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瑞幸?星巴克推“沿街取”模式,將在1000+門店鋪开

2023-03-25 23:00:19
星巴克與高德推出了一項名爲“沿街取”的服務,聚焦的是有車一族“順路”消費需求。這個區別於到店、外賣的新場景,會給餐飲市場帶來怎樣的啓發?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曾憲天;編輯:洪君。
對於城市中的打工人而言,如果能在上下班的通勤路上順路买個早餐,买杯咖啡,买份晚餐,自然是方便快捷的體驗。

仔細想想,通往各大寫字樓必經之路上的餐飲店,沿路擺賣的各類餐飲小攤以及开在寫字樓一樓的星巴克、瑞幸們,它們主打的消費場景觸點之一,便有這種“順路”。


這是一個區別於到店、外賣的獨立場景,理論上同樣蕴含着一定的想象空間。但問題又來了,誰來滿足有車一族的這種“順路”需求?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星巴克與高德聯合發布的“沿街取”服務已率先在北京100家星巴克門店正式上线,上海也有近50家星巴克在开展試運營。預計未來一年內,全國將有1000家以上星巴克門店支持“沿街取”服務。

這或許能夠爲餐飲行業提供一些靈感。

01.
地圖導航裏的“沿街取”是個啥?

可以先看看“沿街取”目前的服務模式和流程,這或許也會成爲後續其他餐飲業態接入後的主體形式。

駕車上下班、出行的用戶,設定好目的地和路线後,再通過高德地圖內置的星巴克小程序下單,系統會自動定位沿途最爲合適的星巴克門店,匹配好預計到達時間與制作出餐時間。

星巴克門店在接到訂單後,會同時收到系統推送的用戶預計到達時間。咖啡制作完成後,再安排店員在沿街路口等候車主到達,直接將咖啡交予車主,實現路邊“不下車”开窗取咖啡。

這便是“沿街取”服務的流程。一位名爲“電動知士大雨”的博主也實際測試了這一功能。

在測試中可以看到,點餐環節的小程序是由星巴克提供的,與其他渠道的星巴克小程序並無區別,選取好餐品後需要提供車牌號後三位,以及車身顏色兩大識別信息,以便於星巴克工作人員識別用戶車輛。

圖片來源:高德

取餐點與預計取餐時間均是系統自動匹配好的,用戶只需根據導航路线正常行駛至指定的路邊位置即可。該博主到達指定地點前便已看到有星巴克員工在路邊等候,從臨停取餐到重新啓動上路,整個過程不到10秒。

理想狀態下,這既能降低用戶的操作、決策成本,提升咖啡消費的便利性,又能爲星巴克激活許多潛在的消費增量。

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其中汽車3.19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5.02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64億人。

全國84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同比增加5個城市;39個城市超200萬輛,21個城市超3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上海超過500萬輛。

簡單粗暴地來算一下,全國4.17億輛車直接視爲4.17億潛在用戶池,在沒有“沿街取”服務的時候,星巴克很難與這個用戶池產生消費觸點。

如今有了“沿街取”這個觸點後,假設哪怕每天只有0.01%的用戶使用了這項服務,在上班、出行的路上用手機點一杯星巴克,也能帶來4.17萬杯/天的增量訂單。

按照30元一杯的價格來算,每天可以新增125.1萬元營收,累計一年365天就是4.57億元的營收增長,換算成美元便是0.67億。

要知道在今年2月初星巴克發布的最新財報中,第一財季星巴克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營收爲6.217億美元。

那么按照上述假設中的計算量來看,星巴克在中國內地市場一年可以從“沿街取”服務中獲得佔當下營收整體10.78%的增量。

當然以上的數據測算僅僅是假設的性質,數字規模並不具備真實性,僅僅只是說明上下班、出行場景觸點可能帶來的增長故事,存在邏輯的合理性以及想象空間。

這對於星巴克來說,十分重要。

財報數據顯示,星巴克過去的一個財季表現不佳,其中國內地市場營收下滑31%,內地同店銷售額下降29%,同店交易量下降28%,平均客單價下降1%。

在這種境況下的星巴克,無疑渴望着新的增量故事,“沿街取”便可以算一個。

當然視角更宏觀一點,駕車出行的用戶對於這種“順路”場景的需求,肯定不止在买咖啡上,能夠從中受益、獲得想象空間的餐飲商家,也不只有星巴克。

02.
還記得汽車穿梭餐廳嗎?

早在幾十年前,麥當勞、肯德基們就已經注意到了車輛出行用戶“順路”消費的這塊蛋糕。

20世紀中期的美國處於經濟高度發展和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的階段,汽車餐廳的模式也逐漸由此興起。後續最爲典型的代表便是麥當勞的得來速與肯德基的汽車穿梭餐廳。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是一種建有專用車道的餐廳,用戶开車到指定的窗口點餐,再到後續的窗口取餐然後駛離,花費幾分钟,不用下車就能买到食品,省時便捷。

這樣的汽車餐廳在國外火到什么程度?有數據指出,鼎盛時期美國的汽車餐廳佔據了65%的快餐市場份額,成爲快餐巨頭最大的利潤來源。

麥當勞甚至把得來速开到了阿聯酋的駕校中,做起了“得來速駕駛課”。學員們可以練習如何安全、順利地駛入車道,給自己取餐預留更爲合適的距離等等項目,目的是更精準、安全地在汽車餐廳完成購物。

疫情特殊時期也讓麥當勞、肯德基的汽車餐廳們爆火了一把,歐美用戶在限制出行和取消堂食的階段,更多會通過無接觸式的汽車餐廳來購买食物。

但很遺憾,這樣的汽車餐廳似乎並不適合同樣經濟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十余年前麥當勞、肯德基便着力於在國內建設汽車餐廳,但似乎至今並沒有多少水花。

一方面是環境、文化的差異。地廣人稀的美國有着獨特的汽車、公路文化,人們更習慣於駕車出行。而在中國市場中,城市建設、商圈的集中發展,便利的公共交通網絡,乃至共享單車、電動兩輪等綠色交通工具的普及,讓人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再者國內的餐飲文化和市場並非以標準化的快餐爲主,多樣化的餐飲產品並不一定都適用於快速點單+取餐+外帶的汽車餐廳模式。

另一方面,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快遞、外賣體系變得十分便利。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可以坐等送貨到家,必然會替代一部分駕車外出的消費行爲。

雖然汽車餐廳與新興的“沿街取”服務有着部分相似的內核,但後者更像是結合國內市場特性做出的獨特創新。簡而言之,可以視爲移動互聯網技術下,“汽車餐廳”更爲靈活的商業模式進階。

但這也是有諸多限制條件的,需要餐飲商家與平臺在後續的探索中不斷解決壁壘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比如星巴克可以接入“沿街取”服務,是因爲其已經具備高密度、地理位置優越的門店網絡,足夠深入市場的品牌認知等等優勢。

尤其是數字化運營方面的積累能力,打造內嵌入平臺的小程序、滿足與平臺對接的技術能力等等。

且不說門店網絡、員工體系等等方面,最爲基礎的數字化建設、對接能力,便可以說是擋在衆多中小餐飲商家前的一道檻。

而對於高德這樣的平臺而言,在數據、算法、技術架構等方面同樣需要做非常多的功課,才能確保餐飲商家的覆蓋,用戶的體驗以及對這一功能服務的接受度。

畢竟如果出現時間不準,交通狀況未考慮,线路出錯,商家收不到訂單等問題,這個功能服務必然會很快被市場所遺棄。

不過如果按照理想的發展趨勢來預測,在這種雙向的數字化提升中,“汽車餐廳”的模式存在被復制到更多商家中的可能性。

廣大餐飲商家未來或許不再需要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建設一座帶有車道的汽車餐廳,也不需要像星巴克等連鎖餐飲巨頭一樣重度投入數字化體系,也能做成聚焦有車一族出行場景的生意。

在這方面高德也做出了表態。高德方面表示,未來計劃接入更多的线下商家服務,在更多城市進行更多服務品類的探索。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目前來看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功能創新。後續除了高德自身,還得看百度地圖、抖音、美團、小紅書等聚焦餐飲、本地生活的平臺們,以及除星巴克以外的各大餐飲巨頭、中小餐飲商家們是否會跟進入局。

畢竟一個新的細分市場,如果只有寥寥幾家在唱“獨角戲”,所謂的規模化、趨勢化等發展話題,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