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銀行大樓


簡介
  

pic-info">

匯豐銀行大樓,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923年至1955年在上海的分行大樓,位於上海外灘12號,又名市府大樓,今天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駐地。1921年5月5日大樓开工,1923年6月23日建成,被認爲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大樓的設計者是著名的英資建築設計機構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初成立時匯豐銀行設在外灘南京路口,即今和平飯店南樓舊址。歷史
  

pic-info">匯豐銀行大樓舊影

1864年,匯豐銀行在香港成立,是由在華的英商太古、沙遜、怡和、美商旗昌、德商禪臣等英、美、法、德十大洋行共同發起組織,其中也有中國人入股。後來由於利益衝突,其他股東全部退出,所有股份歸英商所有。
  到了1865年的4月,上海分行在滬建立。上海分行成立初在今南京路外灘,即今匯中飯店舊址,是一座規模較小的英式3層小樓。
  1874年因業務量漸大,樓房不夠用,購买了海關南面西人俱樂部的房子和大草坪,造了一座3層樓房,即在今天的福州路外灘。开業次年倫敦就爆發了一場金融風暴,其他在上海的英資銀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匯豐避开了這場風暴,以後的業務一直順利地發展,資本像滾雪球似地越滾越大。匯豐當時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許許多多的分支機構,但都是圍繞着在中國獵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在它的存款、放款、投資、國際匯兌等業務中,上海分行都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匯豐行史:“英國的利益主要在長江流域,上海是這個流域的物產集中的口岸……匯豐的總行雖在香港,但一般說來上海分行承做的生意要多些。”上海分行是匯豐在大陸的管轄行,統轄所有在大陸的分支機構,是調度資金的樞紐。
  

pic-info">匯豐銀行底層大廳原貌

1921年它又在外灘興建如今這座高7層,佔地14畝的大樓,英國人自誇是“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華貴的建築”,1923年建成,位置在今黃浦區外灘中山東一路10~12號,可見它的資金之雄厚。在當時的上海金融市場上,匯豐有巨大的操縱力,它的金庫中存有龐大數量的黃金白銀。正由於匯豐在上海外匯市場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取得了外匯市場掛牌銀行的資格。
  1935年前匯豐每一營業日上午9點半掛出外匯牌價,就迅速傳遍了全中國,成爲黃金賣價格和一些進出口貨物行市的依據。上海較大的英商企業,包括怡和、太古、沙遜三大集團,頤中、亞細亞、卜內門、中國肥皁四大托拉斯都與匯豐有密切的信貸關系。匯豐還是中國政府償還外債和賠款的主要經受銀行。清政府向英、德、法、俄借的外債和民國初年五國銀行團的善後大借款以及辛醜賠款,每年由各地匯入匯豐等五家銀行收存轉撥。匯豐還從1916年起取得代總稅務司收存保管中國內債權利。總稅務司是中國海關的行政主官,1853年起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中國關權除日本侵華時期外,爲英、美、法三國把持,總稅務司一直由英國人擔任,標明中國當時的國家財政部分爲外人掌握。中國政府要想動支抵債後的關稅鹽稅余額需要經外國銀行團的同意。這樣,積存在匯豐稅金余額成爲該行可調動的一筆巨大的資金
  

pic-info">一九一七年的匯豐銀行

1932年匯豐存款余額高達9.3億港元,接近中國各行存款總數的半數,其實力可想而知。
  1937年起,日本發動全面的侵華战爭,佔領沿海口岸後,把匯豐收存的關稅改存在日本設在上海的橫濱正金銀行。二战中匯豐的業務一落千丈。
  1941年底太平洋战爭爆發後,日軍侵佔上海租界,匯豐日本強行接管。抗战勝利後復業,此時在世界力量的格局中,美國已超過英國,在華美商銀行勢力膨脹,匯豐這座曾輝煌一時的金融帝國只剩下落日的余輝了。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开放前,匯豐銀行是僅剩的兩家在上海的英資銀行之一,和麥加利銀行一起遷到圓明園路蘭心大樓內,經營中國政府指定的外匯業務。
  1955年,匯豐撤出上海,另租圓明園路蘭心大樓的寫字間作爲辦事處。大樓歸國有。上海市政府進駐,將其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簡稱“市府大樓”。副樓在1956年改爲上海市檔案館。
  1990年,匯豐曾經與上海市政府接觸,想購回大樓,但最終因價格原因沒有實現。
  1991年匯豐銀行上海分行獲準經營全面的外匯業務。
  1995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樓,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通過置換購得該大樓。大樓壁畫在翻新工程中被重新發現。
  1996年12月,該行成爲首批獲準在上海經營人民幣的9家外資銀行之一。現匯銀行上海分行行址遷浦東新區浦東大道1號1樓。
  中山東一路12號現使用單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浦發銀行於1993年1月开業,爲股份商業銀行。該行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慶、廣州、寧波、蘇州設立10家分支行匯豐銀行(今浦東發展銀行)樓在漢口路與福州路之間,它北鄰海關大樓,南鄰福州路。
  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樓,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通過置換購得該大樓的使用權。大樓壁畫在翻新工程中被重新發現。
  2000年5月,匯豐將其中國業務總部移至上海的浦東。評價
  匯豐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建築面積23415平方米,是遠東最大的銀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銀行建築,僅次於英國的蘇格蘭銀行大樓。至今依然被公認爲是外灘建築羣中最漂亮的建築建築風格
  

pic-info">匯豐銀行大樓的日景

匯豐銀行大樓採用嚴謹的新古典主義立面構圖,外觀上可以明顯看出新古典主義的橫縱三段式劃分。正中爲穹頂,穹頂基座爲仿希臘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爲六根貫通二至四層的愛奧尼亞式立柱。大樓主體高五層,中央部分高七層,另有地下室一層半。大樓主體爲鋼框架結構,磚塊填充,外貼花崗巖石材。
  匯豐銀行大樓內部裝修品質十分高雅,選用大理石、黃銅等裝修材料,技藝精良,且設有暖氣和冷風裝置。營業大廳的8根柱子爲整根大理石築成,在當時爲亞洲獨例。
  匯豐銀行大樓後爲副樓,內有銀行辦公室、金庫及倉庫,建築特色遜於主樓。
  匯豐銀行大樓是幢仿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平面接近正方形,佔地面積9338平方米,建築面積23415平方米。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均居當時外灘建築的首位。建築主體5層,中部7層,地下1層,1樓四面有夾層。大樓以正大門與正大門上面的穹頂爲中軸线,兩側形成嚴格對稱。主立面成橫5段、豎3段的格式。6扇花飾細膩的銅質大門,爲羅馬石拱券樣式。券門左右置高低圓柱燈各一,銅獅一對。大石塊作外牆貼面,寬縫砌置。2至4層中段中部慣以6根愛奧尼克立柱,其中2排爲雙柱,貼牆石塊則爲細縫砌置。5層上面的圓形穹頂是銅框架結構,成爲該幢大樓的標志。
  正門處,裝有3扇銅鑄轉門,兩側是玻璃門。進入大門,是八角形門廳,上面是穹頂。從地坪到頂部,約20米高,分上下兩層,下層有8根大理石柱,每面有較大的券門,上層壁面及穹頂均嵌有大型彩色馬賽克組成的畫面。壁面8幅畫,每幅寬4.3米,高2.4米。畫面內容分別是匯豐銀行在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個城市分行的建築和所在的城市爲背景、象徵這個城市的一個女神爲主體,如上海的畫面中,背景是以匯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爲中心的外灘建築羣,主體是航海女神及2個象徵長江與海洋的女神。穹頂的大型鑲嵌畫,內容取自古希臘神話,畫面中心爲巨大的太陽和月亮,並有太陽神、月亮神、谷物神。畫面外圈的12個星座則分別對準穹頂下的8幅壁畫。由當年意大利工匠制作的這組壁畫,氣勢宏大、構圖巧妙、造型優美、栩栩如生。1954年裝修時用塗料將其覆蓋,使其保存至今。由八角廳入內便是當年1500平方米的營業大廳,有2排用大理石圓柱作支撐。大廳中央是柚木地板,四周皆是大理石地坪,櫃臺內外的分界线及四壁也以大理石砌成。大廳的牆沿及暗角有暖氣設備與冷排風系統。大廳的屋頂爲巨大的玻璃天棚,天棚用小塊玻璃鑲拼,十分牢固。裝飾風格

銅獅

  

pic-info">匯豐銀行大樓(左面)的夜景

上海匯豐銀行大樓興建的同時,出於風水考慮,向英國訂購了兩尊青銅獅,安放於大樓正門前,作爲鎮獸。兩尊銅獅分別以當時匯豐香港總經理A. G. Stephen和上海分行總經理G. H. Stitt命名,雕塑者爲W.W. Wagstaff,鑄造者爲Chou Yin Hsing。1935年匯豐仿照這兩尊銅獅又鑄造了兩尊同樣的獅子,安放於新建的香港德輔道中(Des Voeux Road Central)香港匯豐總行大廈前。
  1941年日本佔領上海(公共租界)和香港,在1943年物資緊張時,曾試圖將兩地的銅獅運至日本回爐取銅。匯豐在香港的兩尊銅獅連同維多利亞女王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大班昃臣(Sir Thomas Jackson)的銅像被運至橫濱,存放於碼頭倉庫,1945年被美軍發現,在麥克阿瑟命令下運回香港。匯豐在上海的兩尊銅獅遭日軍鋸割,但沒有被拆走。1966年這兩尊銅獅被上海市文管會移至上海滑稽劇團倉庫,80年代轉交上海博物館。1997年浦東發展銀行獲得匯豐銀行大樓的使用權後,曾希望將原獅移回銀行大門前,後經協商,由浦東發展銀行出資仿照原樣鑄造了兩尊新銅獅。鑄造過程中,出於對歷史的尊敬,原日軍破壞的鋸痕也一並保留呈現。

壁畫

  

pic-info">八角廳壁畫

匯豐銀行大樓八角形門廳上方,原有八幅馬賽克鑲嵌的大型壁畫,穹頂上另有黃道十二宮及太陽神、月神的天頂畫。1955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撤出大樓後,這些壁畫被維修人員用塗料覆蓋,1997年11月被修繕人員發現,浦東發展銀行遂出資將其修復(但將畫面中的匯豐標志改成浦發銀行標志)。
  八幅壁畫以匯豐設有分行的八座城市爲主題,圖案依次爲:
  ·上海:圖案主體爲中國航海保護神天妃,兩側爲象徵長江和東海的神話人物,背景爲上海外灘。畫面下方兩側紋飾爲英國商船旗(Red Ensign)。
  ·香港:圖案主體爲身披英國國旗的女神,前方人物象徵珠江及南海,手持書板,上爲羅馬數字MDCCCXLII,意爲“1842年”,即香港割讓給英國之年份。背景爲香港島。紋飾爲香港殖民地旗和英國領港旗。
  ·東京:主體人物爲象徵“學習”的女神,兩側爲象徵“進步”和“科學”的人物。背景爲東京皇宮外壕、霞關官廳建築羣和富士山。紋飾爲日本國旗和皇室旗。
  ·倫敦:主體人物爲不列顛尼亞女神,前方人物分別象徵倫敦守護神和泰晤士河。背景爲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宮、聖保羅大教堂。紋飾爲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徽章。
  ·紐約:主體人物爲自由女神,前方人物爲商業、通訊的守護神赫爾墨斯,以及聯邦守護神。紋飾爲紐約市徽、美國國旗及鷹旗。
  ·曼谷:主體人物爲象徵肥沃和豐饒的女神,前方爲象徵勞動和豐收的神話人物,背景爲湄南河和曼谷王宮。紋飾爲泰國國旗、王室旗、國徽和王徽。
  ·巴黎:主體人物爲手持“自由、平等、博愛”書板的法蘭西共和女神,前方人物爲勝利女神和共和國保護神,背景爲塞納河和城島,紋飾爲百合花。
  ·加爾各答:主體人物爲加爾各答守護神Kali,前方爲象徵恆河的人物,背景爲恆河和加爾各答市區。紋飾爲蓮花、獅子和白鷺。
  穹頂的天頂畫圖案爲太陽神、月神和豐收女神,下部圍繞以黃道十二宮的圖案。

壓勝

  據匯豐銀行大樓施工時的上海報紙記載,施工時聘請風水師,選擇動土時辰及方位,並依中國傳統,在地基下埋設壓勝錢及世界各國銀幣,同時在房梁、樓角等暗處也安放了特地鑄造的“上梁錢”。意義
  匯豐銀行在舊中國的銀行中,是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可以與它相匹的。舊中國,上海就已是遠東金融中心之一,有人稱外灘是“東方華爾街”。开辦最早的外資銀行是英國的麗如銀行,以後有阿加剌、匯隆、麥加利(又稱911.html">渣打銀行)在外灘开業。再後來法、德、美、俄、日、荷、比諸國也搶灘上海开銀行。有名的外資銀行除麗如、麥加利銀行外,還有法國的東方匯理、日本的橫濱正金、俄國的華俄道勝、比利時的華比、比法合資的義品、荷蘭銀行等等,其中匯豐資力和影響最大。
  匯豐銀行大樓,這座象徵一個過去時代的偉大建築,一個蒙受屈辱而又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象徵,它仍然屹立在黃浦江外灘邊,成爲今天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歷史標志。
  匯豐銀行大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通情況
  地址:黃浦區中山東一路12號(福州路路口)
  交通指南:(浦西)公交33、55、65、37、42、123、135、145、251、305、307、317、330、576、868、910、921、928、934路等在外灘沿线均設站,另外公交17、20、26、71、64、320、801、61、21、220、939路、隧道九线等在外灘附近設站,下車後可步行至外灘。(浦東)乘坐公交81、86、313、338、339、630、797、818、977、978路等到東昌路輪渡口下車,再乘東金线(東昌路至金陵東路)輪渡即可到達外灘。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