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利率理論

馬歇爾的利率理論又稱等待說與資本收益

  馬歇爾的利率理論是指:利率資本供給需求決定,而資本邊際生產力資本需求的決定因素(即資本需求資本收益性決定),抑制現在的消費、等待未來的報酬,爲資本供給的決定因素。利率是人們等待(儲蓄)的報酬利率資本的供求決定,資本供給,即儲蓄,爲利率的遞增函數(同方向變化),資本需求,即投資,爲利率的遞減函數(反方向變化)。

  他們承認利息是等待的收益,是犧牲“時間偏好”的報酬(即獲得現在消費的人對延期消費的等待者支付的報酬),但認爲等待或延期消費只能形成儲蓄,僅僅構成資本供給。與之對應的另一面是資本需求資本需求取決於投資機會和投資收益而不取決於“等待”和“節欲”。資本邊際生產力越高,投資吸引力越強,對資本需求就越大。正如商品價格是由商品的供求決定一樣。資本價格或使用資本報酬——利息率則是由資本供給儲蓄)與資本需求投資)二者之間的均衡來決定。一般來說,利率儲蓄投資之間比例的變動而漲跌;當投資大於儲蓄時,資本供不應求利率就會上升;反之,當儲蓄大於投資資本供過於求時,利率就會下降。因此,儲蓄投資這兩大因素的交互作用均衡,決定了利率的水平。馬歇爾總結道:“利息既爲市場上使用資本之代價,故利息常趨於一均衡點,使得該市場在在該利率下對資本之總需求量,恰在等於在該利率資本之總供給量。”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