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對每日優鮮失去信心

2022-06-03 15:00:05

作爲風光無限的生鮮第一股,每日優鮮如今正面臨退市危機。

近日,每日優鮮發布公告稱,無法在截止日前提交2021年年報。原因在於,每日優鮮董事會的獨立審計委員會在專業顧問協助下,正在對某些事項進行內部審查,包括公司與某些第三方企業之間的交易事項,目前調查評估結果尚未出來。

與此同時,每日優鮮股價也經歷了滑鐵盧,連續多日處於1美元以下區域,股價相較於發行價跌去了98.2%,市值從200億元縮水至5443.65萬元。

雖然搶了先機,先叮咚买菜一步上市,但卻遭遇了出道即巔峯,开盤即破發,股價持續波動式下滑的接連打擊。毫無疑問,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中的每日優鮮,當下正站在退市邊緣。

01

資本催熟的生鮮第一股

從4月20日起至今,每日優鮮股價已經連續21個交易日處於1美元以下區域。根據納斯達克的規定,上市公司股價連續30天低於1美元就會收到退市警告。也就是說,如果未來9個交易日股價不能回到1美元以上,每日優鮮將面臨摘牌退市。

上市不到一年的每日優鮮,曾是資本熱捧的明星企業。

公开數據顯示,成立於2014年的每日優鮮,當年便獲得了來自元璟資本和光信資本500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2015年,在完成A輪融資後,騰訊投資开始持續加碼,先後參與了五輪融資,持股比例達到了8%。截至2021年6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前,共計獲得11輪95億元融資,投資方包含了多個頭部投資機構以及大廠。

上市當天,發行價爲13美元/股,上市首日开盤便迎來了破發,股價暴跌高點至36%,最終收跌25%,一夜之間市值蒸發7.86億美元。對於依靠燒錢擴大規模,虧損換增長的故事,二級市場已經明顯沒有太多耐心了。

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曾被稱爲“天才少年”,15歲被保送中科大數學系,28歲成爲聯想事業部最年輕總經理,在聯想集團工作十年後,又在聯想控股做了3年農業。

2014年,33歲的徐正決定創業,從聯想辭職,創辦了每日優鮮。從創立公司到上市,一直被資本圈看好。每日優鮮的出現爲傳統電商行業注入新鮮血液,源於其开創了“前置倉”模式。

所謂的前置倉模式,即在離消費者五公裏範圍內設立倉儲配送中心,將原先遍布於各大倉庫和物流中心的商品優先配送到前置倉。如此一來,用戶在下單後,商品可以直接從前置倉發貨,極大程度節約了路程和時間成本,商品也基本在半個小時內可以送達。

借助“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有效解決了生鮮電商“最後一公裏”難題。因爲快速高效,上线以來,每日優鮮曾一度被年輕人追捧。

02

成敗皆因“前置倉”

2020年初疫情爆發,一度將生鮮電商推向高速發展期,資本也聞風而動,對該賽道持續投入了較高期望。根據艾媒咨詢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爲3117.4億元,同比上升18.2%,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達4198.3億元。

隨着美團买菜、橙心優選等互聯網平臺降維打擊式入局,以及永輝超市、盒馬、多點等多個线下商超的電商業務快速發展,國內生鮮電商市場被進一步瓜分。

在激烈的市場搶奪战中,每日優鮮主打的前置倉模式並沒有爲其帶來驚喜,反而將其推向了燒錢虧損的電商老路。

據每日優鮮招股書數據披露,2018~2020年,每日優鮮分別實現營收35.5億元、60.0億元和61.3億元。營收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公司並沒有實現盈利,反而是連年虧損。2018~2020年,公司淨虧損分別高達22.32億元、29.09億元和16.49億元,累計虧損達到67.9億元。

到了2021年,其虧損局面仍未能扭轉,且窟窿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一季度淨虧達6.1億元,而去年同期的季度淨虧損爲1.95億元,虧損擴大了超3倍。

事實上,燒錢擴大規模是生鮮電商行業的常規操作。但相較於其他生鮮電商,每日優鮮發展速度明顯較弱。

首先是營收能力較弱。叮咚买菜招股書顯示,2020年叮咚买菜GMV和營業收入分別爲130.32億元、113.36億元,是每日優鮮同期的兩倍。其次是市佔率存憂。在成本高企的運營壓力下,每日優鮮前置倉數量不到兩年縮減了一半以上,2019年每日優鮮前置倉數量爲1500個,而截至2021年6月末,數量僅爲625個。

而拖垮每日優鮮的關鍵因素,正是其引以爲傲的解決最後一公裏的“前置倉”模式。

前置倉模式在倉儲、冷鏈的履約成本高企。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主要包括產品運輸及倉儲產生的費用、DMW及質量控制中心產生的租金及折舊費用以及第三方平臺及支付平臺收取的費用。其中,倉儲及運輸費用佔最大比重。

每日優鮮前置倉履約費用成本過高,由於前置倉建設需設置冷藏區及常溫區,建設維護成本高,且需要配備一定數量人員運營及配送,因此每月固定支出較高。2019年和2020年,每日優鮮的履約費用率爲30.54%和20.72%,另一家前置倉模式企業叮咚买菜的履約費用率是49.9%和35.7%。

生鮮行業普遍毛利率較低,前置倉履約成本過高,若想實現前端盈利,需要有足夠的單量支撐,以及在客單價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毛利才能覆蓋固定成本。

叮咚买菜創始人梁昌霖曾談到,理想狀態下,經營一年以上,日均單量在1000左右,客單價在65元的前置倉,是可以賺錢的。不過,從實際數字來看,兩家很難達到理想標準。這也意味着生鮮電商想要實現前置倉盈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03

每日優鮮加速失血

履約成本外,拖垮每日優鮮的還有高於同行的營銷費用。不同於美團买菜、橙心優選等背靠巨大流量的生活方式平臺,每日優鮮缺少线上的引流入口,只能通過傳統地推和燒錢補貼模式進行獲客。

2020年,叮咚买菜、每日優鮮等平臺深入社區,通過發雞蛋等方式引導居民下載自家APP,這裏面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同樣很燒錢。財報顯示每日優鮮在營銷方面投入佔比(12%左右)仍遠高於叮咚买菜(6%左右),財報中每日優鮮也表示利潤降低是因爲用了折扣、優惠券等拉新手段。

重資產、高成本,注定了前置倉模式無法大規模盈利,高額運營費用下,燒錢搶佔市場,換取增長的商業模式再次擊碎了資本市場的信心。

疫情期間,市場需求暴漲,但每日優鮮的做法並不理想,在供應鏈上下遊把控和調度能力仍有所欠缺。去年8月,每日優鮮曾因拖欠供應商貸款被訴至法庭。同年年底每日優鮮又开始出現明顯的“資金困難”,在協商的供應商名單中,欠款金額最多的接近千萬元。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每日優鮮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僅剩下21.72億元,但其流動負債高達32.23億元。第四季度,虧損再次擴大,每日優鮮的現金流已經不足以支撐其還債。在此影響下,供應商們开始暫停供應。

失去了部分供應商支撐,每日優鮮在C端市場服務也被消費者屢屢詬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每日優鮮產品腐爛不新鮮、服務態度差等投訴反饋絡繹不絕。數據顯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中,每日優鮮活躍用戶爲789萬人,比2020年底減少約78萬人。

當下,每日優鮮正陷入資金鏈緊缺、賠本賺吆喝但收效甚微的尷尬境地。前置倉模式沒講明白,又試圖踏足更大市場份額。

2021年6月,每日優鮮發布了最新的業務布局,即(前置倉即時零售+智慧菜場)x零售雲模式。每日優鮮合夥人兼CFO王珺曾表示:“若每日優鮮繼續重點做前置倉到家業務,至多也只能在生鮮和快消領域佔到6%~7%的市場份額。”

於是每日優鮮做起了零售雲和智慧菜場,收購無人便利店品牌“在樓下”,發力無人零售等平臺型業務,試圖去搶佔“25%乃至40%的市場份額”。然而,這個to B領域早已被大廠布局,已是一片紅海。招商證券在今年年初發布的《前置倉行業深度報告》中指出,目前來看,前置倉賽道已由前期的跑馬圈地階段過渡到精細化運營階段,需要企業關注供應鏈、倉儲,物流和運營能力上的建設。

眼下,每日優鮮大廈裂縫已現,並傾斜了45度。(來源:零態LT)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