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



會計

會計

會計學是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研究如何對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活動進行計量、記錄和預測;在取得以財務信息(指標)爲主的經濟信息的基礎上,監督、控制價值活動,促使再生產過程,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一 門經濟管理學科。它是人們對會計實踐活動加以系統化和條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

會計學的研究對象包括會計的所有方面,如會計的性質、對象、職能、任務、方法、程序、組織,制度、技術等。會計學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論,概括和總結它的研究對象。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既研究會計的原理、原則,探求那些能揭示會計發展規律的理論體系與概念結構,又研究會計原理和原則的具體應用,提出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反映與控制的方法技術會計學從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爲會計實踐服務,成爲人們改進會計工作、完善會計系統的指南。

會計學的產生和發展是與近代會計的形成及發展密不可分的。在歐洲,早在12~13世紀,意大利的商品貨幣經濟已比較發達,借貸復式簿記已出現於熱那亞、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銀行已用借貸復式記帳記帳,當時人們稱這種記帳法爲“威尼斯簿記法”。

意大利學者帕西奧裏在其1494年出版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中的第1部第9篇第11節,以“計算與記錄詳論”爲題,系統介紹了當時流行的“威尼斯簿記法”,並結合數學原理從理論上加以概括,爲會計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由於帕西奧裏著作的問世,使科學的復式記帳法得以廣泛傳播,並推動了會計的發展。因而,一般認爲,1494年是近代會計的开始。從15世紀到產業革命,德國、英國和荷蘭出版了不少會計著作,展开對會計的介紹和研究,但都沒有脫離帕西奧裏“簿記論”的窠臼,只是在記帳技術上有所改進。當時的會計理論主要是由“擬人學說”統一借貸的含義,建立帳戶體系。

18世紀60年代开始的產業革命,促進了股份公司的興起。它要求會計定期向股東提供會計報表,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此,會計就在簿記的基礎上,向資產負債資本計量收益的確定,報表的編制、審查、分析和解釋等新的內容發展。

20世紀初,在產業革命發源地英國,先後出版了狄克西的《高等會計學》、裏斯爾的《會計學全書》等書。這幾本會計著作的出版,說明會計理論研究已從局限於記帳、算帳的簿記向包括記帳、算帳、報帳、查帳會計轉變,初步建立了現代會計學。

20世紀以來,會計表分析和成本會計學等新的會計學分科相繼出現。到了50年代,由於生產規模的日益社會化和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迅速現代化,在工業發達的西方國家,一方面,電子計算機引進會計領域,促進會計數據處理電算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傳統的企業會計分化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兩門相對獨立的學科。

會計學主要是由會計學原理、專業會計學和會計發展史組成。專業會計。學可按不同的標志進行分類:按國民經濟各部門對會計知識的不同要求和特點,司分爲工業會計學、農業會計學、商業會計學等。按照會計知識所包括的不同內容,如對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會計信息的研究,可分爲財務會計學、管理會計學和成本會計學等。按照會計知識涉及不同範圍的會計主體,又可分爲微觀會計學(企業會計學)、宏觀會計學(社會會計學)、國際會計學等。

在中國對會計的解釋有“管理活動論”、“工具方法論”和“經濟信息系統論”等三種主要不同觀點。按照“管理活動論”,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會計學就是一門經濟管理科學;按照“工具方法論”,會計是一個反映和控制生產過程的方法和工具,會計學應當視爲一門爲經濟管理服務的方法學或方法論的科學;按照“經濟信息系統淪”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爲主的經濟信息系統,會計學應當既是一門經濟管理科學,又是一門方法論的科學。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