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心理說



內容概述

匯兌心理說是法國學者阿夫達裏昂(A.Aftalion)於1927 年提出的。他認爲,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幣,是爲了滿足某種欲望,如支付、投資投機等等。這種主觀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人們依據自己的主觀欲望來判斷外幣價值的高低。根據邊際效用理論,外匯供應增加,單位外幣邊際效用就遞減,外匯匯率就下降。在這種主觀判斷下外匯供求相等時所達到的匯率,就是外匯市場上的實際匯率
匯兌心理說,後來被演變成心理預期說,即外匯市場上人們的心理預期,對匯率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匯兌心理說和心理預期說雖引進了唯心論的成份,有偏面之處,但是,它們在說明客觀事實對主觀判斷產生影響、主觀判斷反過來又影響客觀事實這一點上,有其正確的一面。匯兌心理說和心理預期說在解釋外匯投機資金逃避、國際儲備下降及外債累積對未來匯率的影響時,尤其值得重視。1993 年上半年我國人民幣外匯調劑市場上大幅度下降,就同人們的復關預期、开放人民幣自由兌換預期、以及通貨膨脹預期有關。但是應當指出,匯兌心理說和心理預期說,講的都是對短期匯率的影響。應該說,它們是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而不是匯率,尤其不是長期匯率的決定基礎。

匯兌心理說的核心觀點】
該理論認爲:匯率的變動和決定所依據的是人們各自對外匯效用所作的主觀評價。人們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除了需要用外國貨幣購买商品外,還有滿足支付、投資投機資本逃避等需要,這種欲望是使外國貨幣具有價值的基礎。外國貨幣價值決定於外匯供需雙方對外國貨幣所作的主觀評價。該主觀評價又是依據使用外幣邊際效用(mariginalutility)所作的主觀評價。不同的主觀評價產生了外匯供應需求,供求雙方通過市場達成均衡均衡點就是外匯匯率。當均衡被打破時,匯率又將會隨着人們對外匯主觀評價的變化達到新的均衡

匯兌心理說的評價
它是在1924~1926年間,法國國際收支均爲順差但法郎的對外匯率反而下降,從而引起物價上漲的反常情況下提出的。它獨樹一幟,從主觀心理評價的角度來探討一國貨幣匯率的升降關系,把主觀評價的變化同客觀事實的變動結合起來考察匯率,直到目前,該學說都有相當的市場。但是該學說是以西方主觀價值論 ──邊際效用價值論爲理論基礎,把匯兌心理的變動當作影響與決定匯率的依據,因此,帶有一定的主觀片面性,缺乏說服力。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