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運輸

什么是內河運輸



  內河運輸是水上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連接內陸腹地與沿海地區的紐帶,在運輸和集散進出口貨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國不僅有四通八達的內河航運網,還同一些鄰國有國際河流相連,這就爲相互的進出口貨物通過河流運輸和集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內河航運的作用

  內河航運是現代綜合運輸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水資源合理开發和綜合利用的主要內容之一。


  近幾年來,內河沿线的公路加快建設的步伐。內河沿线綜合運輸網將進一步完善,多種運輸方式並存且相互競爭的局面正在形成。內河沿线鐵、公路網的發展在一定時期內無疑會分流內河航運的貨源,但是,現代經濟對運輸的需求是大量的,也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運輸方式各有其優點和缺點,各有其存在和發展的貨源基礎。


  與鐵路、公路相比,長江航運存在着速度慢,時效性不強的弱點的同時,由存在着投資少,運力大、成本低的、能耗低的優勢。運送沒有時效性要求的大宗貨物和集裝箱貨物,尤其是需要量穩定,連續發送就能滿足其需要,且價格不高。運輸費用佔整個售價較大比例的大宗貨物,內河航運具有明顯的優勢。


  鐵路運輸具有速度快,能力大等優點。不足之處在於鐵路建設投資大、佔用耕地,運輸費用比水運高,適合於中長距離的客運和時效性較強的中長距離的大宗貨物運輸。


  公路運輸具有速度快,四通八達,方便靈活等優點,同時公路建設佔用大量耕地、運輸能耗大,成本鐵路較高,比水運更高,適合客運和中段距離的貨物運輸。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內河航運作爲綜合運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流域綜合運輸體系中仍將佔據自己應有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發展我國內河航運的措施

  首先,政府有關決策部門要改變過分以來公路、鐵路。忽視發展內河航運的傾向,調整思路,要樹立發展大交通、建設綜合運輸體系的思想,從資源綜合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的战略高度。以建立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爲目標,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充分挖掘各運輸方式的潛力,促進各運輸方式的協調發展。


  第二,加快航道基礎建設,航道作爲基礎設施,近期以政府投資資助建設。改善技術經濟條件爲主,明確各投資主體的社會分工,在發展中調整基礎設施結構。改變天然航道水深不一、等級不一、通過能力小的自然狀況。在長江、珠江水系幹线河流上,建設一批能通過500-5000噸級船舶的航道,提高航道等級。


  第三,完善航運網建設,調整船舶運力結構。在內河航道建設中建立較高等級的內河航運網是振興內河航運的根本,就是要在幹流與支流建成幹支直達的水上航運網,對支流的渠化开發可以把沿岸的各港口與水系腹地相溝通,形成四通八達的水上交通網。當前,我國內河運輸船舶運力過剩。在船舶運力結構的調整中,逐步淘汰小噸位的掛漿機船,水泥船和技術落後的老舊船舶,重點發展自航船、集裝箱船舶和滾裝船,逐步縮小與內河運輸發達國家在經濟指數上的差距,提高競爭力


  第四,加快內河港口建設,重點發展內河多用途泊位和集裝箱泊位。提高內河港口機械化程度,要吸引沿江河建廠,改善工業布局,提高內河運輸在國內中長距離大宗貨物和集裝箱的水運比重。鼓勵內河發展幹支直達運輸和江海直達運輸。


  第五,發展集裝箱運輸是我國內河航運的緊迫任務,加快專用集裝箱船型,機械,設備技術的开發和集裝箱專用碼頭堆場的建設,將爲內河航運發展、开拓內河航運市場帶來新的生機。令人可喜的事,上海在這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沿。2007年後,上海埔東趙家溝、大蘆线、大浦线將看不到掛漿機、水泥船、取而代之的將是內河集裝箱船。到2010年,上海內河將爲上海疏運400萬標準集裝箱,佔當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的20%。上海港將像鹿特丹、安特衛譜等國際大港那樣,讓載量大、能耗低、佔地少、環保的內河航道來分擔公路的集裝箱運輸壓力。



相關條目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