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杆率

槓杆率(Leverage Ratio


什么是槓杆率

槓杆率一般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權益資本比率。高槓杆率意味着在經濟繁榮階段,金融機構能夠獲得較高的權益收益率,但當市場發生逆轉時,將會面臨收益大幅下降的風險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金融機構一般都採取槓杆經營模式。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商業銀行的槓杆率一般爲10-20倍,投資銀行的槓杆率通常在30倍左右。


槓杆率的優點

  引入槓杆率作爲資本監管的補充手段,其主要優點爲:一是反映股東出資的真金白銀存款人的保護和抵御風險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水平,確保銀行擁有一定水平的高質量資本(普通股留存利潤)。二是能夠避免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復雜性問題,減少資本利空間。本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新資本協議框架下,如果商業銀行利用新資本協議的復雜性進行監管套利, 將會嚴重影響銀行資本水平。有關數據顯示,一些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和槓杆比率出現背離。2008年年末,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爲13.1% ,但槓杆比率只有2.9%;UBS核心資本充足率爲11.5%,槓杆比率卻只有2.6%。

  通過引入槓杆率,能夠避免過於復雜的計量問題,控制風險計量風險。三是有利於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通過引入槓杆率,使得資本擴張的規模控制銀行有形資本的一定倍數之內,有利於控制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過快增長。


槓杆率的缺點

  槓杆率也有其內在缺陷:一是對不同風險資產不加以區分,對所有資產都要求同樣的資本,難以起到鼓勵銀行有效控制資產風險的目的。二是商業銀行可能通過將資產表外化等方式規避槓杆率的監管要求。三是槓杆率缺乏國際統一的標準和定義, 同時對會計準則有很強的依賴性。由於槓杆率的相關項目主要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受會計並表和會計確認規則的影響很大,在各國會計準則有較大差異的情況下,該指標難以在不同國家進行比較。由於槓杆率具有以上內在缺陷,不可能簡單替代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作爲獨立的資本監管手段,但其作爲加權風險資本充足率的補充手段,可以從另一角度反映銀行資本充足狀況和資產擴張規模。


  槓杆率即一個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資產比率。槓杆率是一個衡量公司負債風險指標,從側面反應出公司的還款能力。一般來說,投行的槓杆率比較高,美林銀行的槓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槓杆率在2007年爲33倍。
  財務槓杆概念: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優先股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
  當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余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余。
  這種債務投資收益的影響,稱爲財務槓杆。
  財務槓杆影響的是企業的稅後利潤而不是息前稅前利潤
  財務槓杆率等於營業利潤稅前利潤之比,反映由於固定的債務存在,財務費用利息)對保險企業利潤的影響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負債的程度和企業償債能力財務槓杆率越高反映利息費用越高,導致ROE指標越低。
  簡單的講就是把你的資金放大,這樣的話 你的資金成本就很小,同時你的風險收益就放大了,因爲盈虧的百分比不是依據原來的資金,而是根據放大後的資金來衡量的
  巴塞爾銀行管理委員會在汲取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完善新資本協議時,提出槓杆率作爲監管指標,設置下限爲3%。
  槓杆率=核心資本/表內表外總資產風險暴露
  2008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銀行體系的表內外槓杆率的過度累積。槓杆率累積也是以前金融危機(例如1998年金融危機)的特徵。危機最爲嚴重時期,銀行業被迫降低槓杆率,放大了資產價值下滑的壓力,進一步惡化了損失、銀行資本基礎減少與信貸收縮之間的正反饋循環。因此,巴塞爾委員會將引入槓杆率要求,旨在實現以下目標:
  (1)爲銀行體系槓杆率累積確定底线,有助於緩釋不穩定的去槓杆化帶來的風險以及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2)採用簡單、透明、基於風險總額的指標,作爲風險資本比例的補充指標,爲防止模型風險計量錯誤提供了額外的保護。
  槓杆率計算在不同經濟體之間應具有可比性,並調整會計準則方面的差異。某些表外項目將適用100%的信用風險轉換系數。並且將測試槓杆率與風險資本比例之間的相互作用。巴塞爾委員會將槓杆率設定爲風險資本要求的可靠的補充措施,基於適當的評估和校準,將槓杆率納入第一支柱框架。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