會意味着什么?”如今,接近4年後過去,丁世忠仍需步步爲營。

但眼下,資本市場的反應已經給安踏集團潑了一盆冷水。

2021年6月,安踏股價登頂近180港元,隨之便維持下挫態勢。截至12月30日午時,安踏股價103.1港元,總市值2797.75億港元,相比去年6月總市值跌去約2100億港元。

編輯 洪若琳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