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开出近萬家門店,營收超70億!鍋圈要IPO了!

2023-04-05 23:00:48

近萬家門店、營收71.7億元,鍋圈帶着一份成績亮眼的招股書來到了港交所前。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裏希,編輯:洪君。


一家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正式衝擊港交所。


4月3日,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鍋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之前的2019-2022年,鍋圈就已經是“資本的寵兒”,共計完成7輪融資,除未披露金額的战略融資外,融資總金額接近30億元。投資方包括IDG資本、嘉御資本、天圖投資、招銀國際資本等。


而早在2020年,就已有消息稱其將規劃赴港上市。


主打“火鍋到家”

營收71.7億,5年开出近萬家門店


衆所周知,鍋圈是疫情期間跑出的黑馬之一。回溯過去,三年疫情確實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鍋圈的成長路徑。


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網


據36氪報道,2015年1月,餐飲老炮楊明超成立了河南鍋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鍋圈應運而生。最开始,鍋圈切入的是餐飲B端市場,做的並不是C端生意。而後,楊明超發現光靠To B餐飲起不來量,便把後端的資源打包,做起了凍品食材批發生意。


2017年1月,鍋圈开出了第一家終端門店,开始搭建凍品生意的終端渠道網絡,切入家庭火鍋場景,初心是“讓消費者人均花不到50元便可喫上一頓地道的火鍋”。


不過在當時,在許多人看來,鍋圈身上並不存在“萬店基因”,其門店增速也確實不突出,兩年來才積累了500多家門店。背後的原因在於,早期的企業供應鏈及冷鏈物流能力仍然偏弱,帶給食客的消費體驗遠不及堂食。此外,火鍋、燒烤等品類的到家場景需求也遠遠沒有培育起來。


而後,疫情讓需求端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家喫飯”成爲大部分消費者的選擇。鍋圈的崛起很大程度便受益於此。


彼時,鍋圈开始重推“火鍋到家”業務,通過成本優勢與火鍋企業的到家業務拉开價格差距,訂單量驟增。

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網

據了解,疫情期間,鍋圈的會員數高速增長,憑此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關注。


自2019年8月拿到不惑創投4500萬元A輪融資後,鍋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又連續完成了四輪融資,累計金額近9億人民幣。2021年,鍋圈再次宣布獲得融資,金額高達3億美元。該輪融資過後,其總融資金額已超過27億元。


此前,嘉御基金創世合夥人衛哲曾如是評價鍋圈:“火鍋食材是一個千億級,且仍在快速增長的巨大市場。鍋圈將二者相結合,獨創的‘在家喫火鍋’市場將會是一個比火鍋堂食連鎖更大、發展更快的領域。”


時至今日,鍋圈的門店規模確實已經遠超國內任何一家火鍋店。


招股書顯示,在2020年底門店數達到4,300家後,鍋圈的門店數量進一步增長,於2021年底達到了6,868家。到2022年底,其總門店數已達到9,221家,復合年增長率高達46.4%。


圖片來源:鍋圈招股書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正是中國餐飲業極爲艱難的時候,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2022年共有51.9萬家餐飲相關企業注銷吊銷。但也就是在這一年,鍋圈竟新开了2631家門店,同時僅閉店279家,閉店率僅爲3%。


據鍋圈官網顯示,截止2023年3月27日,鍋圈已有9,645家門店,即將闖進“萬店俱樂部”。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的注冊會員數約爲2040萬;在2022年,鍋圈线上+线下渠道產生了超1億份訂單。


從業績上看,過去三年鍋圈整體營收持續增長,並在2022年實現扭虧爲盈。2020年-2022年,鍋圈總收益分別爲29.65億元、39.58億元、71.74億元,增長率由33.5%升至81.2%。


值得一提的是,達成同樣的體量,蜜雪冰城用了近13年,而鍋圈成立才不到6年。


2020年及2021年,鍋圈分別錄得虧損淨額4330萬元及4.61億元,但在2022年,其錄得溢利淨額2.41億元,實現了全年盈利。


千億級在家喫飯市場

最快“破萬”的連鎖是如何煉成的?


同樣是放加盟,蜜雪冰城在2020年宣布門店數破萬,從第一家店开始算起,邁進萬店俱樂部用時23年;正新雞排於2017年門店數破萬,用時22年;另一門店破萬的品牌華萊士,用時9年。


如不出意外,鍋圈“破萬店”的速度將遠遠快於上述餐飲連鎖品牌,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在官網中,鍋圈這樣介紹自己——是國內知名的食材連鎖超市,也是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品牌。


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網


食材連鎖超市,即鍋圈近萬家线下零售門店,這是鍋圈的基本盤。但什么是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理解了這一點,或許就能一定程度上洞悉鍋圈的“破萬店”的祕訣。


從業務模式來說,所謂“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是指就日常在家烹飪場景,向消費者供應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餐食品或即配食材。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內消費者的用餐方式主要有三種,即买菜在家做飯、 餐廳堂食和外賣。


其中,买菜在家做飯通常復雜且費時費力,越來越難以匹配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在餐廳用餐的時間成本高,且未能時常光顧;外賣則難以保證其安全性、口感、溫度及食品風味還原度。


而後,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作爲第四種用餐選擇橫空出世,通過在營養、口感、衛生及效率之間找到均衡,較好地解決了上述三種用餐方式的痛點。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已從2017年的2,903億元以26.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1年的2,903億元,並預計將成爲2021年至2026年中國餐飲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2021年至2026年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爲22.5%。


圖片來源:鍋圈招股書截圖


鍋圈,正是切入了這樣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較早地獲取了市場的紅利。


不同於過去零售商的火鍋食材冷凍冰櫃場景,鍋圈將其整合成一種垂直於火鍋食材的超市連鎖業態,依托遍布全國的社區門店,用價格實惠、品類齊全的食材滿足半徑一公裏內社區居民“在家喫飯,好喫方便還不貴”的核心需求。


據了解,鍋圈提供的一站式家庭用餐解決方案,售賣的產品包括底料、調味料、肉丸蝦滑、肉類、蔬菜類、飲料、鍋具等。


同時,其主打品類齊全、物美價廉。門店食材平均價格比傳統超市便宜40%,同時比農貿市場便宜10%-15%。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產品組合包括八大類別,包括火鍋產品、燒烤產品、即烹餐包、西餐、零食等多個品類,合共755個SKU。


此外,其提供的各種食品配料大都可以混合搭配,也形成了具有巨大組合潛力的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像番茄火鍋底料、牛肉、骨湯酸菜底料及魚片,不僅是火鍋的最佳搭配,還可以單獨用於制作番茄牛肉或酸菜魚,極大地擴展了菜式的豐富性。


這樣的商業模式,讓鍋圈成功獲得了消費者的歡心,品牌發展也得以突飛猛進。


市場“變天”、強敵環繞

萬店背後也暗藏隱憂


從成立至今,鍋圈憑借獨特的商業模式打下了近萬家門店的基本盤,並實現了扭虧爲盈。但放眼未來,鍋圈或許仍不能高枕無憂,爲什么這么說?


首先,從招股書來看,過去三年,鍋圈的營收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門店網絡的快速擴張。但從門店增長來看,2020-2022年,鍋圈每年新开設的加盟門店數都略有減少。

2020年,其新增的加盟門店數爲2883家;2021年,這一數字下降到2762家;而到了2022年,則進一步下降至2631家。這意味着,鍋圈的門店增長,很可能即將觸及天花板,一旦門店增長放緩,其營收增長也極有可能同步放緩。


此外,餐飲業過去的種種案例告訴我們,能夠快速擴張的加盟模式,也很可能掣肘品牌進一步前行。


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網


顯然,鍋圈也已意識到了這一點,認爲自己很可能也會遇到同行們所面臨的加盟管控難題,正如其在招股書中提到,“我們廣泛的門店主要包括由加盟商經營的加盟店。加盟店的業績對我們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我們無法控制及可能無法有效監察該等門店的運營或維持我們與加盟商的現有關系。”


更爲重要的是,鍋圈熟悉的市場,或即將“變天”。


盡管長期來看,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市場仍極具潛力,但不少業內人士預計,疫情告一段落後,人們會重新回到購物中心、街邊的餐飲店中,該市場將會不可避免地遭遇分流,家庭火鍋、燒烤等食材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將很難持續。


對此,鍋圈自2022年以來,便積極探索轉型,嘗試淡化“火鍋食材超市”的標籤,开拓火鍋食材之外的新場景,包括推出燒烤品類食材、布局預制菜等。


日前,其創始人楊明超還表示,要做成“中國最大的社區中央廚房連鎖”。


值得一提的是,今時不同往日,鍋圈周圍早已強敵環繞。除了其他食品行業的市場參與者可能會推出類似的產品或品牌,永輝、盒馬等玩家也都紛紛入局,希望分一杯羹。


招股書顯示,鍋圈目前仍是中國所有零售商中最大的在家喫飯餐食解決方案零售商,相關產品零售銷售額達11.1億元,佔據3.0% 的市場份額。但對比其身後的對手,鍋圈並沒有明顯的身位優勢。


圖片來源:鍋圈招股書截圖


緊跟在鍋圈背後的競爭對手公司A,佔據2.7%市場份額,公司B則佔據2.6%的份額,三者的市場份額佔比差距非常小。


如今,放眼整個賽道,战場的硝煙味已經越來越濃。未來,鍋圈或許還有一場艱難的仗要打。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