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

瘋狂的油價

 

油價飆升油價飆升

   一個月前,當穆巴拉克結束了對埃及30年的統治時,國際原油價格到達了96美元一桶,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飆升到了115美元
  世界能源市場對政治體制興趣不大,他們關注的是穩定、穩定、再穩定。顯然在這方面,石油商人經紀人們與對中東局勢感到興奮的西方輿論截然不同。目前推動石油價格的有兩點:當前局勢和未來預期。

  目前中東提供了全球35%的石油供應。假設更細化一點,全球每天需要8800萬桶石油,其中170萬桶(1.93%)來自利比亞。此外,巴林、埃及等國產油不多,但是扼守波斯灣和蘇伊士運河—目前全球18%的石油需要海運通過波斯灣,美國第五艦隊就在巴林設有基地,保障這條“石油生命线”。
  埃及、利比亞、巴林、也門、伊朗和阿爾及利亞的石油出口約佔全球需求量的1/10。世界擔憂,一場自1973年石油危機、1979年伊朗革命和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後的新恐慌可能來臨。前三次都是由於政治問題導致了石油出口受到影響,從而衝擊了當時的世界經濟
  利比亞目前的危機可能會對世界石油市場產生比1979年伊朗危機更嚴重的後果。

  意大利成爲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意大利1/3的石油和10%-15%的天然氣來自利比亞。不過據路透社消息,意大利國內尚有90天的石油儲備和30天的天然氣儲備。意大利同時也是利比亞最大的貿易國,雙方2009年的貿易額高達170億美元
  Eni是意大利最大的石油公司,政府也擁有其股份。Eni本計劃在利比亞投資250億美元,動亂爆發後,其股價一度下跌了5.1%,是2009年7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目前,除了Eni外,殼牌、BP(英國石油)和挪威的Statoil等能源巨頭都已經從利比亞撤出了相關人員。
  無論誰將來掌握了利比亞的權力,這個國家都不可能中斷對歐洲的能源出口—盡管很多部落的意圖令人捉摸不透。例如Al Suwayya部落就曾威脅,假設政府不停止對反對勢力的鎮壓,就切斷對石油出口。不過目前一些油輪依然從反對派控制的港口出發,前往有合同的地方。目前來說,利比亞原油的生產情況每天只降低了50000桶。
  利比亞的油田大部分在遠離人口中心同時也是政治衝突中心的沙漠深處,所以不必過於擔心其遭受到破壞。據消息人士爲半島電視臺分析,鑽井臺暫時沒有太大的危險,不過精煉設施的安全值得關注。
  

高油價成爲常態
  在世界關注中東局勢的同時,也有觀點認爲,政治危機並非這次油價飆升的唯一原因。
  目前的石油價格猛漲應該說只是一種市場恐慌,但是結構性供應危機談不上。雖然利比亞的局勢一直撲朔迷離。但是從世界的整個石油供應結構來說,利比亞佔的份額並不大。最主要的問題是石油價格本身就處在一個通脹的軌道中。裏面更大的原因還是投機在作怪。”
  能源從目前的供應來看更加全球化,過去幾次石油危機往往圍繞波斯灣發生。而今天拉美、西非和東歐都成爲新的能源來源地。2009年時,俄羅斯已經超越沙特成爲世界最大的原油生產國。而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產量在全球原油產量的份額也從上世紀70年代的51%下降到今天的40%。
  同時,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最近也發表觀點認爲:無論從短期長期來說,流動性泛濫、美元弱勢及對美元貶值的預期,導致油價將持續上漲,低油價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應做好應對長期高油價的準備。
  簡單來說目前的油價不是漲和跌的關系,而是情況好就漲得慢一點,情況壞就是漲得快一點。
  目前的主要問題來自於市場需求,特別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需求,去年每天的石油需求比前年增加了270萬桶,而今年又要比去年增加170萬桶一天。目前各主要國家都开足了馬力,唯一能提供富余產量的就是OPEC國家了。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局的數據,沙特還能有近400萬桶一天的富余生產力,阿聯酋、科威特等加起來也有將近100萬桶。這和OPEC自己宣稱的能增產600萬桶一天的極限差不多。
  
伊斯蘭石油終結論

  在國際輿論紛紛對油價上漲各抒己見的時候,一種聲音也出現在另外一個石油大國俄羅斯,這就是“伊斯蘭石油終結”的論調。
  俄羅斯能源和財經研究所所長列昂尼德·格裏戈裏耶夫近期對媒體表示,埃及开始出現騷亂時,估計局勢動蕩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可分爲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已經過去,非產油國的國內矛盾對石油市場沒有任何實質影響。這個階段油價暴漲,原因只是人們有恐懼心理和出現了投機。在突尼斯和埃及局勢動蕩時,油價有跳躍性變化,但供應並未中斷。油價暴漲是由於懼怕形勢更糟糕而出現的政治效應。
  第二階段是合同的正常履行开始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已經出現有一周了,損失還不大。
  第三階段還沒到來,但可能出現。假設再有一個產油國進入準革命狀態,整個石油开採損失在每天300萬桶以下,但仍會保持市場預計的產能。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沒必要使用任何战略儲備。
  在這種形勢下,發達世界將平靜地堅持到春天,對能源的需求將略有下降。第三階段不會在最近一兩個月开始。
  第四階段就可怕了,損失可能超過每天400萬桶。开採量受到這樣大的損失,油價不管怎樣也補償不了,更不會保持平穩。
  從第五階段开始.就是災難了。這種情況非同小可,會波及很多國家。甚至沙特阿拉伯也可能陷入騷亂。
  格裏戈裏耶夫認爲目前的態勢處於第二階段或者準第三階段。
  俄羅斯媒體最後總結道:但積極的方面是,俄羅斯可以利用這種可能的變化調整歐盟的關系。最近兩年,自從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天然氣爭端之後.歐盟的能源战略是不再把俄羅斯作爲夥伴。“伊斯蘭能源”岌岌可危,而歐盟曾經把“伊斯蘭能源”看作俄羅斯能源之外的首選。“伊斯蘭能源”時代可能終結,歐洲清醒的時候到了。
  石油是俄羅斯重要的出口資源,上個世紀90年代末开始的“普京下俄羅斯重新崛起”現象曾紅極一時,某種程度上也是當時能源價格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價格高飄的福利。前幾年油價一度低迷,俄羅斯經濟立刻出現了一些不振的狀況。因此在這個時候由俄羅斯學者提出這種觀點,便頗讓人覺得耐人尋味。
  反對意見:首先目前的世界能源供應並沒有出現真正短缺的問題,而中東在相當長時間裏,還是世界主要的供應源。中東和俄羅斯不同,俄羅斯的石油等資源也需要自用,而中國因沒有什么工業的需要,基本是全額出口的。除非中東爆發全方面的战爭,否則這個基礎是不會改變的。即便利比亞的騷亂繼續擴大,並且其他產油國出現不穩定,如巴林等,對世界能源市場造成的衝擊也可能只是短期的。俄羅斯提出‘伊斯蘭石油時代終結’,主要還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