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融全面清倉所持71.99%華融證券股份,待售券商含金量大比拼

2021-09-30 15:41:0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滿樂報道9月29日晚間,中國華融(02799.HK)在港交所公告稱,根據監管機構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業的要求,擬將持有的華融證券71.99%股權對外公开轉讓。具體轉讓掛牌價格以在財政部備案的評估結果爲準,評估基準日確定爲2021年9月30日。

從公开信息來看,中國華融持有華融證券42.05億股,股權佔比爲71.99%。這也意味着,此次計劃中的對外公开轉讓將使得中國華融完全清倉華融證券。

“斷舍離” 回歸不良資產處置主業

其實早在今年6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從多位接近交易人員人士處獲悉,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新控股”)正與中國華融就收購其旗下華融證券展开洽談。彼時對於國新控股收購華融證券的消息,雙方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清楚”。

之後,華融證券在9月16日回應此市場傳言時,並沒有承認或否認,僅表示,2021年來,在監管部門“回歸本源、聚焦主業”的指導下,中國華融積極落實監管要求,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穩步推進機構瘦身,持續整合壓降非主業、無優勢非金融類子公司,不斷優化金融類子公司牌照布局。相關工作如有進一步進展,公司股東中國華融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999年11月1日,中國華融前身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四大AMC之一,設立的初衷旨在清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轉軌過程中所積累的不良資產,其中商業銀行過度放貸產生的大量不良資產更是四大AMC所要剝離處置主要內容。

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四大AMC業務早已不限於不良資產的處置。其中,中國華融就從設立之初的資產管理公司轉化爲全牌照的金控集團,大力發展不良資產處置業務之外的金融業務。

僅從中國華融官網的表述來看,此前中國華融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托、華融期貨、華融融德、華融實業、華融國際、華融消費金融等多家營運子公司。憑借各類牌照,中國華融對外提供不良資產經營、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信托、金融租賃、投資、期貨、消費金融等金融服務。

不過,中國華融多年來構築的龐大金融版圖也遭到了監管層關注,並向公司提出了“回歸本源、聚焦主業”的要求。除華融以外的其他三大AMC也紛紛“瘦身”,出售金融牌照,轉讓旗下公司股權。

“現在AMC是如果覺得某個子公司和主業關聯度弱、且經營不善,這些子公司就要出讓”。有四大AMC人士表示。

實際上在採訪中,也有四大AMC人員認爲,券商牌照對於不良資產處置而言仍有着極大作用。

該人員認爲,目前企業重組重整市場潛力巨大,從企業發展角度,經濟增長放緩、金融信用分化條件下,各行業的並購重組持續增多,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伴隨大量低效、不良資產的重新配置,需要相應的企業紓困、重組重整等投行類金融服務。“資本市場的改革也爲不良資產業務提供了募資、投資、管理、退出的渠道和空間。”

“現在整個不良資產行業也在發生很大變化,傳統不良業務空間會越來越小。券商這類業務對AMC來說雖然有存在的價值,但在目前AMC聚焦主責主業的監管背景下,也只能割舍掉。”該AMC人員笑稱,本次華融證券易主後,未來只有三大AMC系券商,“搞不好還會減少”。

 券商股權轉讓頻發,71.99%股權作價幾何

盡管在業內人士看來,券商牌照對於不良資產處置仍極具價值,但受累於母公司的動蕩情況,近年來華融證券業績已出現跳水式下降,公司實際“含金量”存疑。

華融證券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扣除客戶資金後,總資產爲427.65億元。而受重新評估、測試持有資管產品的減值造成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增加,以及子公司華融瑞澤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權投資當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增加影響,公司2020年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1.86億元,同比下降63.66%,淨利潤爲虧損82.35億元,同比減少82.82億元,業績降幅驚人。

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下降趨勢依然未能緩解,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8億元,同比下降63.14%,歸母淨利潤爲0.6億元,同比下降72.44%。這樣的業績,也讓華融證券對外公开轉讓價格成爲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券商股權轉讓事件頻發。如本月,西部證券就擬與北京金控組成聯合體,合計作價131.35億收購正處於監管接管期間的新時代證券98.24%的股權。根據2020年年報顯示,新時代證券的股東權益爲94.43億元,若以掛牌轉讓底價131.35億元估算,新時代證券去年年末市淨率約爲1.4倍。

但對比遭接管中的新時達證券,其業績水平較華融證券還有一定優勢。從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來看,2021年上半年,新時達證券合計實現4.55億元營收及1.59億元淨利潤,略勝華融證券一籌。 

結合半年報數據,截至2021年6月底,華融證券股東權益爲39.7億元。如按與新時代證券一樣的1.4倍市淨率估算,則華融證券估值則在55億元上下,71.99%的股權則可以作價40億元。

不過,證券公司實際的價值估算充滿其他變數,同業估值參考意義並不大。如以今年兩度公开拍賣流拍的方正證券爲例,公司2021年上半年股東權益爲414.89億元,截至當年6月30日,公司市淨率爲1.91倍。以此計算,遭拍賣的方正證券13.24%股權應價值104.91億元。但實際上,即便掛牌88.71億元,方正證券相應股權仍然在二次拍賣中流拍。這也意味着華融證券估值或有不小的下調空間。

實際上,方正證券已是近年來出現券商股權轉讓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家。從證券業協會統計口徑來看,2021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在行業排名第19,達到31.77億元,淨利潤10.94億元在行業排名第21。但由於中國平安擬將方正證券27.75%股份握入手中的原因,市場各方與中國平安競爭方正證券控制權的可能性不大,在這種背景下,方正證券在掛牌交易中可能會遭遇折價。

而處於監管接管期間的新時代證券和國盛證券也是獲取券商牌照的不錯標的。除新時達證券已擬被西部證券與北京控股聯手拿下外,同樣因“治理失衡”、“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而遭接管的國盛證券基本面較佳,從證券業協會統計口徑來看,上半年國盛證券實現營收8.31億元,在行業中排名61,淨利潤1.75億元,排名71位,比新時代證券更具含金量。

值得一提的是,據接近西部證券人士透露,此前公司在確定收購新時代證券前,也曾考慮過太平洋證券。這意味着太平洋證券也有待價而沽的可能。不過,太平洋證券近年來表現也並不盡如人意,2020年公司淨虧損7.61億元成爲2020年券業“虧損王”,2021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也只排在行業第77名。

(作者:滿樂 編輯:張玉潔)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