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京東不能賣藥了?新規徵求意見稿惹爭議,業內:實體藥店更需要公平

2022-06-23 12:00:11

互聯網醫藥銷售模式或將迎來調整。

6月17日,國家藥監局召开《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部門座談會,當面聽取各部門意見建議並進行溝通交流。1個多月前,5月9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开徵求意見。6月9日,上述《徵求意見稿》徵集意見反饋工作結束。

此次《徵求意見稿》中,第三方平臺擬不得直接參與網絡藥品銷售的相關監管內容備受關注。在“藥品經營”規定中,《徵求意見稿》從藥品網絡銷售的備案、質量管理、資質審核監督三方面對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的管理義務進行了規定,其中提到“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得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但並未對“直接參與”進行界定。

“這是意見稿,不是最終稿。關於第三方平臺禁售這一條款存在理解爭議。而此次法規徵求意見範圍比較廣,總局會全面考慮民意,應該不會存在完全一刀切的方式。”一不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時代財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17年,國務院陸續取消持續12年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企業的審批制度,醫藥電商行業不斷發展。尤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進一步推動了居民對线上醫療需求的增長,疊加“雙通道”等政策的落地,我國醫藥電商行業規模迅速擴大。

據商務部《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20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1778億元,佔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7.4%。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交易額708億元,佔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39.8%。

有分析指出,上述《徵求意見稿》關於“第三方平臺提供者不得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的規定可以遏制平臺“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局面,延續了對藥品網絡零售日益趨嚴的監管態度。

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晁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第三方平臺既做平臺又同時自營,能夠掌握依靠平臺進行銷售的藥店的數據,佔據了競爭中的先發優勢,導致藥品行業的不公平競爭,威脅實體藥店的生存空間,“這是廣大實體藥品零售企業一直呼籲解決的問題,《徵求意見稿》較好地體現了公平競爭原則”。

“實體藥店不怕競爭,但更需要公平。第三方平臺不能利用技術和資本來內卷這個行業,這種方式是很破壞商業生態的。”上述不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

受該政策信息影響,6月22日,頭部互聯網醫藥電商平臺阿裏健康(00241.HK)和京東健康(06618.HK)股價雙雙下挫,兩者的跌幅均達到14%左右。與之對應的是,以老百姓(603883.SH)和大參林(603233.SH)爲代表的线下藥店板塊集體爆發,多股盤中漲停。

互聯網巨頭入局,面臨監管壓力

六月初夏,醫藥零售市場再起波瀾。這一次的主角不是代表產業資本的上市連鎖藥店,而是互聯網出身的美團。

據天津天保控股官網6月6日披露,經多輪談判,天保控股所屬航空物流發展公司與美團正式完成自營大藥房項目合同籤約,美團自營大藥房項目落戶天津保稅區的天津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該自營大藥房項目將租用大通關基地1萬平方米廠房並進行智能化改造,投入運營後將全面承接北方醫藥電商零售業務。項目計劃6月上旬完成場地改造,後續將正式开倉運營。

就在約1個月前的5月11日,天眼查顯示,美團在天津注冊成立了天津美團大藥房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藥品零售、日用品銷售和醫療器械銷售等。

這是美團近兩年來布局醫藥零售的一個縮影。2021年5月,美團設立了廣東美團大藥房,並上架運營美團B2C自營藥店“美團旗艦大藥房”APP,通過自身渠道(非第三方藥店企業)向公衆銷售藥品和提供藥事服務。

不止於线上,通過跟實體藥店合作的方式,美團开始試水线下“賣藥”。

2021年9月,美團與河南越人大藥房合作开展的無人零售藥店試點“美團买藥越人大藥房”在鄭州營業。這是美團全國第一家线下藥店。在合作方面,美團負責提供無人零售的相關設備和服務,藥店則免費使用設備,負責門店運營。

消費者在美團App向美團买藥越人大藥房下單买藥,藥店內機器人根據訂單需求將藥品放進存放櫃,消費者可憑碼取藥或外賣配送到家。越人大藥房門店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藥房門口設有自動販賣藥品的機器,是“全天服務”。

不止美團,包括阿裏、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巨頭也早早下場廝殺。阿裏健康、京東健康主要涉及非處方藥的網上零售,該業務由“自營+平臺”等業務模式構成,其中自營業務是平臺收入的主要來源。

京東健康、阿裏健康的自營醫藥電商主體分別是京東大藥房、阿裏健康大藥房。京東健康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收入307億元,其中自營收入爲262億元,佔比爲85.34%。阿裏健康2022財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12個月)年報則顯示,公司全年營收205.78億元,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179.1億元,佔總收入約87%,以阿裏健康品牌運營的自營藥房藥品收入佔比達到64%。

互聯網醫療行業資深分析師李瑜(化名)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指出,醫藥電商打破了藥品流通中的區域化壁壘,加快藥品流通效率,明確各環節費用及時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區域間的藥品價格差異,從而整體推動藥品價格降低。“OTC藥品以及保健品將首當其衝,逐步形成全國統一零售價,競爭加劇。”

目前,國家藥監局暫未就醫藥電商平臺在自營和第三方業務的界限進行界定。業內分析指出,如果平臺通過自營藥店銷售藥品屬於“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那么平臺的醫藥自營業務將面臨一定打擊,繼而影響醫藥電商零售市場格局。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2020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均在20%以上,醫藥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顧客)和O2O(线上顧客對线下門店)模式均走向成熟。另據米內網統計,2021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規模達7950億元。其中,實體藥店佔比超70%,網上藥店則首破2000億,同比增長40.2%。

“目前只是擬定,距離推廣還有一段路要走。整體監管環境肯定是趨向合規化的,但現在的政策其實沒有劃定得很清晰,也沒說不能間接做。關鍵還是取決於想監管的點在哪兒。” 李瑜對時代財經稱,“我認爲,最想監管的點在於處方藥的銷售,從藥到醫,終極目的還是圍繞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第三方平臺有自己的互聯網醫院,處方也是受監管的。對於非處方藥來說,影響應該不大。”

連鎖藥店擴張提速,行業內卷加劇

近年來,藥品零售業增長持續放緩,形勢不容樂觀。據中康CMH統計,2021年,全國藥店零售市場銷售額規模4916億元,較2020年的4820億元同比增長僅2.0%;商品總銷量從2020年的312.9億單位下降到297.5億單位,總銷量減少15.4億單位,同比下降4.9%。

在低增速狀態下,藥店數量仍在增加。而連鎖藥店龍頭和互聯網巨頭之所以如此看中藥品零售市場,與大健康產業的前景和政策紅利密不可分。未來,藥店除了作爲线下渠道之外,更是大健康生態圈的入口。另一方面,國內藥品零售行業連鎖率和集中度仍然較低。

據國家藥監局今年3月發布的《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報告(2021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60.65萬家。其中,單體藥店25.12萬家,零售連鎖總部6658家,這些總部旗下的零售連鎖門店合計33.53萬家,批發企業1.34萬家。藥店連鎖化率爲57.17%。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根據中康CMH和公司公告的數據進行測算,國內6大上市連鎖藥店的市佔率僅爲14.93%。

“據中國藥店數,2016-2020年,我國十強藥店銷售額全市場佔比由14.4%上升至27%,頭部集中趨勢明顯。但對比發達國家,美國2017年前兩大連鎖藥店市佔率達70%左右,日本前十大藥店的市佔率達60%左右。相比之下,國內的藥店集中度還有很大提高空間,尤其是龍頭藥店依然處於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國內頭部連鎖藥店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

實際上,出於對市場前景的看好,連鎖藥店巨頭紛紛拋出“萬店計劃”,通過“跑馬圈地”不斷提升連鎖化率,以此佔領市場。據時代財經統計,僅2021年,6大上市連鎖藥店通過“自建+加盟+並購”模式發力擴張門店規模,新增門店數量就超過9000家。

一邊是積極湧入的跨界“玩家”,另一邊則是不斷增加的藥店數量,醫藥零售市場“內卷”程度不斷加劇。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藥店的毛利率也在逐年微降,競爭力差的中小個體受到的衝擊最大,甚至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但這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從另一方面來講,行業集中度提高,也能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上述不具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對時代財經說。

上述國內頭部連鎖藥店相關人士則對時代財經表示,一方面,因銷售產品屬性類別差異、針對客戶人羣不同等特點,醫藥電商與傳統零售藥店更多的是差異化競爭,线下藥店銷售的及時性、專業藥事服務以及檢測服務仍然是醫藥電商無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在監管政策逐步趨嚴與消費者健康管理需求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增加醫療服務屬性提升行業壁壘與精細化管理降低經營成本缺一不可,“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共榮將成爲行業發展趨勢”。

安信證券研報稱,當前國內疫情有效控制、一級市場並購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且加盟模式日漸成熟,2022下半年,龍頭藥店門店擴張有望提速。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