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1.att.hudong.com/55/03/01300000013093120553036932816_s.jpg">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景氣循環, 它是指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人和總就業波動
簡介

經濟周期(economics circle):經濟運行的規律性波動。表現爲經濟增長、投資失業率、物價、貨幣供應量、對外貿易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2.att.hudong.com/11/04/01300000013093120553040939471_s.jpg">經濟周期
等活動的增長率的波動經濟周期一股經過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四個,其中繁榮與蕭條是兩個主要階段,衰退與復蘇是兩個過渡性階段。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們越來越多地關心經濟形勢,也就是 “經濟大氣候”的變化。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其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一個企業,無力決定它的外部環境,但可以通過內部條件的改善,來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並在一定範圍內,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以增強自身活力,擴大市場佔有率。因此,作爲企業家對經濟周期波動必須了解、把握,並能制訂相應的對策來適應周期的波動,否則將在波動中喪失生機。

分類

通常把經濟周期分爲長周期(長波)、中周期(中波)和短周期(短波)。長周期的長度平均爲50年左右,又稱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的長度平均爲8~10年,又稱朱格拉周期;短周期的長度平均爲40個月,又稱基欽周期

經濟學家們提出了許多導致經濟周期的原因:(1)乘數和加速數相互作用理論。投資影響收入消費(乘數作用),反過來,收入消費又影響投資(加速數作用)。兩種作用相互影響,形成累積性的經濟擴張或萎縮。(2)創新理論。技術革新和發明有高潮和低潮,導致經濟的上升和下降。(3)預期理論。公衆對未來的預期看好或看壞導致經濟波動。(4)政治周期理論。政府的周期更替,經濟政策相應變化,導致經濟周期波動

階段劃分

兩階段法
經濟波動經濟中的許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擴張和收縮爲特徵,持續時間通常爲2到10年。現代宏觀經濟學中,經濟周期發生在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上升(擴張)或下降(收縮或衰退)的時候。每一個經濟周期都可以分爲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爲繁榮,最高點稱爲頂峯。然而,頂峯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爲谷底。當然,谷底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經濟從一個頂峯到另一個頂峯,或者從一個谷底到另一個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經濟周期。現代經濟學關於經濟周期的定義,建立在經濟增長率變化的基礎上,指的是增長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

經濟周期波動的擴張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益活躍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旺盛,訂貨飽滿,商品暢銷,生產趨升,資金周轉靈便。企業的供、產、銷和人、財、物都比較好安排。企業處於較爲寬松有利的外部環境中。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3.att.hudong.com/75/00/01300000013093120553003270905_s.jpg">經濟周期的含義圖示
經濟周期波動收縮階段,是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日趨緊縮的季節。這時,市場需求疲軟,訂貨不足,商品滯銷,生產下降,資金周轉不暢。企業在供、產、銷和人、財、物方面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企業處於較惡劣的外部環境中。經濟的衰退既有破壞作用,又有“自動調節”作用。在經濟衰退中,一些企業破產,退出商海;一些企業虧損,陷入困境,尋求新的出路;一些企業頂住惡劣的氣候,在逆境中站穩了腳跟,並求得新的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市場經濟下“優勝劣汰”的企業生存法則。

四階段法
經濟周期分爲四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蘇

A-B爲衰退, B-C爲蕭條, C-D爲復蘇,  D-E爲繁榮

經濟周期的特點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總就業量的波動,它以大多數經濟部門的擴張與收縮爲標志。
經濟衰退的普遍特徵:消費需求投資急劇下降;對勞動的需求產出下降、企業利潤急劇下滑、股票價格利率一般也會下降。
衰退指實際GDP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蕭條指規模廣且持續時間長的衰退。

基本類型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1.att.hudong.com/21/04/01300000013093120553047595814_s.gif">朱格拉周期
1.朱格拉周期
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C Juglar)於1862年出版了《法國、英國及美國的商業危機及其周期》一書中,提出了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動,一般稱爲“朱格拉周期”。熊彼特把這種周期稱爲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漢森則把這種周期稱爲“主要經濟周期”。

2.基欽周期
英國經濟學家約瑟夫·基欽(J·Kitchen)於1923年提出了存在着一種40個月(3~4年)左右的小周期,而一個大周期則包括兩個或三個小周期,故稱爲“基欽周期”。基欽提到,這種小周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節奏的運動的結果,而這種心理原因又是受農業豐歉影響食物價格所造成的。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0.att.hudong.com/38/05/01300000013093120553051222104_s.jpg">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N·D·Codrulieff)於1925年提出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着50~60年一個的周期,故稱“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稱長周期。 

4.庫茲涅茨周期
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Kuznets)提出了存在一種與房屋建築相關經濟周期,這種周期平均長度爲20年。這也是一種長周期,被稱爲“庫茲涅茨”周期,也稱建築業周期。
需特別加以說明的是,熊波特在他的兩卷本《經濟周期》(1939年版)中對前三種經濟周期作了高度綜合與概括。他認爲前三種周期盡管劃分方法不一樣,但並不矛盾。每個長周期中套有中周期,每個中周期中套有短周期。每個長周期包括6個中周期,每個中周期包括3個短周期。熊波特還把不同的技術創新與不同的周期聯系起來,以三次重大創新爲標志,劃分了三個長周期:第一個周期,從18世紀代到1842年,是“產業革命時期”;第二個周期,從1842~1897年,是“蒸汽和鋼鐵時期”;第三個周期,1897年以後,是“電氣、化學和汽車時期”。

相關爭論

1939年,美藉奧地利人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綜合融貫前人的論點,首次提出在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同時存在着長、中、短“三種周期”的理論。在這裏,熊彼特沿襲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說法,把近百余年來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4.att.hudong.com/73/06/01300000013093120553067485410_s.jpg">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過程進一步分爲三個“長波”,而且用“創新理論”作爲基礎,以各個時期的主要技術發明和它們的應用,以及生產技術的突出發展,作爲各個“長波”的標志。“中周期”即爲“尤格拉周期”。“短周期”即“短波”爲“基欽周期”。熊彼特還宣稱,上述幾種周期並存而且相互交織的情況,正好進一步證明了他的“創新理論”的正確性。在他看來,一個“長波”大約包括有六個“中程周期”,而一個中程周期大約包含有三個“短波”。

當代英國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認爲,標準的周期是持續時間爲九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這是第一個被確定的周期。大多數人在談到“周期”時都是指的這個含義。這一評斷,應該說比較符合實際。

對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即使贊同它的人,也承認它存在明顯的缺陷。問題在於,人們對九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研究關注比較多,而對四十至六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研究關注比較少,特別是在美國經濟比較繁榮的90年代以來,尤其如此。

成因分析

(一)外因論
外因論認爲,周期源於經濟體系之外的因素——太陽黑子、战爭、革命、選舉、金礦或新資源的發現、科學突破技術創新等等。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4.att.hudong.com/71/07/01300000013093120553070837601_s.jpg">太陽黑子理論
1、太陽黑子理論
太陽黑子理論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歸因於太陽黑子的周期性變化。因爲據說太陽黑子的周期性變化會影響氣候的周期變化,而這又會影響農業收成,而農業收成的豐歉又會影響整個經濟。太陽黑子的出現是有規律的,大約每十年左右出現一次,因而經濟周期大約也是每十年一次。該理論由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W.S. Jevons)於1875年提出的。

2、創新理論
創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奧地利經濟學家J·熊波特提出用以解釋經濟波動與發展的一個概念。所謂創新是指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或者說是生產要素的一種“新組合”。生產要素新組合的出現會刺激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當新組合出現時,老的生產要素組合仍然在市場上存在。新老組合的共存必然給新組合的創新者提供獲利條件。而一旦用新組合的技術擴散,被大多數企業獲得,最後的階段——停滯階段也就臨近了。在停滯階段,因爲沒有新的技術創新出現,因而很難刺激大規模投資,從而難以擺脫蕭條。這種情況直到新的創新出現才被打破,才會有新的繁榮的出現。

總之,該理論把周期性的原因歸之爲科學技術創新,而科學技術創新不可能始終如一地持續不斷的出現,從而必然有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3、政治性周期理論
外因經濟周期的一個主要例證就是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論經濟周期性循環的原因歸之爲政府的周期性的決策(主要是爲了循環解決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政治性周期的產生有三個基本條件:
凱恩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經濟的工具。
②選民喜歡高經濟增長、低失業以及低通貨膨脹的時期。
③政治家喜歡連選連任。

(二)內因論
內因論認爲, 周期源於經濟體系內部——收入成本投資市場機制作用下的必然現象。

1、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主要由英國經濟學家霍特裏(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純貨幣理論認爲貨幣供應

經濟周期" alt="經濟周期" src="http://a0.att.hudong.com/42/07/01300000013093120553078850083_s.jpg">經濟周期
貨幣流通度直接決定了名義國民收入波動,而且極端地認爲,經濟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現代貨幣主義者在分析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時,幾乎一脈相承地接受了霍特裏的觀點。但應該明確肯定的是,把經濟周期性環惟一地歸結爲貨幣信用擴張與收縮是欠妥的。

2、投資過度理論
投資過度理論把經濟的周期性循環歸因於投資過度。由於投資過多,與消費品生產相對比,資本品生產發展過快。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促使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資本品過度生產從而導致的過剩又會促進經濟進入蕭條階段。

3、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的出現較爲久遠。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馬爾薩斯,近代則以霍布森爲代表。該理論把經濟的衰退歸因於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社會對消費品生產的增長。這種不足又根據源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過度儲蓄。該理論一個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釋了經濟周期危機產生的原因,而未說明其他三個階段。因而在周期理論中,它並不佔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論
心理理論投資過度理論是緊密相聯的。該理論認爲經濟的循環周期取決於投資,而投資大小主要取決於業主對未來的預期。而預期卻是一種心理現象,而心理現象又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經濟波動的最終原因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當預期樂觀時,增加投資經濟步入復蘇與繁榮,當預期悲觀時,減少投資經濟則陷入衰退與蕭條。隨着人們情緒的變化,經濟也就周期性地發生波動

推薦詞條

貨幣學派
乘數—加速數理論模型
經濟周期的政治理論
均衡經濟周期理論
真實經濟周期理論
供給衝擊理論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