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



20國集團

  20國集團(Group 20)由八國集團歐洲聯盟以及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國家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參加的20國集團創始會議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正式舉行,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20國集團的GDP總量約佔世界的85%,人口約40億。

  20國集團屬於非正式論壇,旨在促進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的重要問題开展富有建設性和开放性的對話,並通過對話,爲有關實質問題的討論和協商奠定廣泛基礎,以尋求合作並推動國際金融體制的改革,加強國際金融體系架構,促進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此外,20國集團還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國家提供了一個共商當前國際經濟問題的平臺。同時,20國集團還致力於建立全球公認的標準,例如在透明的財政政策、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領域率先建立統一標準。

tp://photo15.hexun.com/p/2008/1119/268974/b_3BBCCC0FC1412E599964B1FB61139B92.jpg" border="0" onload="javascript:doSize(this)" alt="">

20國集團歷史

  20國集團建立最初由美國等七個工業化國家的財政部長於1996年6月在德國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於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穩定。

tp://photo15.hexun.com/p/2008/1119/268974/b_1C838D6986C3115E0A1D810B66163853.jpg" border="0" onload="javascript:doSize(this)" alt="">

20國集團的成員

  20國集團成員國 20國集團的成員包括:八國集團成員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作爲一個實體的歐盟以及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韓國和土耳其。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世界的85%,人口則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創立20國集團的建議是美國等西方7個工業化國家的財長們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於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穩定。20國集團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旨在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爲有關實質問題的討論和協商奠定廣泛基礎,以尋求合作並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

  20國集團自成立至今,其主要活動爲“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每年舉行一次。20國集團沒有常設的祕書處和工作人員。因此,由當年主席國設立臨時祕書處來協調集團工作和組織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正式建立20國集團會議機制,以及如何避免經濟危機的爆發等問題。與會代表不僅將就各國如何制止經濟危機進行討論,也將就國際社會如何在防止經濟危機方面發揮作用等問題交換意見。 

  1999年12月15日至16日,第1次會議暨成立大會,地點德國柏林;

  2000年10月24日至25日,第2次會議,加拿大蒙特利爾;

  2001年11月16日至18日,第3次會議,加拿大渥太華;

  2002年11月22日至23日,第4次會議,印度新德裏;

  2003年10月26日至27日,第5次會議,墨西哥莫雷利亞市;

  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第6次會議,德國柏林;

  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第7次會議,中國北京,主題是“加強全球合作,實現世界經濟平衡有序發展”。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第8次會議, 澳大利亞墨爾本;

  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第9次會議,南非开普敦;

  2008年11月8日至9日,第10次會議, 巴西聖保羅;

  2009年,第11屆,英國。

華盛頓20國集團金融峯會

  20國集團金融峯會於2008年11月15日召开,作爲參與國家最多、在全球經濟金融中作用最大的高峯對話之一,G20峯會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重建國際金融新秩序,作用重大,也因此成爲世界的焦點。金融峯會將達成怎么樣的結果?對今後一段時間的全球經濟有何推動?對各大經濟體遭受的金融風險有怎樣的監管和控制?種種問題,都有待回答。如何拯救美國經濟,防止美國濫發美元;要不要改革IMF,確定國際最後貸款人;必須統一監管標準,規範國際金融機構活動,這裏對峯會作出的三大猜想,一定也有助於讀者更好地觀察20國集團金融峯會的進一步發展。

   第一,拯救美國經濟,防止美國濫發美元

   目前美國實體經濟已經开始衰退,爲了刺激總需求,美聯儲已經將基準利率降到了1%,並且不斷注資拯救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這些政策都將增加美元發行,從而使美元不斷貶值

  美元是世界貨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持有巨額的美元資產美國濫發貨幣行爲將會給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造成嚴重損失。因此,金融峯會最迫在眉睫的任務應是防止美國濫發貨幣,而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各國要齊心協力拯救美國經濟,這集中體現在購买美國國債上。

  截至2008年9月30日,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已達到4548億美元,達到了歷史最高點,預計2009年度的財政赤字至少也得7000億美元,因此,美國財政若要發力,需要世界各國購买美國國債,爲美國政府支出融資。因此,G20的其他成員要步調一致,嚴禁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只有這樣才能穩住美國經濟,它們手中的美元資產才能保值增值。

   第二,改革IMF,確定國際最後貸款人。

   查爾斯·金德爾伯格在其膾炙人口的《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裏指出,最後貸款人對解決和預防金融危機擴散至關重要。如果危機發生在一國之內,該國的中央銀行可以充當這一角色,但是如果其演變爲區域性或全球金融危機,就需要國際最後貸款人來承擔這一角色了。1944年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是爲了穩定國際金融秩序而建立的一個國際最後貸款人。但是,IMF本身實力有限,只能幫助應對規模較小的金融危機,而且一直受美國利益的支配,在援助受災國的時候,往往附加苛刻的政治條件,限制了受災國自主調控經濟的自主性,往往在解決金融危機的同時導致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次峯會中,G20其他成員,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將更多地參與到IMF改革中來,包括要求更多的份額,在決策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等。

  但是,IMF的問題還不止於此。IMF成立之初主要爲了應對貿易赤字所帶來的國際收支失衡,但是今天的問題是資本流動成了影響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因素,在巨量資本流動面前,IMF發揮的“救火”功能十分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應確定規模更大的、協調更好的,能應對巨額資本流動衝擊的國際最後貸款人。當然,在國際範圍內,既不存在世界政府,也沒有任何世界性的銀行可以發揮這種功能,但是如果G20能夠達成一種世界性的協議,共同應對更大規模的危機(例如本次由美國次貸風暴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將成爲一種次優選擇。

  第三,統一監管標準,規範國際金融機構活動。

   這次危機的根源之一是美國金融監管過度放松。作爲金融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美國對其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創新的監管越來越寬松,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下,其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對衝基金金融機構高槓杆運營,在全球其他國家攻城略地,屢屢得手。例如1992年的英鎊和裏拉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對衝基金興風作浪的結果。由於這些機構在全球運行,可以通過內部交易或者跨國資本交易來逃避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因此統一監管標準,規範國際金融活動成了除了美國之外,G20其他成員的共同心聲。

  美國也想加強金融監管,但是它更清楚要掌握監管規則制定的主動權。如果放棄主動權,美國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將會被極大撼動,這是美國金融資本所不愿看到的,而這恰恰是G20其他成員的金融資本所訴求的。歐盟成員國在這個問題上早早表明了立場,預計在金融峯會上,美國或者置之不理,或者與G20中的歐盟成員國展开一番脣槍舌战。

  經濟和政治猶如一對孿生兄弟,如影隨形。這次金融峯會不光要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更關系到美國相對衰落之後的全球利益調整。這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不是一次金融峯會就可以解決的,未來更多的峯會將接踵而來。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歐盟日本的第四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其他各國都盯住了中國的“錢袋子”,更加關注中國動向。中國應抓住這次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調整的機會,主動發揮一定的作用,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爲中國崛起,爲全球金融經濟的長治久安作出自己的貢獻。



熱門資訊更多