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經濟人


  理性經濟人假定是西方經濟學家在做經濟分析時關於人類經濟行爲的一個基本假定,意思是作爲經濟決策的主體都充滿理性的,即所追求的目標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具體說就是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追求目標決策最優化。 
  “理性經濟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闡述的觀點,之後經濟學不斷完善和充實,並逐漸將“理性經濟人”作爲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臨兩種以上選擇時,總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西方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認爲:人只要做“理性經濟人”就可以了,“如此一來,他就好像被一只無形之手引領,在不自覺中對社會的改進盡力而爲。在一般的情形下,一個人爲求私利而無心對社會做出貢獻,其對社會的貢獻遠比有意圖做出的大。”
  其次是馬克思關於"理性經濟人"的論述。“所謂理性經濟人,是指個人在一定約束條件下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這是被馬克思一再批判的西方庸俗經濟學的最基本的一個概念。馬克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揭示的是資本對剩余價值的剝削過程,從而揭示了資本運動的本質。庸俗經濟研究資本家如何賺錢。資本的目的就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理性經濟人就是資本人格化:實現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資本的神祕的自行增殖能力和抽象的理性經濟人概念都是爲了掩蓋對剩余價值的剝削的。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