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體制

什么是外貿體制
  外貿體制是指對外貿易組織形式、機構設置、管理權限、經營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它是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國民經濟的其他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關系。
外貿體制改革
  外貿體制是我國整個經濟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的外貿體制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並與國際貿易通行的規則相銜接。爲了改變外貿舊體制,建立外貿新體制,我國已經進行和將要進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實行政企分开。政府負責外貿的宏觀管理,把外貿經營權賦予企業,讓企業自主經營
  第二,企業實行自負盈虧。這是克服外貿喫國家“大鍋飯”,建立自我約束機制,降低換匯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第三,改革進出口管理制度。國家主要通過匯率稅收信貸經濟手段調節進出口貿易
  第四,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合理調整關稅結構。
  第五,實行多種形式的工貿結合的經營體制。
">編輯]我國的外貿體制改革歷程
  1、外貿專營時期(1949~1978年)
  與產品經濟和單一的計劃經濟的國家經濟體制相適應,當時我國建立了由外貿部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外貿各專業公司統一經營,實行指令性計劃和統負盈虧的高度集中的對外貿易體制=這種外貿體制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有利於使中國在國際收支中避免出現逆差,有利於將中國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中的任何不確定因素隔離开來,有利於控制中國進出口水平和構成,達到保護民族幼稚工業,實現進口替代战略的目的
  2、放權過渡時期(1979~1987年)
  簡政放權是這一時期外貿體制改革的主旋律1984年,經貿部實施簡政放權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高度集權的外貿公司壟斷全國外貿的局面已被打破,各省及下屬外貿組織开始成爲外貿活動的主力軍 經過簡政放權,擴大了省一級外貿自主權,外貿公司的數量顯著增加
  3、外貿承包經營責任制(1988~1990年)
  外貿喫“大鍋飯”的體制多年來一直制約着外貿事業的發展經過調查研究,國務院決定從1988年起全面推行對外貿易承包經營責任制,解決了中國經營體制上長期存在的政企不分問題,讓企業逐步走向自主經營的道路
  4、外貿企業經營機制轉變時期(1991~1993年)
  這一輪外貿體制改革重點放在微觀管理層的變革,它既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客觀要求,也是前一階段簡政放權道路的延續 國家提出按現代企業制度改組國有企業,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外貿企業進行股份制的試點工作,鼓勵專業外貿公司實行進出口代理制,鼓勵工貿結合,發展集團化、國際化經營,從整體上促進全國外貿規模的發展
  5、近年來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新進展(1994年至今)
  1994年,中國政府开始了以匯率並軌爲核 的新一輪外貿體制改革 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發揮匯率對外貿的重要調控作用;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完善對外貿易的宏觀管理;加快外貿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對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探討國有外貿企業圍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科學管理,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綜合商社和設立監事會、內部職工持股等試點,實行資產經營責任制;保持對外貿易政策在全國範圍的統一性,增加透明度 這是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宏觀要求,也是國際貿易規範之一。
">編輯]對中國外貿體制改革的評價
  中國的外經貿改革因受到出口創匯的經濟目標制約,改革的步伐有時要遲於整個經濟體制改革 但經濟對外开放的總體思路又將外經貿體制推到了市場計劃經濟體制矛盾衝突的第一线,而改革的對象是原計劃經濟體制和國有外貿企業。下面將外經貿改革分爲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加以敘述。
  1、宏觀改革
  外經貿改革的初期目標是要在保持計劃體制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健全對外經貿的行政管理體制,一方面繼續保持國內經濟相對獨立於世界經濟,另一方面利用國際市場資源解決國內經濟發展的瓶頸。當時的要求是: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學會兩套本領 “獎出限入”增加外匯收入以支付技術設備的進口是這一時期貿易政策的重要特點。第二階段的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實施的,政策目標是在確保外匯收入的前提下逐步下放計劃權力 最後,通過80年代末90年代初計劃指標和創匯指標的承包過渡,實現了對外貿易宏觀調控方式的轉軌,宏觀政策手段由向創匯傾斜轉爲向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傾斜
  2、微觀改革
  1995年以來,外貿企業經營機制开始發生明顯轉變,由於過去各級政府均下達創匯指標,而外貿企業出口中,以完成創匯任務爲第一位,成本則放在第二位,外貿企業依賴財政補貼來完成出口任務 因此,換匯成本不斷提高,當國家財政不堪重負時,只能通過貶值來保證出口,這就是所謂”匯率跟着換匯成本走”的現象。每輪的貶值都只能暫時性地彌補外貿企業的虧損,很快地又會由於換匯成本的上升而進一步貶值
  從1995年起,各級政府對於創匯指標的要求減少,財政也無力大規模的補貼,由於外貿企業开始自負盈虧,在既定的匯率水平下,必須通過核算將換匯成本控制匯率水平以下,而將換匯成本高的產品出口放棄。這就形成了新的機制,即“換匯成本跟着匯率走”。幾年來的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有力地促進了外貿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軌。後來,外貿企業已开始轉變觀念,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人民幣匯率貶值上,而是希望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所有這些均表明了以往改革的顯著成績,也意味着外貿未來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 ↑ 1.0 1.1 謝猛,王琛.對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探討.經濟師,2005年10期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