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論

什么是科學理論


  所謂科學理論,是對某種經驗現象或事實的科學界說和系統解釋。它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原理(命題)以及對這些概念、原理(命題)的嚴密論證組成的知識體系

  經驗現象:經驗現象是實證的,我們可以感覺到它或通過觀測、計量等獲得有關它的信息並向他人證明,這些信息也能被其他觀察者所證實。經驗現象不含有個人的價值判斷。

  經驗現象具有兩個基本功能:第一,它可以开拓理論。觀察結果產生了解釋這些事實的需要,即建立理論的需要。第二,有助於對現存理論重新予以系統闡述、擴展和澄清。當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與現存理論的解釋不完全一致時,就必須正視這種差異

  解釋:社會科學家的興趣不在於單純地考察某一時刻發生了什么事件,而在於構築一個反映人們社會行爲的總體框架或模型,以此來分析和解釋表層現象——這才是科學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換言之,理論雖然包含着對事實的描述(是什么),但它主要地不是描述事實而是解釋事實。而且這種解釋是對個別的、特殊的事件所做的一般的、概括的總結性論述,這使得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一般性的定理、規則來認識個別事物 。例如,經濟學運用供求定理來解釋物價的變動。

  作爲對經驗現象或事實的系統解釋,理論表現爲一系列具有內在聯系的概念、原理或基本命題,是系統化的觀點體系。例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就包含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等重要概念,並據此構建起了一個模擬需要變化的動態模型,較完整、系統地解釋了人們在某些需要得到滿足後卻仍然感到不滿意這樣一個普遍現象,從而具備了科學理論的基本形態

  注意,在評價理論時要避免使用“規律”、“真理”等詞匯。規律乃至真理意味着某種確知的、毫無疑問的東西。在科學研究中,它們可能是令人窒息的詞匯。將一個結果“接受”爲或者不可能或者必然,就是否定那個結果會不同於我們認爲的已有認識的可能性。一位美國幽默作家和哲學家的話反映了這種觀念的實質:“使我們陷入困境的並不是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而正是我們所知道的東西”。可以說,在真理面前任何科學理論都是試探性的、暫時的、猜測性的,都是而且永遠是試探性的假說或真理的近似(波普爾)


科學理論的特徵


  1、抽象性

  所有科學理論都具有抽象性(只是抽象程度不同而已),是對經驗事實的簡化和(或)概括。這是因爲任何事實或現象都受到衆多因素的影響,由於研究手段和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經驗事實之間的各種各樣的關系都加以考察,因此在分析事實時必須對事實進行必要的簡化,借助於理性思維中抽象與想象的力量,排除事實中那些(在理論家看來)無關緊要的因素,提取研究對象的重要特徵,即篩選出問題的關鍵變量從而使事實易於分析,並以純粹的形態(觀念上的純淨體,如理論模型)呈現出來。這決定了理論是關於經驗事實的思想構造,是一種並非現實而又合乎規律的東西,它既離开了現實又不偏離現實(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又高於經驗)。它爲描述經驗現象或事實提供清晰的表達手段。林毅夫認爲:“理論的構建近乎藝術。好的經濟學家和一般經濟學家的區別就在於好的經濟學家能把握重要的、一般的、簡單化的,但又不偏離現實太遠的條件於他的理論中”

  例如,馬克斯·韋伯曾區分了三種權力類型:合理-合法型權力,傳統型權力和特殊威信的權力。但考察歷史上或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行政管理組織,並沒有一種權力的具體執行方式嚴格符合以上權力的特點,換言之,以上三種權力類型從不曾以純粹的形態存在於現實之中。實際上,上述權力類型是從歷史與現實中經抽象而提煉出的“思想構圖”,是一種理想類型。它們不是描述性概念,不對應於某個具體的經驗實體,也不是規範性的概念,不具有倫理學含義。韋伯所強調的理想類型也並非目的,而是一種認識手段,即比較、衡量與所觀察到的現實之差距的工具

  再如,盧因(Kurt Lewin)於20世紀40年代初第一個提出了“組織變革過程模型”。他認爲,任何組織的變革都要經過“解凍-變革-再解凍”三個階段。這一模型比較簡單和抽象,但它描述了組織變革過程的整體輪廓,有着开創性和奠基性意義。相比之下,科特提出的組織變革模型“建立危機意識-組建強有力的指導團隊-創建愿景-與成員就愿景進行廣泛溝通-授權他人按愿景行事-規劃短期目標,創建短期成果-鞏固成果並深化變革-把新方法制度化”則更接近於管理實際,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類似的模型還有唐納利等开發的組織變革模型。後兩種模型(以及其它組織變革模型)是在盧因模型基礎上進行詮釋、細化、完善與發展而形成的

  理論的三個層次 根據理論的抽象-具體程度,可以將理論劃分爲三個層次,即宏觀理論、中觀理論和微觀理論。相對而言,宏觀理論(或一般性理論)往往以廣泛的經驗現象爲對象,提供一種高度概括的、一般性的解釋框架。換言之,宏觀理論一般不用於直接解釋具體的經驗現象,或直接爲解決具體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或具體的技術,而是更多地作爲研究者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一種理論視角或理論背景。例如,包括諸如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的人假設等在內的人性理論,爲人性的多樣化和復雜性這一事實提供了一種系統的解釋。這一理論在社會學、倫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衆多學科領域都具有廣泛的影響,爲這些學科領域中關於個體的行爲分析提供了一種分析框架。它不單單是爲解釋管理領域的現象而被發現和存在的,而且人性理論或其中的某個9119.html">人性假設也不能爲管理激勵提供具體的技術支持。

  用於解釋具體的經驗現象或直接用於指導具體問題的解決的是微觀理論。在最簡單、最爲典型的意義上,一個陳述經驗現象兩個變量之間關系的命題就是一個微觀理論。例如,“良好的工作環境導致較高的生產率”“高滿意度導致較高的生產率”。

  介於二者之間的是中觀理論。它基於宏觀理論並以某一類現象或某一方面的現象爲研究對象,提供一種相對具體的分析框架。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就以人性理論爲基礎通過引入需要層次分析模型,較具體地解釋了個體行爲的多樣化現象和個體行爲的決定。雙因素理論則在馬斯洛研究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解釋了個體行爲的持續性問題。從需要層次理論到雙因素理論以及其他代表性激勵理論,是一個理論的抽象色彩逐步減弱、具體色彩逐漸增強的演化過程。

  分工理論、古典管理理論、組織設計的分工原理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典型的層次關系。分工理論具有一般性,適用於解釋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廣泛學科領域的現象。古典管理理論則將分工理論引入到組織任務管理作業管理)、行政管理等領域,是分工理論的具體化。基於古典管理理論以及後來的其他管理理論,組織設計的分工理論逐步成熟,形成職位分析與評價的完整技術體系。

  2、邏輯性與系統性

  科學理論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與系統性特徵。科學理論不是諸多概念與原理的簡單堆砌,也非各種互不相關的論據和論點的機械組合,而是一種系統化的邏輯體系,它建立在明確的概念、恰當的判斷、正確的推理與嚴密的邏輯證明基礎之上

  由於科學理論建立在對經驗事實的簡化即一定的前提假設之上,因此,任何科學理論都有其特定的邊界或有效範圍。換言之,科學理論只有當各種特定條件得到滿足時,它才是有效的。由此,爲了使一個理論可以應用於某種給定情況,給定情況的環境應合理地近似於理論的前提假設。當一個特定的理論不適合某種特定情況時,並不意味着理論失去了效力,它只表明這個理論不能應用於那種情況。條件的改變可以使理論成爲不適合的。這意味着理論並不能對錯綜復雜的問題提供簡單的、“魔術般”的答案或解決方法。同時,這也意味着對理論的唯一檢驗是它的內在邏輯


科學理論的結構


  科學理論的結構由三個要素組成:概念;聯系這些概念的判斷即基本原理;由這些概念和原理推演出來的邏輯結論,即各種具體的特殊規律和預見。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命題構成了理論的核心元素。盡管理論有大有小,有粗有精,但堪稱理論的,一定包含着這兩個核心元素。它們通常也是識別某一理論的主要判別標準

  概念表現爲名詞、術語,並包涵着對事物內涵與外延的規定。概念具有抽象性特徵,是人們在對經驗事實獲得豐富而充分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經反復抽象思維而形成的反映事物本質聯系的邏輯形式,是經驗事實在人們頭腦中的重構。它純粹是思辨性的、邏輯形態

建立概念是理論建構必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環節。概念作爲對經驗事實的規定,是建立前提假設的一種形式 。如泰勒將管理定義爲“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幹什么,並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幹”。法約爾認爲,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家庭、企業或政府)都有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由五項要素組成,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西蒙則認爲“管理即制定決策”。以上學者都建立了不同的理論體系,其理論分野即始於對管理概念的不同認識。

  作爲對經驗事實的嚴格界定,概念爲科學理論提供了具有特定含義的、通約性的術語或語言,構成了理論構建的話語基礎與邏輯基礎。可以說,概念是理論的語言。概念內涵與外延清楚,對於理論構建以及科學交流是極其重要的(科學語言不同於日常語言那樣廣泛包容、伸縮自如,它講究專業精致、細密深入、嚴謹明確和條理清楚)。

  一個科學理論所使用的概念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甚至若幹個概念羣。這些概念按着固有的隸屬關系、包含關系、並列關系、聯結關系等,形成一個有序的概念網絡或概念體系,並構成理論論述體系的關節點。理論論述體系就是在概念由抽象到具體的轉化或運動中建立起來的。在這個意義上講,理論就是概念的展开。劉永佶教授將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所使用的概念主要地分爲四大類型

  1)核心概念,它是對研究對象總體矛盾的一般性本質的規定,是構成科學理論的基石。剩余價值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剩余價值

  2)主體概念,它們是對研究對象總體矛盾各主要方面、層次、部分的規定。它們圍繞核心概念組成一個有機的系統,並與核心概念一起共同確立起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剩余價值理論的主體概念包括資本、僱傭勞動、勞動力、絕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工資、積累、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社會生產兩部類、利潤產業資本平均利潤、生產價格、商業資本商業利潤信貸資本利息、土地所有權、地租等。

  3)前導性概念,是作爲核心概念的邏輯前導的概念,較抽象的核心概念更爲抽象,反映了較研究對象層次更高的經驗事實的一般本質的規定。剩余價值理論的前導性概念包括商品價值貨幣等。

  4)輔助性概念,它們實質上是將各主體概念所規定的矛盾作爲一個系統而對這一系統的方面、層次、部分的規定。如資本分爲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資本循環包括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與商品資本循環。

  《資本論》就是以剩余價值概念作爲論述體系的概念核心,通過判斷和推理使概念逐次具體化,在抽象概念向具體概念的運動中一步步地展开本質的規定以說明具體現象的。在《<資本論>邏輯論綱》中,劉永佶教授對《資本論》中的概念運動及其論述體系做了深入而精闢的分析和解說。任何管理學理論也有着各自的概念體系,只是沒有如此復雜、龐大而已。

  另外,概念具有積累性特徵,是可以隨着人們認識的深化進一步完善和改造的。

  以概念爲基礎,對事實或現象進行分類和分析,概括或假設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並能給予合理的解釋,即爲原理。原理是對經驗事實基本關系的反映,是一種表現爲科學判斷的思維形式。原理一般用全稱肯定判斷來陳述。經濟學中的基本原理如“需求向下傾斜規律”。(在這裏我們是將原理與定律等量齊觀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對它們進行區分。在科學理論中,以原理命名的知識單元通常着重於表達經驗事實過程的條件,反映的是特定條件下的規律。如在化學中“勒夏忒平衡轉移原理”是指“物體在平衡狀態時,如果所處的壓力、溫度或體積發生變化,則平衡就要向着削弱這種變化的方向移動”。這裏的“如果…則…”就是指條件。定律當然也有其起作用的條件,然而以定律命名的知識單元則着重強調過程的必然性。例如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光在經過兩個介質的平滑界面上發生折射時,其入射角的正弦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必定爲常數”。由於定律強調的是普遍必然性,因而大多採用“都”、“任何”、“總”之類的詞匯。一些定律直接採用“任何…都…”的形式來描述)
與概念一樣,在科學理論中原理也有基本原理與衍生原理的區分。相互關聯的原理和觀念構成一個系統,由此可以形成一個理論體系的框架

  在科學理論中,常常用圖和(或)方程來解釋事實和現象,預測各種變量的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雖然這些模型是從現實中抽象出來的,似乎是不現實的,但對研究一個事實或現象的運作方式是十分有用的。在經濟學中經濟模型通常是由幾個函數關系、對其中一個或幾個函數的約束條件,和一個或幾個均衡條件所組成(如供給需求分析圖)。一般情況下,經濟模型可用來說明一個經濟學原理,解釋一種經濟現象,或預測某些變化的經濟意義。管理學理論也經常用模型來概括理論或直觀地演示理論的大致框架,如我們前面提到的盧因、科特等提出的組織變革模型,等等。


科學理論的價值


  科學理論具有解釋和預測功能,並具有指導實踐的內在傾向性。

  研究就是尋求解釋,即對事件、現象、關系和原因作出解釋。作爲科學研究的最終成果,科學理論的基本價值就在於向我們提供關於事實的界說和解釋,引導我們取得對事實的認識。理解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有助於我們對科學家或理論家社會角色的認識。既然科學理論的基本功能是解釋經驗事實,這決定了科學家或理論家們的基本職責或首要職責是認識世界,擴展對經驗事實的認識,通過理論創新不斷增進理論解釋能力。張維迎教授認爲經濟學家的使命是認識世界而非改造世界,這是很有見地的。理論不徹底,改造世界的建議就會出問題。

  具體而言,理論是通過如下環節引導我們獲得對事物或現象的認識的:

  1、科學理論爲審視或界定問題提供了可選擇的背景知識。例如,巨人集團爲什么倒下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借助組織生命周期理論企業能力理論以及企業金融理論等進行分析。如果我們對這些理論茫然無知,就難以有效地確定從哪些角度展开分析。從這個角度講,相互交織的理論系統爲我們分析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武器”儲備。

  2、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將問題概念化或解構化。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科學理論爲我們提供了一種手段,引導我們明確問題的來源,確定問題的變量,確定變量之間的關系,並確定可選擇的分析問題的技術性方法。例如,學習了管理學理論後,只要一提到管理這個概念,你就會將它與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聯系起來,你會將管理視爲一個有序的過程。

  3、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思想過程具有準確性。數據可能表現了變量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但理論有助於區分因果關系。理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清晰的和正確的思考。

  4、理論爲我們提供了確切的交流手段。它爲我們提供了具有特定含義的術語和一般化關系(如貨幣供應量與通貨膨脹率直接相關)。

總之,科學理論作爲用來解釋事實或現象的一套邏輯體系,爲我們認識事實提供了表達清晰、語義準確的話語體系、認識角度、分析框架與路徑以及系統化的認識成果。


科學理論的學習


  1、理解科學理論所指向的科學問題

  問題就是疑難、矛盾。當出現已有理論不能解釋的事實或已有理論的預測不符合觀測的事實時,就出現了有待解決的疑難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對已有理論進行修改或重建新的理論框架。因此,問題構成了科學發現的起點。科學問題的價值在於導向發現新知,科學問題越是能指向背景知識的薄弱方面,越能抓住背景知識與經驗事實的衝突,其科學價值或理論價值就越大。

  愛因斯坦甚至認爲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爲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着每項科學進步的真正开端。可以說,一門學科在某個時期提出的問題越多,這門學科就越有活力;一個學者越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他的科學創造力就越旺盛。如果沒有問題,科學就停滯不前了

  任何科學理論都是基於特定的問題而構建起來的。因此,學習理論首先要去探究理論所指向的問題,並進一步地去分析問題是在怎樣的情境下被發現的以及怎樣作爲一個科學問題而提出的——這不僅有助於理解理論,而且也有助於培養“問題意識”,培養發現問題以及科學地提出問題(汪丁丁教授曾分析了正確提問對經濟研究重要性)的能力。做到這一點僅僅依靠課堂學習是不夠的。要深刻體味問題由直覺中的問題上升到有價值的科學問題並以確切的、合理的方式提出的過程,需要直接去研讀原著或者閱讀有關的學術史論著。

  2、理解科學理論中的基本假設

  一般來說,科學理論對所研究的問題和給定的條件都有明確的定義,但是由於社會科學理論往往產生於獨特的社會背景下,一些假設可能是隱含的。因此,在理論學習中必須去探究科學理論所隱含的基本假設條件。這不僅有助於準確把握理論所指向的問題,深入理解理論,分析面向同一問題的若幹不同理論(由於對問題的限定和抽象不同,對同一問題可以發展出若幹不同理論來進行解釋)之間的分野,正確評價理論在學術發展中的位置,而且有助於在應用科學理論時把握分寸。例如,在战略理論中波特競爭战略理論和企業能力理論所隱含的假設就大相徑庭。波特競爭战略理論是以新古典企業理論的兩個隱含假設——企業同質的,企業能力是無限的——爲基礎的。基於這一假設,該理論將競爭分析的注意力重點放在企業外部環境上,認爲行業吸引力是企業盈利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市場結構分析是企業制定競爭战略的主要依據,因此這一競爭战略理論本質上是以市場結構爲中心的競爭理論。而企業能力理論則摒棄了上述與現實相背離的基本理論假設,認爲企業間能力是相異的,企業能力具有稀卻性。因此,這一理論強調通過培養企業內部能力和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來獲得競爭優勢。在應用層面,前者適用於短期战略分析,而後者則適用於長期战略分析。

  3、理解科學理論所使用的基本方法

  任何科學理論都是遵循着一定的具有普適性的邏輯方法而構建起來的,基本的邏輯方法主要包括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類比與想象、抽象與理想化、觀察與實驗、歸納與演繹等等,而且每一種方法在理論的構建中都有其內在的合理性與有效性。例如,設立前提假設(即對問題的範圍進行限定和抽象)就是構建理論模型的一個基本環節。

  當然,作爲科學研究工作,科學理論在其構建過程中還使用着各種各樣的更爲具體的研究方法。例如F?W?泰勒在其研究過程中就使用了時間-動作研究技術,雖然他不是最早運用這一方法的人,但他最早將這一技術系統化了。這一研究方法爲工作測量過程奠定了基礎,成爲工業研究的常規技術,同時這一技術也爲F·W·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成爲科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在管理學發展史上,對“人際關系運動”產生深遠影響的霍桑實驗則採用另外一套研究方法。霍桑實驗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即⑴室內試驗研究,⑵訪問研究,⑶觀察研究。其中,訪問研究的後期階段採用了一種談話式的或非指導性的方式,訪談不事先規定內容,訪談者表現出一種坦率的、讓人感到關懷的、愿意傾聽意見的態度,工人可任意發表意見,而且訪談時間大大延長 。這種訪談方法在人類學研究中稱爲“深度訪談(Depth-interview)”,屬於一種“質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

  考察具體的研究方法,有助於在科學理論意欲解決的問題與科學理論所提出的基本原理或命題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將學習理論的過程視爲一種學習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的過程。盧卡奇認爲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一種方法,我們不妨也以這樣一種態度來對待其他科學理論。在理論學習中習得和積累研究方法,是我們提高研究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當然,並非每一種研究方法都是完善、有效的。例如,菲德勒利用“最難共事者問卷”來測量管理者的個性特徵或管理風格就存在着缺陷,管理學家對霍桑實驗的試驗程序、現象分析以及結論的導出也一直存在着爭議。類似的情況還很多。

  4、理解概念,把握概念體系

  鑑於概念及概念體系在科學理論中的重要意義,我們必須準確、完整地理解概念,準確、完整地把握概念之間的關系。在作業和試卷中,學生在描述理論時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不能熟練、規範地使用專業術語、存在概念性的錯誤、敘述缺乏邏輯性。我們必須竭力避免出現這類問題,尤其是概念性錯誤之類的“硬傷”。

  5、嘗試對相關理論進行比較分析

  對相近的理論進行分析比較,是理論學習的深化,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理論學習。分析的要點可以是指向的問題、前提假設、基本概念、分析框架、研究方法等等。這是培養理論思維能力的一種途徑,而且還有可能引致問題的發現。

  6、寫作訓練

  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獲得某些啓示,甚至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把它們寫出來。有效的寫作過程能促使我們闡明、提煉自己的思想,按邏輯順序進行整理,並以他人能夠領會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過程2。作爲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我們應該逐步培養並養成較高的學術寫作或理論寫作的能力。表達的精確性、準確性(即能熟練地使用專業語言)和分析的準確性是學術寫作的基本要求。

  有效的寫作訓練還能促使我們去細致地理解問題以及與之相關的不同論點,從而促使我們去廣泛地閱讀資料、掌握文獻或信息的獲得途徑,並开拓我們的理論視野,提高我們模擬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寫作訓練中,我們還應該逐步養成規範地處理引文(如通過腳注或尾注列出參考文獻)的習慣。


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一般方法


  建立科學理論體系有多種方法,其中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公理化方法、邏輯的和歷史的相統一的方法是幾種常用的方法。


  1.從抽象上升列具體的方法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將科學研究已經獲得的結果(概念、原理、規律等),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抽象到具體的上升過程加以系統化,從而構造一個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的方法。例如,經典電磁學理論體系的建立過程是:第一步從感性現象(如雷電、摩擦生電、磁石吸鐵等)中,抽象出若幹概念和定律,如電荷、電勢、電場、電流、磁場、磁通量,如庫侖定律、歐姆定律、法拉第定律、比奧·沙伐爾定律、安培定律;第二步尋找概念和定律之間的內在聯系,如麥克斯韋引入“位移電流”新概念並建立了一組微分方程,揭示了電荷、電流、電場、磁場之間的關系;第三步揭示光、電、磁現象本質的統一,使認識達到“思維中的具體”。

  從電磁學理論體系建立的過程看,構成邏輯起點的概念开始是比較簡單、抽象和貧乏的,隨着邏輯的展开,概念的規定越來越復雜、具體和豐富,最後把事物的各種聯系在思維中完整地復制出來,即把事物作爲整體在思維中再現出來,達到思維中的具體。這種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就是科學理論體系的構造過程。“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爲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中表現爲綜合的過程,表現爲結果,而不是表現爲起點。”

  它啓迪人們,應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構造科學理論體系時,需要遵循下述方法論原則:

  第—,上升起點的簡單性。即構成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或初始“細胞’’應是簡單的抽象規定,如電磁學中的電荷、電勢等。它是最簡單、最原始、最抽象的獨立要素,但它並不是主觀隨意確定的、空洞的抽象,而是反映對象共有的一般屬性和關系,是真實的東西,從而蕴含着發育爲最復雜、最高級、最具體的完整“機體”的一切胚芽。第二,上升過程的層次性。即上升過程的內在邏輯機制按序展开。從起點开始,思維程序應從簡單內容到復雜內容,從較低層次上升到較高層次,從抽象規定推演到具體結果,依次展开,不能跳過中間環節和相鄰層次。每上升一步,初始“細胞”便以揚棄的形式包含在上升的結果中,而結果又包含着進一步上升的機制,直至理論體系的建立。第三,上升結果的具體性。它不是對“感性具體”的簡單復歸,而是把它當作一個“精神的具體”在思維中完整地復制出來,這種具體是客觀現實內容和主觀思維形式的統一。因此這種上升過程不能局限在純思維領域憑借邏輯演繹來推導和證明上升的結果,還需“不斷接觸現實”,補充實際例證,並用科學事實來驗證每一步上升結果的真理性。這就是說,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不僅僅是一個演繹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綜合過程,這是科學的上升法不同於純粹演繹法的地方。


  2.公理化方法

  用公理化方法構建科學理論體系是該方法在科學認識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它是從盡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設出發,運用演繹推理規則,推導出一系列的命題和定理,並依次排列建立整個理論體系的方法。

  公理化方法發端於數學b歐幾裏得幾何學體系是古典公理化體系的第一個樣本。歐幾裏得在《幾何原本》中以23個定義、5條公理和5條公設爲出發點,依次推出467個數學命題,將古代關於幾何學的知識系統化爲一個邏輯上完美、嚴密的體系o這對科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方法相繼爲其他科學領域所運用。例如,阿基米德用7條公設,演繹出15條定理,建立了靜力學理論體系。牛頓用公理演繹法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對此愛因斯坦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我們推祟古代希臘是西方科學的搖籃。在那裏,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個邏輯體系的奇跡,這個邏輯體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進,以致它的每一個命題都是絕對不容置疑的——我這裏說的就是歐幾裏得幾何。推理的這種可贊嘆的勝利,使人類智慧獲得了爲取得以後的成功所必需的信心。”然而正如前章所討論的,公理化方法與不完全性原理有不解之緣,它雖然在構造科學理論體系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3.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在科學理論體系的構造中,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邏輯程序和公理一演繹的邏輯程序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即都是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方向運動的。思維、邏輯歸根結底是對自然歷史過程的反映,無論是自然本身的發展過程還是人對自然認識的發展過程都是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方向運動的。因此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是必然的,即“從最簡單上升到復雜這個抽象思維的進程符合現實的歷史過程”。換言之,一個成熟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僅要實現從抽象到具體的上升,同時也應達到歷史的和邏輯的統一。如果說“抽象一具體”上升法只規定了在科學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中完整地再現具體的現實對象,那末,“邏輯一歷史統一法”則更進一步規定了復制具體的邏輯程序應反映現實對象的歷史過程。這樣,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方法就爲構造科學理論體系提供了更加切實的方法論手段。

  所謂歷史,是指客觀事物的客觀發展過程,也可推廣爲人類對它的認識的發展過程。所謂邏輯,是指人的思維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概括反映,亦即歷史的東西在理性思維中的再現。所謂“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是指歷史的東西是第一性的,是邏輯的客觀基礎;邏輯的東西是第二性的,是對歷史的理論概括。歷史的東西決定邏輯的東西,邏輯的東西是由歷史的東西派生出來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歷史和邏輯的統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現:

  第一,自然界具體的、個別事物的演化與“類”的演化趨勢相一致。這生動地體現在生物的系統發育和個體發育相互關系的過程中。以人類爲例,系統發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僅從猿類進化到人類就經歷了上千萬年,人的胚胎發育過程只需“十月懷胎”,便可“一朝分娩”,但它卻以“濃縮”的形式再現了系統發育漫長的歷程。這在生物學上叫“重演律”,個體發育過程既是生物進化的歷史結果,又表現了生物羣體演化的邏輯次序。又如,地殼演化的總體趨勢是從基性到酸性(即SiQ含量逐步增加),而在這當中每一個巖漿演化序列同樣表現出這種趨勢

  第二,個別人的認識發展同人類認識發展過程相一致。人類的認識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如從結繩計數到抽象出包羅萬象的。兒童學數也是借助手指而後建立數的概念的。

  第三,科學概念的發展與人類思想史、科學發展史相一致。任何一門科學都是一個概念、範疇的體系,它們都是對外部世界認識的總結,因而概念的歷史發展的順序同科學邏輯結構的發展順序是基本一致的。正如黑格爾指出的:“在科學上最初的東西,也一定是歷史上最初的東西。”也就是說,當我們想了解某一門學科的發展史時,不妨到大學裏去看一看該專業的教學計劃便可窺一斑。

  但需指出的是,歷史的和邏輯的統一不是等同的,邏輯的東西反映歷史的東西不是機械的、簡單的照相或復制,而是在思維中“修正過”的歷史的東西,即對事實材料和過程進行了理性的加工,即透過偶然抓必然、撇开次要抓主要、剔除假象抓真象、舍棄偏離、曲折和倒退抓住基本方向、趨勢和线索,把客觀事物化繁爲簡,把歷史過程裁彎取直,從而在純粹形態上把握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使歷史規律以簡單的形式、嚴密的邏輯,鮮明而突出的再現在思維中。上述情形正如思格斯指出的:“歷史從哪裏开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裏开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種修正過的邏輯的東西,是對歷史的本質更深刻的反映。

  運用邏輯的和歷史的統一方法建立科學理論體系大體有如下兩種方式:

  (1)按邏輯發展程序和自然本身的歷史過程相一致的原則建立理論體系。一般說來,經驗性較強的自然科學理論體系是採用這種方法建立的。例如,化學的理論體系是從簡單的元素开始,然後從元素到化合物,從無機化合物到有機化合物,從小分子到大分子等,這裏邏輯展开程序和自然歷史過程是一致的。

  (2)按邏輯發展程序和人類認識自然歷史過程相一致的原則建立理論體系。一般說來,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如數學和數學化的自然科學理論體系採用這種方法來構造。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