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應

基本概念
首因效應tp://a4.att.hudong.com/12/48/01300000165488122214480665515_s.jpg">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首因,是指首次認知客體而在腦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首因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爲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爲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認爲,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着、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它個性特徵,不管暴發戶怎么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爲文化的浸染裝不出來的。

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以貌取人”,往往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當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喜,又見他傲慢不羈,更覺不快。最後,這位廣招人才的孫仲謀竟把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龐統拒於門外,盡管魯肅苦言相勸,也無濟於事。衆所周知,禮節、相貌與才華決無必然聯系,但是禮賢下士的孫權尚不能避免這種偏見,可見第一印象的影響之大。

理論解釋
首因效應tp://a1.att.hudong.com/62/48/01300000165488122214481725947_s.jpg">首因效應
在心理學中,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第一印象,是在短時間內以片面的資料爲依據形成的印象,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钟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並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着主導地位。烽火獵聘資深顧問就曾經指出:“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並且這種先入爲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系列行爲

實驗心理學究表明,外界信息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在決定認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視的。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後輸入的信息也起較大作用。大腦處理信息的這種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爲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在生活節奏如同飛快奔馳的列車的現代社會,很少有人會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證實一個留給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

如何把握
首因效應tp://a3.att.hudong.com/51/48/01300000165488122214484020656_s.jpg">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歷豐富、社會閱歷深厚、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面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只是在依據對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徵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後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並不是無法改變,並不是難以改變的。

對於這種因信息輸入的順序而產生的效應的現象,有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一種解釋認爲,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信息被同化進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爲基礎的,該解釋認爲,最先接受的信息沒有受到任何幹擾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細;而後續的信息則易受忽視,信息加工粗略。

流行故事
首因效應tp://a2.att.hudong.com/34/48/01300000165488122214484941460_s.jpg">首因效應
①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新聞系的畢業生正急於尋找工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不需要!”“那么記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對呢?”“不,我們現在什么空缺也沒有了。”“那么,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說着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寫着“額滿,暫不僱傭”。總編看了看牌子,微笑着點了點頭,說:“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牌子表達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極大的興趣,從而爲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這種“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學上稱爲首因效應。

同樣,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爲學生A更聰明。

②無獨有偶,美國總統林肯也曾因爲相貌偏見拒絕了朋友推薦的一位才識過人的閣員。當朋友憤怒的責怪林肯以貌取人,說任何人都無法爲自己的天生臉孔負責時,林肯說:“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應該爲自己的面孔負責。”雖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點之處,我們卻不能忽視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作用,因而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整飾自己的形象,爲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臺階。

古往今來
首因效應tp://a3.att.hudong.com/22/48/01300000165488122214486201267_s.jpg">首因效應
《三國演義》中大才子龐統準備效力東吳,面見孫權。孫權見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見他目中無人,將其拒於門外。美國總統林肯也曾拒絕了一位朋友推薦的相貌不佳的人才,朋友責怪林肯說:“任何人都無法爲天生的臉孔負責”,林肯卻反駁:“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應該爲自己的面孔負責。”可見第一印象的巨大影響。

一位心理學家對大學生應聘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兩個大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大學生甲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大學生乙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決策者對兩個大學生進行比較:誰更聰明?結果發現,決策者認爲大學生甲更聰明。這就是心理學講的首因效應。

職場現象
首因效應tp://a2.att.hudong.com/84/46/01300000165488122214463365668_s.jpg">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職場上到處可見:“新官上任三把火”、“早來晚走”、“惡人先告狀”、“先發制人”、“下馬威”等,都是想利用首因效應佔得先機。

首因效應完全可以解釋這樣一種職場怪現象:有的人喫了相貌的虧,有的人卻佔了相貌的便宜。這也是大學生求職前紛紛跑到美容院整容的原因之一。相貌不佳者,其實根本不需要整容。一是去謀求不計較相貌的職業;二是學點心理學,任何事情都搶個先,佔盡首因效應帶來的職場先機。

生活應用
首因效應tp://a2.att.hudong.com/48/50/01300000165488122214501375436_s.jpg">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就是說人們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變,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信息的解釋。實驗證明,第—印象是難以改變的。因此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別、年齡、體態、姿勢、談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斷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是交際心理中較重要的名詞。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着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爲首因效應。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這裏就存在着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爲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只是一種暫時的行爲,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件完備。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面的素質,不然則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面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儀表風度,—般情況下人們都愿意同衣着幹淨整齊、落落大方的人接觸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談舉止,言辭幽默,侃侃而談,不卑不亢,舉止優雅,定會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首因效應在人們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準確地把握它,定能給自己的事業开創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既然在人際交往中有這樣一個首因效應在起作用,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它來幫助我們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銷:首先是面帶微笑,這樣可能獲得熱情、善良、友好、誠摯的印象;其次應使自己顯得整潔,整潔容易留下嚴謹、自愛、有修養的第一印象,盡管這種印象並不準確,可對我們的推銷總是有益處;第三使自己顯得可愛可敬,這一必須由我們的言談、舉止、禮儀等來完成;最後盡量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在對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會左右對方未來很長時間對您的判斷。

效應啓示

在日常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與別人的初次交往時,一定要注意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儀表風度,—般情況下人們都愿意同衣着幹淨整齊、落落大方的人接觸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談舉止,言辭幽默,侃侃而談,不卑不亢,舉止優雅,定會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首因效應在人們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準確地把握它,定能給自己的事業开創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

實驗分析
首因效應tp://a1.att.hudong.com/73/50/01300000165488122214503192374_s.jpg">首因效應
新學年接教新班級。在上第一堂室外課前,按不同內容和教學要求,科學合理地布置好場地、器材,並注意運用了色彩(器材或標志物的顏色)的搭配和圖形(場地布置圖)的美觀。課的一开始,我以響亮、規範的口令,大方美觀的隊列動作在全體學生面前展現,同時加強課堂常規教育。讓學生明確:課上應遵守哪些常規,要求在整個教學練習中,學習態度端正,組織紀律觀念強、學練氣氛活躍,並深細致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安排病體學生見習活動,使學生身心受益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因效應是指第一印象對人以後認知產生的影響。社會心理學研究證明,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要受認知者的情緒、特點以及認知情境的影響。第一印象鮮明牢固,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響,特別是頭幾堂課的好壞印象特別深。同時,首因效應具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第一印象良好,學生眼中的教師形象是認真、負責的,這是首因效應產生的積極作用,可以在學生中產生一定的威信和可信度,並爲今後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首因效應適用範圍具有一定的時空限制。它包括師生初次見面,新學期第一次課,教師形象、教態、語言,課前準備,常規教育、動作示範,以及學生對練習內容的初次感知和嘗試等。前例中的教者重視了第一次室外授課的時機,他的課前準備、教態、語言、隊列動作示範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風嚴謹、要求規範、場地器材安排富有創意,對學生細致、體貼。這種首因效果一方面使該教者在學生中確定了自然的威信,同時也潛移默化和影響學生自身的體育課行爲,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運用首因效應,教師不僅要有認真負責的精神、強烈的責任感和創新能力,而且還要善於對第一印象的管理和保持,使它持續不衰,使其積極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勢"作用。

實驗結果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被試者分爲兩組,同看一張照片。對甲組說,這是一位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看完後讓被試者根據這個人的外貌來分析其性格特徵。結果甲組說:深陷的眼睛藏着險惡,高聳的額頭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決心。乙組說: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維深遂,高聳的額頭說明了科學家探索的意志。

這個實驗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勢,會使人在後繼了解中多偏向發掘對方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勢,則會使人在後繼了解中多偏向於揭露對象令人厭惡的部分。[1]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