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定理: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演變的規律,霍夫曼定理又被稱作“霍夫曼經驗定理”是指資本資料工業
霍夫曼定理tp://a3.att.hudong.com/32/67/01300000294623123013670457905_s.jpg">創始人:霍夫曼
制造業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並超過消費資料工業所佔比重。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經濟學家W.C.霍夫曼根據工業化早期和中期的經驗數據推算出來的。他把工業化某些階段產業結構變化趨勢外推到工業化後期。通過設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數,對各國工業化過程中消費品和資本工業(即重工業)的相對地位變化作了統計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各國工業化無論开始於何時,一般具有相同的趨勢,即隨着一國工業化的進展,消費品部門與資本品部門的淨產值之比是逐漸趨於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定律公式

衡量經濟發展的標準只能是消費品部門與資本品部門之間淨產值的比例,即“霍夫曼系數”。其計算公式爲:
霍夫曼系數=消費工業的淨產值/資本工業的淨產值

階段劃分

霍夫曼把工業化過程分爲四階段。
第一階段:消費工業在整個制造業中居於壓倒優勢的地位,其淨產值平均爲資本工業淨產值的5倍。
第二階段:消費工業最初所具有的主導地位趨於削弱,資本工業逐漸發展起來,但前者的產值仍是2.5倍於後者的淨產值。
第三階段:兩類工業的近產值大致相當。
第四階段:消費工業遠不及資本工業增長來得迅速,後者的淨產值將大於前者。
隨着工業品的升級,其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詳細介紹

1931年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在《工業化的階段和類型》中提出。霍夫曼通過分析制造業消費資料工業生產與資

霍夫曼定理tp://a2.att.hudong.com/78/38/01300000294623123056385565424_s.jpg">工業
本資料工業生產的比例關系,得出了霍夫曼比例

根據霍夫曼比例工業化進程包括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消費資料工業發展迅速,在制造業佔有統治地位;資本資料工業則不發達,在制造業中所佔比重較小,其淨產值平均爲資本工業淨產值的5倍。

第二階段,資本資料工業發展較快,消費資料工業雖也有發展,但速度減緩,而資本資料工業的規模仍遠不及消費資料工業的規模,但前者的產值仍是2.5倍於後者的淨產值。

第三階段,消費資料工業資本資料工業在規模上大致相當。

第四階段,資本資料工業制造業中的比重超過消費資料工業並繼續上升。整個工業化過程,就是資本資料工業制造業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後者的淨產值將大於前者。

隨着工業品的升級,其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四個階段的霍夫曼系數分別爲5(±1),2.5(±1),1(±0.5),1以下。在工業化前期,消費資料主要是輕紡工業部門生產的,資本資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門生產的,因而,霍夫曼對工業結構的研究實際上是在分析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趨勢。實際情況表明,霍夫曼關於工業化過程中工業結構演變規律的理論在工業化前期是基本符合現實的。

他對20多個國家1880年-1929年消費工業資本工業比重的數據進行了歸納,並得出結論: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存在資本工業產值的比重持續上升的必然趨勢;到20年代末期,在英、美、法、德等處於工業化中期末的國家中,資本工業產值與消費工業產值的比值已經大致齊平。

霍夫曼進而預言,進入工業化的後期階段以後,資本工業產值的比重將繼續上升,成爲主導的產業部門。在當時通行的國民經濟只包含工業和農業兩個主要的產業部門的分析框架下,這也就意味着,資本工業工業化後期將成爲整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部門。

霍夫曼定理的經濟背景、理論前提、基本內容、適用範圍及其客觀條件等與我們當前所面臨的現狀相去甚遠,其普遍適用性已經受到了強烈的撼動。不顧客觀現實條件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片面地將霍夫曼定理的資本工業部門引申爲重化工業而大加倡導,這樣可能會遭遇客觀經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制約與排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損害。人類進入20世紀後半期以後,隨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強,科學技術因素的地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次科技革命對整個世界的面貌產生了驚人的影響,資源與環境對經濟發展形成了較強的約束。人類正直面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威脅。資源與環境因素在制定經濟政策、調整產業結構時的影響系數已經越來越大。

原因

在現代經濟中“霍夫曼定理”不能得到印證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霍夫曼定理”是建立在先行工業化國家早期增長模式之上的。在這些國家工業化的早期階段,經濟增長依賴於機器作業對手工勞動的替代。在這一替代過程中必然發生的資本對勞動比例,或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使資本品生產的優先增長成爲必然。

但是,正如20世紀50年代以來索洛、庫茲涅茨、舒爾茨薩繆爾森等一大批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所揭示的,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並不是資本投入,而是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品的優先增長就不再是必然的

第二,霍夫曼對工業化進程中經濟結構變化的研究,是在國民經濟只存在工業和農業兩個部門的理論框架下進行的,因此,他把資本工業工業中的比重的上升和居於主導地位,等同於它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和成爲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運用20世紀40年代確立的“產業三分”的框架來進行分析,我們看到的真實圖景是:無論是作爲工業化第一梯隊的英、美,第二梯隊的 德、法,還是第三梯隊的日本,增長得最快的產業並不是工業,更不是資本工業或重工業,而是服務業。不論從就業結構看還是從產值結構看,服務業都很快成爲國民經濟中佔主要地位的產業部門。服務業,特別是其中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對於先行工業化國家生產成本、特別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工業依據

 工業化階段的劃分標準是依據德國權威學者霍夫曼提出的霍夫曼比例。1931年,他根據20多個國家的資料,對制造業消費資料工業生產資料工業比例進行了研究。這個比例即霍夫曼比例。由此他把工業化分爲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消費資料工業一統天下,霍夫曼比例約爲5;
第二階段,生產資料工業發展提速,但相對消費資料工業,仍顯不足,霍夫曼比例約爲2.5;
第三階段,生產資料工業消費資料工業旗鼓相當,霍夫曼比例約爲1;
第四階段,生產資料工業領先增長,霍夫曼比例小於1,標志着進入重化工業階段。

20世紀30年代初,霍夫曼通過設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數,對各國工業化過程中消費品和資本工業(即重工業)的相對地位變化作了統計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各國工業化無論开始於何時,一般具有相同的趨勢,即隨着一國工業化的進展,霍夫曼比例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專家認爲,中國的霍夫曼比例肯定是小於1的。

創始人
約翰·霍夫曼於1945年出生於紐約州的羅切斯特。1967年,他在堪薩斯州托皮卡市的活什本大學取得了歷史和政治學學士學位(期間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就讀了一個學期)。此外,他還在密蘇裏州堪薩斯城的密蘇裏大學法學院取得了法學博士學位。在進入密蘇裏州最高法院(1971)、美國聯邦最高法院(1975)、田納西州最高法院(1976)和堪薩斯城最高法院(1980)之前,他已經开始從事法務工作。1967年,約翰·霍爾曼進入了斯普林特公司的前身——聯合公用事業公司,身份是一名法律職員。之後,他在繼任公司公司內的法律及管理崗位上擔任了許多不同的職務。從1989年开始至1999年退休,他一直在公司擔任對事務的高級副總裁。他還在一些公司市政的委員會和慈善機構供職,比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北美編號委員會及網絡可靠性委員會、西北聯合電話公司康柏公司電信咨詢委員會、堪薩斯城經濟發展委員會等。
參考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http://www.mlr.gov.cn/ggfw/wskt/wskt_syzs/200507/t20050726_69210.htm
[2] 中國吉林網 http://www.chinajilin.com.cn/epaper/content/2007-06/02/content_826400.htm
[3] 期刊雜志 http://qkzz.net/magazine/1671-4725/2005/12/223703.htm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