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規模無關論

廠商規模無關論的概述

  近年來,以楊小凱等人爲代表的新興古典經濟學者提出廠商規模無關論,對規模經濟理論提出質疑,這一理論在經濟學界獲得了一定程度的重 視。

  廠商規模無關論爲我們揭开了廠商規模、遞增報酬經濟增長等之間內在關系的謎底。這一思想以斯密、阿林·楊格(Allyn Young)、斯蒂格勒(Stigler)、科斯 (Coase)、張五常、楊小凱黃有光等人爲主要代表,是一條與新古典主流經濟學不同的理論發展軌跡。它意味着,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增長和遞增報酬的源泉,廠商規模同經濟增長並沒有內在的因果關系。如果分工在企業內部發生,則廠商平均規模就擴大;如果分工在企業之間發生,則廠商平均規模就縮小。決定廠商規模的是中間產品和勞動力的相對交易效率的變化;決定經濟增長的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廠商規模的變化和經濟增長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現象,經濟增長可以在廠商平均規模擴大時發生,也可以在廠商平均規模縮小時發生。

廠商規模無關論的現實背景

  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工業化打破了生產與消費的統一,出現了煤、鐵路、紡織、鋼鐵、汽車、橡膠、機牀制造等傳統工業,其特徵是生產周期長,技術要求低,勞動作業重復,高度集中控制產品標準化。整個世界的微觀經濟生產由一個概念主宰,即“大量生產”,大量生產背後的經濟概念就是“規模經濟”,低價格、大市場、高產量是微觀企業經營法則。自1945年第一個原子彈爆炸,科學技術取得了無以計數的重大突破,時至今日,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以更快的速度轉化爲直接生產力。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差距以更多的方式逐漸拉近,消費者比過去更直接的介人生產過程中,更加趨向於高附加值、差別化甚至完全定做的產品需求

  1980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加速,信息及網絡技術衝擊原有的經濟格局和發展路徑,經濟結構不斷更新,經濟制度創新活躍,傳統的規模經濟理論對這些經濟成分和因素日漸解釋乏力。2000年,廖伯偉和楊小凱在《經濟行爲組織學報》上發表了“廠商規模無關論”,對古典經濟學的規模經濟理論提出質疑;2003年張永生所著的《廠商規模無關論:理論與經驗證據》,通過對OECD國家、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以及中國的統計數據分析,明確提出了廠商規模無關論的觀點。

廠商規模無關論的思想淵源

  廠商規模無關論者認爲,規模經濟理論之所以對當代經濟現象缺乏解釋力,是由於它所依托的新古典框架在研究對象和方向上,偏離了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等人建立在專業化和分工前提下的理論,使專業化經濟規模經濟所取代,這種偏離導致了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種種致命的缺陷。廠商規模無關論者旗幟鮮明地把斯密、楊格和科斯等人的觀點作爲思想理論淵源,把他們的研究歸結爲對“什么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企業的邊界應當有多大?” 兩個問題的回答。

  斯密定理:“分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資本是在各間接生產部門發展分工的工具”、“分工水平由市場大小決定”、“市場大小由運輸的效率決定”(《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AdamSmith,1997);楊格提出的“1、分工和專業化是遞增報酬的實現機制;2、不僅市場大小決定分工,而且分工也決定市場的大小;3、供給需求是一個銅板的兩個側面。” (“Inerleasing Returns and Eeomic Progress”.The Econmic Journal,Young,Allyn,1928);包括斯蒂格勒關於市場容量與分工的論述(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lket,Stigler,1951)被作爲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科斯關於市場機制需要交易成本的理論(The Nature of the Firm,Coase,1937);張五常認爲企業是一組合約的聯結以及對企業實質的論述(Steven Cheung,1983)被作爲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

廠商規模無關論的主要觀點

  在上述基礎上,廠商規模無關論者提出了其主要觀點: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增長和遞增報酬的源泉,廠商規模同經濟增長並無內在因果關 系。分工在企業內部發生,則廠商平均規模擴大;分工在企業之間發生,則廠商平均規模縮小。決定廠商規模的是中間產品和勞動力相對交易效率的變化;決定經濟增長的是一般交易效率的高低。廠商規模的變化和經濟增長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現象,經濟增長可以在廠商平均規模擴大時發生,也可以在廠商平均規模縮小時發生。這實際上對長期以來佔主流地位的古典經濟學的規模經濟理論提出了一個悖論。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