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什么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就是使協議雙方之間的貿易盡可能的自由化,而貿易自由化程度的直接度量爲關稅的下降,非關稅措施和其它貿易限制的減少。但由於發展中國家名義關稅和實際關稅往往存在巨大差異,且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定量化存在困難,數據難以收集,因此許多經濟學者用貿易自由化的結果來近似地表示貿易自由化的程度。
  世紀交替前後,爲應對新形勢的挑战,美國日本、中國等國適時地修正了自己的自由貿易战略,加大了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力度,由原來側重“多邊”而調整爲側重“雙邊”的談判,或“多邊”與“雙邊”並舉。
  據世貿組織統計,到2002年底,全球累計共籤署了255個區域貿易協定,其中90%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已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成爲不少貿易大國的重要選擇。僅在2002年一年裏,智利就同歐盟、韓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及美國結束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2002年上半年,新加坡與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也相繼籤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截止到2002年底,全世界已有170多個區域貿易協定生效。
雙邊貿易自由化的衡量指標
  採用進口滲透率(進口額與總產出的比值)和出口導向率(出口額與總產出的比值)作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後雙邊貿易自由化的衡量指標
雙邊自由貿易興起的原因
  雙邊自由貿易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雙邊”勝“多邊”;對外經濟战略調整經濟示範作用;政治因素考慮。 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特點
  (一)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快(speed)的特點。
  (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範圍大(scope)的特點。
  (三)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可持續締結(sequencing)的特點。
  (四)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體現了“從能做的地方做起”的特點。
  (五)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爲處理與多邊主義的關系積累了新的經驗。
我國爲雙邊自由貿易做出的努力
  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一種途徑,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爲了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長期目標,中國可以將促進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爲重要的战略目標,但不應僅限於東亞地區。中國可以根據自己的战略利益,同世界上重要貿易夥伴探索建立雙邊經濟合作或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以便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中國要走出困境,僅加入WTO還不夠,必須在構築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體制方面作出努力。以下的調整對中國來說將是很有必要的:
  (1)制定中國在整體外貿中的基本定位,堅持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急需進入全球化區域貿易交流這樣一個定位,以此爲出發點確定政策取向和尺度。
  (2)在开放市場的同時,迅速完善中國的非關稅壁壘體系,同時建立非關稅壁壘的啓動機制,包括信息獲取、對策研究、決策等機制。對於非關稅壁壘貿易糾紛,中國政府要協助企業積極參與,並積累經驗。
  (3)積極參與強化雙邊貿易的活動,如各種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同時採取平等務實的政策取向,以謀求互惠爲基本目的,不宜過早體現出主導區域合作的特點。尤其是對於東盟國家的合作,要打消他們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本能的警惕。
  (4)對內清理與世貿組織不相稱的規則的同時,要積極協助企業進行改革與改造,爲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更好的條件與支持。同時要大力發展與國際貿易相關的真正有能力的中介組織。如果說中國加入WTO,參與經濟全球化應是一項基本战略,那么加強雙邊或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應該作爲優先策略。
參考文獻 《世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趨勢與我國對策》〔J〕. 國際貿易論壇, 2004,(2)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