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主權貨幣

什么是超主權貨幣
  所謂主權貨幣,是指某一國家發行的本國貨幣,如美國的主權貨幣就是美元;英國的主權貨幣就是英鎊;中國的主權貨幣就是人民幣
  超主權貨幣則是指並不隸屬於任何主權國家的世界貨幣
超主權貨幣的提出
  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使人們再次面對一個古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樣的國際儲備貨幣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的銀本位、金本位、金匯兌本位、布雷頓森林體系都是解決該問題的不同制度安排,這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機表明,這一問題不僅遠未解決,由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因此要求必須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以解決金融危機暴露出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一系列問題。這種貨幣就是“超主權貨幣”。
  在G20峯會召开前夕,3月2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發表題爲《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提議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此文引起了國際性轟動,反響十分熱烈。這是一個關系到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的重要話題,值得全球思考。隨後,2009年06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9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正式提出創立超主權貨幣
  其實,最先提出創立超主權貨幣的並非中國央行,2007年底美國智庫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坦即提出“SDR超主權貨幣”方案,並且包括俄羅斯、巴西在內的多國央行都對之寄予厚望。創立超主權貨幣可以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加強對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監督,健全國際儲備貨幣發行調控機制
超主權貨幣的作用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而言,國內貨幣政策目標與各國對儲備貨幣的要求經常產生矛盾。貨幣當局既不能忽視本國貨幣的國際職能而單純考慮國內目標,又無法同時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目標。既可能因抑制本國通脹的需要而無法充分滿足全球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可能因過分刺激國內需求而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理論上特裏芬難題仍然存在,即儲備貨幣發行國無法在爲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確保幣值的穩定。
  當一國貨幣成爲全世界初級產品定價貨幣貿易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後,該國對經濟失衡的匯率調整是無效的,因爲多數國家貨幣都以該國貨幣爲參照。經濟全球化既受益於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儲備貨幣,又爲發行這種貨幣的制度缺陷所害。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金融危機屢屢發生且愈演愈烈來看,全世界爲現行貨幣體系付出的代價可能會超出從中的收益。不僅儲備貨幣的使用國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發行國也在付出日益增大的代價。危機未必是儲備貨幣發行當局的故意,但卻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
  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爲儲備貨幣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
  1、超主權儲備貨幣的主張雖然由來以久,但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上世紀四十年代凱恩斯就曾提出採用30種有代表性的商品作爲定值基礎建立國際貨幣單位“Bancor”的設想,遺憾的是未能實施,而其後以懷特方案爲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顯示凱恩斯的方案可能更有遠見。早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組織就於1969年創設了特別提款權(下稱SDR),以緩解主權貨幣作爲儲備貨幣的內在風險。遺憾的是由於分配機制和使用範圍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但SDR的存在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
  2、超主權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爲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由一個全球性機構管理國際儲備貨幣將使全球流動性的創造和調控成爲可能,當一國主權貨幣不再做爲全球貿易的尺度和參照基準時,該國匯率政策對失衡的調節效果會大大增強。這些能極大地降低未來危機發生的風險、增強危機處理的能力。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