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蘋果爲何還發債?

2023-05-09 23:01:21

不久之前才公布了一份iPhone銷售和服務收入創紀錄的3月財季業績,蘋果(AAPL.US)卻又計劃發行債券籌資逾50億美元。

這次分爲五個系列的債券發行,最長期限或爲30年(到2053年),利率或爲3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加100多個基點。

蘋果上一次是在2022年8月發債籌資55億美元。目前,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是企業債市場中評級最高的公司之一,穆迪於2021年12月給予最高的AAA級,標普的評級爲AA+,惠譽給予AAA級。

從蘋果於2023年5月8日提供給證監會的文件來看,該公司計劃用發債所得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包括回購普通股和支付股息,以及用於運營資本、資本开支、收購和償還現有債務。

據其3月財季業績披露,蘋果於期內向股東回饋230億美元現金,包括37億美元股息以及回購191億美元股份,或1.29億股。

此外,在公布業績時,董事會再批準90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授權,而且該公司還將股息提高4%,至每股0.24美元。

蘋果並不缺錢

盡管股份回購計劃很龐大,相當於當前市值2.73萬億美元的3.3%,而且增加了派息,但值得留意的是,蘋果本身就持有龐大的現金儲備,根本不差錢。

2023年3月31日,蘋果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46.87億美元,可买賣證券(流動資產)311.85億美元,而屬於非流動性資產的可买賣證券亦高達1104.61億美元,合起來可動用的資金高達1663.33億美元。

債務方面,應在一年內償付的附息債務只有125.74億美元,長期附息債務爲1499.27億美元,可見其當前掌握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可买賣證券足以應付這些債務。

除此以外,蘋果的經營活動持續產生巨額淨現金流入。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六個月,蘋果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額高達625.65億美元。

財華社依其四個財季業績計算,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蘋果經營活動或產生淨現金流入1095.84億美元,足以應付90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也足以應付未來一季或達38.03億美元的股息。

發債計劃擬籌的50多億美元,也僅相當於其當前現金水平的20%而已,相當於其股份回購計劃900億美元的5.6%,頂不上什么用。

那蘋果發債是爲了什么?

財華社認爲:1)有效避稅;2)提高資金效用;3)以較低成本的債務爲效益更高的股份回購融資更爲劃算,應是其主要原因。

發行債務需要支付利息,利息开支或多或少可衝減蘋果的報稅利率,起到降低稅務开支的作用。

這些含稅的債務,由於能抵稅,其實際利息成本有了折讓。而蘋果可以將這些資金用於回報更高的投資和用途,包括投資國庫債券(其債券的利率成本僅比國庫債券高100多個基點,還可獲得稅務折讓),對於股東來說,更加劃算。

蘋果的大型回購和持續派息舉措,正是巴菲特所看中的優勢。回購並注銷股份,有利於提升現有股東的權益,對於蘋果的持有人來說,這比什么都強,是現有股東堅守的理由,也是吸引新投資者买入的優勢,有助於爲蘋果的股價提供支持,尤其在美國通縮不確定性壓頂之際,對於穩定股價起到很大作用。

美國流動性在收緊

除了蘋果之外,其他大型企業也在計劃進行融資。

全球領先的制藥巨頭默沙東(MRK.US)也計劃發行60億美元債券,財華社從其證監會文件了解到,該藥廠計劃將籌得的資金用於收購以及償還商業票據以及其他債務。2023年4月16日,默沙東宣布計劃以108億美元收購生物技術公司Prometheus,以擴充其產品线和增加免疫疾病治療產品。

另外,剛剛公布3月財季業績的電動汽車生產商Lucid(LCID.US)也有意以多種方式發行證券籌資74億美元,主要用於其運營資本和資本开支。

最近,美國財政部債務壓頂,對於債務上限的爭論依然未得到解決。

美國債務持續膨脹,不論誰入主白宮,似乎都需要面對調整債務上限的挑战,這由其政治特色所決定。

對上一次上調債務上限是在2021年12月16日,將債務上限調整到31.38萬億美元,而到2022年10月,美國債務已突破31萬億美元,財政部表示自2020年初疫情以來就已增加了8萬億美元。

今年4月末時,暫時將上限提高了1.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來到32.88萬億美元,但顯然並未足夠。

當前的美國債務高達31.73萬億美元。財長耶倫表示,到6月份將耗盡現金,亟需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違約風險,履行政府義務,也就是說,財政部急於擴大發債來支付账單。

事實上,在此刻,投資者可能更擔心美國債務持續增加,財政部發債對企業債券市場的擠壓。美國債務增加,財政部需要不斷發債融資,而其最大买家美聯儲卻在縮表以應對通脹,這可能導致擠出效應——市場上充斥着大量國債,投資者买入風險較低的國債,使得企業債吸引力下降,造成企業與政府爭資金的情況,進一步加劇美國經濟的收縮。

也許,企業預見到這種情況,所以提前進行融資舉措,以避开擁擠帶來的高成本風險。

毛婷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